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475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1.2 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依托单位1.2.1 项目承担单位哈尔滨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2.2 技术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1.3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1.3.1主要技术示范内容一是全生育期防蓟马,阿城紫皮大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二是大棚保护地遮光降温,阿城紫皮大蒜繁育技术;三是通风遮光荫干处理,阿城紫皮大蒜着色技术。1.3.2示范、推广规模种蒜繁育2栋,面积2亩;示范种植50亩。1.4 主要配套工程建设新建采种大棚2栋1.5 项目建设

2、地点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镇1.6项目总体目标2011-2012年引种3000公斤,技术培训200人次,改良土壤100亩,建设繁育种蒜大棚2栋,购置设备6台。初步完成建组培脱毒实验室,种蒜繁育示范基地50亩。1.7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3万元,中省财政20万元,市县乡配套1万元,企业自筹2万元。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国办发 201018号文件“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B、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C、农业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种子工程及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D、黑龙江省政府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方案;E、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F、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哈尔滨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3、规划设想实施“一圈两带”工程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二、项目建设的目的、必要性、可行性2.1 项目建设的目的2.1.1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蒜生产国。大蒜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在出口的带动下,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更是迅速增加。2005年,全球大蒜种植面积为1695万亩,产量为1456万吨。其中,我国大蒜种植面积为971万亩,产量为1109万吨,占全球产量的76%。主要生产基地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区,涉及蒜农500多万户。我国有食蒜的传统,因此大蒜还是以内销为主,每年国内消费量约占总产量的70%左右,种蒜占5%,开发大蒜深加工品

4、的原料量约占10%15%,出口占10%左右。我国对大蒜的正常消费量为每年1040万吨左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出口国,大蒜占世界出口贸易量的80。我国大蒜出口遍及欧美、东南亚、南美及非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甚至也有大蒜是中国唯一一个能控制世界价格的商品的说法。自甲流感以来,国外对大蒜的消费量猛增,出口占总产量的10%左右,近年来每年的出口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2010年1-6月,中国出口大蒜数量就达到686,119.5吨。由于正常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数量逐年增长,再加上近几年的投机需求,导致全国范围的蒜价暴涨。大蒜的价格经历了0.2元/斤到7元/斤,甚至

5、14元/斤的疯狂历程,目前稳定在6元/斤左右,较前几年有了成倍的增长,并远远高于其它蔬菜的价格。高蒜价给蒜农带来了高效益,近年来蒜商收购大蒜出现了新情况,点地块卖蒜,丈量好蒜地面积后由蒜商直接付钱,每亩大蒜订购价为4000-5000元。还未到收获季节,蒜农就锁定了收益。2.1.2 大蒜良种繁育研究进展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葱科(Alliaceae)葱属(Allium)植物。由于大蒜是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是大蒜母体的组成部分,长期的无性繁殖必然导致病毒在体内的积累以及其它不良性状的累加,造成大蒜种性退化。退化的大蒜植株矮小,光合能力低,蒜头变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大

6、蒜的产量和效益。有关大蒜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对现有栽培品种提纯复壮、品种选育、提高大蒜产量的综合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位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葱蒜类研究专家崔成日在阿城紫皮大蒜病毒病与田间蓟马防治、大蒜引种、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栽培生态学分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徐培文在大蒜种质的RAPD技术鉴定、李锡香在种质资源收集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大蒜有性杂交育种方面,荷兰De Groot en Slot公司居世界领先地位。品种资源收集方面,德国、印度、英国、俄罗斯、美国实力雄厚。蒜种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上美国、法国、阿根廷居领先地位。机械化、规模化栽培上美国、法国领先

7、。在大蒜适宜播期、密度、用种量、施肥种类、施肥量、灌溉等管理规程上日本青森县农业改良普及所制定了详细的高标准操作规程。在市场流通上欧美提出了有害物资含量限制标准,推广实施“绿色”、“安全”标准。但是,由于大蒜研究的起步较晚,有关大蒜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较少。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繁育是农业生产中最核心的技术。大蒜要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要在蒜种生产上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要求,但这方面我国与国外比较还有很大上差距。所以,我国大蒜产业的稳定发展还有待于在良种繁育技术和制种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阿城紫皮大蒜已有800年的栽培历史,

