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1360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袁伟雄).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特点 与教育,河源中学专职心理教师 袁伟雄,Email: Tel: 13435317615,人心理发展成熟的六个时期,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初期(14、1517、18岁),“第二反抗期” “心理断乳期” 青少年是一群令许多成人觉得惶恐与困惑的孩子,想放手却放不下心,想参与却不得其门而入。 他们进入了一个不平静的年龄。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关系到青少年成年后的个人发展状况(如事业、婚姻、人格等)及其生命质量的高低(如满意度、幸福感等)。,课程内容:,青

2、少年期的性质与基本特征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智能的发展与教育,一、青少年期的性质与基本特征,身体生理的过渡,心理的过渡,社会性的过渡,1、性质: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1渴望独处而又害怕孤独。 2渴望被理解而又不主动理解他人, 3敏感、情绪化、叛逆。 4渴望独立而又离不开父母照顾。 5时常感到渺茫,想找他人倾诉又怕他人看穿自己:,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存在四太和四无的情况,四太: 太动多动,沉不下心做事 太幼稚心理年龄小于体格年龄 太自私以我为中心

3、 太娇蛮娇气、蛮横 四无: 一切无所谓 学习无兴趣 生活无榜样 人生无目标,青少年在烦些什么?,1、情绪困扰情感丰富而不稳定,不满自我形象 2、学习困扰升学压力和学习分化 3、人际困扰社会交往的盲目(盲目反传统、反父母、反师长,盲目相信朋友) 4、性冲动与异性交往困扰,3、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生理成熟(早熟,晚熟) 2)家庭:家长特点、家庭结构、家中排行、生活环境等 幻灯片 12 3)学校: 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期望,教师的能力,教学与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 4)社会环境:文化、风气、传媒等 5)同伴因素,- 一个每个学者走访20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儿童进行了调查

4、,反馈结果显示,孩子们对精神生活、心灵需要比物质条件的要求更加强烈,更在乎家庭氛围。,“父母不要吵架。” “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 “大人说话不要失信。” “我们的小朋友来作客时,要表示欢迎。” “爸妈言行不对时,要接受孩子的批评。” “对我们少发带你脾气,多点笑。” “父母要胡我们的自尊心。” ,教养模式: 权威型教育风格/专制型教育风格/放任型教育风格,三类家庭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专制、溺爱、放任的家庭均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是绝对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很容易形成被动、胆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为。 在溺爱型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

5、切以孩子为重,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青少年很难真正长大成熟,往往依赖性较强,个人独立性较差,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在放任家庭里,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力顾及孩子,许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对和处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一般来说独立性和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与监控,也容易出现意志涣散、人际交往过于随便、自由散漫、难以抵御不良影响等问题。,排行/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随性别、排行、间隔年龄、家庭中姐妹数以及父母的对待等因素而变化。 在和兄弟姐妹的相互作用中,个人习得忠诚、助人、合作、保

6、护弱者等行为, 同时也习得如何处理冲突、相互支持和竞争。,母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刑事犯罪分子调查表明,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829,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5。,特殊家庭:,离婚家庭 分居的家庭 “爆发户”家庭 非婚生子女家庭 下岗职工家庭 流动人口家庭 农民工家庭,寄养的家庭 犯罪家庭 领养的家庭 残疾人家庭 单亲家庭 重组家庭,1.舍本求末。 “才与德的问题” 2.家教奖惩不利。忽视惩罚,孩子就容易在同一地方摔倒第二次、第三次。过多的否定和责备也不行,要知道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他们才越容易认真听。 3.不同身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应该口径一致,否则容易让孩子

7、钻空子。 “手表效应” 4.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态度不认真的表现,那就错了。其实,10%到30%的孩子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家长应该更加仔细地分析其原因。,家庭教育小点滴,家庭教育的原则,(1)创造好环境 (2)平等 (3)与孩子达成共识 (4)赏识您的孩子 (5)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家庭环境对他们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少年儿童模仿性强,这个特点决定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家长们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建立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气氛。 形成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情趣。 树立

8、良好的家风。 搞好家庭的布置与陈设。 父母的表率作用 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文化修养 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3、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生理成熟(早熟,晚熟) 2)家庭:家长特点、家庭结构、家中排行、生活环境等 幻灯片 12 3)学校: 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期望,教师的能力,教学与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 4)社会环境:文化、风气、传媒等 媒体文化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 5)同伴因素,二、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与教育,性心理,或称性意识,是指个体对性以及与性有关的现象的理解, 体验和态度.,1、儿童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2、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 3、青春期

