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0077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模点板重点大学通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大学20XX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国内舆论与中国公众外交:“国家社会”的研究视角专 业:外交学方 向:当代中国外交 导 师:XXX 教授作 者:XXX2011年6月18内容摘要 本文以“国家社会”的互动为分析框架,从国内舆论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外交决策、执行机构对国内舆论的引导两条线索出发,分析了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 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界定了本文涉及到的两个核心概念:国内舆论和公众外交。然后,对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内舆论与中国外交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在把握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难点,并确立了“国家社

2、会”互动的研究路径,为随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路径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舆论外交”研究的理论分野,继而创建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分析模式。第二、三章重点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用 “国家社会”互动模式分析中国外交。第二章着重研究“国家社会”框架下的社会部分,也就是其中的国内舆论因素。这一章内容涉及中国国内舆论作用的历史发展、总体特点,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及其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从“社会”的维度探讨了“良性互动模式”的一方面内容。第三章着重研究中国公众外交开展状况。在回顾公众外交的理论归属和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公众外交的实践

3、状况,并对公众外交未来的开展提出政策建议。这是从“国家”的维度探讨了“良性互动模式”的另一方面内容。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对日政策为出发点,对“国家社会”研究路径下的中国舆论与外交关系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了舆论在中国对日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了政府如何开展公众外交化解国内舆论的负面效应。结论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外交进步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为此,中国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性渠道,使社会因素在参与外交政策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推进中国外交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积

4、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国内舆论引导方式,趋利避害,服务于中国整体外交的开展。关键词:国家社会 国内舆论 公众外交 外交制度 民主化AbstractThe dissertation is basically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my research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

5、ion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measur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akes to guide the trend of public opinion.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problems and defines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paper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diplomacy. Then, the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o

6、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in the fiel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opin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of the paper.Chapter One establishes a research model of “statessociety relations” fo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gards public

7、opinionforeign policy relations as the sub-field of the model.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effect of public opinion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hapter Two elaborates the status of Chinese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foreign policy, such as its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nnels to influen

8、c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roles it play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making. This part constitutes the society approach of the research model.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other part of the modelpublic diplomacy, in terms of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oots,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di

9、plomac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chapter, the paper puts up with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Chapter Four take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 on Chinas Japan policy as a case study, and analyzes the public opinionforeign policy relation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tat

10、esociety relations” that is established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societal forces, such as public opinion, on the formulation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stitutional channel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absorb the bright factors of the societal forces. Furthermore, more

11、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pe with the diversified societal forces so as to ser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Key Words: StatesSociety Relations; Public Opinion; Public Diplomacy; Diplomatic Institution; Democratization; 目 录绪 论1一、选题:从国家社会互动角度研究当代中国外交1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3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路径及其问题7四、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15五、论文的研究方法16六、论文的基本结构17第一章 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建构18第一节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来源及内涵18第二节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舆论外交关系”研究21第三节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分析模式的架构25本章小结27第二章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分析28第一节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作用的历史变迁28第二节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的总体特点33第三节 舆论与中国外交的联系途径分析40第四节 新舆论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分析50本章小结62第三章 公众外交的兴起与中国实践63第一节 公众外交的理论和现实分析63

13、第二节 中国公众外交实践研究74第三节 中国公众外交的现实建构98本章小结103第四章 中日关系中的舆论因素及其引导(20012008年)104第一节 中国对日国内舆论环境分析104第二节 舆论影响下的中国对日政策分析126第三节 公众外交与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131本章小结136结论:形成中的市民社会与中国国内舆论环境137一、中国正在形成的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138二、对中国新出现的国内舆论动向的研究140参考文献145致谢154图 表 目 录图2-1:中国外交决策圈示意图 52图2-2:中国民众对国家满意程度(2002-2008年) 56图2-3:中国民众对日本态度(2005-2008

14、年) 57图2-4:中国民众对美国看法(2005-2008年) 58图2-5:中国民众在南海问题上的看法(2009年2月) 59图4-1:环球时报涉日报道数量(2004年1月-2005年6月) 109图4-2:环球时报涉日政治和历史类报道数量(2004年1月-2005年6月) 109图4-3: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亲近感(2002-2006年) 118图4-4:中国民众心中的日本形象(2002-2006年) 119图4-5:中国民众对中日关系前景的看法(2002-2006年) 119图4-6:新闻联播主要播报的中日高层政治交流活动(2006年2月-8月) 132 图4-7:中国民众对中日关系前景的看

