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5550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庸 之 道,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 旭 宝,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注释】 中庸:中和,适合,即不是过分又不是不够。庸:平常,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与“庸”意相近,合起来表示孔子的道德标准。 至:极高。 鲜:少。,邢昺 论语注疏 正义曰:此章言世乱,人不能行中庸之德也。中,谓中和。庸,常也。鲜,罕也。言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其至极矣乎!以世乱,先王之道废,故民罕能行此道久多时矣,非适而今也。,孝感动天,【读解】 论语讲要 中庸的中字,无过,无不及。例如办一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

2、。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古圣所传的中道,就是一个中字,子思作中庸,以中和二字辨其要义,更可以使人体会,学习中道,由和而达于中。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美德。之所以是一种美德,就在于“中庸”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庸的中,含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中庸的庸,有平常、常用等义。中庸之道,叫人们牢牢把握住保持事物质的那个“度”,不偏向任何极端,而是追求对立两端的统一和中和,不使事物的性质

3、走向其反面。中庸之道用以指导修身,则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中正,性情和谐不乖戾。用以指导处理事情,则把握宽严适度,做到恰到好处,如处理人际关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不偏袒一方,也不鄙弃一方,更不激化矛盾。若事物不能取理想的“中”,便取其次,即取相对的“中”,也符合中庸之道。如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篇)有人把折中调和称为中庸,这是误解。四方讨好,八面玲珑,不讲原则,这叫做“乡原”,恰恰是孔子所最痛恨的,称为“德之贼”。,查正贤论语讲读: 问:何为中庸?被称为“四书”之一的中庸与之有何关系?,答: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又一核心观念。孔子在这里提出“中庸之为德,其

4、至矣乎”,“中”,指无过与不及,“庸”的意思是“用”,是“常”。中庸并不是平庸无是非之意,而是指中和的、可在日常所行用之德。陈淳认为:“凡日用间人所常行而不可废者,便是正常道理。惟平常,故万古常行而不可废。如五谷之食、布帛之衣,万古常不可改易。” 在孔子之后,儒家学人(传统说法认为是子思)作有中庸一文,西汉戴圣把它收入礼记中,朱熹又将它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以及同出礼记的大学合称四书,对后期中国传统思想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注释】 师与商: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 过:过分

5、,过度,过头。 不及:赶不上,达不到。 愈:好。 犹:如同。,芦衣顺母,【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读解】钱穆论语新解 师也过,商也不及:譬之于射,过与不及,皆未至于鹄的。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

6、于不及。此皆材质有偏,而学问之功有所未至。,朱熹论语集注 尹氏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读解】 人们往往会像子贡一样,觉得做过头总比没做到要好一些,其 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有时候,过头了比没有够还糟糕得多,危 害也大得多。别的不说吧,就说说最简单的饮食问题;一顿饭吃 少了一点,或者说根本就没吃饭、那不过是饿得快一点而已。可 是如果是吃多了,就不那么简单了吧,轻则吃酵母片、多酶片, 重则拉肚子,进医院。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体验。更不用说政治 上的“左右派”给我们带来的大灾难了!,当然,是好是做得恰到好处,不

7、“左倾”也不右翼,不过分 也无不及,还是像我们已经举到过的大美人“东家之子”那样,再高一公分就太高了,再矮一公分又太矮了;脸上擦白粉就太白了, 搽胭脂又太红了。是一个标准的勿需美容化妆的“亚洲小界”、“世界小姐” 。这可能吗?能做到吗? 太难了!不然的话,孔子怎么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我们只能凡事尽力做得合适一点而已。,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之与比(3)。”,【注释】 (1)适:音,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比:亲近、相近、靠近。,【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

8、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读解】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 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 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 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 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 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

9、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读解】 论语讲要 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惟以道义是从。即不问亲疏,但以道义是亲,亦即以义为处世准绳。,【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必须以义来规范。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个体主体内在的爱心,推已及人便是亲亲而爱众。义是仁德的外施、外在表现。孔子重道义,主张在义利关系上,以义导利,以义御利。在他人遇及危难,国家民族遇到危难时,能见危授命即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原则表明道义比个人功利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为正义而生,生的伟大;为正义而死,死的光荣。以赴

