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422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 点 聚 焦,考点 1 科技成就,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1两弹一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2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3863计划:863计划是在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的科研计划。它涉及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

2、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八个领域。863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在网上可以浏览新闻,查阅信息资料,发送电子邮件等。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不健康上网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考点 2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

3、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3发展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考点 3 文学艺术和体育,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

4、难解读,应用示例,1. 文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 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视艺术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3. 体育 (1)概况: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在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中国获得奖牌416枚。

5、 (2)优秀运动员或团体 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史上,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考点 4 社会生活,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1. 衣食住行的变化,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2.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6、,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针 对 演 练,接受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批示制定863 计划的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习近平,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C,【方法技巧】 本题属于填充型选择题。主要特点是题干的表述不完整,命题者在题干中提供一个或者多个历史事件、历史概念,选项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或者正确或者错误的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此类题难度不大,一般采取直接选择法解题。大多在选项中出现易混知识点,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强化知识点记忆很重要。,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

7、重难解读,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的是 ( ) A科技 B文艺 C体育 D教育,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D,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2下图中手捧奖杯和鲜花的是我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他获得世界冠军是在 ( ) A第25 届世乒赛上 B第26 届世乒赛上 C第36 届世乒赛上 D第23 届奥运会上,A,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3. “下海”“公开招聘”“炒股”这些名词的出现( )

8、 A改革开放前 B改革开放后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民国时期,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B,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重 难 解 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1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原因: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教育发展是科技

9、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经济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全民族的素质和科技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 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应 用 示 例,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 “人

10、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雷锋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1)根据上述言论,请任选其一并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材料二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

11、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1919年3月蔡元培致公言报函,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据材料二,说明蔡元培任职期间,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与同时期中国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密切联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材料三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3)坚持“百家争鸣”“三个面向”方针,我国科技领域的成就硕果累累,试举两例说明。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之间的关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针对演练,重难解读,应用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