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436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说,一、中国现代文学 1内涵 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学,又叫中国新文学。 开端:1917年1月新青年 终点: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内容: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等。,2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轮廓,(1)五四新文学时期(1917-1927) 萌生、形成阶段 主要特征:新文学取代旧文学 新文学内容:以表现个性解放和倡导思想启蒙为核心精神 新文学形式:以自由化、个性化、语体化为原则,(2)左翼文学运动时期(1927-1937),发展、成熟阶段 主要内容: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 文学形态:由古典向现代的转换,(3)抗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2、夕 (1937-1949),发展、转型阶段 主要特征:文学意识和文学功能的整合及变异 文学分区: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 港澳台文学,二、中国当代文学,1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文代会后至今 “当代文学”的提法:50年代后期文学研究机构和大学编写的文学史著作 “当代文学”作为与“现代文学”相衔接和相区别的分期概念得到认可。 中国现当代文学合称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轮廓,(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文学工作者“会师” “五四”新文学战斗传统和解放区文化传统“合流” 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中国文艺新方向 建国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都带有阶级斗争痕

3、迹。,(2)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复苏”标志:1978年8 月开始的“伤痕文学”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年1 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 。 80年代文学充满生机和活力。,(3)第三阶段(90年代),文化特征:“共名”状态下一元化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 “无名”特征: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 叙事立场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 写作方式转变: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写作方式,出现“新生代“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专题,一、小说的主要特点 以叙述为主,表现人物、反映社会

4、生活。 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篇 手法: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 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具虚构性、典型性。 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小说,1五四:写实与抒情 2中叶:战争硝烟中的心路历程 3末叶:从写实到虚构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三、作家作品选讲,1.鲁迅孤独者(现代小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 1925年10月写孤独者 选自小说集彷徨,一、鲁迅的创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等,二、孤独者及其主要内容,1.关于小说集彷徨 彷徨收入11篇作品: 祝福 在酒楼上

5、弟兄 离婚 幸福的家庭 伤逝 长明灯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肥皂,小说集的基本内容(主题):体现“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 大致体现的内容是: (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3)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2. 孤独者主要内容,写于1925年,成功塑造了魏连殳这个典型形象。 魏连殳是接受过民主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看不惯形形色色的封建习俗,又断然不肯与社会同流合污。于是,便成了这个社会的“孤独者”。,3.魏连殳人物形象分析,魏连殳是辛亥革命后的彷徨者和颓唐者。由对社会的极端憎恶变为不择

6、手段的报复,最终毁灭自己。 “受伤的狼”,“愤怒而悲哀”。,四、小说艺术特色,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 2.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 3.口语化特征,语言简洁、生动。,汪曾祺受戒(当代小说),一、作者简介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9年出了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 1958年划为右派,1961年到北京京剧团工作 1963年出第二部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1963年后参加样板戏创作 1979年重返文坛,作品源源不断 1997年病逝。,代表作品:,大淖记事(no):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7、故里三陈、受戒、异秉 小说多写童年、故乡 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二、小说受戒分析,1.背景 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在创作这部小说之前曾对别人说过:“我要写!我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写成后,作者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我相信我的作品是健康的,是引人向上的,是可以增加人对于生活的信心。”,2.主要内容,十七岁的明海在荸荠庵出家已经4年了。这里的和尚公然吃肉、杀生、打牌、养女人、放债、收租,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 明海与相邻而居的小英子彼此产生了好感,就在明海正式出家受戒回来的路上,两个年轻人

8、袒露了心扉,接受了彼此的爱情。 明海出家做和尚和小英子相爱的故事。,3.艺术特色,(1)体现荒诞离奇的情节“美” 作者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为了展现一种情节的 “错位”之美,一个充满世俗味和人情味的“美”的世界。,常规是庙住和尚,庵住尼姑,但“荸荠庵”却住着和尚。 按戒律和尚不杀生,而这里的和尚“年下也杀猪”,并且“杀猪就在大殿上”。 戒律要求不邪淫,而这里的和尚不仅准备将来还俗娶亲,就是在庙里也可以有老婆。 戒律规定和尚不能饮酒食肉,而这里的和尚“吃肉不瞒人”,大方得很。 他们不做早课和晚课,敲三声磬就代替了。,庵里的负责人不叫“方丈”、“主持”,而叫“当家的”。 “当家的”仁山在庵里“

9、从不穿袈裟”。 庵里有田产租给人,还收租放债。 他们也打牌赌博,三师父仁渡的牌技还特高。 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 在作者的笔下,整个荸荠庵变成了一个世俗世界。对俗世生活和欲望的压抑与戒弃本是佛教的主要规范,在这里却无踪迹可寻。这个宗教圣地完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桃花源。,汪曾祺善于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出那纯朴的民俗,而明海与小英子的纯洁的爱情,也通过这种地域风情的描写,表现得纯朴、温馨、清雅。,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专题,一、现当代文学的诗歌流派,(1)20世纪20年代: “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 “象征派”(李金发) (2)30年代: “现代派”(戴望舒) “七月诗派”(艾青) (3)40年代

