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199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24,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主 讲 人:弋文武 高级教师 教育心理学博士 单位职务: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时 间: 2010年1月11日 邮 件: Yi_ 电 话: 13139288606,2019/2/24,2,一、校本教研的概念,1.校本培训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校本的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培训是学校和广大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改实验深入开展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校本培训是相对于高等教育为本的教师培训,主要是为了强化教师专

2、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19/2/24,3,接上页,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一种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强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途径。高校提供理论方面的培训而中小学校则提供教育实践的场所,双方共同合作完成教育培养任务。,2019/2/24,4,接上页,(2)高校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特征 教师培训责任由双方共同承担; 中小学有机会参与培训方案的制定; 合作伙伴要充分理解各自的不同角色; 培训课程是连贯的; 合作双方要充分的构通; 要有监督和评价培训质量的制度; 培训经费安排要明确。,2019/2/24,5,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行动研究小

3、组,5个小组, 由西北师大李瑾瑜教授和罗宾逊教授支持(5 teams supported by Prof. Li Jinyu (NWNU) and Prof. B. Robinson)),小组(3人)= 1 个乡镇学校教师 1 个村小教师 1 个西北师大的研究者,2019/2/24,6,接上页,2019/2/24,7,接上页,2.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研究有两层意思,一是研究的结果(outcome)是确认事实的存在、公开、或充分利用某些已经知道的东西;二是研究的结果以前不被人知,这属于学术研究的主要目标。简单说,“研究”可以分为创造新知识和发现并公开隐蔽的知识两类。教科研的全称是“教育科学研究”

4、,是研究的一个领域,具有研究的基本属性,主要研究教育的宏观问题,如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等以及教育目标、学制、学校规模等。由此看,教研应该属于研究的前者,主要关注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设法扩散和使用。,2019/2/24,8,接上页,张海钟教授认为,教研主要指的是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的研究,教科研的研究范围比教研宽。科研和教研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从现象和内容上划分,而应该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区别。在教育领域,一线教师从事的大部分研究活动是教研活动,至少是教研和科研的交叉,但偏重于教研。在教研活动中,课堂活动可以看作是教研的“产品”,但这种研究往往缺少原创性和理

5、论构建,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2019/2/24,9,接上页,校本教研是校本培训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学做教研,本身就是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因此也是一种培训模式。 校本教研是学校行为,即解决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问题或教师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而校本研究是教师凭个人兴趣爱好所开展的研究或单个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2019/2/24,10,接上页,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问题,设计和行动。 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

6、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改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及在职学习培训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19/2/24,11,接上页,3.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在学校中培养学习型教师,使教师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习惯,这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健康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治本之策”,在中小学要大力倡导教本教研活动。 目前,尽管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的动机很强烈,知道教研可以促进专业水平和教育

7、教学质量,但他们的教研能力很弱,当承担一项研究任务后,表现的不知所措。,2019/2/24,12,接上页,一项研究表明:农村教师认为: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发生很大变化的比例分别为80%、47.58%和17.5%。显然,农村教师教研能力是最弱的。有17.5%的农村教师认为,他们的教研能力有“较大”或“很大”提高。其中有34.1%的教师还承担了较多的教研任务,但是真正发表论文的只有14.4%。 这项研究的数据是怎么来的,请各位好好思考一下,回头要讲。,2019/2/24,13,接上页,研究对提升心理专业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是与最终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心理咨询-相关,为实证性假设提供

8、证据。研究是一种在心理咨询专业领域增长知识的手段,通过提供真实数据(factual data)强化或指导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判断,为心理咨询师所关心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2019/2/24,14,接上页,研究结果和研究过程对提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改变校长的观念都很重要。不管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主动的研究者或是被动的研究者,心理咨询专业不能忽视或掩盖本专业领域里的重要研究活动。之所以要对心理咨询进行研究,主要是学生群体差别大、心理问题不一样,对待的途径和方法也千差万别。心理咨询研究主要强调本地的适应性研究。带有结果的研究会不断增加你的研究兴趣,如测量各种心理咨询实践和活动所得的数据。另外,自己的研究

9、成果还可以发表到公开刊物上。,2019/2/24,15,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果例举,心理健康教育对所有儿童都适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pplies to all children, not just those with problems) 一些儿童个体或群体面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Some individual or groups of children are at risk) 使儿童心理健康恶化的因素有累积效应(Risk factors have cumulative effects) 个体儿童的愉快要素需要引起重视(Res

10、ilience factor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individual children)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整个学校的参与(Mental health education needs to take a whole-school approach),2019/2/24,16,二、什么是信念、知识和真理?,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 是什么的问题(what)-本体论(天、道、理、制、质、特和气) 怎么样的问题(how)-认识论(目的和手段、方式和方法) 亚利士多德(Aristotle)提出可以把事物分为十大范畴: 实体(substance), 数量(q

