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7673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5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正常新生儿护理.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 正常新生儿护理,学习目标,记住新生儿的定义 能说出新生儿的分类 记住正常足月儿的定义 了解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 记住新生儿的评分方法 能够在临床上熟练使用新生儿的评分 记住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现象及其护理要点 记住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第1节 新生儿评分,一、新生儿概述 从出生至满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又称为早期新生儿。他既是胎儿的延续,也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 凡胎龄在28周至生后一周的胎儿和新生儿,我们统称为围产儿。围产儿是新生儿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阶段,为此一般把围产儿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要作好胎儿和新生

2、儿的卫生保健及医疗护理工作,以期获得优质后代。,新生儿的分类,1、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260293天)的新生儿;早产儿:指胎龄28周至37 足周(196259天)的新生儿;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以上的新生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指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 2500g者,其中大多数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凡体重不足1500g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VVLBW)或微小儿(tiny baby);正常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为 25003999g的新生儿;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g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和

3、有疾病者。,新生儿的分类,3、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婴儿,有早产、足月、过期小于胎龄儿之分;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者;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数以上的婴儿。 4、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以下情况我们可将其列为高危儿:母亲有病史;异常分娩史;出生时异常。,二、新生儿评分,(一)概念 新生儿评分又称阿氏评分(即Apgar评分),是孩子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

4、。在孩子出生1分钟和5分种后给孩子进行5项检查心率、呼吸、肌肉张力、反射应激性和皮肤颜色,每项打0、1或2分,总分10分。,(二)临床应用,Apgar评分是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种简易的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评分越高,表示窒息程度越低,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生后1分钟评分可区别窒息程度,5分钟以后评分则有利于预后的判断。对窒息儿经即刻处理后必须于出生后5分钟给予再评分,如5分钟后评分仍低于6分者,则影响神经系统可能性较大,预后较差。,(三)造成Apgar评分低下的常见因素,1、孕母因素 2、分娩因素 3、胎儿因素,小结,Apgar评分是指胎儿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

5、况的标准的评估方法,我们通过观察5个指标来进行。Apgar评分作为临床上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简易和常用方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普遍,它使我们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窒息程度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对我们的进一步治疗、护理和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但是要指出的是该评分并不是临床上决定是否要复苏的指标。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评分的标准。,第2节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但是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他们并不是病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会逐渐的消失。常见的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有生理性黄疸、“螳螂子“和“马牙“、新生儿“月经“、生理性体重下降、脱水热、乳腺肿大、新生儿“包

6、茎“等。,生理性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皮肤或/和粘膜出现黄染,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病态,持续约12周消退者.,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5肠肝循环增加,二、临床表现,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现,第45日最明显,多在生后1014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

7、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无贫血,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大小便颜色正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34周。,三、实验室检查,1.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2.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四、延迟消退的原因和处理,1母亲产前用药 2产程中

8、有窒息、缺氧 3分娩时损伤出血,使胆红素产生增加 4产后受冻、饥饿,四、延迟消退的原因和处理,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五、生理性黄疸的护理,1轻度黄染的婴儿护理 (1)轻度黄染一般认为与母乳喂养有关(即缺乏母乳性黄疸)。多发生在婴儿出生后34天,持续时间约10天。多见于因每天哺乳次数较少

9、的初产妇。此时我们应该鼓励母亲增加哺乳的次数。人工喂乳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是否有效。,1轻度黄染的婴儿护理,(2) 加强婴儿皮肤的护理,着重是脐部和臀部的护理。如每日给婴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腋下及颈部有无脓疱疮发生;脐部每天用75%酒精棉签涂擦,有渗血或渗液时处理后用小口罩罩好脐部加以保护,保持干燥;每4小时换1次尿布,若出现尿布疹时,则2h更换1次,以阻断细菌的侵入途径,防止引起败血症。 (3)保持室内适应的温度与湿度,每日开窗进行有效通风,保持空气新鲜。,2中度及重度的黄染婴儿护理,对于中度及重度黄疸主要采取蓝光治疗,也可以采取中药治疗。蓝光治疗可使婴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氧化分解成水溶性一氧