15、法(2005-2008年) 134图4-8: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亲近感比较(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访问前后) 135表0-1:国内部分学术文章对公众舆论和外交政策的研究 9表3-1: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公众外交的认识 66表3-2:2001-2008年中国外交官与公众在线交流统计表 85表3-3:2002年1月-12月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内容 90表3-4:2003年1月-12月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内容 91 表3-5:2004年1月-12月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内容 92表3-6:2005年1月-12月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内容 93表4-1:1996、2000、2004年人民日报的对日报道 106表4-2:199

16、6、2000、2004年北京青年报的对日报道 106表4-3:1996、2000、2004年对日报道中的历史问题 106表4-4:中日公众认识对方国家的主要途径 115表4-5:中国公众了解日本信息的媒体来源 115表4-6:中国公众对日历史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17表5-1:中国公众对本国的看法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 141绪 论 一、选题:从国家社会互动角度研究当代中国外交(一)选题目的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3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外交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无论从理念、政策,到行为、影响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专家学者的制度性参与和普通民众的意见性表达构

17、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空间,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进入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新一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中国外交的神秘色彩逐渐褪去,开始加入了公开化、程序化、民主科学的成分,呈现出外交政策与社会力量互相影响的新局面。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外交转型背景下的国家与社会互动规律,分析中国国内媒体(舆论)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以及中国外交顺应此种变化的创新状况。为此,本文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舆论在中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变化?这些变化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中国外交的舆论环境?这些舆论参与或介入中国外交的方式的途径有哪些?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 2、国家和

18、社会、更具体地说,外交决策和执行机构与媒体和舆论之间是如何发生互动,这种互动又如何影响中国外交的方式、方法和机制?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首先试图分析21世纪初中国外交决策的国内舆论存在状况,其次勾勒出中国公众外交的发展现状和体系建构,第三从中日关系入手进行国内舆论(社会)与外交政策(国家)互相影响方面的案例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在“国家社会”框架下中国外交研究进行展望。从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看,本文并非理论演绎,而是一种归纳阐述,属于描述性政策类研究。 总体上讲,国际关系研究目标主要有三类,包括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处方性研究,它们相应回答“是什么(what)”、“为什么(w

19、hy)”和“怎么样(how)”。国际关系类的论文也主要分为三类:“政策性论文”、“战略性论文”和“理论性论文”。 (二)研究意义 1、从舆论角度研究中国外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离不开国内社会,国内社会是国家外交政策的策源地,对国内政治角度分析国家的外交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者的主要研究路径。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中,中国政府领导人不断强调在外交工作中要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 参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国内外学者们也更加关注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过

20、程中的国内因素影响。牛军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内政与中国外交的关系已经是研究中国外交所不可回避的问题,甚至可能是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5页。学者们的研究涵盖了内政因素的方方面面:中国政治体制的改进,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公民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和思想库的影响,媒体、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与外交政策的关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特殊利益集团的出现,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影响,等等。其中,国内舆论作为社会因素之一,难以回避。在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和陆伯彬 (Robert S. Ross)主编的中国外交

21、研究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一书中,作者在结尾预测未来中国外交的研究方向时,把公众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作为未来中国外交研究的重点。“公众舆论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非常关键的命题这里面显然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值得研究。” Alastair Iain Johnston, Robert S. Ross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405-406. 中国

22、有其独特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舆论形态也带有“本土性”特征。正如费正清先生所说,“中国是不能仅仅用西方术语的转移来理解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它的政治必须从它内部的发生和发展去理解。” 【美】费正清、【英】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5页。因此,从舆论角度来研究中国外交可以提供独特的“中国案例”,从而丰富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研究的理论路径,成为“思想的创造者”。 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第16页。 2、从国内角度研究中国公众外交

23、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外交已经超越了传统外交的范畴,进入了“外交民主化、社会化”浪潮下逐步扩展“公众外交”的时代。近年来,面对不断增多、增强的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外交事务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公众外交举措,引导社会性参与因素,加快外交民主化进程。例如外交部公众开放日的定期化, 外交部“公众开放日”从2003年9月开始到2007年为止,外交部举行过13次公众开放日。对社会各界开放外交的解密档案, 外交部从2004年开始开放了解放初至1960年的外交档案。目前,已经开放的档案有4万多份。外交部长与网民在线交流等。这一系列活动揭开了中国外交的神秘面纱,打开了一扇民众了解

