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0804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水问题到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网络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12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12内容摘要城市供水问题的研究是从供水和用水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居民供水的现状并进行绩效评价,深入分析供水管理、水质水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城市供水完善对策,以期对城市供水机制改革提供借鉴,切实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本文主要对城市供水的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城市供水问题进行调查,概述介绍城市供水现状,分析总结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供水策略。结合沈阳市供水实例,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

2、建议和解决措施。本文在案例中,分析了沈阳市供水的问题及问题存的原因;水质污染的原因;指出供水紧缺,供需矛盾尖锐;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供水浪费严重:等主要城市水问题。提出更新城市供水设施和改革管理体制等全方位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的战略思路;同时应树立整体的系统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增强民众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等一系列对策。关键词: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对策目 录内容摘要1引 言31 绪言:我国城市供水现状42 我国城市供水面临问题52.1水资源短缺52.2 水源污染严重62.3 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62.4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72.5 水价改革不到位7

3、2.6.公众节水意识低72.7 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73 城市供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83.1 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83.2 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83.3 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83.4 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83.5 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94 我国城市供水对策104.1建设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紧张及大力开发非传统水源104.2 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114.3 增加供水能力,工程投资多元化114.4 加大治污力度不断提高供水水质114.5 加速水务市场化进程124.6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134.7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城市节水工作开展134.8 加强对全社会的节水、防污教育

4、145 城市供水案例分析155.1 供水现状155.2 沈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155.2 沈阳市供水问题的解决的对策16结论与展望19参考文献20引 言选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城市供水安全是指城市供水系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城市生态用水和消防用水,同时必须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做到具备充足的水源、足够的取水、净水设施能力和合理的输配水管理,并力求在运行过程中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写作

5、思路:本文的撰写目的是提出高效的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和促进节约水资源,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对策建议,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终目的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保障民生。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供水和用水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居民供水的现状并进行绩效评价,深入分析供水管理、水质水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城市居民供水完善对策。 研究意义:我国的城市供水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严峻、水质污染程度的加剧,特别是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城市供水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 绪言:

6、我国城市供水现状1.1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只占11.7%,与2003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0亿m3来看,照这样下去,饮用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在全国187个城市中,水质稳定的有96个,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

7、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供水量10 强城市排序见表1。排名城市最高供水量(万m3 / d )1上海570.92广州377.73武汉280.84北京233.65天津169.76沈阳161.27南京137.68兰州126.49大庆106.210成都106.011长沙105.02 我国城市供水面临问题2.1水资源短缺 目前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08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

8、米。 缺水城市从北方和沿海的部分城市,已逐渐扩大到内地,主要分布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城市年缺水分别为36.1亿立方米、28亿立方米、24.7亿立方米和15.6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源量不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及水污染的加剧,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我国108 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 亿m3 / a ,居世界第6 位, 但人均水量仅2730m3 / (人a) , 列世界第88 位, 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 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春夏多,秋冬少。我国有2/ 3 土地年

9、降雨量不到200mm ,浪费又严重。农业用水量占65 % , 但灌溉方法落后, 农业用水利用率3040 % (发达国家7080 %) 。我国工业用水浪费也很严重,如生产1t钢铁需用水量25 30m3 , 而发达国家只需6m3 。我国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为11000 亿m3 / a(我国水资源已开采水量5000 亿m3 / a ,其中农业用水占65 % , 工业用水占13 % , 生活用水占20 %) , 预测2010 年我国需水量达7000 亿m3 /a 。现在我国缺水量为1600 万m3 / d ,在现有600座城市中, 有333 座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108 座城市严重缺水。而有资料显示,上海

10、人均水资源量拥有量为760 m3,深圳为600 m3,北京仅有300 m3,可见我国城市缺水已相当严重。水资源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不平衡,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容易形成春旱夏涝;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目前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也是造成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重要因素。不仅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源枯竭,而且产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灾难事件。其中工业用水的迅速增长加剧了缺水的严峻形势,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用量所占的比重也越大,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用量均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据有关

11、统计,2002年我国工业用水量为20.8%,上海、重庆、湖北、江苏4个省市的工业用量超过30%,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因大多为工业城市,工业用水一般约占城市用水的60%80%。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用水量还会急剧增加。我国是不仅水资源紧缺,而且浪费严重,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水资源重复利用低 。2002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37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倍,是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1020倍。就工业用水而言,先进国家造纸、钢铁、化工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分别达85%、98%、92%,我国工业用水60%70%是冷却用水,对水质影响不大,完全可以重复利用。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各地很不平衡,除上

