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1858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次课的任务,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 伺服系统设计的流程 5.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态设计方法 5.1.1 负载分析 5.1.2执行元件的匹配选择 5.1.3 减速比的匹配选择与各级减速比的分配 5.1.4检测传感装置、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放大电路及电源等的匹配选择与设计,如何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例:某零件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其中的某一工位需要钻削五个孔,五个孔的位置如图所示,请设计该工位加工使用的工作台。,1、是否有需求 2、可行性 3、组成,根据使用要求,要设计的是什么,二维运动的工作台,确定行程、受力、精度等,确定设计的方案(自动、手动),主要组成?控制的方式?确定要设

2、计的内容,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机电伺服系统,位置伺服控制,速度伺服控制,执行元件,被控对象(负载),伺服系统设计的流程:,提出对系统的要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定量的分析与计算,完成设计方案,稳态设计计算,动态设计计算,输出运动参数,执行元件参数的选择,功率的匹配、过载能力的验算,主要元部件的选择,控制电路的设计,信号的有效传递,各级增益的分配,各级阻抗的匹配,抗干扰的措施,设计校正补偿装置,满足动态技术指标的要求。,通过计算机仿真或辅助设计,被控对象 的特点,5.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态设计方法,5.1.1 负载分析,1、典型负载:直线运动、回转运动、间歇运动,惯性

3、负载,外力负载,弹性负载,摩擦负载,2、负载的等效换算,被控对象的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被控对象,执行元件,直接连接,间接连接,额定转矩、加减速控制、制动,参数匹配,联系:,?,惯量 转矩 质量 力,例如:某系统由m个移动部件和n个转动部件组成。 移动部件的参数:质量mi (Kg);运动速度vi (m/s ) 、负载力Fi(N) 转动部件的参数:转动惯量Jj (Kg.m2);转速或角速度nj-wj (m/s rad/s) 、负载转矩Tj(N.m)。 1、求等效转动惯量Jkeq 2、求等效负载转矩Tkeq,转化的原则: 转化前后系统的瞬时动能保持不变。,转化前系统的动能总合:,假设转化到执行

4、元件的输出轴上,则转化后系统的动能总合:,又因为,则有,1、求等效转动惯量,2、求等效负载转矩,假设:系统运行时间为t,则系统在此时间内克服负载所做的功为:,执行元件所做的功为:,由,已知:移动部件(工作台、夹具、工件等)的总质量mA=400kg;沿运动方向的负载FL=800N(包含导轨副的摩擦阻力);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m=410-5 kgm2,转速为nm;齿轮轴部件I(含齿轮)的转动惯量JI=510-4kgm2;齿轮轴部件II(含齿轮)的转动惯量JII=710-4kgm2;轴II的负载转矩TL=4Nm;齿轮z1与z2的齿数分别为20和40,模数为1mm。 求:等效到电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

5、 等效到电机轴上的等效转矩,解1)求,2)求,5.1.2 弹性系数的转化,当弹簧变形很小时可看成线性,表达式为: 当加一转矩至圆棒或轴时,圆棒或轴的弹性可用扭力弹簧系数k表示, 单位角位移的转矩为T,其表达式为:,移动系统分串联和并联:,K1,并联,并联,K2,K1,K2,K2,K1,串联,M,M,M,弹性系数如何等效换算?,对于旋转系统,其模型为:,K1,K1,K1,K1,K1,K1,扭转刚度的等效换算,图中:k1、k2分别为轴和轴的扭转刚度系数。当I轴的输入转矩为T1时,轴扭角为1,轴扭角为2,在轴上有:,略去摩擦损失在轴上有:,扭转刚度的等效换算,从轴输入端看,施加Tl转矩后由于、轴扭转

6、变形造成轴的总扭转角为,扭转刚度的等效换算,如果从轴输出轴端看,传送输入转矩造成轴的总转角为 即:,轴向刚度的归算,当丝杠左端输入的转矩为T时,丝杠和工作台之间的弹性变形为,对应于的丝杠 附加转角为,已知 : k是上述弹性变形的等效轴向刚度系数 ,所以:,实例 由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全闭环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直流伺服电机的转速n为1200r/min,功率P为1.5KW,转子的转动惯量Jm为2*10-4Kg.m2,滚珠丝杠的直径d为60mm,长度l为2.16m,基本导程l0为12mm,丝杠的转速ns为400r/min,齿轮减速比i为3,齿轮z1、z2的齿数为17、51,模数m为2,齿轮的宽度B为1

