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671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讨论肺内结节.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肺内结节病例讨论,病史,男患,64岁。2001年体检时胸部CT示右上肺结节病灶,直径约0.75cm。每年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病灶均无明显变化。 2008年6月复查胸部CT示右上肺结节略增大,约1.46cm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纵隔淋巴结显示。 患者无咳嗽,咳痰及喀血,无消瘦,无低热。否认吸烟史。无遗传家族病史。患者精神好,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体检,血压:160/80mmHg,T:36.5C。 神清,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心率72次/min,律齐,杂音

2、未闻。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一指,质软,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NS(-)。,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最高160/95mmHg,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降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型糖尿病约3年,服用瑞格列萘,血糖控制可。 慢性乙型肝炎20余年,目前服用恩替络韦抗病毒治疗。,图1 2001年10月,右肺尖外带小结节影,局部胸膜凹陷性改变;右下肺见小结节影,并见纤维束条影。,图2 (2004年4月) 右肺尖外带见小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邻近胸膜凹陷性改变;右下肺见小结节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图3 (2007年11月) 右肺上叶、中叶多发斑

3、片影,两下肺纤维索条影,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影,邻近胸膜增厚粘连。,图4 (2008年6月) 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结节影,大小约1.25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右肺尖少量条索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图5 (2009年1月) 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结节影,大小约1.461.10cm,边缘可见细小毛刺,邻近胸膜粘连凹陷;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片状模糊影;两肺散在多个类圆形小结节影。,辅助检查,EKG:T波变化,房早。 心超:左房增大(46mm),左室轻度肥厚(室间隔厚度11.5mm)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EF:62%。 HOLTER:房早3011次/2

4、3h,短阵房速51阵/23h,多源室早41次/23h。 肺功能: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正常 (第1s呼气容积(FEV1)为2.82L, FEV1/FVC为83.17%,潮气量(VC)为3.77 L, 最大通气量(MVV)为107.96 L/min)。 PET/CT(18F-FDG) 右肺多发结节,代谢未见增高,目前考虑炎性病变,建议密切随访。右肺中叶炎性病变,全身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高代谢病变。,肿瘤指标监测,CA125 CA199 CEA AFP NSE (35u/ml) (37u/ml) (10ng/ml)(11ng/ml)(16.3ng/ml) 2008年5月 15.47 18.21 2.32 2

5、.13 7.84 2008年12月 11.2 17.96 2.26 2.02 7.75 2009年2月 127.5 16.13 0.94 1.82 7.26,诊断如何考虑? 下步安排?,PET-CT是一种把PET 和CT 的各自的技术特点整合为一体的分子影像设备,目前在临床上较多采用18 F-FDG作为示踪剂,SUVmax是一种半定量分析指标,他可以反映不同患者的FDG代谢率并作出比较。肿瘤细胞增殖失控,组织生长旺盛,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其糖代谢率显著增加。 多数临床工作中以SUVmax2.5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分界值,部分肿瘤类型(如肺泡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原发性肝癌等)缺乏18FDG摄取能

6、力,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肿瘤不能发现。 低度恶性淋巴瘤(如部分粘膜相关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及1 cm的病灶可无18F-FDG摄入增高。,治疗经过,2009年1月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中叶结节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上叶前段1.5cm直径大小,实质性肿瘤1枚,0.7cm大小结节1枚;右肺中叶外侧段直径2.5cm病灶1枚;切除隆突下淋巴结及14组淋巴结,手术顺利。术中冰冻:右肺上叶结节腺癌(腺泡型),右肺中叶结节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不能除外。,术后病理:,“右肺上叶结节A”中分化腺癌伴支气管肺泡癌形态,间质硬化,胸膜未见浸润。“右肺上叶结节B”肺纤维性结节。 “右肺中叶结节A”肺泡间质纤维化及轻

7、度慢性炎症,气管轻度扩张,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右肺中叶结节B”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局灶癌变(直径0.6cm),细支气管肺泡癌。 “隆突下”淋巴结8枚,“第3组”淋巴结1枚,“第1组”淋巴结2枚,“第4组”淋巴结2枚均未见肿瘤。“第2组淋巴结”为脂肪组织。血管及切缘未见肿瘤。,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肿瘤细胞CK8 -/+,CAM 5.2+,CEA +,Vimentin -,EGFR+/-,MIB-15%+,VEGF - ,P53 +,CerbB -2-,GST+,CD34 - ,EP10 -/+,TTF-1+,P6 3-,MDR+,Calretinin - ,HEMB -1-,SMA

8、- ,Callegen IV-。,分期,位于同一肺叶的卫星结节灶划为T3期; 位于同侧肺不同肺叶的肿瘤为T4期。 伴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的肿瘤为M1期;,该患者术后化疗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应选择何种化疗方案?,病例特点,患者为老年男性,病程较长(约8年),病灶较前增大;密度较前增高;出现胸膜凹陷征。 通过手术证实:右肺上叶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腺癌(ad),右肺中叶为非典型腺样增生(AAH)伴局部癌变(病理科倾向于BAC),符合AAHBAC腺癌之发展过程。,AAH通常发现于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加以切除有可能免于发生肺癌。因此在肺腺癌手术前要详细地系列阅读胸部CT,除癌灶外应注意其他部位

9、有无毛玻璃或磨砂玻璃阴影(GGO)或细结节。 该患者术后病理尚发现有两个良性结节,表明CT片上存在多个不同性质类型的结节,故不能完全认定是转移。,该患者的PET/CT上所有结节代谢均未见增高。 PET/CT从肿瘤细胞代谢角度,通过生理而不是解剖特点检测肿瘤,因此被认为比CT扫描具有更大的潜在敏感性 局限性表现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病例。结核、增生性肉芽肿、炎症、结节病等良性结节会导致PET假阳性;肺癌的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本病例是孤立的肺泡细胞癌,呈磨玻璃样淡薄阴影,PET/CT代谢多不增高,被误判为炎症性改变。,启示,1.长期无症状、无变化的肺部结节仍有可能恶化,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个体化的决定随访的间期和时间。 2. CT,MR,PET/CT等的应用,有助于肺癌的发现。但任何检查都有局限性。特别是孤立的肺泡细胞癌,可呈磨玻璃样淡薄阴影,PET/CT代谢多不增高,常误判为炎症性改变。应立足于无创检查,但对于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有创技术的适时介入是必须的。 3.肺癌患者在不同肺叶发现病灶,并不一定是转移,应仔细鉴别,这关系到疾病的分期和治疗,发病原因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意义 细支气管肺泡癌多原发 EGFR突变与靶向治疗疗效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