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392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教师):15.5开头与结尾.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开头与结尾,(2012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2、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则材料的内容是关于“家书”的讨论,涉及的是“传统媒介是否会在信息时代逐渐消亡”的问题:学生乙是科技信徒的代表,认为“邮件”“电话”必然会取代“书信”;学生甲、丙显然是支持传统文化的代表,感叹传统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引发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学生丁从对“科技与文化”的思考,联想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科技与道德”“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应该来说,这个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可就甲、乙、丙、丁四人的看法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展开,也可综合归纳、提取自己的观点。 该作文题不限体裁,学生可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甚至小小说、故事新

3、编等。比如,写议论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追问。从立意创新的角度,从“为什么需要文化创新”“怎么进行文化创新”等问题出发进行阐述。如果学生要写记叙文,可以以“书信”为载体,写一个与“亲情”有关的故事,凸显“书信”在人与人的沟通上的重要性。,追寻传承发扬 湖北考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一种文化历久弥新,那就是书信文化。 常言道: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的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而在当今社会,网络文化的入侵敲响了警钟,在“网络书写”之外,如何“书写”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于是,我们的目光不

4、得不投向那些遥远的年代。,书信勾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面对破碎的山河,诗人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诗人将万两黄金与家书相比,可见在诗人的心中,家书是珍贵的,是一切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书信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牵挂。边塞诗人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诗句,我料想这个口信,定然弥足珍贵,因为它寄寓着远在他乡的人们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书信架起了臣子与君王沟通的桥梁。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以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助后主刘禅的决心,一腔忠贞字字可见。忠孝不能两全的李密写下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

5、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寥寥数语,感动了君王,也达成了自己不出仕的愿望。 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充满了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网速虽快,但替代不了丝丝情意;电脑虽好,却缺乏书信散发的缕缕清香。 朋友,在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请拿起我们手中的笔,为传承和发扬书信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名师点评】 一、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门见山,很自然地从作文题的材料说开去,亮出自己的观点,结尾处又以作者的呼吁升华主题。中间各个段落以递进的方式行文,一步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结构严谨。二、文采斐然,饱含诗意。文章引用了诸葛亮、李密等名人的言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也使

6、文章更具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书信文化娓娓道来,为文章增色不少。文中许多句子前后对仗工整,如“网速虽快,但替代不了丝丝情意;电脑虽好,却缺乏书信散发的缕缕清香”,语言极富文采。,板块一 开头 一、开头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二、开头常见误区 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那么几句话。 3追求花样弄巧成拙。写得很好,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三、开头常用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你不

7、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单刀直入,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评卷老师吃一粒定心丸。 “开门见山”是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它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就因为这一开头就直入主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对我们考场作文来说,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直入文题的、“不蔓不枝”的开头一定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使阅卷人对你的作文产生极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在语文课本中极常

8、见,可谓俯拾即是。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开篇第一句即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从“色”(黑色)、“形”(闪电)、“神”(高傲)三个方面,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再如:,(1)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2011年高考甘肃省标杆作文让诚信

9、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2)每天清晨的“你好”与微笑,加上下午的“明天见”,温暖了保安的心,也救了工人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2年高考重庆市满分作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例(1)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诚信,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简洁明快,使阅卷教师在第一时间迅速直观地把握文章大意,得到作文切题的总体印象。 例(2)通过转述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直接点出自己的观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阅卷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篇文章切题,立意准确,最起码能得基本分。,2引用名句法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

10、章熠熠生辉。例如: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3)纪德有言

11、:“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2011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例(1)引孔子及冯友兰的话导入,例(2)由古语及谚语入笔,例(3)用纪德的名言开篇,切合题旨,意蕴丰富,既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可见,把自己平时集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显眼处,无疑会使开篇文采飞扬,魅力十足。,3排比造势法 清代沈德潜说:“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因此,作者如果在文章的开头用整齐划一的句式或一连串的比喻、反问、拟人句,就会形

12、成浩浩声势,增强感染力。例如: (1)我看见西子浣纱的涟漪,望见貂蝉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着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江苏考生水边的女人) (2)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江西考生听取心灵的召唤),(3)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