12、海、北京、大连等少数城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可达70%80%外,其他多数在20%50%,因此有很大的节约空间。(2)供水管网渗漏 。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以2002年,全国总供水量5493亿立方米计,因此损失达1098亿立方米,超过江苏,广东两省年总用水量之和,可见供水管网的损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废气、废水、废渣严重威胁水资源安全,城市沿江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由于工业污染和生活“三废”的排放,全国城市大约有64%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2,且水质呈下降趋势,且地下水的平均循环时间很长,在深处蓄水

13、层,循环时间长达数千年,一旦被污染,很难清除。 2.2 水源污染严重我国7 大水系和内陆河流110 个重点河段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1 类和2 类占32 % , 3 类占29 % ,4、5 类占39 %。我国水利部对全国700条大中河流近10 万km 河长进行了检测, 结果令人担忧,我国现有河流近1/ 2 河长受到污染,提要本文综合介绍了我国城市供水概况,并从水量、水质等方面与欧、美等城市供水进行了比较,最后作者对如何提高我国供水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对策给水排水Vol . 24 No. 2 1998 191/ 10 河长严重污染。全国城市90 %水域受到污染,大河干流占

14、13 % ,支流55 %被污染。我国废水污染事故每年有1600 起, 每年经济损失377亿元。黄河从1972 年开始断流,1996 年断流达136d ; 淮河污染严重, 一半支流无法利用; 珠江河道发黑发臭, 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5 类标准; 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达142 亿m3 / a ; 海河是水污染最严重的;辽河枯水期水质极差;松花江汞严重超标。1994 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365 亿m3 / a (其中城市工业废水215 亿m3 / a ,乡镇工业废水43 亿m3 / a) 。2.3 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社会经济发展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一些

15、城市在开发新水源上,投入大量资金,却不重视节水,城市节水工作滞后;城市供水系统老化,跑、冒、滴、漏问题严重。2.4 供水水质标准偏低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较长。2.5 水价改革不到位当前的水价政策难以起到经济调节作用,不足以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缓慢;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升,导致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2.6.公众节水意识低宣传教育工作薄弱,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

16、、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2.7 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 工业 、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

17、2004年,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76个(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漏斗总面积7.2万km3。2004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6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7个。而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65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101m。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

18、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3 城市供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面源)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 企业 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3.1 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

19、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3.2 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3.3 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

20、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 农村 、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3.4 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

21、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26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污染物152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32种,占21%;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14种,占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占2.7%,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3.5 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

22、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4 我国城市供水对策4.1建设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紧张及大力开发非传统水源为满足城市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各地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供水体系,大大提高了这些水资源短缺城市的供水能力,有效缓解了城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 应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3、 要计划和节约用水。我国水资源有限,城镇供水、农业灌溉、水利、航运等方面要有统筹合理规划, 农业灌溉要推广喷灌技术,城市供水要推广工业、生活节水的实用性技术。沿海城市可开展海水利用冲厕、消防、集中空调等技术。水利要建设“长江三门峡工程”和“长江南水北调”等工程。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洪水,咸水(半咸水),海水以及处理废水的利用。目前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全国40%的人口,聚集于此,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用水占城市用水的80%,其中又有80%为工业冷却用水。目前美国、日本的海水取用量分别为1000和3000亿立方米/年,而我国海水取用量仅为120亿立方米/年,将处理过的海水用作

24、淡水、工业冷却水和城市冲厕用水可节约沿海城市20%30%的淡水资源,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沿海城市的水资源结构,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并有助于防止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陷等灾害。 另外,我国地下微咸水资源为277亿立方米,半咸水资源为121亿立方米,如果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部分北方城市的用水紧张状况。 2002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39.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7.2亿吨,而我国的城市废水处理率仅为14%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为87%,以此计算,处理后的废水量分别为61.6亿吨和180亿吨,相当于2002年重庆和福建省的用水量,将处理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景观用水

25、,工业冷却水,农田灌溉和城市冲厕用水,不仅可以节约城市水资源,还对促进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定价是促使其应用的重要保障。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水资源开发的潮流之一,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群形成的不透水面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每平方公里收集10mm的雨水,就可获得1万立方米的水量,城市面积越大,降水越多,收集的雨水越多,城市雨水收集不仅可以补充城市供水,还可以减小城市的的排水负荷和下游城市的抗洪压力。4.2 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多年来,我国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应当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

