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861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解读2011.05.27.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读课程标准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陈晓梅,给你如下“材料”: 请你用他们组织出尽可能多的图形,并在每一个图下面写出一句你认为最贴切的话.,残疾的老鼠,一团和气,对比别人的结果,看你的创意怎样?,修订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今天主要介绍课程目标、核心概念和课程内容的变化。 (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变化、怎样理解这些变化) - 前言: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价值、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含核心概念)。 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 课程内容:分学段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分别阐述 实施建议 附录:有关行为动词

2、的解释、案例,课程目标,标准与实验稿一样,明确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 两基变四基:标准在实验稿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双能变四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无疑是巨大进步. 学习习惯:标准还对一些目标进行了完善,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提出:认真勤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进步和发展(对习惯内容的重新定位) 陈省身:天赋、勤奋(习惯)、机遇,四基(为什么从双基变四基),将双基拓展为四基,一是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

3、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 二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增加的双基(提出新双基的原因):,三是要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 史宁中:“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关于“经验的积累”,大概还差得很多;关于“思维的训练”,我们做得也不够,只能打五十分.那么为了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做了一半的工作.我们没有更多地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孩子如何去创新,帮他们从小的事情

4、、小的发现开始积累经验,没有这样的意识。”,关于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思考 基于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 美国德拉华大学 蔡金法,一个国际比较 研究中的观点,中国学生在计算题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在一些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解决上表现出来,问: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对 “双基”的投入?,1.数学活动经验,史宁中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 知道两个问题。,问题1:数学自身的特点是什么?,抽象性 普通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理解数学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精确性 应用的广泛性,图形: 表示熊, 表示鹿。 文字:熊的只数与鹿的同样多。 符号:4=4 (读作:4等于4。),

5、问题2: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是什么?,动作认知(操作水平) 图形认知(表象水平) 符号认知(分析水平) 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是 学生个体认知发展反复循环的三个阶段。 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在于怎样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操作水平(动作认知) 数出10根小棒,把它们捆成1捆。1捆小棒是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表示一个十。 用1捆小棒与几根小棒合起来表示十几,如: 表示十一。 用2捆小棒 : 表示二十。,分析水平(符号认知) 1 1 2 0 在记数中,0 起占位的作用。,表象水平(图形认知) 计数器右边第一档上的1个珠代表1根小棒(表示1个一),第二档上的1个珠代表1 捆小棒(

6、表示1个十)。 不同位置上的1个珠,表示不同的数值。这就是位值原理。,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 张奠宙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 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 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 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1.数学活动经验,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 数学操作经验; 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发现问题、提

7、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我的理解:,无论大家的观点如何,有几点是共同的: 第一:基本活动经验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 是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第二: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组合体,包括了数学活动中的主观体验、以及获得的客观认识;包括数学活动的结果,更包括活动的过程。 。 第三: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型目前还没有统一,但其核心应该是如何思考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第四: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 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 维方式进行思考。 这里就有几个关键词: 学生现实、数学活动、思考和反思。 特别要设计好的数学活动。(举例),例一:数数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8、学生可以对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有所体会,可以体会一一对应的原则。不仅仅是对于数的认识,学生在数数过程中还为: 数的比较大小 加法(往后数) 减法(往前数) 乘法(几个几个的往后数) 除法(几个几个的往前数) 甚至是数排列的规律等 奠定了丰富的经验。,例二:图形面积(北师大五年级),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在比较图形面积的活动中积累比较方法的经验:数面积单位、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过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图形的割补、图形的拼接等。,值得做的三件事:,第一,积累好的案例。 第二,认真地研究学生。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着经验。(编教材体验),第三,探索经验形成的途径。

9、 一般说来,要经历:“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 首先,需要经历。无论是生活中的经历、还是学习活动中的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仅仅是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这里反思和迁移是重要的。比如,我在国外教材中看到过这样的问题:“今天你学习的方法在以前哪里用过?今后可能用到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实现迁移。 (明线和暗线:加减法 ),运算的多种“原型”,加法可以作为合并、移入、增加、继续往前数等的模型; 减法可以作

10、为剩余、比较、往回数、减少或加法逆运算等的模型; 乘法可以作为相等的数的和、面积计算、倍数、组合等的模型; 除法可以作为平均分配、比率或乘法逆运算等的模型。,2.数学思想 数学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思想 学习数学以后具有的思维能力,第一层次基本思想(三个)抽象、推理、模型 史宁中: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 抽象:把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引入数学内部(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 推理: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 模型: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小学

11、数学课程中,也处处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抽象的三个层次:,抓住事物特征、语言表达; 抓住事物本质、符号表达; 抓住事物关联、模型表达。 “所谓抽象的东西是指脱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和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数学才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抽象包括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 对于数的认识(比如“1”),非常重要的是体现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教学中可以体现出从1个太阳、1棵树、1个萝卜、1筐萝卜等数量中抽象出数“1”的过程,使学生把握事物在数量上的本质、然后用符号加以表示。(加法的认识),第二层次:,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