8、生产始于金上京会宁府所在地,今白城村。种植中心区为阿什河街道的白城村、南城村和东环村,以及双丰镇的双兰村,绵延千余公顷范围,大蒜栽培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7250吨。阿城紫皮大蒜栽培曾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末期。阿城蒜因蒜瓣整齐、蒜汁黏稠、辣中带甜的极佳品质而闻名。1998年阿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北方大蒜之乡”,2008年“阿城大蒜”又注册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但由于农民常年自留种蒜进行多代繁殖、多年连作、栽培模式陈旧,导致大蒜品种严重退化,大蒜病毒病普遍发生,产量逐年降低,逐步陷入衰退萎缩期。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省大蒜产业的发展。加之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欠缺等诸多因素,阿城

9、八百年大蒜种植业正在走向衰退、崩溃的边缘。阿城紫皮大蒜栽培面积由鼎盛时期的30000亩目前萎缩到15000亩。近十年来曾多次向社会提出阿城紫皮大蒜退化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开发出有效的栽培技术。阿城大蒜是我省重要的地标性农产品,八百年大蒜产业的衰退,无疑是一个地方产业的巨大损失。阿城八百年大蒜产业亟待拯救,大蒜产业的稳定及集散地的形成尚需在产业化制种、生产标准化及仓贮流通方面进行大量的科技攻关与基本设施建设。关于大蒜退化机制,国内外学者曾提出 “种性退化”、“植株矮化”、“花叶病毒”、“隐蔽性减产” 等多种模糊的概念。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大蒜种性退化是由于感染病毒所致。因为大蒜未经历种子这一有

10、性世代,而是长期营养体无性繁殖,所以一旦感染病毒,便在世代间进行垂直传播。自从1919年报导葱蒜类病毒病以来,各国学者分离鉴定出多种病毒的颗粒及蛋白结构。对于大蒜的主要传毒媒介昆虫为何物、传何种病毒、其病源传递及流行方式如何,尚未见明确的报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蒜主产区山东金乡以及以蒜头大而闻名的日本青森县主产区,均是依赖于秋播越冬栽培模式,具有漫长低温生长期优势和高肥水优势,未待气温升高及昆虫活跃时大蒜生长已达到商品流通标准。而位于北方寒区的阿城大蒜栽培模式为春播夏收制,叶片生长期短,入夏急剧升温,大蒜的发棵期远短于越冬栽培模式。类似于山东越冬小麦与黑龙江春播小麦之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日

11、本为中心进行大量的大蒜茎尖脱毒培养,用于种子生产。但脱毒苗在田间又会重新感染病毒,很难长期维持无毒状态,栽培一代以后,不能再留用做种,必须每年向农户提供生产用的脱毒种蒜。所以建设专业化的脱毒种蒜繁育基地势在必行。本项目拟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种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单株优选、组培脱毒生产无毒种蒜原种,利用保护地降温设施、冷库、冷冻库、山区低温带等条件扩大繁殖无毒生产用种。项目实施后,将建立我国北方寒区的大蒜种蒜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的技术规程,实现阿城紫皮大蒜制种的产业化。本项目的实施,可为阿城大蒜产业储备去病毒种源,为农户提供高生产力的去病毒优良种蒜,最终振兴八百年阿城紫皮大蒜产

12、业。阿城紫皮大蒜产业的复兴,也可为我国东北及西北春播栽培区大蒜产业振兴提供参考模式。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地理气候优势阿城紫皮大蒜,产于金代古都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区)黄城脚下,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气候冷凉尤其适合大蒜生长。美丽的阿什河贯穿其中,是古老的金源文化和勤劳的古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了优质的阿城大蒜。2.3.2 品牌带动大蒜生产是阿城区的特色产业,当地的紫皮蒜种植历史悠久,以其蒜头辛辣、蒜瓣整齐、蒜汁黏稠的特点蜚声国内,是省农委认定的绿色食品,1998年阿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北方大蒜之乡”,2008年“阿城大蒜”又注册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蒜价最高时该村几乎