10、义为人生路向,凝铸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释】 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 与:相与,交往。 狂:激进。 狷():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 不为:指不干坏事。,【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读解】钱穆论语新解 孟子尽心篇: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

11、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狂者,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又其次也。今按:中行,行得其中。孟子所谓中道,即中行。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读解】 在孟子看来,狂者是 志向远大,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的人;狷者是洁身自好的人。(孟子尽心下)这两种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但我们常 常所遇见的,或者说见得最多的,却又正是这两种人。所以,也 就只有和他们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两种人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从而用 “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使之不走极端而接近“中行”。说到 底,还是一个“过与不及”的问

12、题,狂者太过,狷者不及。 你周围的人是狂者多还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还 是狷者呢?无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应该用“中行”的 标准来加以调节呢?,【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认为言行都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是品德最高尚的人。可是他感叹时人的行为都不符合中庸。交朋友时,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也应该找狂与狷的人,因为狂者勇于进取,而办事不细,狷者为人耿直却不求有所作为。这样在交朋友中,没有“中行”之人,只好求其次。当然,求其次只是取他的长处而并非喜欢他的短处。在一个人的身上仍存在着取其优的问题。在不可求得最“中”的条件下,去求其相对的“中”,这本身仍是合乎中庸之道。,1-12有子

13、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 礼:体现“仁“的各种规则。用:作用,功用。 和为贵:遇事以和谐为可贵。和:和谐,协调。 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贤王。斯:这个,指示代词,指代“和为贵” 小大由之:小事、大事都以“和为贵”为出发点,按这个原则去做。由:奉行,照做。 所不行:名词性词组,作句中“有”的宾语,意思说“行不通之处”。 知:为了。 节:节制,约束。之:宾语代词,这样,这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树达 论语疏证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礼

14、之为用固在乎适合,然若专求适合,而不以礼为之节,则终日舍己徇人,而亦不可行矣。,【读解】和与礼的辩证法 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 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说到底,还是毛泽东给我们开列的公式:团结批

15、评团结。,【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本章论述“以和为贵”和“以礼节和”的思想。 礼,孔子认为以之“经国家”为政制,以之“序民人”为礼制、礼仪。礼是仁义的规范,制度化。礼的主要作用是区别、维护亲疏、贵贱的既和合又等级限定的秩序。和合是目的,维护血缘关系的伦常次序和社会政治关系的等级秩序,则是达到和合的手段。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人和”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宁。就今天来看,人和使祖国欣欣向荣。人心和顺,关系就会融洽,就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否则,人会到处碰壁,家庭会失去温暖,民族会分裂,国家会动乱。可见“和为贵”确实至理名言。 如何做到人和呢?一要心

16、和,从“心往一处想”到“劲往一处使”,团结奋进。二讲人和,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妥协必须用礼加以节制,即“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今译】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注释】 和:谐。各种事物相互配合、均衡,从而达到和谐和统一。别人的意见有错误,能提出纠正、补充、使其恰到好处,也叫“和”。 同:苟同,同声附和。对别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只是赞同。,【读解】 论语讲要 君子与人相处,和平忍让,而其见解卓越,与众不同。小人所见平庸,与众相同,而其争利之心特别强,不能与人和谐办事,但能扰乱他人而已。,左传昭公二十年,

17、齐国晏子为齐君辨别和同二字之异,和如五味调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声一味之同,不与他声他味相调和,如此,食之无味,听之无趣。晏子的解释,可为此章注解重要的参考。,查正贤论语讲读: 【注释】 和而不同:和、同是春秋时两个重要而广泛应用的概念,彼此有重要区别。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谐和。五味要由盐、梅、醤、醋等各种滋味调和在一起才能有味,八音要由各种高下疾徐、清浊长短的声音彼此相济,才能构成动听的音乐。同则是同样性质的事物掺在一起,仅有同一而无彼此相济的差异。 正义:“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