13、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承诺。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优秀作文至诚,至成) 例(1)用一组语言诗化的排比句勾勒出一幅幅水边女人的画面。句式整齐,文势流畅,画面清新,意境优美;例(2)连用三个“曾几何时”的句式构成排比,从反面极力渲染“迷途”的可怕,突出需要“心灵之灯”导航的重要性。这样铺排,形成气势,拨人心弦。例(3)开头排比造势,有凤头之美。,4设置悬念法 开篇设计疑问,造成悬念,往往能吊人胃口,激发读者探知的兴趣。例如: (1)怎样才能煮好一壶上乘的咖啡?(河南考生煮咖啡) (2)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

14、,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江苏考生稳中求胜) 例(1)有意提出一个问题,引入话题,唤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例(2)以“宋江为首”“刘备为王”“戍土居中”制造声势,设悬破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板块二 结尾 一、结尾常见误区 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本可悟出的含意一语捅破,给人索然寡味的感觉。 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二、结尾常用方法 1首尾圆合法

15、好的文章,总是既重视思想与文采,又重视结构的匀称和谐。结尾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合,便能使文章读来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严密周全。如2010年甘肃满分作文重拾遗落的厚重,文章起笔开宗明义,这样写道: 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明确提出观点之后,作者又论及商业炒作学术丑闻、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一本名著、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成了图

16、书馆书架上的陈列品等等现实,激发人们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让自己在深阅读中变得厚重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最后,文章照应开头,这样作结: 文化快餐只能作为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遗落的厚重,沉潜宁静,到知识的海洋中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遗落的厚重,让民族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崛起与复兴。 文章开头提及“文化厚重感”的遗失,结尾呼吁“重拾遗落的厚重”,起笔有铺垫,落笔有照应,浑然一体,深化主题。,再如,2012年高考广东省满分作文各有千秋,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 文章结尾如下

17、: 春秋百代,各有千秋。 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文字简洁从容,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寥寥数笔,精当点题。,2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精神顿生,通体亮丽,追求对读者心灵的强烈震撼力。这是用得最多的结尾方式。而“点睛”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下面举几个例子: 用抒情式点题结尾。例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用推理式点题结尾。例如:“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斥责与推诿;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

18、涣散”(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用“有一颗感恩的心,会”的句式,点明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主题。,用表决式点题结尾。例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既点明主题,又回应文题,可谓一箭双雕。 用展望式点题结尾。例如:“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用感悟式点题结尾。例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用比喻式点题结尾。例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我身边的诚信)把诚信比作脊梁。,用号召式点题结尾。例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是陌生

19、人,关键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友善的微笑) 用引用式点题结尾。例如:“请听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吧当你感到痛苦悲哀的时候,最好是再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去学习呢?”(一首诗的启示)引用名言。再如:“让我们再背一遍何其芳的诗吧: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乐就在平凡生活中)引用现代诗句。例如:“云南是云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云南云)引用古诗句。,用标题式点题结尾。例如:“21世纪的今天,不要再时时墨守成规。这个时代,要的是创

20、造性的人才。朋友,记住:我创新,所以我生存!”(我创新,所以我生存)用自身的标题作结尾。 用议论式点题结尾。例如:“我们,这些初升的太阳,红色,橙色,金色,热力四射,正向全世界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总结式点题结尾。例如:“感谢语文,是你不经意地从我身边走过,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易安,也了解了易安,欣赏了易安,在凄苦的经历中,不禁使人心生怜惜,疑虑而问,在那沉醉的旧途中,身世坎坷的女子是否找到了小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既总结了上文内容,又点题。,用表白式点题结尾,即用文中人物自己的语言点题。例如:“又过了两年,他捧着中医学院针灸的毕业证书来向我爸爸报喜,

21、他没有高傲的情绪,仍旧很谦虚。当谈到他的成长经历时他这样说:黑暗中,我没有去捕捉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只会使我成为又瞎又聋的精神侏儒,而去探索真正的知识,学会自立的本领。现在的我已经很强大了,黑暗已彻底被我打败了。”(黑暗中的探索)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3留有余味法 留有余味,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例如: 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2011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结尾一句“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和深

22、刻”,再次强调主题,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4感悟升华法 感悟升华式结尾,往往在全文叙述、描写的基础上,体味人生况味,解读生活密码,升华朴实情感,参悟深邃哲理,显示出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比如一位考生结尾这样写道:“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这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例如: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2011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结尾处点睛式的感悟有力地升华了主题。再如: 失去一滴水,一个趔趄,已经足够(2012年高考四川满分作文) 结尾“失去一滴水,一个趔趄,已经足够”是警示之语,从反面立意,巧妙寄寓一滴水之珍贵、对人生命运影响之极大的哲理,有力地升华了主题。,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