13、家家种植大蒜。2.3.3 科技支撑本项目研究成员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已经建立起了种蒜脱毒技术、种蒜繁育技术、大蒜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平台。精通日、英、俄、韩语与国际同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不断地从国外引进最新育种材料与技术资料。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高素质科研队伍,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的保障。为了使大蒜高产栽培技术传播到农户,本公司组织科技人员先后到 田间地头举办大蒜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将大蒜、出口蒜薹等生产技术规程浓缩为一张纸,印发到蒜农手中。2.3.4 政策支持国办发201018号文件“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文件的第二项第七条关于建设一批“菜篮子”产

14、品良种繁育中心中指出:支持主产区建设园艺产品集约化育苗场、畜禽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资源保种场,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中心(场)的水、电、路和良种繁育设施、实验检验用房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培育一批“菜篮子”。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哈尔滨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设想实施“一圈两带”工程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哈尔滨市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利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重点按照“一圈两带”,即郊区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圈,哈肇路和哈五路沿线百里蔬菜产业基地示范带规划布局,发展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谋划哈尔滨市蔬菜产业新格局,实现新跨越。突出特色、优化布局。要充分利用黑龙江寒地黑土,利

15、于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特色,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基地选择在交通干线两侧、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以及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且20年内不能征用。充分利用自然和地理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一圈两带”上,郊区蔬菜圈主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在农区蔬菜带上,重点发展发季节蔬菜基地,窖贮蔬菜基地,出口外销、有机、绿色蔬菜基地以及城市供应补充基地。三、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依托单位概况3.1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哈尔滨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基地设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镇,现有葱蒜类育种大棚100栋,试验田600亩,综合实验楼810,葱蒜类种球贮存库810,机电井4眼,喷灌设备5

16、0套。企业自有商标“奥尼恩”。公司自有员工15人,其中科技人员11人,管理人员4人。公司长期从事葱蒜类作物病虫害防治及品种选育,在“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曾承担国家、省、市葱蒜类研究课题近20项,正在承担的课题有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903018)“葱姜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企业服务行动项目(2009GJB20021)“长日型洋葱杂交种保护地产业化制种”、 黑龙江省农委农业产业化项目“阿城紫皮大蒜产业化开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阿城紫皮大蒜提纯复壮技术研究”等4项。本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在葱蒜类育种、良种繁育和产业化开发领域,公司掌

17、握有核心技术,已经申报了葱蒜类有关的发明专利8项。目前关于大蒜的研究,已搜集种质资源50余份;优选单株系12份;大蒜茎尖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较为成熟,试管苗的病毒鉴定正在进行中;建立了利用防虫遮阳大棚进行生产用种蒜的扩繁技术体系。项目负责人:崔成日,男,50岁,博士。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葱蒜类蔬菜作物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攻关研究。曾主持过国家外专局“日本长日型洋葱引种及栽培技术引进”;市科委“长日型洋葱引种”课题;省科技厅青年科技计划留学人员基金“北方长日型洋葱高产栽培技术”;中科院资环局青年基金“北方寒地生态型蔬菜资源引种及开发技术研究”等项目。目前主持哈尔滨科技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日型洋葱

18、雄性不育三系F1制种开发研究”课题(20032007)。在我国首次成功引进了长日型洋葱的(CGMS)雄性不育A、B对材料。在崔崇士教授、李景鹏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及辅助育种效率研究”。多年来与日本、荷兰、美国的洋葱育种研究者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北方地区成功引进推广了“空知黄”、“札幌黄”、“桧熊”等优良品种及基础育种材料。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三系杂交一代洋葱F1品种。本项目研究成员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掌握大蒜良种繁育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开发能力,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高素质科研队伍,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3

19、.2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概况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是东北林业大学是学校根据“211”工程建设规划,为加强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升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将林学院、园林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相关学科整合重组,于2003年3月组建的新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3人,其中教授15人(二级教授2名,三级教授6名)、副教授18人。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6人。徐启江:男,1969年10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为植物分子发育生物学和葱蒜类蔬菜生物技术,曾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9项,获

20、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Development Genes And Evolution、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园艺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生学通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教材3部,专著1部,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任生物技术通讯理事会理事,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学科负责人。四、种蒜繁育技术规程4.1 选种从产量高、品质好的冷凉山区、高纬度地区产地,大量引种。大蒜优良单株选种,应从种质资源圃管理开始。在栽培中,选择良好的地块,挑良好的蒜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