18、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本章孔子讲君子、小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 “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同周围的人的意见和谐一致,但这种和谐一致并非与别人的意见简单的机械的等同,更不是与别人苟同。这里面当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在一些问题上与别人的看法、意见一致,但是却很难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小人对事物没有独立见解,或是对自己的见解的真理性自我怀疑,或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模糊不清,因而极易迷信别人。而且小人喻于利,没有精神追求,或对精神追求不屑一顾。,所以小人往往利同则合,利不同则分,并且在同流合污中还时时勾心

19、斗角。再次,小人在人格上仰赖别人,缺乏骨气,缺乏是非观念,怕得罪恶人,所以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观点。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什么是“和而不同”呢?从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有关论述看,一是因为君子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愿望,追求社会和谐。二是由于君子“博学于文”,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君子虽然知礼,重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会消弭自己的思想信念,更不会随声附和。三是君子人格正直,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违心地奉迎别人。因此,“君子和而不同”。,【读解】李泽厚 论语今读,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评析

20、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读解】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 因此,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 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

21、必察 焉。”(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 是不是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呢?,论语禅解 “不善者恶”,正是好处,何必怪他不善者之恶耶?,杨树达 论语疏证 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注释】 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不分是非、伪善欺世、谁也不得罪的乡里认为忠厚“老好人”。愿:忠实,厚道。 贼:败坏、侵害。,南怀瑾论语别裁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

22、社会的通 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

23、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乡愿”这种人表面上“谨厚老实”,看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处处讨好,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他心里缺乏真实,其言行都不是发自本人的真性情。这种人外博谨厚之名,实系与世俗同流合污、求媚于世的伪善者。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解释:孟子的得意弟子万章问道:“全乡人都说他老好人,他也到处表现是一个老好人的样子,孔子竟把他看成是败坏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指责他,却又举不出大错误来,要责骂他,却也无可责骂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

24、之贼也。”“乡愿”这种人似德非德,以假乱真,所以孔子对这种道德败坏者是表示极大的厌恶和痛恨。,【读解】好恶不等于是非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 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 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 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 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 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 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

25、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以为勇者,恶讦(8)以为直者。”,【注释】 (1)恶:音,厌恶。 (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3)讪:,诽谤。 (4)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5)徼:音,窃取,抄袭。 (6)知:同“智”。 (7)孙:同“逊”。 (8)讦:音,攻击、揭发别人。,【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仁者爱人”,子贡也许由此产生君子是否有憎恶人的疑问。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列举四种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四种人的问题是属道德品质问题。因此他们是“不仁”的人。孔子曾说过:

2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见里仁篇)这就是说,君子既然以仁为本,就必然会对不符合仁的行为表示憎恶。孔子与子贡列举的憎恶的内容,正是不符合仁的具体表现。因此说,有爱必有憎,不过,要正确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读解】 老师和学生的憎恶加起来,一共是七种。这七种憎恶在一般 意义上说都不难理解,但也有几种值得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一是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问题,在颜渊篇里,孔子已经 说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季氏篇里, 孔子又强调过“乐道人之乐善”。其实,这些也就是中庸里 面所说的“隐恶而扬善”的品质。这种品质,正如我们在中庸的 讲解里已经说过的那样,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

27、才能修炼得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犯的,恰恰是称人之恶的 毛病。 二是憎恶把抄袭当作有学问的问题。所谓“千古文章一大 抄”,“剪刀加浆糊”居然也可以使人“著作等身”。稿酬、学位、 职称,专家、学者等头衔都可从中诞生,欺世盗名,那可真是 “盗亦有道”啊!,三是憎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问题。在子路篇 里,我们已经读到过叶公与孔子关于“直”的问题的讨论。叶公 认为,那种过父亲犯了过错儿子都要起来揭发的行为就是直率坦白, 孔子却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率坦白也就在其中了。所以, 孔子并不认为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是直率,而是主张隐恶 扬善,说人家的好而不说人家的坏。 至于说到毁谤上司,勇而无礼,刚愎自用等等,其弊病不言 而喻,也就勿需我们多嘴饶舌了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