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7540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4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专业建设规划(同名58332).doc(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建设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拓宽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我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文件精神,落实“中职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的要求”,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产业机构升级和转型的迫切要求,推进我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目标以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市场急需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校的强大动力。市场需求

2、根据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产业提升规划,深圳将以华为、中兴公司为龙头,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打造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计算机、半导体照明、软件等六大产业链,分布在华为科技城等12个产业基地、光明太阳能等11个产业集聚区;以比亚迪汽车、华星光电等制造基地为依托,推动从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转变,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与组件的研发、制造、出口基地和服务中心。基于深圳大特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我校选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作为今后着力突破发展的专业之一。行业目标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电工、电器产品制造行业、机电工程安装行业、机电/电气/电子设备运行部门和

3、节能、环保、检测等质量监督部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忠实行为规范、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等服务精神,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使用机械、电子、电工仪器检测相关产品的质量、或检测相关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能力,可服务于节能、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创新行业、以自动化成套设备为特征的数字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办公设备以及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应用型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目标1面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质量标准的执行与评估工作。2在五金、机械、电子

4、、电器、计算机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质检员;从事产品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检测的实验员、试验员。3在五金、机械、电子、电器、计算机设备使用企业,从事设备维护和故障检修的设备管理员。4在大型工程建设部门,从事原材料、设备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工作的质检员。目标实现措施我校将以机械、电子、电工仪器仪表及检测设备使用功能和操作维护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基于实际操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托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教学实验基地,提高师生对以电工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加强校内生产性教学实验

5、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全面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课堂实践一体化”等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本专业成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二、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由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专业,凡是有产品生产和使用的行业或部门都存在检测和检验过程。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注意权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教授有关质量检验的基础理论知识、普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应选择某一特定行业,教授该特定行业如机电行业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的质检知识、技能;三是应尝试与一些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实验基地,根据

6、企业对定向产品质检的特殊要求,教授特定企业产品的质检知识、质检技能;四是以特定产品的质检过程为例,教授产品通用的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五是在机电产品检验课程建设成熟的基础上,向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特种设备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节能、环保、化工检验等领域拓展课程建设;六是考虑到与高职相关专业的对接。1、教学目标设定鉴于深圳市的区域产业特点,我们首先拟以机电行业作为特定行业,以对机电产品原材料的识别与检测、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参与过程、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等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教学,要求学生在基本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达到如下与社会需求岗位相对接的目标:(1)

7、掌握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2)掌握各种机械、电子、电工仪器仪表及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对相关材料或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并独立完成检测报告;(3)掌握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应用检测数据分析并判断生产过程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质量的能力。(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具有执行与评估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能力。2、课程设置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以质量检测能力的培养为职业核心,以先进机电产品生产技术为导向,将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质量工具、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机械产品质量检验、电子、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法关联法规等职业技能

8、培训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经过专业教师的重组整合,初步构建包括机械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3个模块的项目课程体系。其中,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模块主要包括机械产品质量检验、通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几何量计量、无损检测(主要是包括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电磁检测,以下同)、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等课程;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模块主要包括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验、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与检验等课程;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模块主要包括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电工学、电工电子仪器与测量等课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组建课程改革小组,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革,用

9、一个或几个实训项目囊括课程内容,并将课程标准与项目对应,对项目的目的、来源、内容、知识综合应用程度、实用性、创新性及达成目标提出要求,完善项目过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国内精品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融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对行业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汇编,按功能模块形成6门具备“课堂实践一体化”特征的核心课程。核心项目课程将包括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无损检测、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与检验、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子仪器与测量。3、课程建设根据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经济发展对岗位职能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并进行动

10、态调整,适应企事业岗位能力的需要,适时改进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建设的指导思路,在文化课、专业课的教材建设上,结合技能考核要求,形成一定数量、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先选取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通过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13年7月,将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13年12月,将机械产品质量检验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到2

11、014年6月,将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2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到2014年12月,将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中职学校的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4、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改革措施培养市场急需人才,突出发展“课堂实践一体化”的特色。根据我校对深圳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企事业单位所需的质检员、化验员、实验(试验)员、检验员占所需中专生专业技能人才的三分之一,这些岗位可以统称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岗位,都需要有基本的质量专业技术要求、相关专业的检测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技能。以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兼顾学生发展的个性与共性,对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技能证书

12、的获得实施“双向驱动”战略,按照“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指导思想,尝试在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质量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行业实践技能的要求,突出“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课堂实践一体化”等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特色。在课时分配比例上,实践教学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3%,其中生产性实训占到实践教学课时的80%以上。利用将来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实验基地,组织学生分时轮流担当产品制造和产品检验的角色,模拟产品制造和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使学生及早了解未来的岗位职能对自己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