24、中国外交的窗口,增强了民众对于中国外交的理解和认知,促进了外交决策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巩固了外交决策中最广大的民意基础。然而,伴随着中国社会变迁进程的日益深入,“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社会力量的作用会加速进入国家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之中,推动中国外交决策制度的多元化进程。这一过程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决策者听到更广泛、更多元的声音,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会无形中给我国的外交工作带来新压力,提出新挑战。以国内舆论因素为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民自信心也迅速增长,在某些情况下公众舆论甚至演化为非理性的大众民族主义情绪。“大众民族主义不仅影响国内政治,也开始影响中国的外

25、交决策。” Peter Hays Gries,“Popular Nationalism and the fate of the Nation”, Chinas New Nationalism: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pp.34-116.比较明显的例子是2005年全国各地大城市乃至港澳地区发生的一连串声势浩大的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纪念活动,成为政府在制定对日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2008年3月份爆发的“拉萨314”打砸抢事件上也反映出舆论因素的重要影响。国内舆论改变着中国外

26、交政策的国内环境,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外交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需要国内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正是公众外交的目标和意义所在。如何充分开展公众外交,有效地引导、疏通和利用国内舆论,如何为外交决策创造一个持续良性的国内舆论环境,将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国新世纪公众外交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一)国内舆论“舆论”(Public Opinion)又称“民意”、“舆情”,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舆论研究早已有之,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美国学者哈伍德(Harwood, C)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的搜集

27、与研究,关于舆论的定义就有50多个。而在我国,学者们对舆论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按照一般性的界定,所谓舆论就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体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或者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喻国明: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也有学者定义为“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论舆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

28、989年,第36页。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可以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定义“舆论”,既可以指具体的意见、态度和情绪,也可以指整体性的社会知觉,同时也可以包括潜在的社会道德观念,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的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其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这些概念有的强调舆论的社会知觉含义,有的强调舆论的指向作用,还有的从舆论的特点方面进行阐释。它们都包括公众的意见、态度或者看法,强调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性作用。而还

29、有一些学者从比较传统的狭义定义出发,把舆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放在第一位,强调舆论是离不开媒体的公众意见,或者是一种主要依靠媒体的公众的公开意见。一些学者的定义更加狭窄,指出舆论是一种“议论形态”,是公众的公开言论。“作为舆论,必须是冲口而出、公开表达的意见。” 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115页。以上研究成果表明,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舆论有各种分类方法。按照舆论的表现程度,可以分为潜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监督性舆论、协调性舆论、引导性舆论;若按时间来分,可分为突发性舆论、渐进性舆论。还可以按照性质分为进步舆论、落后舆论。不同的划分方法具

30、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涉及到了舆论的不同层面。本文按照研究设计的需要,从舆论产生的空间来进行划分,把舆论分为国际舆论和国内舆论两个层面。学术界对国际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国际舆论往往同对外传播联系起来,从内容角度讲,可以视为“国家在国际公共空间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所形成的态度和意见总和。” 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而从表达形式上来讲,可以专门指外国媒体上的言论,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也就是经由媒体表达出来的对某种议题的倾向性意见。国际舆论跨越了国家、民族、文化的界限,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和对该国

31、重大事件的综合评论,这些内容构成了国际舆论环境。 赵启正:“建设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http:/ 【法】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国内舆论同国内公众之间有必然联系。与国际舆论承载的公众不同,国内舆论的主体体现了集合人群内在的政治属性,是指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陈力丹:舆论感受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而国内公众是指对某些社会问题表示关注并能自由表达意见的国内民众。此外,在许多事件上,特别是国际事件,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公众没有

32、可能直接看到现场情况,多数是通过媒介传播而感知和认识的。因此,国内舆论还可以把媒体上表现出来的某种议论的倾向性包括在内。综合上述观点,对国内舆论的概念可以界定为:通过国内公众或者媒体表现出来针对某一社会或者国际问题的意见、态度、情绪或者知觉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国内舆论只包括国内媒体对同一议题的报道和评价;而从广义上讲,国内舆论还可以把国内公众舆论和精英舆论包括在内。本文研究国内舆论与中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二)公众外交Public Diplomacy 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可以译为公共外交或公众外交,主要指一国中央政府通过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手段对其它国家民众所实

33、施的外交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讲,公众外交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其对象是外国民众,而与传统外交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公开性。 韩召颖: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4期,第2932页公众外交是新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国家与社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公众外交在不同国家具有一定的差别。以世界上公众外交事务开展最活跃的美国为例,公众外交主要针对的是其它国家的民众,其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宣传美国政策,特别是外交政策,赢得外交民众和政府的支持。二是使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对外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为此,美国展开了种类繁多的公众外交