7、5mm,工作台移动部件的总重量W为2000N,最大进给速度为4.8m/min,导轨的摩擦系数为0.05.经测量,齿轮的齿侧间隙为0.12mm。 试计算由于轴向刚度和齿轮间隙引起的失动量。,丝杠两端采用止推轴承支撑,轴向弹性模量E为2.1*1011Pa,止推轴承的刚度系数KB为1.07*109N/m螺母的刚度为2.14*109N/m。 所以丝杠的轴向刚度(Kc) 两端均有止推轴承支撑,其丝杠长度应取为 则 又单个轴承的刚度与 丝杠是串联,则其串联后的刚度为:,而轴承与二分之一丝杠是两组并联,所以 此刚度由于螺母串联,则其刚度为 工作台启动时的摩擦阻力F=2000*0.05=100N 则其压缩量(

8、变形量x1),则其失动量为2 x1=0.37( um) 齿轮间隙引起的失动量为x2 总的失动量为,5.1.2执行元件的匹配选择,机床工作台的伺服进给运动轴所采用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的额定转速n(rmin)基本上应是所需最大转速,其额定转矩T(Nm或Ncm)应大于所需要的最大转矩,即T应大于等效到电动机输出轴上的负载转矩 与克服惯性负载所需要的转矩 之和。,1、系统执行元件的转矩匹配,设:执行元件输出轴等效负载转矩为,,等效惯性负载转矩为,则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总的负载转矩为:,考虑机械传动的总的传动效率:,例如: 机床工作台某轴的伺服电动机输出轴上所受等效负载转矩 25Nm,等效转动惯量为Jme

9、q=3X10-2kg.m2,由工作台某轴的极限速度换算为电动机输出轴角速度为50rad/s,等加速和等减速时间t0.5s,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效率0.85,求电机轴上的总的等效负载转矩?,为保证带负载时能正常起动和定位停止,电动机的起动和制动转矩Tq必须满足,等效惯性负载转矩,考虑传动效率时等效总负载转矩,现在假设选用110B003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Tjmax=7.84Nm。当采用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则其起动转矩为,2、系统执行元件的功率匹配(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预选电动机的估算功率P,(1)过热验算,(2)过载验算,5.1.3 减速比的匹配选择与各级减速比的分配,减速比的确定要

10、考虑三个因素:,负载的性质,脉冲当量,系统的综合要求,要求:在某种条件下,减速比达到最佳,又要满足脉冲当量与步距角之间的相应关系和最大转速的要求。,1、使加速度最大(复习),2、使输出速度为最大,3、满足传动系统基本要求,4、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5、对加速度和速度同时有要求,按第一种方法确定减速比,然后按下式验算,负载的最大角速度,电机输出的角速度,5.1.4检测传感装置、信号转换接口电路、放大电路及电源等的匹配选择与设计,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就是要从两头人手. 首先从系统应具有的输出能力及要求出发,选定执行元件和传动装置; 其次是从系统的精度要求出发,选择和设计检测装置及信号的前向和后向通道;

11、 最后通过动态设计计算,设计适当的校正补偿装置、完善电源电路及其它辅助电路,从而达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要求。,检测传感装置的精度(即分辨力)、不灵敏区等要适应系统整体的精度要求,在系统的工作范围内,其输入输出应具有固定的线性特性,信号的转换要迅速及时,信噪比要大,装置的转动惯量及摩擦阻力矩要尽可能小,性能要稳定可靠等。,信号转换接口电路应尽量选用商品化的集成电路,要有足够的输入输出通道,不仅考虑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的匹配,还要考虑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符合匹配要求。,伺服系统放大器的设计与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功率输出级必须与所用执行元件匹配,其输出电压、电流应满足执行元件的容量要求,不仅要

12、满足执行元件额定值的需要,而且还应该能够保证执行元件短时过载、短时快速的要求。总之,输出级的输出阻抗要小,效率要高、时间常数要小。 2)放大器应为执行元件(如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提供适宜条件。例如,为大功率电动机提供制动条件,为力矩电动机或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提供限制保护措施。 3)放大器应有足够的线性范围,以保证执行元件的容量得以正常发挥。 4)输入级应能与检测传感装置相匹配。即它的输入阻抗要大,以减轻检测传感装置的负荷。 5)放大器应具有足够的放大倍数,其特性应稳定可靠,便于调整。,课后习题,1.伺服系统的设计流程是什么?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包括稳态设计和动态设计。 3.伺服控制系统中,其负载往往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常将它分解为几种典型负载,这些典型负载是指: , ,弹性负载,摩擦负载。 4.如图所示三级齿轮传动链,I为输入轴,O为输出轴,各级传动比为i1、i2、i3,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Z2,Z3,Z4,Z5,Z6。 1)设各级齿轮的齿侧间隙分别为1、2、3,求将所有齿侧间隙都折算到输出轴O上的总间隙。 2)设各齿轮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I、J1、J2、JO,求将所有转动惯量都归算到输出轴O上的总转动惯量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