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340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一轮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理知识,第十一章,提能力,第2单元,明考向,课堂考题 领悟,课下综合 提升,思维启动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熔化的范围如图1121中(1)、(2)、(3)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则由此可判断出甲为_,乙为_,丙为_(填“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图1121,提示:多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知识联运,应用升级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 的熔点 D单

2、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 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金刚石、水晶和食盐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A错误;晶体的分子排列规则,且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分子排列不规则,且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C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故D错误。 答案:BC,思维启动 如图1122所示为一沾有肥皂膜的闭合金属框,若将膜面上棉线圈内部的膜戳破后,棉线圈会被拉成圆形,这是因为_的作用;与戳破前相比,肥皂膜的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图1122,提示:液体表面张力 减少,应用升级 2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晶是一种晶体 B液晶分子

3、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选项A、B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选项C、D正确。 答案:CD,思维启动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T图像如图1123所示,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V0,试画出对应的VT图像和pV图像。,图1123,提示:如图所示:,3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图像的比较,应用升

4、级 3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初始时 气体体积为3.0103 m3。用DIS实验系统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00 K和1.0105 Pa。推动活塞压缩气体,稳定后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20 K和1.6105 Pa。 (1)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8.0104 Pa,求此时气体的体积。,答案:(1)2.0103 m3 (2)4.0103 m3,思维启动 干湿泡温度计通常由干泡温度计和湿泡温度计组成,由于蒸发_,湿泡所示的温度_(选填“大于”或“小于”)干泡所示的温度。干湿泡温度计温差的大小与空气湿度有关,温度相

5、差越大,说明空气越_(选填“干燥”或“潮湿”)。 提示:吸热 小于 干燥,饱和蒸汽、湿度,应用升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 态 C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固有的熔点和沸点 D所有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固态仍为晶体,解析: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A正确;饱和蒸汽是指蒸发和液化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单晶体有固定形状,而多晶体没有固定形状,C错误;水晶为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为非晶体,D错误。 答案:A,知识检索,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参考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

6、重力不计)为 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2)力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 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典题例析 例1 如图1124所示,光滑水平 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汽缸,汽缸内 放有一质量为m的可在汽缸内无摩擦 滑动的活塞,活塞面积为S。现用水平 图1124 恒力F向右推

7、汽缸,最后汽缸和活塞达到相对静止状态,求此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0),审题指导 选与气体相接触的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知识检索 应用气体定律或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选取一定质量的气体); (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 (3)结合气体定律或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典题例析 例2 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T0300 K升至T1350 K。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保持T

8、1350 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 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图1125,审题指导 分清初末状态的参量,根据等容过程、等温过程分别列方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判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注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拓展训练 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 atm(即76.0 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 m3。在上升至海拔6.50 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 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装置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

9、,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求: (1)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 (2)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解析:(1)在气球上升至海拔6.50 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经历一等温过程。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1V1p2V2 式中,p176.0 cmHg,V13.50 m3,p236.0 cmHg,V2 是在此等温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上式得 V27.39 m3。,答案:(1)7.39 m3 (2)5.54 m3,(3)由气体体积变化情况分析做功情况,气体体积增大, 气体对外做功,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然后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确定热量Q的正、负,判断出吸热、放

10、热。,典题例析 例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 m3,TATC300 K,TB400 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原因。,(3)Q1大于Q2;因为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少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答案 (1)0.4 m3 (2)见解析 (3)Q1大于Q2,原因见解析,1(2011上海高考)如图112

11、6,一定 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 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 ) 图1126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在VT图像中,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压强的大小。斜率越小,压强越大。 答案:A,2(2011山东高考)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 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解析:液体体积与分子间相对位置相联系,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A正确。多晶体表现各向同性,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速度增大,遵循统

12、计规律,C错误。露珠表面张力使其面积收缩到最小,呈球状,D正确。 答案:AD,3(2011福建高考)如图1127所示,曲线M、N分别表 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 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 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_。(填选项前的字母) 图1127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解析:根据实际可知,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就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即当晶体因温度升高而熔化时,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的温度将保持不变,只有晶体全部熔化后其温度才继续上升,而非晶体没

13、有这个特点,结合题目中的图像特点可知答案为B。 答案:B,4(2011海南高考)如图1128所示, 容积为V1的容器 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V2。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面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图1128,解析:初态下左管内气体压强为p2p0 终态下气体的压强为 pp0gh 取所有被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由于气体的温度不变,则有 p1V1p2V2p(V1V2),点击此图片进入 “课下综合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