34、活动,力求赢得民心,树立美国在全球的形象。 911事件”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公众外交的重要性。近年来,他们逐步加大了对公众外交投入。2005年美国的公众外交投入达到5亿美元,是“911事件”前的5倍。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相继成立了多个与公众外交相关的部门。比如,“白宫信息联合中心”(White House Coalition Information Center),全球宣传办公室(Office of Global Communication),全球外交办公室(Office of Global Diplomacy)等。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立刻启动了一项针对多部门联动的公众外交计划,他提议在阿

35、拉伯世界各主要城市开展“美国之间”活动,提供新的英语培训项目,提供免费的网络连接和维护项目,促进各国人民同美国人民的直接交流。用奥巴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展开公众外交行动,重塑美国道德威信”。而公众外交在中国外交的研究语境中,其含义则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注意到,公众外交在中国本土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内向性特点。其对象是本国公民,而不是针对外国公民,主要强调向本国公众、媒体或者其它机构提供关于政府目标、政策和活动的信息,其最大任务是让国内民众熟悉政府政策内容和政策目的,主要着眼与国内事务。目的是“通过外交部与公众之间互动的加强,来引导公众、争取公众对本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沈国放语,引自王海涓中国

36、外交揭开神秘盖头,北京晚报,2004年3月20日。这相当与一般意义上外交工作中的“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在中国的公众外交实践中,公众与外交是良性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可以增加公众对外交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也可提高外交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是当代外交发展的趋势 齐前进:公众外交: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世界知识2003年第15期,第59页。本文试图从“国家社会”的框架中研究中国外交,公众外交被视为民族国家内国家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内向性角度考虑公众外交,重点研究公众外交在国内的开展及其与国内舆论的互动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21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出现了前

37、所未有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政治”取代了“国际政治”的概念。在全球政治的分析框架下,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变得模糊,彼此联结的环节和体系都在扩张,而且速度和互动都在加快。在“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政治国内化”内政与外交之间的界线已经模糊,国内公众与国际公众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联系。公众外交的对象非常复杂,很难完全把国际公众和国内公众区分开来。因此,虽然本文所总结的公众外交实践活动主要对象是国内公众,但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国际公众群体。这是本文公众外交内涵的题中应有之意。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路径及其问题本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舆论对外交政策制定的

38、影响、中国公众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内容,属于外交学中从国内政治的角度对外交政策进行研究的范畴,涉及到政治学、传播学、舆论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一个跨学科研究。论文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国内外目前这方面研究资料虽然繁多,但是在“国家社会”框架下,专门针对国内舆论与中国公众外交开展所进行的系统研究还不够全面,具体说来:参考文献一、中文资料(一)著作(含译著)【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法】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美】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著,时殷弘、周桂银、石斌译:武力与治国方略我们时代的外交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美】卡尔多伊奇著: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尼克

40、松:角斗场上尼克松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美】唐文方(Tang, W.F)著,胡赣栋、张东锋译, 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共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年版。【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美】希尔斯曼著,曹大鹏译,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

41、00年版。【美】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印度】基尚拉纳:双边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英】爱德华卡尔著,秦亚青译: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英】克里斯托弗希尔著,唐小松,陈寒溪译: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英】苏珊斯特兰奇: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力丹:舆论感受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42、社,2003年版。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邓正来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韩召颖: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众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李良栋:误区与超越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中共中央党校

43、出版社,1995年版。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廖永亮:舆论调控学,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刘建明:舆论传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刘志明主编:中国的“厌日”与日本的“厌中”,有限会社JCC,2005年版。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论舆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清华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全球传媒报告,复

44、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宋晓军等著: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杨光斌,李月军等著: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喻国明: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伟:冲突

45、与变数中国社会中产阶层政治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何方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期刊文章【日】 加藤嘉一:日本人看和服母女事件,载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第22期。蔡拓:和谐世界标示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载理论参考,2007年第5期。冯昭奎:对日关系的艰难求索,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冯昭奎:对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再思考,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2期。葛军: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外交,世界知识,2005年第10期。韩轩:网络民族主义发轫,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9日。韩召颖: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载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4期。江忆恩:“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6年第8期。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蒋立峰:培育两国人民的亲近感对巩固中日友好的根基意义重大,载日本学刊,2006年第6期。蒋立峰:中国民众对日本不亲近感显著增强,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6期。蒋立峰: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载日本学刊,2002年第6期。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