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617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分析.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2,央行2007年四次加息,3,央行2007年内六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4,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类型 3.货币政策工具 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 1.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2.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5,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06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07年经济工作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

2、国内消费需求。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3.当前工作着力点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 4.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 5.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6,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财政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 财政收入 公债 政府购买 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 扩张性财政政策 削减税收, 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 减少政府开支,抑制总需求。,财政构成,

3、财政政策分类,7,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的政策。 2.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 萧条时期采用。 (2)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8,3.货币政策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央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1)再贴现率(贴现率)的定义 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2)实施, 萧条时,央行降低贴现率,商行从央行借款会增加,货币供给

4、增加,利率降低,投资需求增加。 通胀时,央行提高贴现率,商行从央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3)评价 不具主动性,效果有限,不经常使用。,9,例:美国降低再贴现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7年8月17日宣布,将再贴现率下调0.5个百分点,即从6.25降到5.75,以帮助金融市场恢复稳定。 起因: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股市震荡。,10,2)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巨斧”,(1)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定义 是指央行规定的商行的存款准备金在活期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 (2)实施 经济萧条时,降低存款准备率,增加商行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量。 经济高涨时,提高存款准备率,减少商行准备金

5、,减少货币供给量。 (3)评价: 作用十分猛烈,视为“巨斧”。一般几年变一次。,3.货币政策工具,11,(2)实施 经济萧条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促进投资和消费扩张,刺激经济复苏。 经济高涨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抑制投资和消费,抑制通货膨胀。,3)公开市场业务最重要最常用的货币工具,(1)定义: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3)评价:方便灵活,主动性,容易逆转。,12,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总结,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采用, 降低贴现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央行

6、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经济通胀时采用, 提高贴现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央行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抑制投资和消费,13,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评析,1.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偏快 2007年上半年GDP达到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二季度GDP增速达到11.9%。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加明显。 价格上涨加速 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双双超越央行3%的“警戒线”。 7月份CPI增幅升至5.6%,创下近十年的新高。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货币信贷增长较快 长期高储蓄、国际收支顺差、人

7、民币升值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内外原因。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06%,高于年初确定的16%的预期目标;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2.5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80%。,14,1.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投资增长过快 1至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比1至6月份降低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仍然高于平均增幅,一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投资增幅仍然过快。 股市火热 8月9日两市总市值达到了21.15万亿元,超过了06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意味着我国的证券化率正式超过了100。8月23日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当前,居民购买股票和基金的意愿空前高

8、涨,并首次超过储蓄存款成为首选,而储蓄和消费的意愿则连续走低。 国际收支顺差继续扩大 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累计高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评析,15,股市火热的原因之一负利率问题,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 2007.8.22 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33%提高到3.60%; 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6.84%提高到7.02%。 7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增幅攀升5.6%,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0,16,2.我国当前的货

9、币政策 宏观调控的基调“稳中适度从紧” (1)2007年四次加息 (2)2007年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 (3)央行在公开市场上频繁发行央行票据。 (4)自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由20调减为5。这一举措相当于增加存款利率近0.5个百分点。,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评析,目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抑制流动性过剩,控制投资增幅,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17,央行利率、汇率和法定准备金率三箭齐发,央行2007年5月18日宣布: 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

10、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从2007年5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至0.5%,即每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间价上下0.5%的幅度内浮动。,18,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9号 2007-8-30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8号 2007-8-29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7号 2007-8-28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6号 2007-8-23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5号 2007-8-21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4号 2007-8-17 公开市

11、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3号 2007-8-16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2号 2007-8-14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1号 2007-8-9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第60号 2007-8-7,19,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07年第69号,人民银行于2007年8月3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了2007年第九十五期央行票据,并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07年第九十六期央行票据。 具体情况如下:,第九十五期央行票据发行情况,第九十六期央行票据发行情况,20,8月29日央行买入特别国债。,财政部8月29日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了2007年第一期特别国债6000亿元,期限为

12、10年,票面利率为4.3%。 人民银行于8月29日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从商业银行买入特别国债6000亿元,这样增加了债券持有规模,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21,当前货币政策对山东经济的影响,1.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生冲击。 2.对第二产业会营造良好的环境。,22,央行历次加息及对股市影响,23,央行历次加息时间及对股市影响,24,3.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1)扩张性财政政策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效果。 (2)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寻贷冲动强烈。 (3)负利率问题。 (4)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5)人民币利率为官定利率,利率难以真实反映

13、货币供求。 (6)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能解决经济增长的快慢问题,不能解决经济增长的根本性问题。,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评析,25,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06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07年经济工作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3.当前工作着力点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 4.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

14、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 5.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26,(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效果。, 财政收入政策,2004年以来的基本方向是减税。 2004年1月1日起,新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这对于出口企业是一个加快退税的消息。 2005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上调至1600元。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税已经全面取消。 2007年3月,企业所得税开始内外两税合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以前是33%,远高于外资企业,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要把两税统一拉齐到25%,对内资企业是一个减税的

15、消息。 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并没有取消,维持一定的规模。 2002年以来国债成倍的提高,例如20002005年国债规模分别为:4153.59亿元、4483.53亿元、5660.00亿元、6029.24亿元、6726.28亿元、6922.87亿元。,3.当前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27,到2006年年末,金融机构的存贷差达到10.9万亿,2007年3月底,金融机构存贷差已经达到11.5万亿,而且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同比下降,说明存贷差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比例上都扩大了,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寻贷冲动增大了,客观上抵消了银行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3.当前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2

16、)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寻贷冲动强烈。,28,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二、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三、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29,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1.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 国际收支巨额顺差, 国际储备巨大, 经济高速增长。 2.外来的压力 贸易摩擦加剧,30,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二、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不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1)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出口外汇兑换的人民币减少,减少企业利润。

17、 2.对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大于加工贸易,而山东省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左右,受影响程度普遍较大。 3.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外方投资成本增加,招商引资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31,(二)有利影响 1.进口成本降低,有利于扩大进口。 2.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 3.有利于扩大境外投资。,二、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影响,32,三、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短期措施 1.企业要改变单一币种结算结构,尽量提前结汇,收取预付款。 2.企业要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出口信用保险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套期保值,掉

18、期交易,押汇。 3.金融机构应加大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出有针对性的避险工具,并且鼓励金融理财人员及时对企业进行培训和指导。改变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 4.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使中小企业形成合理分工,避免竞相出口,恶性价格竞争,应该建立有前向、后相联系的配套产业链。,33,中长期措施,5.加快推进企业出口品牌战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高端产品出口比例和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增加效益的根本。 6.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把跨国公司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制造、研发、营销环节吸引过来。 7.积极扩大进口。利用人民币升值、进口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进口一些先进技术设备、大宗战略物资、紧缺原材物料和高附加值零部件。通过综合运筹、以进补出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出口企业的效益。,三、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