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780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五讲采访的第一阶段.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采访的第一阶段,第一节 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要正确处理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采访的过程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美国新闻工作者杰克海顿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一)采访对象和消息来源 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那些以各种方式(不只是语言)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 情况,或者说材料,是记者和采访对象进行交往的内容。意见也可以视为一种情况。记者和采访对象关系的成败如何、质量好坏,衡量的标准主要是看情况交流的如何。,采访对象 报 道 对 象 消 息 来 源(人) 个人报道对象 集

2、体报道对象 经常性消息来源 临时性消息来源 记者要广交朋友培养消息来源。 有经验的记者,在他们传授经验的时候,总要介绍建立、保持和扩大消息来源的经验。,记者的新闻敏感、记者的采访能力,自然取决于他本人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但不可忽视的,也取决于他的“情报系统”“消息来源网”的情况。 建立自己的尽可能广泛的、经常保持有效状态的消息来源网,是记者的基本建设之一。 好记者十好采访对象成功的采访,记者必须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网有两方面的原因: 1、党委、政府的宣传部门和一般的通讯员虽然也处于各个地方,但他们与一些实际业务部门比较,仍然是处于上层,处于第二线。记者在一些实际业务部门,在关键性的基层单位,建立了

3、消息来源,就可以直接从那里得到消息,既不至因转手过多而失真,也会更加迅速、及时。 2、报社与报社之间,记者与记者之间,他们采访选材范围,报道方面,以至采访风格都是不尽相同的,记者必须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选择消息来源,主要是经常性消息来源时,应注意的条件: 了解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情况。 反映情况比较准确。 反映情况比较迅速。 这三条是必备的。 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代表性。 热心于这方面的工作。 有做这方面工作的时间和条件。 这些条件是参考性的。,保持和发展消息来源,必须要做的工作: 要经常同消息来源保持联系; 要尊重消息来源的劳动; 要讲信用; 要帮助消息来源做一些应做的

4、事情; 保护消息来源; 要经常检验消息来源的状况,看他们是否保持着消息来源所应具备的那些条件; 记者的有成效的报道也是保持和发展消息来源的重要条件。,(二)记者和采访对象关系的特点: 繁杂性 双向性 对等性 代表性 新华社上海分社在总结怎样把新闻写活?的经验时,曾经这样说: 一般来说,记者获得的材料,多是被采访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从他的工作角度提供的,有些则是业务部门向上级的汇报。但我们的报道是写给社会上广大读者看的。其范围,比被采访的业务部门那个小圈子不知要大多少。因此,记者决不能让被采访部门牵着鼻子走,别人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写,也陷进那个狭小的业务圈子中去。这恰恰是许多新闻写得枯燥的原因之一

5、。记者在采访中应努力挖掘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闻事实,二、新闻采访中的情感把握,采访就是与人打交道,采访是一个复杂的感情互动过程,记者正确把握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活动,能够有效地促成采访的顺利进行。,(一)以“情”拆“墙” 记者应该也是能够把握和调动情感的。美的情感好比是一种超导介质,在它的作用下,人会迅速缩短与对象的心理距离,解除戒备与抵触,敞开心扉去拥抱它。因此,很好地发挥、调动这种情感审美体验,对人际交往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闻采访是“处世穷理之学”(邵飘萍语),也就是说一半任务在于“处世”处理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巧妙地运用情感审美,对于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是非常有作用的。,在采

6、访活动中,在调动情感审美方面,记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记者面对的是不断变换、千人千面的采访对象,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一个独特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天地,因此记者必须学会因人而异地对采访对象进行情感铺垫。,(二)以情动人 艾丰:“正如采访对象不是情况贮存器一样,记者也不是情况接收器、记录器。他是人,有血有肉的人,他必须和采访对象发生感情上的交流(当然程度和情况有极大的不同),必然为采访对象本人和他提供的情况所感染。有时这不仅不是需要防止的坏事,而且是成功的报道所必须的前提条件。理想的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决不是冷若冰霜的公事公办的关系,也决不是一个拼命挤,一个张嘴吐的挤吐关系;而应该是双方互相影

7、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互激关系。由于互激,使得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互激成为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自动力采访本身推动着采访发展。随时可停的访问,是没有产生互激的表现;欲罢不能的谈话,说明已经产生了互激。”,杨澜在主持无艺术一文中分析美国著名女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芙瑞成功的原因时说:“我反复看了她的节目,觉得她功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与观众真诚的感情交流,既敞开自己的心扉,也能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苦乐。在一次关于美国少女被奸淫一题讨论时她竟和盘托出自己十五岁时被摧残的亲身经历。这样的坦率和真诚怎能不打动观众的心呢?她曾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归为两个字分享”。,情感的铺垫是一个由温而热的过程。 “动人

8、的新闻作品,总是先要能感动自己,如果自己写的文章连自己也不能感动,怎么能谈得上感动别人呢!不但在采访的时候,自己是受过感动的,同样在写作的时候,自己也能够进入角色,把丰富的感情凝聚在自己的笔尖上,淋漓尽致地写好所要表现的先进人物。如果采访的时候捕捉不到动人的素材,写作的时候又没有饱含丰富的感情,那所写的先进人物的新闻作品要感动读者,恐怕是做不到的。” (薪继火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27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作诗时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段话对于我们记者搞新闻

9、采访也是同样有借鉴意义的。 中国老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第二节 采访准备,准备的过程实质是在进行外围采访。 一、准备在采访中的作用A.doc (一)明确报道思想,找准采访突破口; (二)认识采访对象,缩短双方距离; (三)熟悉采访领域,减少盲目和失误; (四)找准问题要害,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五)制订采访方案,应对采访困难; (六)节省采访时间,提高采访效率。,二、采访准备的内容 (一)把握新闻事实的时空价值; B.doc (二)熟悉要采访的领域 ; (三)研究采访对象的“档案” ; (四)背景材料的准备 ;

10、 背景材料的准备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相关报道的资料。 二是采访对象直接的背景材料。 三是采访对象间接的背景材料。 (五)采访的事务准备,第三节 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一、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 一份完备的采访计划,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包括表明采访的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 第二个部分是计划的主体,包括设定采访的大体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手段和方法,要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二、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 一是确定采访地点。 二是确定采访时间 。 三是确定自己的形象。 四是确定采访的次数。 五是确定采访的方式。,2.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 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 一是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 二是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 三是确定提问的形式。 四是确定提问的顺序。 五是确定提问的态度。 六是拟定采访的开头、过渡及结尾的 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