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9075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专阳题复习.doc(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一 声现象 考点指津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声现象,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不同介质的传声性能与传 声速度不同及传播特点;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了解噪 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 中考命题热点: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回声测距;实际问题中声音三要素的识别; 练习测试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 ,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

2、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 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 _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3s,收到回波信 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31 m/s) ,这种方法能 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 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 11.3s,则乙记

3、录的成 绩约为 s 6某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 4s 钟听到 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 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 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 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二、选择题 10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

4、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11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岸空气水鱼 空气水鱼 岸空气鱼 岸水鱼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5、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14 信息 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 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 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 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 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利用

6、回声加强原声 16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1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8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 1-1 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9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

7、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20km 扬扬 州州 20t A B C D 三、实验与探究题 2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 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 21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

8、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 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 图 1-1 图 1-2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 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 1-2 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 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 A 、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 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

9、多次实验,发现 A 、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 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 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22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 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

10、,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 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 声音的 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 “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 ,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 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 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 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 A 、B 中 和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

11、 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具有 . (4)短文 B 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 四、应用题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 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 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专题训练二 物态变化 考点指津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态变化,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会用温度计测温度;能区分不同的物态变化,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解释生活及自然 界的单间现象;能识读有关物态变化的图线 中考命题热点: 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

12、项;结合社会热点、生活问题考查物态变化 知识,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练习测试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 的颜色较快变 得均匀,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2图 2-1 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 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3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 10ml 的酒精倒入 10ml 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 小于 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4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 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 ,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13、选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5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 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 的 7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 , 20 10 1020 甲 乙 图 2-1 图 2-3 时间 温度 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8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 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14、10如图 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 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11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 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 象 12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 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 降到 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13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 未降” ;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

15、反映的一共性是 二、选择题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 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 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 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 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 1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 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 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 19, 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 A16.2 B18.1 C19 D20 16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 ( ) 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 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 C植被

16、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如图 2-3 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 图 2-2 时间(min) 60 50 40 30 乙 甲 温度() 由图可知 ( )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18如图 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 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 以判断 (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

17、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19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 生这样做是为了 (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20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21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

18、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如图 2-5 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 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 ,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 得到的结论是 23如图 2-6 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 图 2-4 图 2-5 180 A 200 220 240 D CB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 2-6 温度() 时间 (min)

19、 (2)这种合金是 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 ) (3)合金的熔点是 (4)图中 BC 段表示合金处于 状态 2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 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 的时空 ;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25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1 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 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 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 冷剂液化 热,液态的致冷剂

20、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 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 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 、 、 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 ;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 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 温度? 2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 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 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

21、 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27右图 2-8 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文中句子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 晶莹的露 凝华 温度() 时间(分) 1 2 435 6 7 89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A BC DE F 图 2-8 图 2-7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 2 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 6 分钟时,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 8 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钟 专题训

22、练三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指津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了解光的色散;了解光的三原色;了解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常识性应用;知道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相关的光现象;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 点;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 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 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中考命题热点: 光的色散说明了什么;不同颜色物体透光和反射光的特点;红外线热效应大、紫外线能 使荧光物质感光;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

23、像特点作图;利用光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 反射、平面镜成像解释简单现象;根据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光路;根据光的折 射规律画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练习测试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电影、幻灯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 使剧场里 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 常的画面 2人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 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 于光的 现象造成 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 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

24、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 度 4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 图 3-1 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 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 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 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 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 S2S1 光束发射器 液体 光电转换接收器 图 3-1 面上的光点从 S1点移向 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选填“上升”或 “下降” ) ;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 S1和 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 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 (选填“有”或“没有” ) 5如图 3-2,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

25、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 是 光线,OB 是 光线,OC 是 光线,N0C 是 角 6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 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 学应站在河的 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 规律而作出的 二、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 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 A B C D 8如图 3-3 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 观 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

26、,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9在照相机中,胶卷(底片)相对于镜头的位置,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在大于镜头 2 倍焦距的地方 B一定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镜头 2 倍焦距的范围内 C一定在小于镜头焦距的地方 D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没有限制,可以任意调节 10如图 3-4 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 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 图 3-2 图 3-4 图 3-3 图 3-10 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

27、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11如图 3-5,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薄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也可能是缩小的;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 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 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蜡烛处在凸透镜前 2 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 些(距离仍大于 2 倍焦距) ,要想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 况正确的是

28、 ( )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三、作图题 13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细束光的光路发生如图 3-6 的改变请在图 3- 7(A) (B) (C)中分别画出示意图 14如图 3-8 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 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 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15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 3- 9(a)所示,由图可