21、加强肥水,适时收薹收蒜,妥善保存。大蒜收获时应从田间开始选种,首先选叶片落黄正常、无病虫害表现的植株。再从中选头大而圆,底平无贼瓣,无损伤,大小均匀,皮色肉色、分瓣数符合本品种特性的蒜头,单晒、单辫、单收藏。播种前淘汰受冻、受热、受伤、发芽过早、发黄、失水干瘪的蒜头。如用以上措施,年年进行选种,建立种子田,则可提高种性。4.2 脱毒组培苗培育主要在无菌条件的组培车间进行,其步骤为:脱毒材料的选择及催芽-材料热处理-取材和消毒-剥离茎尖和接种-茎尖培养-继代培养-脱毒效果检测。表4-1 大蒜茎尖培养再生脱毒苗培养基组成成分使用浓度(mg/L)中文名英文名分子量MS培养基B5培养基N6培养基硝酸钾

22、KNO3101.11190025002830硝酸铵NH4NO380.041650硫酸铵(NH4)2SO4132.13134463磷酸二氢钾KH2PO4136.09170400硫酸镁MgSO4.7H2O246.47370185氯化钙CaCl2.2H2O147.02440150166碘化钾KI166.010.830.751.6硼酸H3BO361.836.23.00.8硫酸锰MnSO4.4H2O223.0122.3104.4硫酸锌ZnSO4.7 H2O287.548.62.01.6钼酸钠Na2MoO4.2 H2O241.950.0250.25硫酸铜CuSO4.5 H2O249.680.0250.02

23、5氯化钴CoCl26H2O237.930.0250.0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372.2527.837.3硫酸亚铁FeSO47H2O278.0327.827.827.8肌醇inositol180.15100100甘氨酸glycine75.0722盐酸硫胺素VB1337.270.1101.0盐酸吡哆醇VB6205.640.51.00.5烟酸VB3123.110.51.00.5蔗糖sucrose342.3130g/L20g/L20g/L4.3 试管苗的驯化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容器中,与外界环境隔离,形成了一个恒温、高温、高湿、弱光、无菌的独特生态环境,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表面角质层不

24、发达,根的吸收功能弱。试管苗从试管内移到试管外,由异养变为自养,由无菌变为有菌,由恒温、高湿、弱光向自然变温、低湿、强光过渡,变化十分剧烈。驯化应从温度、湿度、光照及有无菌等环境要素进行,驯化开始数天内,应和培养时的环境条件相似,驯化后期,则要与移栽的条件相似,从而达到逐步适应的目的。驯化的方法是将培养试管苗的容器带封口材料移到温室,开始保持与培养室比较接近的环境条件,适当遮光,提高湿度,以后逐渐撤除保护,使光照条件接近生长环境,然后松开并去除封口材料,使试管苗逐步适应环境条件。驯化成功的标准是试管苗茎叶颜色加深,根系颜色由黄。4.4 试管苗的移栽移栽基质:取蛭石和泥炭土按1:1混合。试管苗生

25、长的环境是无菌的,为了防止微生物的侵染,要在移栽前对基质进行消毒。一般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也可用50%多菌灵等杀菌剂或高温处理。管理过程中浇水不要过多,过多的水应迅速沥除,以利根系的呼吸。移栽方法:试管苗第一步要放在温室条件下培育。将驯化后的小苗取出,用清水洗去附着于根部的培养基及琼脂,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根系和叶片的伤害。用800倍50%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1-2min,然后移栽到混合基质中。栽植深度适宜,不要埋没叶片,也不要弄脏叶片。移栽后要浇一次透水,但不能造成基质积水而使根系腐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适当遮阴。当长出2-3片新叶时,就可将其移栽到栋防虫遮阳网大棚。移栽后的管理:试

26、管苗移栽到防虫遮阳网大棚后,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洁净度等环境条件,满足试管苗生长的最适要求,促使小苗尽早定植成活,生产出足够的原种以供繁殖大田用种蒜。4.5 大田用种生产为了防止二次病毒感染,种蒜的繁殖要在栋防虫遮阳网大棚中进行。传播病毒病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灰飞虱、叶蝉、蓟马等。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蓟马是传播大蒜病毒病的主要害虫,药剂防治这种害虫效果不很理想,设置防虫网是防治大蒜病毒病较有效的技术措施。防虫网可采用80、10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要固定在钢架上,以免风刮起。五、工程建设方案5.1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5.1.1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