12、类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数学思想之下统领的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模糊) 我们教师,首先要对数学基本思想要熟悉,心里有这根弦,然后可以研究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分蛋糕,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进行中美小学数学教育比较研究,出过这样一道测试题: 儿童分蛋糕。7个女孩平分2个,3个男孩平分1个糕。每个女孩分得多还是每个男孩分得多?(每种方法可以用数字或图形来解释) 我国被试的孩子有90用比较分数与大小的方法来解释,而美国用这种方法的仅有21;被试的美国孩子有57利用图形解释,而我国只有6。其中有一种结合图形解释,非常巧妙:如果女孩只有6个,那么每个女

13、孩与每个男孩分得一样多,但女孩有7个,所以每个女孩比每个男孩分得少。在这样的数学思考中,很自然地应用了“对应”的数学思想。,解法一:每个 男孩得 , 每个女孩得 ,比较 和 ,得到 . 解法二:如果有6个女孩,那么男孩和女孩得到的一样多饼,现在有7个女孩,所以男孩得到的饼多。 解法三:每块饼切成21份,每个女孩6份,每个男孩得7份,所以男孩得到的饼多。,解法四:每3个女孩分1块饼,这样6个女孩与3个男孩得到的饼一样多,但是还有1个女孩没有饼,所以男孩得到饼多。 解法五:如图先由3个女孩分1块饼,其余4个女孩分1块,所以男孩得到的多。 解法六:如图:每个饼切成4份,7个女孩每个人1份,还剩份,3

14、个男孩每人1份,还剩1份,他们各自剩下的1份分别由3个男孩,7个女孩分,所以女孩得到的少。,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男,男,男,男,男,男,解法七:女孩的饼是男孩的2倍,而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二倍多,所以男孩分到的饼多。 解法八:72=3.5,3 1=3,3.5个女孩分1块饼,而3个男孩分1张饼,所以男孩分到的多。 我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不善于用图形语言学习、思考、表达与交流数学呢?是不是我们小学数学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是不是我们成人自己图形语言意识淡薄,数学思维存在片面性或局限性所致?这的确值得深思。,3.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里关键和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15、比如人教,单元情境+提出问题 对于一个单元,设计一个大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大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的内容。 如果我们老师能在学生学习之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可以研究的问题,就更好了。 (举例),如:在一次小数的认识学习后,老师鼓励身边的小组学生提出想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学生纷纷提出了“小数点的作用是什么”“小数为什么要叫小数”“不是十进分数的分数能否化成小数”“小数和自然数一样也是无限大的吗”等。 并且他们对于“小数和自然数一样也是无限大的吗”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片段: 生1:我觉得是无限大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能举个

16、例子吗? 生2:比如说,10000.1比10000大;再多就是100000,100000.1比100000大;再多就是一直可以再多,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生3:我觉得自然数有多大,小数就有多大。因为,自然数的基础上可以再加一个小数,自然数是无限大的,小数就是无限大的。 生4:我补充,1亿加上0.1就比1亿大了。 生1:小数是在自然数上“附加”的,所以如果自然数是无限多,小数就应该无限大。 (大家都表示同意),特别提醒:,第一,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发现和提出问题,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

17、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第三,要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 史宁中:会思考 (小学数学培养孩子:愿意学习,这是第一责任。教给孩子知识,是重要的,不是根本,教给孩子们能够愿意思考问题,会思考。一堂好课:1.用非常经济的语言把你要讲的讲出来,在十分钟内。2.能引发孩子的思考。) 比如, (案例20)小学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去测量,然后用周长去除以直径。学生就没有“从头思考”,为什么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 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能可以到与直径或

18、半径有关,因为直径等于2个半径,所以可以只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类比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直径存在着倍数关系呢,不妨测量以后相除看一看。,“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活动任务

19、: 学校里的体育器材(或小树)大约有多高,学校操场的一圈大约有多长。,校园中的测量,核心概念,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数学课程还要特备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核心概念反应了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与实验稿相比,新增加的: 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 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10个核

20、心概念可分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数感:,标准去掉了原来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 标准将数感定义为一种感悟,这既包括了感知、又包括了领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思维。 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

21、计。,数与数量:实际上就是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既包括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中,对于数量之间共性的感悟;也包括在实际背景中提到一个数时,能将其与现实背景中的数量联系起来,并判断其是否合理。 比如,曾经有一个例子,一位学生看见某一博物馆的介绍资料中提到“7000平方米森林中生活着两只东北虎”时,发现了其不合理处,原来应该是“7000平方千米森林中生活着两只东北虎”,数量之间的关系包括数的大小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也包括变化的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 比如,学生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对应的数据时,能够对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判断。 由上面对于数感的理解不难看出

22、,发展学生的数感,需要: 1. 创设情境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生对于单位数量(比如1平方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3.能从多种角度来表示一个数,比如,0.25就是1/4; 4.要对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有所感悟,比如0.49比1/2小但很接近,1.3介于1和1.5之间。,五 结论与反思 1.研究结论 (1)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培养数感。 (2)充分经历计数的过程培养数感。 (3)提供丰富有效的模型培养数感。 (4)设计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培养数感。 (理解位值原理,强化位值的作用),运算结果的估计(课标案例)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一学