10、化胆红素,易于从胆汁及尿液排出,是目前中度及重度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灯最为有效,光亮度约160320W为宜,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0cm。,使用蓝光箱时注意,(1)观察一般情况(患儿的诊断、日龄、体重、胆红素检查结果、黄疸的范围和程度、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 (2)一般来说蓝光箱温度在3032,相对湿度在55%65%时才能使用。因此在夏天就要注意散热,冬天则要注意保暖; (3)将婴儿置入光疗箱时要给婴儿戴上黑眼罩,以防损伤视网膜;脱去婴儿衣裤,全身裸露,生殖器用黑色兜档布包裹; (4)在光疗期间每24h监测生命体征1次,尤其注意婴儿的体温变化。体温应控制

11、在3637.5之间,并随时注意保持箱内适应的温度与湿度。若光疗时体温上升超过38.5时要暂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使用蓝光箱时注意,(5)保证充足的水分,蓝光箱内的热量使婴儿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婴儿就易出现烦躁不安及脱水热,而母乳中含水分,所以要勤喂母乳,使婴儿蒸发的水分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 (6)严密观察病情,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要监测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光疗过程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注意黄疸的部位、程度及其变化;大小便颜色与性状;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悸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等。若

12、有异常必须及时与医师联系,以便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使用蓝光箱时注意,(7)对于烦躁的婴儿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婴儿烦躁脚乱蹬时,用纱布把足跟包好,以免脚后跟蹭破,增加感染的机会; (8)光疗的总时间按医嘱进行,一般光照1224h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血清胆红素171mol/L(10mg/dl)时停止光疗。出箱时检查婴儿全身皮肤的完整性,再着衣,除眼罩,抱回病床,并记录; (9) 蓝光治疗完毕,关好电源,拔出电源插座,将湿化器水箱内水倒尽,光箱及有机玻璃罩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终末处理。,“螳螂子“和“马牙“,新生儿及乳儿口腔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层,叫颊脂体。这种结构有利于吸牢乳头,有利于吸吮动

13、作的进行。有的新生儿生来两块颊脂体较大,通过吸吮锻炼后,就更发达而向口腔突出,即所谓的“螳螂子“。随着小儿长大,颊脂体会逐渐消失。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出现黄白色小斑点,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类似牙齿组织,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螳螂子“和“马牙“的护理,“螳螂子“、“马牙“实际上是牙齿的奠基者,是无生命的东西,可自行慢慢消失,而且小儿无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家长无须担心该如何处理,更不能强行割“螳螂子“和擦破“马牙“,这样容易引起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新生儿“月经“,有些女性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可出现大阴唇轻度肿胀,或阴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称

14、之为“新生儿月经”。 “新生儿月经“是由于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在孕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生后突然中断导致,是新生儿早期的生理现象之一,一般23日即消失,不必作任何处理。但如同时有新生儿出血症、阴道出血量过多时,则应前往医院就诊。,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往往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不能立即进食,或因吸吮能力比较弱,进食量少,再加上胎粪的排出,尿液、汗液的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的丧失,造成新生儿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到第34天体重的减轻可累积达出生时体重的6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体重下降

15、程度及恢复速度,与开始喂奶时间及进入量是否充足有关。一般于生后710天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如果10天后仍未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则要寻找原因,是否因为哺乳量不够充足,牛奶冲调浓度不符合标准,或有无疾病等。 正常情况下,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900克,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500克。45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6000克),一周岁时增至3倍(9000克)。,脱水热,有的新生儿于生后23天,由于母乳不足、进入液体量又少,或因包裹过暖、用热水袋保暖过度,体温可突然上升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去除热水袋,松解包裹,口服或静脉补液,体温立即下降,一切恢复正常即为脱水热。 孩子常烦躁不安或啼哭

16、,无感染中毒症状,体重可下降,前囟稍凹陷,口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量减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供给足量水分后体温迅速下降。,脱水热的护理,新生儿脱水热在天气干燥和炎热的季节发病率较高。若给孩子保暖不当,人为地给孩子创造高温环境,也同样可引起脱水热。其处理方法: 1.开窗通风,改善环境。 2.散包。 3.补充水分。(白开水.奶都可,最好是温水。) 4.半小时后重新测体温。 母乳不足时,要增加对乳房的吸吮,吸吮得多,母乳就下得快。以上方法可预防新生儿脱水热的发生。,乳腺肿大,新生儿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