11、uantity), 关系(relation), 方位( location), 时间(time), 方面(aspect), 情景(situation), 活动(action), 和 经历(undergoing)。学习每一门学科,最关键要理解和记住其核心概念,心理学也是如此,如果把基本的概念学懂了,就很容易记住和应用。,2019/2/24,17,接上页,1.什么是知识? 当我们说:“我们知道某种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我知道我的车停在停车场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正规一些。如果我们让p代表一个命题,那么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说你知道p。比如,你知道p专指一件事。如果

12、你知道你的车是在停车场,那么你就相信它了。你就根本没有必要说,我有一个希望、一个愿望、或一种怀疑:“车就在那里” 此时,你有了一个积极的信念。,2019/2/24,18,接上页,再想想,如果你对你的朋友说:“我知道我的车停在停车场里。但是我不相信。”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会怎么看待。你的朋友会感到奇怪,你都已经说你知道某件事,你怎么又不相信呢?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把信念和知识分离开了,正就像“我知道某某校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死亡学生8人,但是我就是不相信。”然而,这是带有修辞性的口语。从另外一方面讲,我们相信它,我们就不会感到震惊。,2019/2/24,19,接上页,从智力层面讲,我们相信它,但是

13、从情感上讲,我们是不相信的。来推断一下,你知道p,那么你对p就会产生某种态度,也就是说相信是那样。因此,“我知道p,暗示着我相信p。”当然,“我相信p”并不意味着“我知道p。”我们可以相信各种各样的事物:外太空有生命,我们的身体状态很好,上帝是存在的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所有这些东西。换句话说,知识暗含着信念,但信念并不暗含着知识。,2019/2/24,20,接上页,知识也暗含着有证据或肯定程度。当你说:“我知道我的车在停车场,”你不仅暗示你相信它而且你有证据来支持它。因此,“你知道p”暗示着“我有证据或有充分的理由支持p。”假如某人声称“你要被提拔。”你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如果

14、那个人回答:“因为我相信它。”此时,你就不会当真。信念只是表示一种对某个事物的态度;这并不充分支持它。唯有证据才能使人相信。另外一个表达有证据或肯定程度的词就是可证实性。如果某人说:“我知道你要被提拔”,他暗示是一种可以被证实的信念。,2019/2/24,21,接上页,我们能否说到知识就是被证实的信念?不能。如果你第二天确实证实你没有被提拔,很显然这个人当时是不知道的。这只是暗示,知识比被证实的信念更大。这同时又暗示真理的存在。对你而言,你知道你的车在停车场,你的车真的就在那里。你可以相信它,并且你的信念就是可证实的。简单地说,只有p是真的,你才能说你知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现在已经触及到了

15、知识具有“有用、传统的特征。”知识是可以被证实的,真实的信念。没被证实的东西不叫知识。,2019/2/24,22,接上页,2.什么是真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也不去深思有关真理的问题。由于我做出了并且肯定了各种的陈述,我们似乎在认识真理方面没有太多的麻烦。当然,如果有人说华盛顿是一个国家的首都,雪是白的,我们会说:“这是真的。”但是,事情并不总是如此。 真理就是客观存在的,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里的以映。,2019/2/24,23,接上页,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全部是正确的吗?,2019/2/24,24,接上页,假如你有一个女朋友。你已经与她订婚好长时间了。虽然你非常热恋她,但你不能保证她一直爱你

16、。有时,她讨厌和你在一起而对别人更感兴趣。然而,当你问她时,她说:“是的。我仍然非常爱你。”她说的是真的吗?她没有告诉真理的想法使你很悲惨。你让她直接说是否爱你,她会很生气,认为你是在怀疑她。“当然,我说的是真理。”她说。“当然,我还是爱你的。”也许你在以后的几天内,仍就把她说的话当成是真的。毕竟,如果你把她的话当作是假的,你会感觉到悲惨的和糟糕的。因为这样会使你感到好受些,至少这种方式正是你想要的感觉。,2019/2/24,25,接上页,但是,几天过去之后,你开始想这样一种真理并不是我所需要的。我所需要的真理远不止只是接受使我感觉良好的这种东西。因此,你要寻找不同的真理。你认为,她对你的真爱

17、也许就在于你认为她的各种行动所意指的东西。她对爱的誓言刚好与你所相信的她的行动所意指的东西并不相符。于是,你告诉她,你认为,她爱你是假的,因为对你来讲,她的行动已经证明她不再爱你。她回答说,你误解了。,2019/2/24,26,接上页,你把各种意义强加在她并不是那样的行动上。她说,她的行动并不意味着她对你反感了。跟你现在这种状态,她才感到放松,而且她感觉,她自己没有必要总是把和你在一起的幸福摆在眼前。现在你就感到更加迷惑了。假如她当初说的话和在你信念中她的各种行动所意指的一致,那么就也就会认为,她所说的话是真的。,2019/2/24,27,接上页,也许现在你开始思考你确实想要的真理是藏在她心里