23、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二学段),2.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标准新增加的核心概念。 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表述中不难看出,运算能力首先是会算和算正确;而会算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运算的道理,还要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等。,3.符号意识:,首先,标准将“符号感”更名为“符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条强调了符号表示的作用);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

24、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这一条,强调了“符号”的一般性特征) 因为用数进行的所有运算都是个案,而数学要研究一般问题,一般问题需要通过符号来表示、运算和推理。因此一方面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通过符号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具有一般性的。,4.空间观念: 除了将实验稿中最后一条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外,标准对于“空间观念”的阐述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说法。,讲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首先点明了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图形,既包括立体图形也包括平面图形。 同时,标准分为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等四个线索,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刻画图形,包括图

25、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 同时,这四个线索也体现了研究几何的几种方法:综合推理、度量、变换和坐标。在运用多种方法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概念、性质等体系,也就是“几何”的内容。 简单说,图形是几何的研究对象。,5.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是标准中新增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6.数据分析观念,标准将“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

26、是使三个学段的层次更加清晰;二是明确统计内容的学习重要的是数据处理过程的经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统计知识的学习。因此,在第一学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虽然从知识上看减少了,但从要求和标准上提供的案例来看,对于数据分析观念的体会并未减少。 统计学对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个判断原则,防止简单地给出“对错”判断。下面举一个值得商榷的案例。 教师在课上要求学生根据两个同学的平时练习的数据,选择一位学生作为代表参加比赛。这两个同学,甲同学成绩不稳定,但有一个最好的成绩;

27、而乙同学,虽然最好成绩不如甲,但成绩比较稳定,并且平均成绩高。 经过引导,教师要求学生应该选择乙同学作为选手。 这个案例反应出教师希望给出一个明确的“对错”判断。实际上,选择甲、乙都有道理。如果是射击比赛,需要计算每一轮射击成绩的总和,可能选择乙作为选手;如果是跳远比赛,需要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那么就可能选择甲作为选手。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适当的呢?下面也给出一例。,11名男同学100米跑的成绩如下: 13秒2 17秒 13秒5 15秒8 12秒 17秒1 16秒7 15秒6 17秒 16秒6 16秒7。 学生能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秒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6秒6。在

28、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如下问题: (1)如果选择参加一项比赛,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 (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 (3)如果需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 分析第一个问题,希望有一半男同学能够参加比赛,选择中位数作为标准;第二个问题可以用平均数作为标准;第三个问题学生首先自己确定标准,根据标准进行合理的选择。,7.推理能力,标准和实验稿一样,强调了“获得数学猜想证明猜想”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

29、: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8.模型思想:,标准首先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整体与部分:操场上有18人,又来了一些人(3排,每排4人),现在有多少人? 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就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标准还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步骤可用如下框图来体现:,9.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

30、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10.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三个学段主要修改的内容,在三个学段中,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使用标准(修订稿)规定的相关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1.内容标准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

31、化。 “图形与几何”部分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 (“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调整为三个部分:“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其中,“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原来的“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与证明”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强调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内容结构上,三个学段有较大的差别。 第一学段删去概率的内容,保留统计7条中的3条内容; 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

32、,由原来的11条内容改为8条; 第三学段分为“抽样与数据分析”和“事件的概率”两部分,由原来的13条内容改为11条。,“综合与实践”内容做了较大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强调问题情境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

33、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2. 第一、二学段具体内容的修改情况,第一、二学段内容总体上修改不大,增删内容大致相当,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明显的减少。下面是这两个学段内容具体的变化情况。,第一学段 (1) 具体内容标准简单的数量统计(条目数),(2)删除的内容,(3)新增的内容,第二学段 (1)具体内容标准简单的数量统计(条目数),(2)删除的内容,(3)新增的内容(涂红色为新增),(4)具体阐述发生变化的内容,教师的三个境界: 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教书匠; 能够体现数学的思维:智者; 无形的文化熏陶:大师!,学 思 悟 行 学是一种状态, 思是一种习惯, 悟是

34、一种提升, 行是一种收获。 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理想的教学境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像 呼吸一样自然! (自然如花):学生、教师、领导。,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地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水有三态 固体、液体、气体 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常识。 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其实教师的人生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第一种状态是: “假若一个教师对生活和

35、人生的温度在0以 下,那么这个教师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第二种状态是: “假若一个教师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 我们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属于这种状态。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教师。只是其中有些人有安安稳稳、太太平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世俗信条隐含在心灵深处,阻碍了他们追求卓越、争当一流的脚步。,第三种状态是: “假若一个教师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灼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这样的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对家长、对社会满腔热情,他们

36、的生命能量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能温暖照亮许多人,他们的活动和发展空间接近无限大。,其实,做教师,做班主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人生,也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实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温度的幸福的教师,扫除琐碎烦恼的浮云,破除教育局限的坚冰,开创优质教育的春天。,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 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创造? 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 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 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博与他们一起欢跳? 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