17、泌乳汁。此时的乳房肿胀不是病态,家长不必害怕,一般过23周,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个别小儿也有延迟到23个月的,但终归会消失的,千万不要挤乳头。 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不可挤压以防继发感染,约在生后2-3周消退。,新生儿“包茎“,小儿初生时,包皮与阴茎头间都有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看不见尿道口及阴茎头,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害怕或去医院求治。在生后23年内,随着阴茎和阴茎头的生长发育,以及阴茎的勃起,包皮与阴茎间粘连部分逐渐被吸收,包皮就能上翻,露出阴茎头和尿道口,“包茎“消失,不需手术治疗。,小结,新生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但是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他们并不是病理的。随着

18、年龄的增长,他们都会逐渐的消失。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对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有所了解,并且掌握他们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护理常识。,第3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正常足月儿(normal fullterm infant)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上,无任何疾病和畸形的活产婴儿。,一、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的体重在2500g以上(平均约3000g),身长在47cm以上(平均约50cm),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良好,指甲达到或超过指尖,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扪到结节,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

19、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二、正常足月儿的生理特点,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体温调节 热能、水和电解质需要量,二、正常足月儿的生理特点,10.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乳腺肿大 (4)口腔内改变 (5)假月经,三、足月儿护理,常见护理诊断 1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 与新生儿易发生呛奶、呕吐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护理措施,1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1)新生儿应放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区域,室内最好有空调

20、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足月儿在穿衣、盖被的情况下,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新生儿每张床位最好拥有2.5m2空间,床间距为60cm以上。,(2)除保持适宜的室温外,新生儿出生后就应注意保暖,应用温暖的消毒巾擦干身上的羊水,并放入暖包。对体温过低者可采用不同的保暖措施,例如用热水袋、添加包被、头戴绒布帽、母体胸前怀抱和母亲“袋鼠”怀抱保暖等,有条件的可置于暖箱中。,使用暖箱时要注意:,按婴儿出生体重及日龄大小决定暖箱温度。体重愈轻、日龄愈小,箱温愈高。 暖箱应在使用前预热到需要温度,并逐渐调节,不能在短时间内使箱温急剧升降。 作用温度才是真正的环境温度。

21、箱内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55%之间。 出箱前宜逐步降低箱温,过度到穿衣,并在身旁加暖瓶。新生儿如果能保持体温36.5,就可以出箱。,2. 保持呼吸道通畅,(1)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及时清除口腔、鼻腔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引起窒息。 (2)喂奶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其背部,新生儿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呕吐,患儿可给予头高脚低位。 (3)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 (4)保持新生儿于舒适、安全的体位。如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守护,防止窒息。,3预防感染,(1)严格执

22、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完善清洗设施 (2)做好脐部护理 (3)做好五官的护理 (4)做好皮肤护理 (5)做好预防接种,4. 合理喂养,(1)提倡及早喂养,以防止低血糖和低体温。足月新生儿生后46小时内开始喂糖水,不吐即可喂母乳。 (2)观察体重的增长情况,要定时、定磅秤、定地点测量体重。 (3)新生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A、C、D、K1及钙、铁等矿物质需要量相对地较年长儿及成人多,应及时补充以预防营养缺乏症。,5. 确保新生儿安全,将新生儿置于安全环境,避免处于危险的环境,如可能触及到的热源、电源及尖锐物品。工作人员及新生儿指甲应短而钝,工作人员手表、手链及其他用物应防止误伤新生儿。,

23、6. 健康教育,(1)促进母婴感情的建立 (2)宣传育儿保健常识 (3)新生儿筛查,小结,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上,无任何疾病和畸形的活产婴儿。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并且可以讲述正常新生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掌握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目标检测,1新生儿可根据-、-、-进行分类。 2足月儿室温应维持在-。 3新生儿筛查包括-、-、 -、-。 4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有-、-、-、-、 -、-、-。 5 名词解释:正常足月儿、Apgar评分、脱水热、中性温度、生理性体重下降、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6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是什么? 7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8“螳螂子“、“马牙“、“新生儿月经“、乳房肿胀的护理。 9怎样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 10为防止发生新生儿感染应怎样做好预防工作? 1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2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日龄的新生儿所需的中性温度。 13正常新生儿护理主要有几个方面? 14正常足月儿应该如何合理喂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