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570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主梳理 1促胰液激素的发现 (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假设:在 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 。 (2)实验验证过程,盐酸,化学物质,2激素调节 由 (或细胞)分泌的 进行的调节。 3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雌性激素,睾丸,甲状腺激素,胸腺素,胰岛,胰岛素,内分泌腺,化学物质,互动探究 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一种还是多种? 提示 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多种。,要点归纳 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感悟拓展 应用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设计的思想可以正确理解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例如:斯他林、贝利斯与沃泰默的第

2、2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小肠黏膜中含有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即促胰液素。沃泰默的第1、3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控制,所以沃泰默的解释是错误的。沃泰默的第1、2、3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稀盐酸对胰腺分泌胰液不起直接作用,小肠黏膜的存在对胰腺分泌胰液发挥直接作用。,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 促胰液素是人

3、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答案 A,(威海3月)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B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答案 A 解析 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的结果;雄

4、鹿到一定年龄后会生长出发达的鹿角,这是雄鹿性成熟的标志,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是因为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巢成熟;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是食物刺激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的唾液分泌中枢,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自主梳理 一、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三个来源 食物中糖类的 ; 的分解; 脂肪等 的转化。,消化、吸收,肝糖原,非糖物质,(2)血糖的三个去向 ,释放其中的能量; 合成为 和肌糖原; 转化为 和某些氨基酸。 (3)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为 。 (4)血糖平衡的机理 胰岛素:

5、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使血糖水平 。 胰高血糖素:促进 ,并促进一些 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氧化分解,肝脏原,脂肪,0.81.2g/L,摄取,利用,储存,降低,糖原分解,非糖物质,升高,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1) 和 。 (2)通过 运输。 (3)作用于 、 。 互动探究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什么?主要的去路是什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供能。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过程中作用相反,属于拮抗关系。,微量,高效,体液,靶器官,靶细胞,要点归纳 一、血糖平衡调节 1

6、血糖平衡调节过程,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由曲线可知: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量增加,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胰岛素分泌调节 (1)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2)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 (3)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4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 (1)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2)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

7、A细胞,抑制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而间接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二、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调节过程,2分级调节 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2)分类: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3)模型: 正反馈: 负反馈:,(4)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制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感悟拓展 相关实验设计,该部分的实验大多验证或探究某激素的作用,如下

8、表所示的实验:,2下列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路,其中胰岛素影响的过程是 ( ),A抑制,促进 B抑制只促进 C抑制,促进 D只促进 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通过减少血糖来源(抑制)和增加血糖的去路(促进)来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过程是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受到胰岛素的促进。 答案 C,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对它们切除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甲、乙、丙三只小狗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

9、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答案 D,解析 根据三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三种激素都减少的应该切除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被切除的是垂体;只有甲状腺激素减少的是被切除了甲状腺。,命题热点1 下丘脑与其它腺体间关系的实验探究 【例1】 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和步骤: 实验动物:家兔12只(体重2kg/只,雌雄各6只)。 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性激

10、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_方法处理,求出差异。 (2)结果与分析: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_;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_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_。可推断出_激素分泌减少。,(3)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_,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 _。 答案

11、统计学 (2)低(少 ) 性腺 多 抗利尿 (3)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激素 (4)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与垂体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解析 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合成促激素,内分泌腺合成激素,激素往往与前两种激素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的关系;在进行实验时,有的情况的出现是有偶然性的,多设置几组平行实验,将结果计算平均值,更有说服力,更具科学性。,命题热点2 关于实验考查 关于激素的实验考查:近几年高考题常考激素,【例2】 (1)运动前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_。 (2)在运动过程的1.84.5 min内,血糖出现上升趋势,其原因是_。 (3)在恢复阶段血糖含量出现急剧下降又慢慢恢复

12、到正常水平,原因是_。,(4)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这一生理作用,现有小白鼠若干只、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班氏糖定性试剂、清水、大烧杯、试管、注射器、酒精灯等试剂和器材,请设计一个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上述生理功能的实验。,实验原理:葡萄糖与班氏糖定性试剂共热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实验步骤: a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随机的分为A、B两组; b给A组小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_; c将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号和2号,_; d注射1h后,采集两组小鼠的尿液,_。,实验结果:_。 答案 (1)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

13、2)由于下丘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促使体内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使血糖含量上升 (3)运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糖,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随后在下丘脑、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下,血糖恢复正常水平,(4)b.给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c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 d分别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后,将两支试管水浴煮沸几分钟,待冷却后观察结果 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而2号试管仍为蓝色。 解析 在分析机体血糖含量变化时,应把握血糖含量变化在先,随后才引起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另外血糖含量变化往往是相关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验证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

14、作用,一般用生理盐水和胰高血糖素对比作用于小鼠,再检测两者尿液中的糖含量。,拓展提升 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平均分组,不能每组一只;植物分组应选择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1(2009山东,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 B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根据题目分析,方式的信息传递不仅通过神经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体液(如神经递质)进行传递信息。,2(2009全国,2)人体甲状

15、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 B 解析 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所以B错误。,3(2

16、008四川理综)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相关知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能够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这两种激素能分别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某种激素”是在垂体提取液的作用下增加的,因此D项正确。,4(2008重庆理综)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答案 C,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特点。血糖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所以,即使动物的下丘脑被切除,其血糖调节也不会丧失,A选项错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B选项错误;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C选项正确;动物先天性行为也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选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