13、的职业规划目标;与华为技术、中兴通讯、华星光电、信立泰生物医疗器械、比亚迪汽车、中集天达空港装备等公司共创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在最后1学年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实习学生按企业化运作模式进行管理和指导,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工艺培训、质量管控、产品售后质量监督等工作,完成岗位适应性训练,实习成绩由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实行中职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行的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学和自学手段,可以考取计算机操作初(中)级、电工操作初/中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无损检测/级等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力争使

14、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在95%以上,“双证书”的获取率保证在90%以上,技能证书获取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注重学生检验方向的培养产品质量检验既有行业内容的广泛性,又有很深的专业性。按照“学生具备的技能与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思路,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增加新的实训室设备,组建机械、电子、电工、电器技能综合实训室(以及将来的校办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电子元件识别与测量、机械、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生产性加工厂阶段性实习等校内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岗位对接能力。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5、:机械产品检验工、电子器件检验工、仪器仪表检验工、计算机检验工、电工器材检验工、照明电器检验工、产品可靠性检验工、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工、产品适应性检验工、五金制品检验工等。5、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动态更新积累的方式,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既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又突出本专业及其所属行业特色。到2013年12月,重点建设专业教学系统、自主学习系统、行业资源、专业素材资源库等4类教学资源。专业教学系统资源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标准等资源;自主学习系统即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案、CAI课件、实训范例、实训指导书、习题及参考答案、试题库、实验

16、实训课程录像等资源;行业资源包括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等资源;专业素材资源库包括与产品质量检验相关的测量仪器设备图片库、仪器设备使用教程视频库、实训项目资料库等资源。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示范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服务能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三、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讲师2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1名,讲师5名;兼职教师3名。为了促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的发展,近期,拟组建机电类专业教研室,重点引进3名具有高级技术

17、职称、学士以上学位,有10年以上大型知名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工作经历,在机械、电子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组装和调试方面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目标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教学,并且重点能在质量检验方向和深度上作为专业带头人。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促进“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力争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教学能力突出的机电类专业教研团队。另一方面,由于无损检测资质认证的特殊性,应积极与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中国船级社等单位合作,引进2名在NDT无

18、损检测方面权威专业的讲师授课,目标能力:应具备执行和指挥NDT操作的能力,(1)制定和验证NDT作业指导书与工艺规程,审核其在编辑和技术上没有差;(2)解释规范、标准、技术条件和工艺规程;(3)实施和监督指导各个等级人员的检测工作;(4)确定所采用的特定检测方法、工艺规程和NDT作业指导书。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实训室的建设我校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室9个,其中,计算机机房4个;电工技能综合实训室2个,拥有电力拖动配电箱90套,PLC控制箱45套;电子技能综合实训室2个,拥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箱各60个,示波器60台;开始筹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实训基地1个,包括:光机电一体化组装调试实

19、训装置2套、工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装置1套、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装置10台、电气测量实训装置1套。近期规划(2011年11月-2012年4月)整合现有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资源,调整检测设备间的配置,用电子、电工电器产品的质量检验教学实训;新增一个120平米的无损检测实训室:内部增设工业无损检测X光机3台;超声波检测仪3台;磁粉探测仪3台;渗透检测仪3台。用于学生进行无损检测的实践实验。远期规划借助于新校区的建设,围绕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分专业建成各种实训室:(1)新建机械产品检测实训室5个,拥有一般检测仪器(主要包括):通用量具45套,三维坐标检测仪3台;拥有精密检测设备(主要包括)

20、:X光机12台;超声波检测仪12台;磁粉探测仪12台;渗透检测仪12台。可以满足三个年级,共计220人的使用。(2)新建电子产品检验实习实训室2个,电工、电器产品检验实习实训室2个。新增电子技能实训仪器设备:主要配备中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LCR 测试仪、稳压电源、频率计等各96台,双踪示波器96台。能满足三个年级,共计330人的使用。2、实训基地的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兼顾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要求,体现先进

21、性、实用性、模拟性和仿真性;把实训基地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岗位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为重点,按企业要求规划设计实训现场,尽可能保持实训现场与生产现场相一致,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到企业的氛围,踏实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为企业培养能满足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在实训室功能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又要满足技能鉴定的需要,且实训室能够满足相应工种各级别的职业鉴定需要。工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装置,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组

22、装与调试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至 2013年,实训基地可分时容纳10个教学班400人进行一体化教学。今后三年内,进一步配套实训设备,使我校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实训基地成为专业方向全面、设备技术领先、教学方法先进、满足企业要求的实训场所,成为一流的教学示范基地。与课程建设配套的以上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是支撑机械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二是可以作为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基地;三是承担学生工业认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技能的训练和考取相关资质证书的基地;四时可以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的综合服务;五是

23、可以作为向社会提供师资培训、承担一定科研任务的场所。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可分时容纳12个教学班550名在校生的教学,同时,还可以承担社会“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培训社会生源可达600人以上。3、校外实习基地(新建5个)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院、深圳市电子产品检测中心等检测机构、华为技术、比亚迪汽车等知名公司合作,新建立5个校外产品质量检验实习基地,聘请检测机构或的专家做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专业经重点建设后,到2016年,全日制在校生将达到600人,具备每年完成1200人次各类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带动机

