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161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考研政治(第六讲)唯物史观.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21,1,2012考研政治 第六讲 (唯物史观 ),徐旭开,2019/2/21,2,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四大动力系统,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研究对象:人类社会),1、根本动力,2、直接动力,3、重要动力,4、主体动力,2019/2/21,3,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体现),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 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2019/2/21,4,1、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人类物

2、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最基本),(2011-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D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2019/2/21,5,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孟德斯鸠),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对“人口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重视地理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方法论意义: 既要重视人口因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又要反对“人口

3、因素决定论”。,2019/2/21,6,马克思:“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2019/2/21,7,2、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内容上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2019/2/21,8,意识形态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 (观念结构) 宗教、哲学等 (思想结构) (文化结构) (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非意识形态的形式自然科学、语言学、 形式逻辑等,社会意识形式,社 会 意 识,社会心理(风俗、习惯),2019/2/21,9,3、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 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形式),2019/2/21,10,(突出表现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质,量)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019/2/21,11,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四要素),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

5、,2019/2/21,12,(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 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 (概念) 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适应、改造和利用自然, 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2019/2/21,13,2.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关系。 它所表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19/2/21,14,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消费,动态,生产,分配,交换,静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二) 社会基

6、本矛盾及内部关系,2019/2/21,1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 适 合- 促进 不适合- 阻碍,方法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2019/2/21,17,重大意义: 理论上: 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 实践上: 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与中国化理论第8章联系),2019/2/21,18,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方面:产生、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 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合、不适合) 反作

7、用的方向:(3种情况:自己的、旧的残余、新的萌芽) 反作用的方式;政治秩序控制、思想支配(强制、非强制) 反作用的效果(性质):决定于所维护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019/2/21,19,方法论: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联系毛中特第9章),2019/2/21,20,(三)社会基本矛盾两对之间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及表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

8、化理论的8、9章联系),(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最终动力),原理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根源 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标准意义 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力标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2019/2/21,22,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最高形式),社会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1、阶级斗争(概念)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抗

9、和冲突。 阶级斗争的根源不同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的不同引起经济利益的不可调和。(生产关系角度),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在:, 各个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革命) 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改革),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和平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革命的作用 革命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决定性环节;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革命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和

10、历史主动性。,2、改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量变、非对抗性的矛盾(是一场革命)(与中国化理论的7章联系),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环节。,3、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比较,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现有制度更加巩固,使社会发生根本质变,推翻现有制度,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用非对抗性的手法,使用对抗性手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019/2/21,28,3、重要动力,科技革命,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2019/2/21,29,1.科技(概念) 2.科技进步的作用 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引起

11、思维方式的变革。 3、二重性,2019/2/21,30,4、主体动力,人民群众,社会中人的问题 (辩证理解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党的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2019/2/21,31,1、人民群众:以劳动人民为主干,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 (量/质),两种历史观在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人民群众) 唯心(英雄史观) (胡锦涛总书记语:人民群众立场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标准、判断马义政党试金石),2019/2/21,32,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 个人 反动人物 普通个人,对杰出人物作用的正确认识: (并未否定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 (必然与偶然

12、的统一)(历史和阶级分析法) 组织者、领导者的地位来自人民群众的拥护 杰出任务的思想和理论来自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 杰出人物的作用汇合在人民群众的作用之中,2019/2/21,33,3、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2019/2/21,34,4、方法论:(该原理意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出发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一切向人民负责(具体宗旨)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内在要求),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2019/2/21,3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 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 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原则)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目标)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