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8549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说竞赛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GJ32/TJ 18-2012 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1. DGJ32/TJ 18-2012中规定哪些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垂直度检测?(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2)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3)加层、扩建建筑;(4)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5)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6)建设主管部门对沉降检测有明确要求的;(7)设计文件有要求或者有合同约定的建筑。2. 依据DGJ32/TJ 18-2012沉降检测点可分为控制点和检测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3. DGJ32/TJ 18-2012

2、中规定各种检测点的选设及其使用要求。(1)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影响范围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的位置。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2)工作几点应选设在靠近检测目标且便于联测监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位置。宜布设成闭合路线。(3)检测点应选设在沉降体上能反映沉降特征的位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负责沉降检测点的保护。4. DGJ32/TJ 18-2012中规定沉降检测的检测周期应符合什么要求?(1)对于单一层次布网,检测点与控制点应按沉降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对于两个层次布网,监测点及联测的控制点应按沉降检测周期进行检测,控制网部分可按复测周期进行检测。(2)沉降检测周期应以能在检测的精度内系统地反应出

3、所测沉降的变化过程和特征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沉降量的大小、监测的精度以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当检测中发现沉降异常时,应及时缩短检测周期,增加检测次数。(3)控制网复测周期应根据检测目的和点位的稳定情况确定,一般宜每半年复测一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适当缩短检测时间间隔,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间隔。当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或侧屈收到如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4)沉降检测的首次(即零周期)检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检测,并取检测结果的中数作为沉降检测初始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5)不同周期检测时,宜采用相同的检测网形和检测方法。5. 依据DGJ32/TJ 18

4、-2012,特级沉降检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B 个。A. 3 B. 4 C. 5 D. 66. 依据DGJ32/TJ 18-2012,除去特级沉降的其他沉降检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 B 个。A. 2 B. 3 C. 4 D. 57. DGJ32/TJ 18-2012中规定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埋设及选型应符合什么要求?(1)高程基准点可根据点位所在不同的地质条件,选埋岩层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双金属管水准基点标石、埋设钢管水准几点标石,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也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设立墙上水准标准,还可利用基岩凿埋标志。(2)高程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按照不同要求,选用浅埋钢管水准标石、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墙

5、上水准标志等。(3)标石、标志埋设后,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高程控制测量工作,稳定期应根据检测要求与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5d。8. 依据DGJ32/TJ 18-2012,沉降检测点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坪(0面) B 为宜,不得设在砖墙上。A. 0.10.3m B. 0.30.5m C. 0.50.7m D. 1m以上9. 依据DGJ32/TJ 18-2012,测点宜设在那些部位?(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或基础轴线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测点。(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

6、、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载荷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地基处理、不同上部结构、沉降缝、伸缩缝处的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及填挖分界处。(3)建筑物宽度大于或等于15m,或宽度小于15m,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建筑物的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结构体系的楼梯、电梯井和中心筒处。(4)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5)框架结构建筑物部分柱基上火沿纵横轴线设点,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6)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和地质条件改变处的两侧。(7)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7、(8)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10. DGJ32/TJ 18-2012中规定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竣工时,检测总次数不得少于 C 次;竣工后检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A. 3 B. 4 C. 5 D. 611. DGJ32/TJ 18-2012中规定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或最后两个检测周期的沉降速率小于 A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A. 0.10.4m B. 0.10.5m C. 0.40.8m D. 1m以下12. DGJ32/TJ 18-2012中规定沉降检测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 D ,宜采用闭合路线方法消

8、除或减弱误差。A.0m B. 0.2m C. 0.3m D. 0.5m13. 依据DGJ32/TJ 18-2012,沉降检测点数量在8个以下必须提交的成果资料有 ABD 。A. 沉降检测成果表 B. 沉降检测点平面布置图 C. 建筑等沉降曲线图 D. 建筑沉降检测报告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1. 依据GB50026-2007,水平角观测可以使用的仪器有 ABC 。A.全站仪 B. 水准仪 C. 电子经纬仪 D. 光学经纬仪2. 依据GB50026-2007,在水平角观测中,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 B 。A. 0.5mm B. 1mm C. 1.5

9、mm D. 2mm3. 依据GB50026-2007,如受到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4. GB50026-2007规定,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哪些规定?(1)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3)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5. GB50026-2007规定,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 B 。A.

10、 重测该测回 B. 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C. 重测该站 D. 重测该测回,并重测该站6. GB50026-2007对中、短程测距仪器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 B 。A. 310m B. 315m C. 320m D. 325m7. GB50026-2007对三角形网测量的规定中,三角形网的布设应符合什么要求?(1)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2)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3)三角形网点位的选定,除应符合导线点位的选定规定之外,二等网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2

11、m。8. GB50026-2007中规定在三角形网测量中,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宜布设为 D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任意三角形 D. 正三角形9. GB50026-2007中规定水准测量时,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对于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他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制时,取值为三次结果的平均值。10. GB50026-2007中规定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江河(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当跨越距离小于200m时,可采用 A 。A. 单线过河 B. 双线过河 C. 四边形闭合环 D. 多边形

12、闭合环11. 依据GB50026-2007,高程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应精确至 C 。A. 0.001mm B. 0.1mm C. 0.1mm D. 1mm12. 依据GB50026-2007,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什么规定?(1)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基岩上。(2)利用稳固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3)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4)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可采用平洞标志。(5)基准点的标石规格,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要,按本规范附录D进行选择。13. 依据GB50026-2007,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 A

13、CD 。A. 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基岩上。B. 可以利用任何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C. 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D.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可采用平洞标志。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1. JGJ8-2007中规定建筑沉降观测可根据需要,分别或组合测定建筑场地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以及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时开始。2. 依据JGJ8-2007沉降观测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 C 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外墙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

14、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A. 0.51.0 B. 1.01.5 C. 1.52.0 D. 2.02.53. 依据JGJ8-2007建筑场地沉降点的浅埋标可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直径25cm的水泥管现场浇灌,埋深宜为 ,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A. 12m B. 13m C. 23m D. 24m4. JGJ8-2007规定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的图表有 ABCD 。A. 场地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B. 场地沉降观测成果表C. 相邻地基沉降的距离-沉降曲线图D. 场地地面等沉降曲线图5. 依据JGJ8-2007,在基坑回弹观测中,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地面以下2030cm,根据开挖深度和地质土质情况

15、,可采用 A 或 B 埋设。A. 钻孔法 B. 探井法 C. 贯入法 D. 辅助杆压入式 E钻杆送入式 F. 直埋式6. 依据JGJ8-2007,在基坑回弹观测中,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次,其中第一次应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应在基坑挖好之后,第三次应在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前。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7. 依据JGJ8-2007,在建筑沉降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 A 。A. 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B. 及时减少观测次数 C. 坚持原来的观测频率 D. 立即结束沉降观测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

16、量规范1. GB/T12897-2006规定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观测的是 D 。A. 太阳中天后2h后 B. 日出后1hC. 微风 D. 突然降温2. GB/T12897-2006规定在使用光学水准仪往返测时,往测时,奇数测站照标准尺划的顺序为 D 。A. 前-后-前-后 B. 前-后-后-前C. 后-前-后-前 D. 后-前-前-后3. GB/T12897-2006规定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超过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限差,但与另一单程高差的不符值不超出限差,则C 。A. 取用同方向中数 B. 重测另一单程C. 取用重测结果 D. 取用原测结果4. GB/T12897-2006规定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若同方向两高差不符值未超出限差,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的不符值亦不超出限差,则 A 。A. 取用同方向中数 B. 重测另一单程C. 取用重测结果 D. 取用原测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