9、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性心理的变化发展: 1)性意识的潜伏期。10岁以前的童年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学龄期前) 2)两性疏远期。也称“冷战期” ( 1012岁) 3)异性亲近期(13、1417、18岁) 4)两性初恋期(18岁之后) 从泛泛的异性爱慕过渡到钟情于某个人 直接而热烈, 追求技巧成熟 一旦碰壁,心理挫折感强烈,男孩: 高谈阔论,吹牛引起注意 逞强,做危险动作 表现男子汉气概,女孩: 倾慕表情 狂热追星 注意对方动作和表情 用打扮、声调、细微关心和体贴吸引对方 有的以成年人作为崇拜和模仿对象,2、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成人感、对自身关注、对性别的态度

10、、早熟与晚熟); 2)引发对异性的强烈感受(好奇、好感、敏感); 3)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困扰; 4)引发早恋与性行为。 5)可能会导致单恋、失恋甚至性犯罪。,自慰行为的出现 自慰行为是指在没有异型参与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满足自己的性活动.它常在青春期的少年中出现. 一般有三种形式:性幻想,性梦,手淫,手淫在青少年中极为普遍。据日本一位学者的调查表明,男青少年手淫的初始年龄集中于1417岁,最早为9岁,17岁的男性和19岁的女性大都有过手淫史,到20岁时几乎100的男性都有过,女性略少些。而美国的一份调查资料统计,15岁的男孩80有手淫史。 国内的一项调查指出,中学生有手淫行为的约占35,但考虑到我

11、国文化传统较保守,这个数据可能低估了。,早恋: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 的行为。年龄在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 爱,属于早恋行为。 青少年早恋的原因 爱慕心理仪表、专长、品行、家庭背景 好奇心理以建立恋爱关系为途径(“与其不试而放弃,不如试过再失败”),愉悦心理与异性密切交往的愉快体验 放松心理解除来自沉重学业负担的压力 补偿心理情感补偿(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的挫折;精神寄托,理解与支持) 逆反心理两性交往中受到不恰当的干预(罗米欧、朱丽叶效应逆反、越难得到的越宝贵),从众心理青少年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比较) 病理心理身心早熟,变态心理(童年经验) 媒体影响网络、影视、书刊,模仿,教

12、师如何应对学生早恋问题 1.态度 青春期的性躁动是正常现象 准确确定早恋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早恋问题 2.策略(“堵”、“”疏) (1)指导学生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排他性 (2)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求得人格完善 (3)教育学生用理智控制情感的闸门 (4)引导学生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 (5)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接触和了解异性的途径,3.心理学技术 暴露技术掀起你的盖头来 主题班会(“爱情”、友谊“”);角色扮演; 诗朗诵(“男生,女生”,“走进男/女生世界”); 与异性接触的集体活动 价值澄清法价值判断 案例、各种观点、针对各种观点发表个人看法 倾听法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 与学生

13、建立个人式互动,充分了解学生 心理自助推荐读物、影片,3、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端正态度:欣赏其变化、体谅其困扰、积极引导、促进发展 2)形成现代性教育理念 3)方法策略: 大方得体地讲授科学的性知识,消除性神秘感; 内容包括:性生理知识 性心理知识 性道德教育: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性道德与性自由 学会自尊、学会负责 组织青少年进行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学会两性交往; 净化环境,消除产生性冲动的诱因; 提高青少年抵御性诱惑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对人对己负责态度。,性心理辅导的原则,正面启发教育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 适时适度的原则 课堂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互相渗透的原则 学校、家庭

14、密切配合的原则,小学性心理辅导内容,我们的身体 良好的卫生习惯 男性和女性 快乐的生日 劳动创造人 美好的家庭与社会 青春期的发育 第二性征 月经初潮与保健 遗精与保健 生命的诞生 两性交往,初中性心理辅导的内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 月经 遗精 少年友谊 青春期的心理发育 异性交往行为规范 人类的性 性欲 早恋 性道德 性的越轨行为与犯罪 家庭 计划生育,我国小学、中学性教育的情况:,2006年7月,四川省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对全省中小学性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涉及700多名学生、1500多名家长和近千名教师。 在被调查的1至2年级小学生中,有58.4%的孩子询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学生

