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4483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下列观点是真理吗?为什么?,“上帝创造了人” “发展是硬道理” “供求影响价格”,认识真理:,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才能被称为真理呢?,思考,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认识,客观对象,真理,谬误,相符合,不符合,一、认识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实用主义者詹姆士,思考: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真理

2、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詹姆士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从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为什么?,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二、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

3、、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启示,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真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

4、明,欧 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1、“造反有理” 2、“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3、“农村包围城市”,辨析:这些认识对不对?,“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

5、,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真理,谬误,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先在城市夺取政权”适用中国革命吗?,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6、,真理与谬误如何转化?,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真理就变成谬误。,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不容混淆的;但二者在一定

7、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方法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小结: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盾,它们往往相伴而行。新的真理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理解和承认,新的真理往往为错误的、传统的观念、偏见、习惯势力所不容,有时反而被当做谬误遭到反对。,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正确对待错误。,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答: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

8、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思考: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知识拓展,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真

9、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绝对性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知识拓展,思考:冥王星从一开始被确认为九大行星的一员,到后来又被“开除”,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1930年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并从此把它确认为九大行星的一员。 1978年科学家发现了冥王

10、星的卫星。 1995年天文学家发现了冥王星上有机化合物的存在。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大会通过的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九大行星家族,被降级为“矮行星”。,(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从认识的进程来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1、。,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关于月球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思考:,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为什么?,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不会停止,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12、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正确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

13、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方向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如图示)。,知识拓展,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判断,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终极真理。,结论: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永不止步,不断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有一句名人名言

14、:“我虽然不是真理,但我要站在真理一边。”这确实是一位有志者的壮举。我们知道真理也是人创造的,但真正的真理需要很多人去长期实践才能得到效应价值。这是在说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虽然达不到创造真理能力,但要坚持拥护真理,效行真理,要自觉地站在真理一边,做真理的捍卫者、执行者。让我们勇敢的踏上追寻真理的征程吧!,德国诗人莱辛,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知识拓展,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 联系: 内容都是客

15、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知识拓展,意识与认识的关系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 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概念对应。 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知识拓展,简答题: 材料一:德国诗人莱辛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材料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试用所学的有关哲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析。,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如不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6、有可能会变成错误的,所以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完全依靠书,也就失去了书的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再好的理论如果束之高阁,也是毫无用处的。书(理论)的作用是建立在与实践的结合上,书(理论)只有在此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不结合就不能发挥作用。,辩析题:“有用即真理” 1)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真理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肯定题目中的可取观点并分析) 2)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的事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

17、不一定是真理.(指出题目中的不足之处) 3)“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小结题中观点的实质),非选择题:,1、(2010年1月会考第32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

18、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参考答案:,(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经济效益,这体现了,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4)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

19、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 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科学家们不懈坚持,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0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站发射成功,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

20、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 中国人将不断克服困难,进行探月技术创新,不断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思考:中国的探月历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哲学道理?,中国探月之旅,参考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随着“嫦娥工程”开展,我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1962年开始探索到2004年正式开展“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再到2010年“嫦娥二号”,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不断发展。充分说明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探月之旅中加深对月球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