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989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教版必修4.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 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寓言故事,实践的重要性,“嫦娥二号”三维图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 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按照计划,在未来的两年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

2、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热点播放“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探究一:,1、发射“天宫一号” 是一种什么活动? 2、“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类目前获得的对太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学习指导:,、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3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探究二:,第二组: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天宫一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组: 1、“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2、中国的航天战略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一组: 1、科学家研制发射“天宫一号” 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 2、这些要

4、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 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小结:,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3、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探究三:,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思考: 1、

5、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 2、孙子兵法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军事上的需要 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镜头一:走进军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名言评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认识获得的途径有两条,

6、各抒己见,镜头二:走进科学,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名言评析,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 12 岁的小学生聂利

7、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 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镜头四:走进自然,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

8、。,名言评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思考:人们获得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的目的何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镜头四:走进社会,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研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名言评析,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

9、播种,终无所获。,()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梳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 与否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1)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 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 不科学的理论则会 把实践引向歧途。,原理总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认识,决定(基础),反作用(双重作用),方法论要求: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

10、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原理:,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A、 B、 C、 D、 ,C,课堂演练,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课堂演练

11、,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学生教室里听课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工人做工、战士打仗 教师讲课 中国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小行星撞击地球,WHY?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

12、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综合提高,答案: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以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以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的原

13、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 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个 2006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个 2008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第六个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七个 2010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 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 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力的发展。,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综合探究:,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七个“一号文件” 的发出,体现了 党对“三农”问题 认识的不断深化, 这说明实践是认 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谢谢光临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