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029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文言文各特殊句式(选用).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特殊句式,(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组),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亚父者,范增也。 2、沛公军霸上。 3、沛公安在?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省略句,2011湖南卷考试说明规定指定的四种句式,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B级),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倒装类型: 1)、 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文言文中,为了加强

2、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一、主谓倒装,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成语),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句子的特点: 1、宾语必须是代词。 2、都有否定词(“不、未、毋、无、弗、莫”)。 3、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二、宾语前置,规律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反馈检测,1、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

3、多见也,C,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二、宾语前置,规律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反馈检测,规律三: 用 “是”或“之”(“之为

4、”)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夫晋,何罪之有? 3、无乃尔是过与? 4、君亡(流亡在外)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5、唯利是图 唯贤是用,二、宾语前置,(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B,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反馈检测,1、何以战?,规律四: 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4、一言以蔽之 5、夜以继日(成语),2、微斯人,吾

5、谁与归?,二、宾语前置,( ) A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C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D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B,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特例】“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二、宾语前置,【特例】“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

6、语的后面。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 如: 见恕; 有何见教; 见谅; 让你见笑了。,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规律小结,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二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是用“之(为)”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五是“见”“相”偏指一方时,做前置的宾语。,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之二虫又何知?

7、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6、选出下列各组中句式不同的一项 ( ),A,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2006年广东高考题) 7、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选A,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籁发而清风生 B. 孔明移军且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不觉

8、其言之发也 翳桑之饿人也 D. 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010年湖南高考题),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B,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序。,【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马说) 僧之富者不能至 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

9、吴)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苟以天下之大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4】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B,9.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 A、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反馈检测,四、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

10、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1)格式:动十以十宾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覆之以掌 促织,(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生乎吾前 (师说) 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3)格式:形十于十宾 长于臣(鸿门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10、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11、于斗牛之间。 译文: (2)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译文:,反馈检测,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倒装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定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一、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动句:被兵势所逼,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二、阅读下文,找出文中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

12、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1、写出短文中的状语后置句。 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学以致用 综合检测,1、写出短文中的状语后置句。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 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撞他。,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

13、!只有 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引自韩诗外传,译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三、翻译红色的句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