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342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04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孔子,024 立人定胜天学说的唯物思想家 荀况,022 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 孟子,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一.从“无为”到“有为”,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当时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孔子倡“仁”、重“礼”、讲“德”;孟子提倡“仁政”,并为封建制度辩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们的思想主张,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

2、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而焚书坑儒,结果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因此,在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 蔚然大宗 , 秦朝时候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的四步历程。 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

3、个鼎盛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仍然存在许多矛盾。(1)南北边境不宁:主要是北方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其次是南方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2)王国威胁中央。(3)土地兼并剧烈。国力的上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于是,采取积极进取的政策,加强专制中央集权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而治”,积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消极:,对匈奴妥协“和亲”,对诸侯国、豪强地主姑息,土地兼并剧烈等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中央集权,2、“积极有为”成为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董仲舒简介:河北枣强人,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

4、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受到重用,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晚年辞官“终不问家产业,以休学著书为事”,著有春秋繁露八十二篇,此外春秋决狱、玉杯、清明、竹林等著作,“凡百二十三篇”。在退隐期间,董仲舒依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汉武帝的用人政策,西汉前期,比较重视人才。汉初官吏,一是按军功选任如萧何、曹参等,二是从郎官中选任,郎是皇帝的侍从,又在郎署娴习典章制度,预备补受官职,如司马相如等,此外,汉高祖

5、曾下诏由诸侯王、郡守向中央输送“贤士大夫”,汉文帝也下诏“举贤良能极言直谏者”,但是没有形成制度。汉武帝时,开始采取“举贤良对策”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就是西汉前期的察举制。,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 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

6、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

7、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

8、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这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有进步意义。,(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

9、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参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

10、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006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 汉武帝刘彻,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

11、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

12、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 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

13、础。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3、独尊儒术的结果,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探究练习,一、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

14、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 B. C. D.,A,C,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崇法反儒防止旧势力复辟

15、毁灭文化加强思想控制( ) A B C D,6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巩固练习,5.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 B. C. D.,小结:儒家思想的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