10、: “中国新诗派”(辛笛、穆旦),(4)50年代: “蓝星诗群”(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5)60年代: 政治抒情诗(郭小川、田间) (6)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朦胧诗群”(北岛、杨炼、顾城、舒婷),(7)80年代中后期: “神性写作”(海子) “他们诗群”(韩东、于坚) (8)90年代后: “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第三 条道路写作”、“中间代写作”等流派。,二、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1徐志摩简介(P171) 原名章垿,字槱森,小字又申,浙江海宁人 1897.1.15-1931.11.19 1916年入读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两年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11、,旋即赴英伦在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 1923年3月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及散文、翻译等多种。,2配乐诗朗诵及赏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写于1928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 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上说:“但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张幼

12、仪: 张君励之妹 1915年,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 “无爱的婚姻” 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 1922年3月与张在柏林离婚 笑解烦恼结:“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 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 她与徐志摩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思成。 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陆小曼,美人加才女,近代女画家,精通英文和法文。 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 婚礼上遭到证婚人梁启超训斥:“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1926) 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挥金如土。 徐志摩形容自

13、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赏析:,优美的抒情诗:浓浓的情思、在感情低谷 时彷徨、迷茫的情绪 忧伤、凄美的意境,内容:,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如何解读“风与梦”?,风本身是流动的,它可以代表一个诗人的呼吸、灵感,乃至于整个的灵魂、心灵、诗人将风与梦相结合,而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不禁让人联想诗人的理想是否幻灭了? 也许他的梦就是他的现实,现实固然令人捉摸不定,梦里又何尝能细细说明呢?梦还是梦,人还是人,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该是深沉的梦呓,还是梦醒的独白呢?,3.艺术特色,(1)章法结构 A、

14、重复:丰富的脉动与韵律。 B、对比:诗中前三节甜美的梦境和后三节心碎的悲哀,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覆渲染,把失意者那种迷惘的心态表露无遗。,(2)韵律节奏,A押韵 抛开每节诗中重复的前三行诗,只针对每节的最后一行来看,依洄、迷醉、光辉、伤悲、心碎、光辉,押的全是同一韵脚。,B、节奏: 每小节的尾句,前三句诗描述了温馨甜美的情绪,后三句则是失望之余悲怆苦涩心情的体现。在我是在梦中的基调上,诗旋律大致分为前半部的柔和、甜美、温馨,在梦里依洄的沉醉,温情的回味、清纯的甜美,不断升华的幸福,情调愉快明朗,而后半部却充满激愤、悲戚、凄伤,负心的抛弃,玉碎的爱心、黯淡的梦境,转入无限的哀沉,情调迟重黯淡,这样

15、委婉细腻的诗情显示一种流波式的韵律美。,(二)艾青我爱这土地 (配乐诗欣赏) 1艾青简介(P175) 2艾青的土地情结(内容) 扎根土地、向往太阳,核心意象:,太阳意象: 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土地意象: 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朴素、忠贞、深沉的爱。,土地意象的象征意义:,生命之母、祖国母亲、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华夏历史、民族凝聚力、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象征。 诗歌展现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3艺术特点(形式),(1)短小精巧 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土地作为寄情对象,境界广阔,意象丰富。,(2)巧妙转换,巧妙转换,另辟诗境。 高潮后宕开一笔,隔开一行,巧妙转换,写下了

16、两行形象突出、感情进一步升华的结尾。,实 现了两个转换:,第 一,抒情视角作了转换。 第 二,写作手法作了转换。,(三)何其芳预言,1何其芳简介(P174) 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1931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毕业后在南开中学、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1938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1944在重庆从事文化界的统战工作; 1953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其诗收入汉园集。,2.爱情诗(配乐诗朗诵),爱情诗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抒写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 与堂表姐杨应瑞的初恋故事。,3特点:,(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捕捉

17、的是“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心灵的语言,“省略去那些从意象到意象之间的链锁”。 宁静、柔婉的朦胧美。,(2)音乐美,六行大体押韵,每行节顿又大体相等,读起来使人产生平和愉快的感觉。 诗句本身的节奏又和情绪的抑扬顿挫相协调,从而产生了拨动心弦的音乐效果。,(四)舒婷神女峰(节选),1舒婷简介(P220) 2.配乐诗朗诵 神女峰,3. 内容赏析,取材于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神话传说,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吟咏过多次的题材。舒婷这首诗却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代表的是经典的中国爱情故事,从一而终,至死不渝,浸着泪水的美丽。诗人却没有为她唱一曲赞歌,立意高人一等。,第一节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船到神女峰

18、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取向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擦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第二节写人们离去后,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多么可悲。,第三节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4.艺术特色:,(1)观察角度的新奇和剪裁生活的精当。 (2)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 。 (3)善用映衬与象征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