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6410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2.以多种形式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高高地挺立,好像,宽阔,升起,不够,1重点词语,黄昏时的乌鸦,2作家作品,(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 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 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其诗

2、流传不多。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格调壮美,意 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 诗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还 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4)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与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 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3助学背囊,观沧海 (1)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3、、包罗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他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其统 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抱负。,(2)文脉结构,导入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朗读整体感知: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全诗14行,除开头结尾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归纳如下: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

5、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次北固山下,(1)主题思想,诗人王湾从洛阳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去,一路走来,到达北 固山下。时值岁末,人们大都回家团聚,他却依然要到处奔波。 面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他旅途中的 思乡之情。 (2)文脉结构,导入:王湾是洛阳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

6、阔和博大的胸襟。,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总结。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

7、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钱塘湖春行,(1)主题思想,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 年或 824 年)春天,诗人任杭 州刺史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 浅草、绿杨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 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的喜悦和对西湖的热爱之情。,(2)文脉结构,导入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

8、,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天净沙,秋思,(1)主题思想 这首元曲通过 9 种景物,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情调低沉。 (2)文脉结构,导入新课:学习马致远作的曲。 我们说说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朗读理解,朗读理解,小结: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