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861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8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导 言,诗歌鉴赏自2002年始,便采用主观题形式,这种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这些往往使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在这里,我们就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方法进行归类,希望能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一、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方法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术语储备: 直

2、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映衬(正衬、反衬)烘 托 象征 比兴 联想想象 用典 对比 对照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试题回放,例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首诗第三四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分析。,解析,除夜作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反衬出自己除夕夜思念亲人之苦;夜雨寄北从眼前景物生发开去,驰骋想像,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

3、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出自己今夜思念亲人之苦。 两诗的三四句都是由眼前之景想像到远方之景,用故乡的亲人怎样地思念自己,反衬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运用了虚写和反衬的表现手法。,试题回放,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解析,这一题告诉我们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动静结合,命题的意图是让考生联系具体的诗句说说是怎样做到“动”与“静”相结合的。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

4、、“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题误区: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准确的,如果就诗歌中的某一句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二、对诗歌意境及情感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绪)? 术语储备 思想感情: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思乡怀旧 欢乐仰慕 愤激 坚

5、守节操 忧国忧民 方法指津 解答此类题型可分三步:第一步: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绘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考生在描绘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高考回放,例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

6、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解析“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枫半死”,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高考回放,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年江苏试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

7、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解析,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其中颈联两句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夜已深,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这样的氛围更能衬托诗人孤单寂寞的心情。(加点字为答案要点) 答题误区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绘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绘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

8、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三、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怎样? 方法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术语储备:清新 淡雅 质朴 自然 明快浅显 含蓄 隽永 简洁 洗练 生动 形象 沉郁顿挫 浑厚 雄健 辞丽藻华 明白如话,高考回放,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卷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9、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解析,第一问考查的是写作技巧,是换一种角度写思亲。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而不写自己是如何地思念家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第二问只要学生稍有一点诗歌知识,就能答出此题,因为白居易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其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 答题误区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风格的一个方面,不能把某位诗人诗歌的总体风格牵强到语言风格上。,四、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提问方式:这首诗的某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变式提问:这首诗(曲)运用了某某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艺术

10、效果? 方法指津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中有哪些修辞方法,如果是判断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则要对照具体诗句反复斟酌;如果是回答修辞的表达效果,则要了解每一种修辞的作用。 术语储备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节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反问加强语气。顶真回环跌宕,具有旋律美。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高考回放,例一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

11、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螿;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螿: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解析答题时既要说出修辞的作用,又要联系具体诗句

12、说出运用这一修辞的妙处。开头几句主要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后面几句主要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例二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注谪仙:李白。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解析,答题时,首先要说明诗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然后再说

13、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第一句运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答题误区 学生在答题时,往往能说出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也能说出运用这种修辞的一些好处,但不能联系具体的诗句说出好在哪里。,五:对诗歌中关键字词的考查,提问方式请你说出这首诗中某字有什么妙处? 变式提问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某种版本把某个字写成另一个字,请问哪个字用得更好? 方法指津体会某个字的妙处,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从艺术方面,用了这个字使这一诗句达到怎样的意境,收到怎样的效果;二从思想方面,用了这个字对诗的主旨,对全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影响。,高考回放,

14、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解析“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例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

15、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解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题误区有的同学往往把答题的重点落在有这个字的某句上,对这一句进行鉴赏,而忽视这个词的作用,这就没有抓住重点。,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韦庄:晚唐著名诗人。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

16、两座高楼。后庭花:乐曲名。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答案要点,(1)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2)韦庄诗: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或:通篇着重于现实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阴雨、江草、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的画面。 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盛,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越调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

17、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 (2)这首曲子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1)“春山”可以想象为山花烂漫,新竹满山,草盛林秀,崖青瀑白;“暖日”可以想象为和煦的、艳丽的、温柔的;“和风”可以想象为微醺的,使人血脉和畅,筋骨舒展。(2)有关的景物排列起来,两字一景,组成一幅幅画面,由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写,从不同的空间和层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营造怎样的意境?“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

18、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1)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营造出萧瑟悲凉的意境。“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2)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归期”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天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有家归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难”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而秋雨打蕉,又惊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19、 (1)请联系全诗内容,分析第二句中“恼”字的含义及作用。 (2)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作赏析。 答案要点(1)含义“撩起”之意,在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中,隐含着对春天的喜爱和不服老的激情。作用:为下文抒发热爱早春景色,憧憬丰收年景埋下伏笔。(2)颔联最能代表。艺术特色描写细致入微。柳枝返绿总是先从垂枝条和末梢开始,故说“垂处绿”,小桃初绽,也总是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语言新颖活泼。“下来”“上去”写柳枝桃枝特点,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具有拟人意味。,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惆怅东栏一株雪”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这首诗多处运用衬托手法,历来为诗评家所称道,你有没有同感?请结合具体说明。 答案要点(1)运用比喻,把梨花比喻雪,写出梨花不妖艳,不轻狂,洁白无瑕,使梨花更具神韵。同时把咏花与自咏结合起来,表达诗人一生正道直行,清白坦荡的志向。(2)诗人用深青的柳色衬洁白的梨花;用乱飞的柳絮衬托梨花不随风飘零;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衬梨花的清明。,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