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855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走向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20-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 经济的发展,1战后初期的苏联,2.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几点认识 (1)社会主义阵营是苏联军事援助和各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先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在此基础上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龙头,东欧七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阵地,亚洲四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侧翼。社会主义阵营就是欧亚12个社会主义国家所组成的地跨欧亚的政治军事集团。,(3)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奠定了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以两大阵营的全球对峙为内容、以“冷战”为特点的世界

2、格局。 (4)19481949年的所谓“南斯拉夫事件”是第一次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出现裂痕。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控制的又一次抵抗,动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基础。60年代中苏两党的大辩论和两国关系的破裂,是对苏联大国主义的强烈反抗和斗争,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1968年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其大国霸权主义的大暴露,从此,社会主义阵营已完全崩溃不复存在。,(5)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苏联的战略利益,而随着苏联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恶性发展,它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了。,【例1】 回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们发现社会主义阵营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那么,

3、当初这个阵营能够建立的关键因素是 ( )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 【解析】 社会主义阵营是以苏联为主导的,苏联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扶植者,因此,它是关键因素。 【答案】 B,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2.东欧的变革,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正确总结了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1)三次高潮:50年代初,以南斯拉夫的改革为发端

4、,包括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改革、波兰、匈牙利改革等等,除南斯拉夫外,都未能对旧体制实行根本改革;6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改革,主要特点是围绕改革经济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仍没有涉及体制本身的弊端,这次高潮由于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遭到严重挫折;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完全突破了苏联模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四种模式: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例

5、2】 (2009洛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们执政时的改革都 ( ) 图一 卡达尔 图二 杜布切克,A调整国民经济投资比例 B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C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D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解析】 卡达尔和杜布切克分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他们在任时都进行了改革。D项只符合杜布切克改革,C项符合南斯拉夫改革,A项不是两者改革的内容。 【答案】 B,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相同点有哪些?它们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相同点: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匮乏,人口密

6、度很高。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文化圈。 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港湾,面向海洋的有利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战后初期,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或地区虽获得美国援助,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四小龙经济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2)成功的主要原因:所处地理位置优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20世纪50年代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20世

7、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完成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例3】 (2010云南师大附中9月月考)二战后,亚洲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A政治上独立,经济上仍贫穷落后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计划经济 C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解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迅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改变了落后状况,排除A项;B、C两项只是部分亚洲国家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应排除;亚洲各国社会状况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平衡,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热点 亚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亚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 (1

8、)日本代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类型。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其经济发展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滞胀再发展四个阶段;日本自身还具有同美国的特殊关系、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争取政治大国的地位等特殊问题和现象。,(2)新加坡、韩国等代表了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发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工业化。 (3)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主要的是代表了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类型,所以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1)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一波接一波,共同

9、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 (2)经济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结构的质的变化上,即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形成了一条工业带,使这一地区经济结构实现了现代化,为以后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亚洲地区区域内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主旋律。,考点链接 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使这一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增强,所以这一部分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 (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成果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联系时事内容分析亚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样题】 下列关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10、( ) A迅速实现的工业化为新加坡独立奠定物质基础 B泰国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 C确定发展目标,引进资本和技术,调整发展战略使韩国经济高速发展 D石油蕴藏量丰富使西亚各国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解析】 A项将因果关系颠倒,应该是先独立后实现工业化;泰国实现工业化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亚产油国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而西亚地区的非产油国则相对比较贫困,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是其主要矛盾之一。 【答案】 C,变式预测 我们从亚洲经济发展中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是( ) 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发展战略要结合本国实际 要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发展经济 要注重科技和教育

11、事业的发展 A B C 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亚洲一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资本,但也存在过度依赖国际资本的问题,这是诱发1997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错。 【答案】 C,1(2009广东文基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改革。抓住关键词“作表面的改革”“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开创改革之先

12、河,可见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并非限制在政治方面,B项叙述不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早就出现,故D项也不正确。选C。 【答案】 C,2(2009全国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 )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主义加了引号。二战后的印度虽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比较齐全、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 【答案】 B,3(2008全国文综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

13、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 ( )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A、C两项过于武断和绝对,而B项欧美式政治体制只是不适应韩国经济的发展,只有D项符合题意,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答案为D。 【答案】 D,4(2007重庆文综卷22)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 B人口压力、边

14、界争端、教派纷争 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隘 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隘 【解析】 题中的“经济单一”“市场狭隘”不适合印度,三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答案】 B,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及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二战中,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力量得到发展。,在

15、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在东欧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同时,战后亚洲的蒙古、越南、朝鲜、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因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壮大,对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有重大意义。,从1944年7月,东欧建立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波兰人民共和国开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完成了它的形成过程。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加强了社会主义力量。,这个阵营在世界当代

16、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它加强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支援、合作,有利于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了社会主义成果;它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也存在着消极作用,这就是苏联利用结盟关系加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1948年,苏联将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就反映了苏联共产党以“老子党”自居的心态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这些做法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埋下了隐患。不过战后初期,积极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二、二战后亚洲经济腾飞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1原因 (1)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动态的

17、、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2)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面向世界市场,建立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体系。 (3)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2成功经验 (1)抢抓机遇,吸收外来资本和技术(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 (2)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产业更新换代(新加坡、韩国)。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加坡、韩国)。 (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新加坡、日本)。,(5)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国际形势进行调整(新加坡、韩国)。 (6)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加坡)。 (7)美化环境,建设花园城市(新加坡)。 (8

18、)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冲破国际垄断,发展民族经济(西亚各国)。,3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1)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市场狭小(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 (2)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东亚、东南亚国家)。 (3)军人政治、政府效能不高,贪污腐化(如韩国、东南亚部分国家)。 (4)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印度、中国)。,(5)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教派纷争,地区动荡和冲突,边界争端(如印巴冲突、阿富汗、伊拉克、东南亚国家)。 (6)恐怖主义猖獗(如东南亚、西亚)。 (7)大国插手,挑起局部战争,引发区域动荡(如阿富汗、伊拉克问题)。 (8)核危机(如朝鲜核危机、伊朗核

19、危机)。 (9)西方金融集团操纵引发的金融风波,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三、海湾石油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特点:一是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70年代以后,海湾石油国家将石油工业全部或大部分收归国有,然后团结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产油国,冲破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收益。二是努力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逐步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2存在的问题:海湾地区的石油富国利用丰厚的石油利润建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而西亚其他国家相对比较贫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西亚居民大多数都信奉均贫富的观念,认为石油是真主赐给全体穆斯林的财富,少数国家独占享用是不公平的。西亚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引人注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