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09592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 言 文 翻 译,文言文的翻译,是指把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的重要手段。,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 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努力使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译句: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如:原句: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如:原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译句:树林茂密成荫 ,到处是鸟的鸣叫声,这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欢乐的情景。,我们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直译。中考文言文

2、翻译题的考查,也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我们学生必须认真领会 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直译时是不是按照原来的语序字字对译下来呢?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二、翻译题(一),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加,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它们)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杀人用棍棒和刀,有什么不同吗?,2、子将安之?,你将到哪里去?,

3、3、子何恃而往?,你什么靠着前去?,调,文言文中这种介宾后置、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的语序进行调整。,一、判断题,用棍棒和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吗?,你凭什么前往?,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减,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翻译题(二),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还不能毁掉这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1、西蜀之去南海。,四川到南海。,2、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你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三、改错题,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和村人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四川距离南海。,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率领妻子儿女和村人来到这与世隔绝

4、的地方。,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我死了,,5、左右欲刃相如。,秦王左右的人想把刀给相如。,6、吾与汝毕力平险。,我和你竭力铲平危险。,选,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义, 通假字,应该体会作者原意,慎重挑选。,还有我的儿子在呀。,秦王左右的人想用刀杀死相如。,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阻的大山。,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3、帝感其诚。,套,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套。,四、抢译题(一),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量,还不能

5、搬掉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们运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刺史颜证认为这个小孩很奇怪,留下来做自己的小吏。,搬,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 不用翻译。,抢译题(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 不用翻译。,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减,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义,通假字,应慎重挑选。,选,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调,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

6、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套。,套,搬,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三、做到“信”、“达”,,信: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达:通顺。即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练习一 翻译下面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比不上寡妇孤儿。,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 )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7、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杨树,横着种能活,倒着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练习: 翻译下面一段话,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思路,7、润语色,1、读全文,2、看注释,3、找疑词,5、选词意,4、忆词意,6、调语序,作业:翻译乞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

8、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刘基郁离子捕鼠) (注:盍,何不。垣墉,墙壁。病,害处。),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作业: 按照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预习愚公移山。,广州代怀孕 http:/ 广州代怀孕 托鬻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