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5557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不

2、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A.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休谟的不可知论:,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康德的不可知论:,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二、为什么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第一性问题同一性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1)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

4、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对立,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荀子)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 天

5、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 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 共同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A 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

6、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唯 物 主 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

7、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一辩,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近代.,古代.,古代.,古代.,近代.,辩证,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

8、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辩一辩,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王守仁:心外无物。 中外“神创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1)哲学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9、,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从 属,课堂练习:,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辨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A,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B,课堂练习:,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

10、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4.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5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

11、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类 气者,理之依也。,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属于唯物主义;属于唯心主义,、简答: 一些同学喜欢用“心想事成”、“万事胜意”、“梦想成真”来祝福他人。 试试从哲学角度看,这些祝福语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为什么? 、辨析: 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重视精神满足就是唯心主义。,对第二课知

12、识的小结 两个基本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的关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两个分歧(对立、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二者的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辩析题:,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唯 心 主 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小结,1 根本分歧,2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