26、治污染,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相应加强立法和执法。 依据当地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做好城市规划,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本保障,避免工业过度集中于市区,对于电力、化工、冶金、造纸等耗水量大的企业,应量力发展,在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应发展耗水量小的工业。建立卫星城市,是减轻城市供水压力的有效方法。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对城市与农村、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统一实施取水许可,有效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同时,为促进节约用水工作,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制定了用水定额。4.3 增加供水能力,工程投资多元化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增加供水能力。供水

27、工程投资多元化成为必然,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将进入供水行业。国家计委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公共产品的合理价格、税收机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811万立方米/日,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19XX年-19XX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4.4 加大治污力度不断提高供水水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同时合成有害

28、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对健康造成重要威胁。 国家建设部2005年6月起执行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检测项目大幅增加,由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的35项增加到93项,加上分量检测项目,总项目达10121城市供水问题对策研究21项;二是对项目的限值有更严格的要求:三是明确水质评价点为“龙头水”。要加强城市供水水源的环境保护, 加大水源环保投资力度。完善各取水口水质监测站,健全水源环保法规和制度。虽然我国城市水污染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与我国城市内工业兴建的分散的、独立的废水处理装置部分不能正

29、常运行以及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关。同时,大气污染通过降水进入地表水以及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通过降水渗透至地下,也加重了城市水污染。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和推广清洁生产,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能够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一步实行生态工业园建设,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污染排放和污染处理成本的最小化。必须提高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不仅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也有一定差距。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我国饮水水质标准也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强调自来水水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净水工艺选择和设计运行参数要留有充分余地(

30、净水构筑物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尽量降低净水浊度, 微量有机物越少越好)。要加强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的基础研究。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每天都要喝水,喝微污染水源的自来水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喝纯水对人体有害还是有益等问题正困绕着富裕起来的人们, 因此加强饮水与健康的基础研究是大有必要的。依靠科技进步, 对老水厂净水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对微污染水源进行深度处理,对老管网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对室内给水白铁管用聚氯乙烯塑料管进行更新。因此,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是供水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将采用以下技术路径予以实施: (1)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2)富营养化水的除藻技术 (3)饮用水的消毒技术 (4)

31、膜处理技术 4.5 加速水务市场化进程首先要对水务市场进行统一管理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问题,各地应积极探索水务体制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根据WTO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城市供水行业必须实行政企分离,建立高效率的政府监管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做好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监管,产品与服务价格监管,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监管等。 其次对供水企业加快改革步伐 入世后跨国水务集团将大规模进入我国供水市场,国内供水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努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供

32、水企业加强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和强化投资约束,同时加快资产重组、增强竞争能力,是供水企业改革的方向。4.6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有利于供水行业的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水价没有反映制水成本, 要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理顺价格, 促进供水行业的良性循环,以利于资金积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水质,节约用水。 水价的制定必须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反映水资源价格和供求关系,并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利用价格杠杆,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水价改革要初步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科学的水价计价方式,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截至

33、2009年6月底,全国有50多个城市、10个大中城市、10多个县(区、市)实施了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了污水处理费。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的转变。 4.7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城市节水工作开展为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建设部于1995年起开展节水型城市的建设;自2003年起,国家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相继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省级试点94个。此外,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XX年的62

34、,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继续以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及无线传呼、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社会调查、设摊咨询、专题讲座、专家座谈会、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日常宣传与“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点宣传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节水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水忧患意识。 洗车水回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对水环境综合治理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到2005年实现洗车业持证经营率90%以上,使用循环装置,年节水量800万立方米,需要投入资金约8000万元。4.8 加强对全社会的节水、防污教育实行节水有利于用户参与水资源管理, 可以增进管理人员与用户的关系,并能使水资源

35、管理与用户的利益挂钩, 提高用水者爱护水资源的责任心。节水有利于生态与环境的维持,减少城市用水地区废弃水的二次污染,减少污水处理费用, 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正效应,减少负效应,并可望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多方面的,但节水是其核心,首先要在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领导中树立节水防污的观念和意识,避免决策失误。 其次,要加强节水防污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树立水危机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人人都能自觉地节约用水。 5 城市供水案例分析5.1 沈阳供水现状(1)水资源量我的家乡沈阳,属北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雨热同期,降雨年内、年季变化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量

36、的23集中在7、8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多年降水量为6225mm,折合水量808亿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5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25亿m,。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3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8亿毫升,地下水可开采量1934亿立方米。沈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300000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48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20%左右,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特别是连续干旱的年份的出现,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2010年将缺水为1490

37、000000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加快,沈阳市用水量将会快速增长,用水保证率及水质要求将会更高,生态用水标准也相应提高。(2)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3)耗水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灌溉消耗量为毛用水量与地表地下回归水量之差,工业和生活用水消耗量为取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5.2 沈阳市目前