29、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 图 3-6图 3-7 C A B 图 3-5 图 3-8 2cm O (b) (a) O 图 3-9 Cm 01234 _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 2cm 处,如图(b) ,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 一个_、_的虚像 16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 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3-10A 、B 、C 、D 所示我们可以判定: 照片 是用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丁拍摄的,照 片 是用乙拍摄的 17寻找“往日之光” 在科幻小说 往日之光 中,作者鲍勃 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

30、,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 的故事“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 10 年,比 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 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 璃中,10 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 10 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 下一个 10 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的前 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扰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低飞驰的光的速度科学技术发展到今 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31、(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依据 18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 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1)如图 3-11 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 传播途径. 答:_(填选项中的字母) (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膜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膜 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 3-12 所示. 他经过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上下两块之间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所造成的. 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 方法设计

32、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图 3-11 图 3-12 (3)玻璃膜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答: . 专题训练四 物体的运动 力 力和运动 考点指津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参照物的意义,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知道速度的意义及常见单位的换算;知道匀 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知道如何探究 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 原因;理解惯性是

33、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参照物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算;探究运动的特点;对力的基 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作力的图示、示意图;联系实际考查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因素的理解,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与惯性有关的常见现象;利用二力平衡求 (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 练习测试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如图 4-1 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 “观众”通过比 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 一觉, “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 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2图 4

34、-2 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 运 动,乙做的是 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什么? 3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 5N 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女孩,他马上用 10N 的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N 4如图 4-3 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 t(s) v(m/s) 0 1 23 4 10 20 30 甲 乙 图 4-2图 4-1 图 4-3 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35、发生改变 5如图 4-4 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2N 的水平拉 力 F1作用下,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木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为 N; 若将 A、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 平力 F2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 4-4 乙所示) ,则推力 F2 N 二、选择题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 )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

36、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8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9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 红采用捯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法合理,实际效果 ( ) A 小君的好 B 小红的好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10如图 4-5 所示,重力为 3 牛的物体 P 挂在测力计下,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

37、点计时 器现拉动物体 P 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为 3 牛下列能正确反映物体 P 运 动情况的纸带是 ( ) 11如图 4-6 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 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 ( ) 图 4-4 图 4-5 图 4-6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 12如图 4-7 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 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

38、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三、作图题 13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 4-8 所示,小纸箱随着 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4如图 4-9 所示,用细绳将重为 12N 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画出 此球所受重力 15如图 4-10 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16如图 4-11 所示,工人用 200N 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 300N 的木箱推上 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 17某中学九年级科技活动小组用一些大小不同的正

39、方形塑料薄 膜,细绳以及回形针制作了一些降落伞,如图 4-12 所示其中, 有的同学在降落伞挂一枚回形针,有的挂两枚甚至更多的回形 针同学们将降落伞从教学楼 4 楼阳台(距地高度 10m)释放降 落伞,并测量其降落至地面的时间(塑料薄膜和细绳自重忽略不 计) (1)请说出可能影响降落下落时间的一个因素 (2)预测这个因素变化(增大或减小)时,降落伞下落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图 4-7 图 4-8 图 4-9 图 4-10 图 4-11 图 4-12 (3)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检验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写出实验步骤 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应该选用哪些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8摩擦是一种常见

40、的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摩擦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表面平 整的长木板 D几条毛巾 E 直尺 F弹簧测力计 G几支圆钢笔 (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木板面4N0.5N 2木板面6N0.75N 3毛巾面4N1.5N 比较第 1、2 次实验得出结论: ; 比较第 1、3 次实验得出结论: ; (2)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 系呢?请你用上面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器材: (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

41、主要探究过程: 四、计算题 19如图 4-13 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 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 表显示为 10 时 15 分;到达 B 地时,钟表 显示(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图 4-13 专题训练五 物质的物理属性 考点指津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质量、密度,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理解密度的概念; 能用密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并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随机结合相关问题命题;

42、会作简单的密度计算;结合液体压强、浮力等命题 练习测试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 气的密度 2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直尺、 金属一块、水一杯上述器材中,多余器材是 ,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在 测得这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应当用公式 = 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3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 为 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kg. 4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 分度盘中央的右侧,

43、这时应将横 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填“左”或“右”)用调节平 衡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 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5-1 所 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g 5用一个 2.5L 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 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 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 kg 的水 6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 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kg(钢=7.9103 kg/m3、铝=2.7103kg/m3) 7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 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180mL,接着他

44、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 图 5-1 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192mL,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 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200mL,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同学算出 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 = kg/m3 二、选择题 8观察右边曲线,是 A、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 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 两种物质的密度 A、B和水的 密度 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B水A BBA水 CA水B D水AB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10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 A 使用天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