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132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温故互查,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 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情分析,1、实践及其特点,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主学习,3、为什么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 有条件的,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真理吗?说明了什么?,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5、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要 求我们怎么做?,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 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 经验和间接经验。,展示交流,全面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 动力、检验的标准、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 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2方法论:坚持实践

3、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 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 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反对盲目实践和空洞 的理论。,真理的特点。 真理的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 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 成谬误。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这一 特定的过程,真理都会转化为

4、谬误。,2认识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 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主观上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决定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 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 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 发展的。,(3)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 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

5、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误区1:,不能正确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典题】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 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 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合作探究,尝试解题A,错因分析本题容易误选B 或C。原因是对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的四个表现之间内在的

6、区别认识不足,以及对于材料的中 心意思把握到不到位。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 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 索和研究,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的信息符合这 一观点。,误区2:任何情况下,真理只有一个。,注意:真理只有一个,是指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 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但是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在发 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 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不能 笼统地说真理只有一个。,误区3:真理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性。,注意: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表现在:一是真理的 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

7、理的检验标准具有客观性。但是真理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作为一种认识,它的形 式是主观的。,合作探究,误区4: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导人 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真理是有用 的。但是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因为每个人的有用的标准是不 相同的。“有用的就是真理”是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 准,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否认了真理的 客观性,是错误的。,误区5:认识具有无限性,所以我们能够彻底认识整个世界。,分析:客观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是伴随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向

8、前发展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倾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中国最贫困地方和群众的真实情况,只有确保见群众、听真话、摸实情,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5材料一: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与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联袂出征太空。将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飞行期

9、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索的最佳平台,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最高目标。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神十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空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拓展延伸,材料二:1929 年,美国的天文学家哈勃通过观测首先发现 了星体间距离不断变大的现象,并提出宇宙膨胀理论。这一发 现导致美国的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多年 来,天体物理学界一直认为宇宙是在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膨胀。

10、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澳三位天体物理学家,通过 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对超新星的观测而给出了新的答案: 宇宙膨胀不断加速,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是恒定的,也不是越来 越慢,而是不断加快,而且逐渐变冷。这个发现,被瑞典皇家 科学院称为“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只要有一定的愿望,就一定能,按照这个目的、想法去征服自然”这一观点。,(2)结合材料二,谈谈科学家对宇宙认识的不断完善是怎样,佐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的。,解析回答第(1)问,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指出观点中合理 的、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本题中的观点有两层意

11、思: 一是人们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征服自然;二是人类征服自然是 有条件的,能否征服自然关键是人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第(2)问,佐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时把理论与材 料联系进行分析即可。科学家哈勃发现星体间距离不断变大的 现象,从而提出宇宙膨胀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诺贝尔 物理学奖的三位天体物理学家,通过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对超新星的观测而给出了新的答案,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在最新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获得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的美、澳三位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最新的观点,更新了以前 的观点,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在改

12、造客观世界的 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 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按照一定 的目的、想法改造自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要把发挥主观能 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 不顾客观规律,一味追求征服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 映。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对象 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1929 年科学家哈勃发 现星体间距离不断变大的现象,从而提出宇宙膨胀论就说明了,这一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 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 人类认识的发展。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天体物理学家, 通过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对超新星的观测而给出了新的答 案就说明了这一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 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在最新的 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澳三位 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最新的观点,更新了以前的观点就说明了 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