27、要思想为指导,落实打造一圈两带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总体要求,满足我市“菜篮子”的需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振兴八百年阿城紫皮大蒜产业,实现大蒜良种繁育的产业化。5.1.2 建设目标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繁育是农业生产中最核心的技术。本项目为实现可持续的大蒜产业化发展,首先在蒜种生产上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要求。为实现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目标,本项目拟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种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单株优选、组培脱毒生产无毒种蒜原种,利用保护地降温设施、冷库、冷冻库、山区低温带等条件扩大繁殖无毒生产用种。项目实施后,将建立起我国北方寒区的大蒜种蒜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的技术规程

28、,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阿城紫皮大蒜种蒜的产业化、标准化生产。5.1.3 建设原则A、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区域特点、产品分布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并认真搞好配套工程项目的建设。B、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建设。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分期确定建设规模和良种繁育重点项目。C、坚持面向社会,择优选择。从种质资源引进到良种繁育技术,紧密依托科技支持,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D、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节约使用建设资金,稳步推进项目建设。5.2 项目选址本项目区设在哈尔滨市“一圈两带”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核心区域。位于哈市东南23公里, 18分钟车程,交通便利。项目区地处

29、松嫩平原的东南部边缘,阿什河南岸,是八百年阿城大蒜的发祥地和主产区,阿城大蒜获得了国际公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有“中国北方大蒜之乡”之称。5.2.1 地里位置阿城区位于哈市东南23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500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辖5乡9镇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2万人,农业户10.9万户。交通发达,信息快捷。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广播电视、报纸等社会事业生机盎然。阿城,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特色突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省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赢得了龙

30、江第一县的殊荣。5.2.2 土地资源 阿城区下辖1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210个行政村,939个自然屯。全区土地总面积281406.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1619.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2%;园地面积704.8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3%; 林地面积112585.2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0%;牧草地面积3471.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6804.5公顷,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交通用地面积5812.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水域用地面积12338.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4%;未利用土地面积8070.3公顷,占全区土

31、地总面积的2.9%。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三方面看,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建设用地率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3 水资源我区水资源总量为62945万m3,人均占有量为960m3,亩均占有量513m3(耕地122.6万亩)。在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为46600万m3,地下水24065万m3,重复计算量为7720万m3。东部山区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西部平原区地下水较丰富,地表水较贫乏,。地表水水质除局部河段受到污染外,总的说水质是比较好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除铁、锰含量偏高外,其它指标均符合饮用水要求,现有河流14条,总长为649.8公里,境

32、内河流是以阿什河为骨干形成的天然水系。泡泽4个,大中型水库各一座,小型水库5座。现有水田灌溉面积28.83万亩,旱田坐水种面积28.95万亩,喷灌面积1.86万亩。现有西泉眼水库大型灌区1处,渠首工程7座,民办灌区渠首工程74座;提水泵站243处,总装机容量3450kw;机电井5483眼;塘坝68座;水土流失总面积132,850.9hm2,占全市总面积47.2% , 已冶理面积60897hm2。其中:水平梯田1420hm2,坡式梯田387.3hm2,地埂植物带3300hm2,横坡改垅24000hm2,水保林20500 hm2,截流346公里,其它11677公顷。5.2.4 气象资源农业生产季节

33、气候:3月份平均气温为-3.5,4月份平均气温7.1,5月份平均气温为15.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在3月末,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在4月末,终霜出现在5月3月前后。6月份平均气温为21.5,7月份平均气温22.6,8月份平均气温为21。农业生产季节降水:3月份降水量为10.0 mm,4月份降水25.0 mm,5月份降水30.0mm,6月份降水90mm,7月份降水190mm, 8月份降水80.0mm。 风力与风向:处于松嫩平原的东南部边缘,经常受南高北低的天气形势的影响,造成春季多大风天气。5.2.5 农业概况阿城区地处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土质肥沃,物产丰饶。阿城区是全国商

34、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大区,特色农业发展成果比较显著。 1997 年被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中国大蒜之乡”。耕地面积108.8万亩,草原6万亩,水域20万亩,大小河流14条。200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016万元,比去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66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已实现转移10.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8.4%。劳务总收入达58000万元。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22.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7816台,其中大中型1354台。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2005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