24、械、电子、电工电器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发展,形成以机械、电子、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技术专业为龙头,拓展成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特种设备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节能、环保、化工检验等专业群。4、资金保障将该专业纳入我校的重点品牌专业建设之中,在资金、组织领导、人力资源和制度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5、制度保障为切实保证建设方案中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制度约束,切实保证专业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五、建设进度与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5月)根据品牌专业建设总体方案结合国家示范

25、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专业建设方案,考察学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学院、潍坊教育学院、河北航空航天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和教学改革现状,潜心研究和制定本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开展可行性分析与研究。第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按照品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开展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局部改革,修订、完善已经制定的课程教学标准。对现有实践教学项目分析研究,针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完善和扩充,修订和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完成部分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任务。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9月)根据本专业的建设目标,继续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26、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完成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全面实施“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的实践教学模块。第四阶段(2013年9月2014年9月)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系统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和研究实验实训室全天候、全方位开放条件及管理模式,建成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完善的实践平台。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吸收优秀学生和特长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全面开展与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企业或相关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活动。产品质量监督

27、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初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的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和节能

28、、环保、检测等质量监督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忠实行为规范、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等服务精神,具备培养职业能力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维护能力。具备使用机械、电子仪器测量的能力、产品质量检测与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综合能力(人际交往、公关、协同共事等)具有安全生产、防护常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可服务于节能、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创新行业、以自动化成套设备为特征的数字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办公设备以及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的急需人

29、才。教学要求1.德育(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

30、、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含邓小平理论)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与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

31、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语文以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入手,以当今社会各行业常用的几十种文种为内容,结合当前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实际,尽量将相同类型的文种安排在一起,知识、范例和训练模块相对集中,从而便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

32、堂教学。3.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选学内容: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

33、,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 计算机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6. 体育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

34、业奠定基础。7. 机械制图和AutoCAD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的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绘制草图的技能。使学生熟练使用Auto CAD绘制各种机械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8.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常用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途径。9.机械产品质量检验10.电子产品质量检验11.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12

35、.质量检验基础13.超声检测超声检测是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声学基础和声学检测方面的知识,着重讲解超声检测技术,对声振和声发射做简单的介绍。14.射线检测本课程是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知识,射线探伤仪器设备。射线探伤工艺、标准和规范。底片上缺陷的识别与评定以及射线的安全防护知识。15.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是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液体渗透探伤的理化基础、探伤试剂、设备、探伤工艺及质量控制,着重讲述渗透探伤的原理、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16.电磁检测本课程是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磁

36、粉探伤的基本理论、设备、工艺及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7.考证辅导(计算机等级)18.考证培训在第三和第四学期,通过专门训练,达到获得初级计算机证、初级cad操作员证、中级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的要求。19. 几何量计量21. 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专业要求安排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性专门训练,是强化法操作技能、掌握检测手段、熟悉并初步掌握较先进设备使用方法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的水平决定了竞争力的高低

37、,质量将成为和平地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学完本课程必须要达到下列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清晰的理解,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应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较深刻地理解名词术语及其定义和要点。应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所运用的方法和工具。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专业教学安排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每学期学时安排学时数学分说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必修德育1军训及入学教育303012职业生涯规划363623职业道德与法律36362包含质量法相关法规4经济政治与社会363625哲学与人生36362文化基础6语文(应用文写作)56564分A,B,

38、C三级,学分(+/-)50%7数学727214488英语727249体育18181818724专业基础10计算机应用基础9090511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484896612机械产品质量检验405696513电子产品质量检验484896614电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484896615质量检验基础7272416超声检测7272417射线检测7272418渗透检测7272419电磁检测7272420电工学96724专业技能21考证辅导(计算机等级)3636222考证培训901081989质量专业技术人员、cad操作员、电工初级、无损检测级实践23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1090100924毕业实习45

39、045090050小 计4564423444505404502658151选修限定选修课25几何量计量3654905学生第一第四学期选修,每学期不少于一门26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4848427通用量具的使用方法3636228电工电子仪器与测量7070429职业核心能力30303030120730办公自动化0031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与检验3636232机电检测技术3636233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32322小 计6611020884004682834心理健康教育181836235音乐181836236第二课堂1818237其它(机动)6030303060903005小 计7848486660903

40、9011总 计6006006006006005403516190说明: 1、每学期按18个教学周进行计算。第一学期军训1周,机动1周;其他学期机动1周,复习考试1周。2、学分150分准于毕业。 2011年9月附件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

41、要,现对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让子女“上好学”,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更高期盼。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42、。2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3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邓小平

43、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

44、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5.抓质量首先要抓德育。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增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6.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