15、中能够正确回答为“妈妈生的”不到1/4, 能够准确地用图画标记出身体隐私部位的不到1/3; 3至4年级小学生中,约1/2不知道什么叫性侵犯,且女孩子不知道的比率高于男孩子; 5至6年级学生中,约1/3的女孩来了月经,但还有1/4的女孩不知道会来月经,6成以上的男孩不知道会遗精,超过1/5的孩子向老师和父母请教性问题感到羞耻,且对性感到神秘。,中学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在性行为方面,约1/5的初一至初二学生、约4成的初三至高三学生看色情资料;近4成的初三至高三学生谈过恋爱,还有7.7%的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 在性教育方面,三成多的中学生在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感到担心和忧虑,超过八成的中学生渴望从父母、

16、老师处得到正面的性知识教育。 82.7%的中学生不满意现在的性观念教育。 尽管有88.8%的中学教师认为,在中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课非常必要,但是约八成的中学教师从未对学生进行过性教育。,韩国:韩国从2001年起,在小学、初中、高中实行每年10课时以上的义务“性教育”制,尤其加强中学以上学生的避孕知识教育,每个学校按类别配备性教育教师。 日本: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课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的图。 新加坡: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 美国: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

17、生、性道德等知识。 芬兰:上世纪70年代开始,性教育就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面的性教育图书。,三、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认识情绪:情绪的体验、情绪的表现、情绪的生理变化 保持积极情绪 调节消极情绪,1、青少年情绪情感特点 1)情绪情感丰富而强烈 血气方刚,年轻的人,火热的心,喜欢劲爆的音乐 2)情绪情感两极化明显 3)情感的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 4)情绪情感开始具有内隐性,2、青少年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1)焦虑感 2)恐惧感 3)抑郁感 4)孤独感,情商(EQ),-瓦特米歇尔的软糖实验;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20取决于IQ,80 取决于EQ,青少年暴力与犯罪问题,

18、原因 内因: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体能旺盛 外因: (1)媒体影响(观察学习) (2)家庭教育(不吃亏) (3)学校教育(对“差生”的歧视;对学生了解不够) (4)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武力解决) (5)缺乏守法意识和法律知识,如何预防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各种学 生的优势与特长 3.后果呈现,防患于未然 4.教给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宣泄、诉说 5.价值观教育,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与教育,1、人际交往及其功能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关系。 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交往对象的变化: 儿童期:父母、教

19、师 青少年期:同学、同伴 成人期:配偶家人、同事,满足青少年社交需要、 获得心理归属的重要源泉,青少年认识自己、 形成自我概念的必要条件,青少年发展社会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力的前提或基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功能,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3、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分析,4 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类型: 不愿交往 交往不足 不敢交往 不会交往 交往过度 交往不当 误交损友 恶性交往 彼此信任度低,5 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 1)认知因素: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功利化 2)性格或人格因素:如自我中心、自尊过敏,心胸狭隘,自控力差等。 3)技术因素:不善沟通,缺乏社交技能。,4、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指导与教育,教师作

20、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合作与竞争,为同伴交往创设 有利条件,交往态度和技能的指导,以教师的接纳影响 同伴的接纳,晕轮效应(光圈效应):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甚至是弱点 。,刻板印象:在认知一个人时,由于人们在头脑中已存在着关于与该人相联系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并把这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这个人的依据,从而产生偏见的认识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刻板效应,又称为社会刻板现象或定型作用。,投射效应: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

21、,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苏东坡和佛印,“佛心自现”,首因效应:它与近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第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保留很长时间。,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首因效应,五 青少年智能的发展与教育,(一)智能观的变化:多元智能观 美国心理学家加纳(Gardnei)的智能观: 1、语文能力:阅读、表达和书写的能力; 2、数理能力:数字运算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能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能力: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能力: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社交能力: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

22、的能力; 7、自知能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有上进心,都在乎学习成绩,却不能专心学习, 有荣誉感,但缺乏自信,消极情绪较多。 三、独立意识强,不爱受约束,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持轻蔑态度。 四、思想早熟,有胆略,善于表现自我。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自控能力差。 五、心理素质不高,受挫承受力差,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六、情感复杂,性意识超前,喜欢结交朋友,异性之间交往增多。 七、攀比心理强,花费无计划,个人开支入不敷出,经济困惑加大。 八、追求时尚,贪玩,惰性强。网瘾、早恋等,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较大冲击。 九、遇到烦恼的问题,渴望向他人倾诉,一般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帮助。 十、逆反心理较重,对压制和说教有抵触情绪,对理性的心理沟通容易接受。,人 这 样 成 长 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吹毛求疵谴责别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自觉有罪; 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自信; 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热爱人生; 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成长,他将学会正义真理。,谢谢大家!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