3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全年投资2.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404公里,通村路硬化率达到90%,通屯硬化率达到56%。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处,解决了33个屯、36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完成农家店100个,建设完成8立方米沼气池860个,100立方米沼气池21个。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6个,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3个。5.3 总体规划项目总投资23万元,中省财政20万元,市县乡配套1万元,企业自筹2万元。其中引进品种3万元,配套设施建设6万元,技术示范推广费5万元,设备购置8万元,前期工作费1万元。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11年3月-2011年12月。2011-

36、2012年引种3000公斤,技术培训200人次,改良土壤100亩,建设繁育种蒜大棚2栋,购置设备6台。初步完成建组培脱毒实验室,种蒜繁育示范基地50亩。5.4 工程方案5.4.1 阿城紫皮大蒜系品种资源收集A、阿城紫皮大蒜系品种资源收集整理8份(包括黑龙江系的阿城大蒜、富锦大蒜、绥棱大蒜、宁安大蒜);B、新疆伊宁系品种资源收集整理4份(昭苏大蒜、甘肃民乐大蒜、青海格尔木大蒜、西藏江孜大蒜);5.4.2 阿城紫皮大蒜系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大蒜脱毒苗原种生产需经历两个阶段。首先需要建设组培苗生产车间,在试管中培养脱毒苗;然后经温室驯化,再转移到栽培大棚内驯化繁殖。5.5工程实施进度项目建设周期为201

37、1年3月2011年12月,建设期一年。表5-1工程实施进度年份组培车间()温室()试管苗驯化棚(栋)生产种棚(栋)生产蒜种(吨)2011.3-2011.1240300222六、投资估算6.1引进品种引进阿城紫皮大蒜3万元。6.2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繁育种蒜大棚6万元。表61 每栋采种棚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名称规格单价数量金额(万元)大棚钢材6钢管(3.6mm)90元/根100根0.9012mm钢筋60元/根70根0.4210mm钢筋50元/根100根0.506.5mm钢筋30元/根200根0.60大棚地锚红砖0.4/块250块0.01大棚压线8铁线7元/公斤100公斤0.07加工安装费757.4m5

38、000元/栋1栋0.50合计3.006.3 技术示范推广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技术服务费2万元;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技术培训1万元,改良土壤2万元。6.4 设备购置病虫害预防设备6万元,种子处理设备2万元。6.5 前期工作费 材料收集1万元。七、项目的综合分析7.1 产品市场分析7.1.1 市场分析我国大蒜栽培面积971万亩,居世界第一位,年需种蒜约100余万吨。阿城紫皮大蒜按发展目标按1万亩计算,需要种蒜约1600吨。本项目完成时预计生产能力为向市场提供种蒜200吨,离1600吨还有巨大的缺口。考虑到种植脱毒种蒜的收益,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本项目产品阿城紫皮大蒜种蒜的市场竞争优势如下:种

39、蒜成本与效益比优势:脱毒种蒜按每公斤20元,亩用种量160公斤,蒜种成本为3200元/亩。普通种蒜(非脱毒种蒜)按每公斤14元,成本为2240元/亩。种植脱毒种蒜每亩效益可达6400元,但种植非脱毒种蒜每亩效益为3900元,相差2500元。用种成本普通种蒜比脱毒种蒜虽然省去了960元/亩,但远远赶不上种植脱毒种蒜的收益。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近年来农户对此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农民说“不怕种子贵,就怕种子不好”。所以,试产规律是优质优价,脱毒种蒜由于恢复了大蒜固有的生产力而高产,具有效益比较优势。销售市场优势:目前已经在黑龙江省(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长春、延吉)、内蒙古(乌兰察布)、

40、河北(张家口)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各地区都有代理商。只要种子货源能保障供应,便可迅速占领市场。此外,栽培技术服务能够深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病虫害等生产上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产品质量优势:本项目培育的阿城紫皮大蒜的脱毒种蒜抗抽苔、蒜头和蒜瓣大,产量高,颜色佳。7.1.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采取蒜种与栽培技术打包服务的方式,有偿提供蒜种,无偿进行技术服务。公司技术人员、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跟着蒜种到农户、到田间地头,为脱毒种蒜种植户随时提供咨询和服务,建立技术档案和信息渠道。7.1.3 市场风险分析经过测算,脱毒种蒜的生产成本为1.2万元/吨(组培的药品等费用1500元,大棚等设施折旧费用为3

