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676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一、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输入电压为零而输出电压不为零且缓慢变化的现象。(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又称为温度漂移。),2、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1、什么是零点漂移?(温度漂移),直接耦合 放大电路,(1)引入直流负反馈(Re); (2)温度补偿(p105 图2.4.5 利用二极管进行温度补偿电路); (3)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3、克服零点漂移的方法,二、差分放大电路,1、电路的组成,T1和T2两个晶体管的参数完全一样,则管子集电极静态电位在温度变化时也时时相等,电路以两个管子集电极电位差作为输出,可克服温度漂移。,抑制温度漂移的原理:,(1)引入直流

2、负反馈(Re)(由于发射极电阻降低电压放大倍数,故将Re1和Re2合并);,(2)采用对称电路:,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差模信号作用下Re中电流变化为零,Re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对差模信号相当于短路。,2、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1)电路,(3)共模放大倍数(描述抑制温度漂移的能力),(2)静态分析,由于电路参数完全对称,温度变化时管子的电流变化完全相同,温度漂移可等效成共模信号。,(Rb一般很小,可忽略。),(4)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5)共模抑制比,(考察对差模的放大能力和对共模抑制的能力),如将前面电路里的uI的极性反接,传输特性就是同向传输特性。Uom的大小与使用的电源电压有关。,(

3、6)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3、差分电路的四种接法,(1)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应用举例:,R1、R2、R3、R4组成电桥,思考:什么时候电压表读数为零?,(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静态分析,静态电流IBQ1=IBQ2,ICQ1=ICQ2,a、输入差模信号,(思考:什么时候输入与输出同相?),动态分析,b、输入共模信号,输入共模信号时,Re电阻上的电流变化iRE=2 iE,发射级电位的变化ue=2 iE Re ,所以对每一个晶体管来说,可认为iE流过阻值为2Re的射级电阻。,Re越大,KCMR越大。,(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在差模信号输入时,如果电路参数不对称,则共模放大倍数Ac不为零,输出

4、端不仅有差模输出电压,而且还有共模输出电压。,如果电路参数理想对称,则Ac=0,KCMR为无穷大。,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的区别: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在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相同。,(4)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分析与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相同),四种接法的动态参数归纳:,输入电阻,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单端输入,若输入信号为uI,则,(5)任意输入情况下的合成输出信号,4、具有恒流源的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Re越大,KCMR越大,抑制温漂的作用越强,但为了保持原来的静态工作点,电

5、源电压就要增加,且集成电路中,制作大电阻也不容易,故靠增大Re的阻值来提高KCMR是不现实的。用晶体管电路来代替Re:,所以虚线中的电路可以保证在不增加电源电压的情况下,保证原来的静态工作点,同时增加KCMR 。,若忽略UBE3的影响,则IC3基本上是恒定电流。,5、零点可调的差分放大电路,调零:输入端短路,输出也为零,但T1和T2无法作到绝对对称,所以在前面电路中加一小电阻的电位器在两个管子的发射极之间。,6、由场效应管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场效应管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入电阻,也有四种接法,分析方法与晶体管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相同。,例题1:,已知Rb=1K,Rc=10 K,RL=

6、5.1 K,VCC=12V,VEE=6V,晶体管的=100,rbe= 2K。 (1)为使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均为0.5mA,Re的取值应为多少?T1管和T2管的管压降等于多少?,uE,(3)若将电路改成单端输出,用直流表测得输出电压uo=3V,试问输入电压uI约为多少?设IEQ=0.5mA,且共模输出电压忽略不计。,(2)计算Au、Ri和Ro的数值;,(3)若将电路改成单端输出,用直流表测得输出电压uo=3V,试问输入电压uI约为多少?设IEQ=0.5mA,且共模输出电压忽略不计。,例题2:,电路如图P3.8所示,T1管和T2管的均为40,rbe均为3k。试问:若输入直流信号uI1=

7、20mv,uI2=10mv,则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IC=?差模输入电压uId=?输出动态电压uO=?,解: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IC为:,由于电路的共模放大倍数为零,故uO仅由差模输入电压和差模放大倍数决定。,差模放大倍数Ad为:,差模输入电压uId为:,动态电压uo分别为:,例题3:,(1)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uO0,则应如何调节Rc2的值才能使uO 0V?若静态uO 0V,则Rc2 ?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电路如图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均为60,rbb =100,静态时UBEQ0.7V。试求:,解:(1)T3管的集电极电流,(2)若静态时uO0,则应减小 R

8、c2。,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IE1IE20.15mA,当uI0时uO0,T4管的集电极电流IC4VEE / Rc40.6mA。Rc2的电流及其阻值分别为:,电压放大倍数求解过程如下:,三、直接耦合互补输出级( OCL ),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基本要求: (1)输出电阻低; (2)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电路为共集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小,但此电路静态时,输出电压不为零,且带上负载后工作点会改变。,1、基本电路,静态时,输出电压为零,且带上负载静态工作点不变,但此电路的输出不对称,当ui0,最大输出幅度为(VCC-UCES),当ui 0时,最大输出幅度为,此电路为互补输出电路,T1

9、管为NPN管,T2管为PNP管,但参数相同,特性对称。静态时,输入电压为零,输出电压也为零。,T2管导通, T1管截止, uo= ui 。,由于晶体管发射结导通有死区电压,所以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过零点的时候会出现交越失真。,T1管导通, T2管截止,uo= ui ;,ui0时,,ui 0时,,交越失真,2、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加入静态偏置,即在ui =0时, T1和T2都处于临界导通状态。二极管动态电阻很小,可认为 T1和T2的基极动态电位近似相等,且均为ui 。在输入信号作用下,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管子导通,实现双向跟随。,集成电路中,一般采用倍增电路。,合理选择R3和R4的参数,可以得到

10、UBE任意倍数的直流电压。,3、准互补输出电路,要寻找特性完全对称的NPN型和PNP型管比较困难,所以采用复合管,从输出端看T2和T4均采用同种类型的管子,比较容易作到特性相同,且复合管增大了电流放大系数。,四、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常用差分电路做为输入级,这样可以减小电路的温漂,增大共模抑制比,输出级一般多采用OCL电路,这样可以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而且最大不失真电压幅值可接近电源电压。,例题:,(1)说明电路是几级放大电路,各级分别是哪几种基本放大电路;输出电压uo与uI1、 uI2的 极性关系。(2)设晶体管T1T9的电流放大倍数为19,试求出Au、Ri、Ro的表达式。,(1)说明电路是几级放大电路,各级分别是哪几种基本放大电路;输出电压uo与uI1、 uI2的 极性关系。,解:电路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是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 T1、T2 );,第三级是准互补电路( R2、R3、T5构成倍增电路)。,+,+,+,-,-,第二级是共射放大电路( T3和T4 构成复合管);,uI1与uo同相, uI2与uo反向,(2)设晶体管T1T9的电流放大倍数为19,试求出Au、Ri、Ro的表达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