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565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导论,经 济,经 济,导论,经济: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古汉语中,导论,经济:家庭管理,经济论,导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政治学,家务,导论,1.经济的含义 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 指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 指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导论,2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种研究家庭管理的经济理论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导论,资本主义 早 期,重商主义 学 派,金银货币是财

2、富的唯一形态 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来源,3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导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陛下的政治经济学,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限于流通领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史”,安德蒙克莱田,导论,资本主义 早 期,重商主义 学 派,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古典政治 经 济 学,导论,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导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提出了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由劳动创造的观点 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开始接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利益对立的本质,导论,导论,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导论,1929-1933排队 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导论,当代西方经济

3、学,仍属于“辩护论的经济学” 在经济运行方面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内容 应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导论,资本主义 早 期,重商主义 学 派,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古典政治 经 济 学,资本主义 垄断阶段,当代西方 经 济 学,导论,资本主义 早 期,重商主义 学 派,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古典政治 经 济 学,资本主义 垄断阶段,当代西方 经 济 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发展的。,导论,导论,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频频出现,生产力发生了巨大飞跃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革命,导论,引起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三大工人运动,生产力发生

4、了巨大飞跃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革命,导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工人运动,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矛盾,矛盾,矛盾,导论,1848年欧洲工人运动,导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 理论的指导,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矛盾,矛盾,矛盾,导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莱茵报编辑部,2 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创立的,导论,哲学的贫困扉页,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扉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资产阶级古典 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而创立的,导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而创立

5、的,欧文,傅立叶,导论,3 理论创新,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划分出生产关系,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次将科学性和阶级性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导论,无产阶级 的利益和 历史使命,全世界劳动 人民争取 解放的利益,经济规律 决定的社会 发展方向,只有代表 无产阶级 和人民大 众的利益, 才能认识 和掌握社 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马克思 主义政 治经济 学的阶 级性和 科学性 的统一,一致,一致,科学性和阶级性地统一,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导论,第一阶段,创立,第二阶段,付诸实践 并

6、发展,导论,列 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在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规律作了新的探索和概括,导论,第一阶段,创立,第二阶段,付诸实践 并发展,第三阶段,在改革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导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道路,导论,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导论,导论,一、物质资料生产,物质 资料 生产,人类 社会,存 在,基 础,发 展,物质资

7、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二节,导论,导论,导论,人们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导论,人的劳动,导论,劳动对象,导论,劳动资料,导论,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劳动条件,未经加工的自然物,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生产资料,物的 因素,生产力,导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导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导论,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

8、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导论,导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导论,导论,导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是生产力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倍增器”,导论,=,科学技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导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导论,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关系,分配和 交换关系,消费关系,起点,中介环节,终点,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关系,导论,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

9、支配和使用上结成 的生产关系的制度规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导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 盾,矛 盾,导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 定,反 作 用,生产 方式,社会形态,决 定,反 作 用,导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 定,反 作 用,决 定,反 作 用,物质内容,社会形式,辩证统一,导论,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

10、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 定,反 作 用,辩证统一,决 定,反 作 用,辩证统一,导论,三、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导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 它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 它的作用是客观的,导论,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及后果,导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导论,导论,经济规律的特点:,总是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受利益关系的限制,导论,经济规律的类别:,第一类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导论,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原始 社

11、会,奴隶 社会,封建 社会,资本 主义 社会,社会 共产 主义 主义 社会 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导论,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共有的 价值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 的剩余价值规律,三是为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导论,经济规律的类别:,第一类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第二类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第三类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 科学抽象法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第三节,导论,科学抽象法是研究经济 现象不可缺少的方法,它能 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 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论,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认 识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改 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人们改造主 观世界的指导思想。,导论,要沉下心来,,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