41、00元,人工费用为8500元,水电费用为200元,贮藏运输等管理费用为1500元),按每公斤20元价格销售(定价依据为比照商品蒜和非脱毒种蒜的价格,采取优质优价原则),吨产值为2万元,每吨净利润可达8000元。项目实施到位年产仅达200吨优良脱毒蒜种,未来10年内国产脱毒大蒜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不存在滞销的市场风险。7.2 项目的经营方式7.2.1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本项目由哈尔滨市阿城区发展改革局负责管理,各项建设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管理的方法是项目主管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技术单位、项目协作单位通力合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做到责任权力明确,既有分工、又互相合作,共同实施建

42、设,使项目顺利进行。在管理程序上,严格按农业部规定的程序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项设施建设跟踪管理和监督,在项目建设的中期和后期,认真搞好各项建设设施中期评估,确保项目的达标。为使项目实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一是项目管理制度。规定项目实施责任制,责任到人,制定奖惩,并对项目进行先期审核,后期验收,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二是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号储存,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分期付款,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三是招标制度。对土建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等实行招标,不能自行暗箱操作。项目建设按照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招标

43、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对于招标进行的土建项目和所采购的仪器设备,一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所需仪器设备及时到位,保证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并投入运行。7.2.2 项目建成后的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项目建成后由哈尔滨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在项目实施期间由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分院负责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项目建成后,本着“科学管理,高效运转,节能增效,务求实效”的原则,由阿城区发展改革局宏观管理,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建立制度,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业务工作由哈尔滨艾利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具体实施运作,确保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基地

44、建设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项目建成后,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的同时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账目健全管理制度,实行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头,项目运行本着“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抓好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维护、更新四个环节,实现固定资产的再利用和永续利用。 7.2.3 项目建成后运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维修费、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办公费用、技术协作费用和推广费用,其中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办公费用随着生产量变化,但在单位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基本不变。而技术协作费、推广费用在单位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则随着生产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只有提高推广力度和产品的竞争力,才能提高产品销量,才能降低

45、年运行费用,才能实现项目的预期效益。7.3 效益分析7.3.1 社会效益A、项目原种生产区、大田蒜种生产区100余亩,50名农民进入项目区,进行二次就业。将对项目区社会稳定、再就业、农民增收、订单农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本项目实施后将建立我国北方寒区的大蒜种蒜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的技术规程,实现阿城紫皮大蒜制种的产业化。本项目的实施,可为阿城大蒜产业储备去病毒种源,为农户提供高生产力的去病毒优良种蒜,最终振兴八百年阿城紫皮大蒜产业。7.3.2 经济效益项目区年产2吨优良脱毒蒜种,可供应100亩种植区。我们的试验表明,脱毒种蒜每亩产量可有过去的700公斤提高到1050公斤

46、,每亩增产350斤。每公斤大蒜10元,种植脱毒蒜种蒜农每亩产值可达10500元,扣除每亩的生产成本费用4100元(蒜种3200元、肥料300元、土地耕作费100元、人工费500元),每亩效益可达6400元。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繁育是农业生产中最核心的技术。大蒜要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要在蒜种生产上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要求,但这方面我国与国外比较还有很大上差距。所以,我国大蒜产业的稳定发展还有待于在良种繁育技术和制种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项目拟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种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单株优选、组培脱毒生产无毒种蒜原种,利

47、用保护地降温设施扩大繁殖无毒生产用种。项目实施后,将建立我国北方寒区的大蒜种蒜良种繁育基地,并提出阿城紫皮大蒜良种繁育的技术规程,实现阿城紫皮大蒜制种的产业化。本项目的实施,可为阿城大蒜产业储备去病毒种源,为农户提供高生产力的去病毒优良种蒜,最终振兴八百年阿城紫皮大蒜产业。阿城紫皮大蒜产业的复兴,也可为我国东北及西北春播栽培区大蒜产业振兴提供参考模式。26目 录一、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依托单位11.3 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11.4 主要配套工程建设11.5 项目建设地点11.6项目总体目标11.7项目的资金来源2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二、项目建设的目的、必要性、可行性22.1 项目建设的目的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