38、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利用有效率低沈阳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工业、农业与生活节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供水、用水方面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农业灌溉方面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流,耗水率高。工业用水单位耗水量偏高,沈阳市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48 m,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依旧严重,公众节水意识不强。节水器推广普及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2)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尖锐沈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23x109 m3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48 m3,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20左右,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可利用量少,特别是连续干旱年份的

39、出现,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3)生态用水严重不足 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生态环境用水考虑不周。以2003年为例,全市全年用水2590000000立方米,其中599为农业用水,281为生活用水,12为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几乎是微乎其微。沈阳市的城市景观用水不足,南运河、北运河、卫工河每年只有农灌季节有较大量的浑河水引入,其他时间水量很少,景观用水水量严重不足,加之有污水的排入,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 (4)水生态环境恶化 沈阳市地下水由于多年的集中开采,使得沈阳市出现了4处分布范围较大的超采漏斗区,其中以沈阳城区漏斗分布面积为最大,其次为石佛寺地区漏斗。地下水超

40、采漏斗影响面积最大时为780 平方千米,超采闭合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部分供水工程报废,供水效益降低,工农业争水矛盾加剧,用水成本提高,地下水污染程度加重等;枯水期河道径流减少,河道萎缩,水生态环境恶化。5.2 沈阳市供水问题的解决的对策(1) 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 节水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单位水的产出效益,提高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主要包括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生活节水。工业节水主要依靠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水排放量。沈阳应该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重污染、低效益行业的发展,

41、重点扶持生物、电子和医药等高效益、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量。同时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应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农业节水应使节水灌溉与节水农业结合起来。在节水灌溉发展中应以地面灌溉为主,采取防渗措施,井渠结合,发展渠系灌溉。生活节水主要是,尽快研制新型的节水器具并进行推广,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提高生活用水效率。现在急需进行节水技术的革新,增强普遍节水的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2)生态环境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涵养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即应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计人国民

42、生产总值中心,城市发展留足生态水,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运行。在扩大绿地面积的同时,还应该留出河、湖、公园等水域滞蓄水,给城市创造优美的亲水环境。同时还应该将绿化美化城市的河、湖、公园水域的建设运用与人工地下水的回补相结合,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多重功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汛期洪水、雨季城市排水、处理后的污水以及多余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利用。(3) 合理开发水资源 就目前沈阳境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可开发的潜力已不大。从长远的观点看,跨流域调水是彻底解决沈阳市缺水的重要途径,正在实施中的东水西调,必将有效缓解辽宁省中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同时有计划地

43、开发利用非常规水,积极实施城市污水和雨水再利用。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污水再利用是迈进节水型社会重要的一步。(4)利用水价杠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水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水资源费或水权费,即资源水价;二是生产和产权收益,即工程水价;三是水污染处理费,排出的污水必须处理,为环境水价。水价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取值在不同用水户之间可以有差异,以起到调整水的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用户节水。对于各类用户,实行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工农业生产用水实行定额内用水平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也可在

44、水源丰枯变化较大的不同时段,实行季节性水价,并推行节水有奖的有偿转让制度。水价的合理确定必将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5) 加强沈阳城市供水的全面统筹水资源城乡分割、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城建部门管理市区的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处理,水利部门管理城市的防洪,自来水公司负责城市供水,这些分散的水资源管理部门把本应该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分割开来,不符合水循环的自然规律,也造成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相互推诿等问题。在进行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应该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成立水务局,统一管理水资源,统筹全市的防洪、除涝

45、、抗旱、供水、排水、治污等水问题。结论与展望 城市供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命脉,是保障城市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己成为我国城市开发建设的中心问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城市给水系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给水系统担负着向用户输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任务。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同其它行业一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方针实行以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空前加大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城市的供水面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本文根据沈阳市具体的城市供水问题,提出加强节约用水、节水型器具的普及,节约用

46、水;合理利用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都是解决沈阳市城市水问题必须采取的措施。同时,应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以实现沈阳市供水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化。 参考文献1 施春红,面向民生的城市居民供水问题研究 .环境学报,2010,05.2 刁照千. 如何优化城市供水系统问题的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8.3 周延俊.城市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08.4崔延松.中国水市场管理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3月.5李明,金宇澄.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水价引发的思考J.给水排水,2006(3):107-111.6孟振华.深圳市政公用事业监管浅说=J.经济前沿,2006(10):30-3.7王璐.供水行业价格规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