18、的最真实的东西。跟你有关系的不是感觉好的东西,或者与你的其他信念相符的东西,而是藏在她心里的关于那一切最真实的东西。因此,你会问她:“从内心讲,你到底对我感觉如何?” 她的回答使你更加迷惑。她说:“说真的,我也不知道。我想我对你的各种感觉正是爱的感觉。但是我想我也不知道我自己,不知道爱,不理解怎样感觉才算好。我想在我的心里对你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但是我对我的感情也不理解而且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或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一切。”,2019/2/24,28,接上页,现在你完全不知所措了。你当初想,如果你得到你以外的东西并且发现在她的内心到底是什么,你就会得到最真实的东西(真理)。但是在她的心

19、里的东西就像天上的云彩是多变无形的。你现在也不明白真理到底是什么,或者即使某个东西就是真理。真理难道就是使我们感觉到我们想要的那种好感吗?真理就是符合我们的信念和意义吗?真理就是在我们以外存在的东西吗?当你说,某个陈述是真的时,那到底意味着什么?,2019/2/24,29,接上页,对如何看待真理最普遍的有三种理论。一是真理符合论。真理是与我们以外的真实世界相符合的东西。二是真理融贯论。真理融贯于我们的信念和意义之中。三是真理实用论。真理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2019/2/24,30,三、人类是如何获取知识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回头看历史,人类使用五种方法获取知识:权威、理性主义、直觉、注意凝聚

20、和科学方法。 1.权威。当我们使用权威的方法,有些东西被认为是真的,是因为传统或某些名人说它是真的。然而,我们可以相信进化论,因为我们有名的教授告诉我们,它是真的,或我们真的认为世上有“鬼”存在,因为我们的父母这样说的。,2019/2/24,31,接上页,如果不是为了搞研究,我们会直接接受权威基础上的大量信息,而且通常也不想花费时间或专业知识亲自去验证。比如,我们相信生物学家说:“近亲不能结婚”,但是我们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实例,又比如,外科医生告诉我:“吸烟可致癌”,我会停止吸烟,因为我相信这个外科医生而且也没有时间或手段去亲自做调查研究。,2019/2/24,32,接上页,2.理性主义

21、。理性主义只是应用推理获取知识。假定有一个命题是值得论证的,推理则会根据逻辑规则顺利进行,随后得出的结论就会是真理。实际上,我们非常熟悉推理,因为我们经常用到。比如以下的三段论 所有的心理学教授都是非常有趣的人。 某先生是心理学教授。 当然,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2019/2/24,33,接上页,假如第一个陈述是真的,那么第二个陈述也是真的,而结论一定是真的。在获取真理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不相信推理过程的重要性。 当然,有很多情景,只用推理来确定是否为真理还不够充分。我们进一步来说明,假如你的朋友王先生最近几个月总是闷闷不乐,你作为一个心理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你会想到,心理问题可能

22、产生抑郁症。你知道,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仰郁症,你推断这是王先生患仰郁症的根源。,2019/2/24,34,接上页,那么,利用推理来推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闷闷不乐。我们必须求助于实证。是不是王先生饮食不足?改善各种饮食习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吗?如果改变了饮食习惯,仍就闷闷不乐,那就不是这个原因。只用推理,在某种情景下能产生真理,但是有些情况下,用推理就不够充分。我们也看到了,科学方法也可以推理产生真理,但是推理只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科学方法包含推理,但不是同义词。,2019/2/24,35,接上页,3.直觉。知识也是通过直觉获取的。所谓直觉,意味着是突然的觉醒或“顿悟” ,这是一

23、种突然间涌入意识的清晰的思想或观念。相反,这种思想或观念通常是在有意识的推理不能进行之后发生的。直觉是在不经意当中产生的一种灵感。当然,它的产生一定是受到相关情景的刺激。只要人类存在,直觉就会被当作获取知识的一种渠道,但是直觉仍就是一个神秘的过程,我们对它还只是非常粗浅的理解。直觉是获取知识的第二种途径。心灵学就是从直觉中获取的知识,因为心灵学所做出的预测和描述不是基于任何熟知的理性和推理。直觉途径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提供从不准确的知识中把准确的知识剥离出来的一种机制。,2019/2/24,36,接上页,直觉需要验证,2019/2/24,37,接上页,整个宇宙是处于混沌(chaos)状态,但是人类

24、要认识世界,就必须把知识一层一层从混沌的状态中分离出来,如果不这样做,就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经常用直觉来认识事物,但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如一个人对你的初步印象不错,是否说明此人就是不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心灵学所获取的知识并不是期望得到的或不适合的,也就是说那是不科学的。直觉在科学中最常使用的是在形成假设的过程之中。虽然绝大部分假设是来自前人的研究,但是有些研究来自预感(hunches)。,2019/2/24,38,接上页,这些信念也许是来自他人告诉你的、也许来自你自己的体验和其他信息渠道。没有亲自验证过的信念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有些人说:“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这种信念对

25、吗?这是在学校老师教的,还是听人说的?老师不可能这样教,那就是听说的。一种信念可以是由先前的体验和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而获取的。如果有人要问:“你为什么认为: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 你也许回答来自直觉。把这种直觉可以改为假设并进行验证。,2019/2/24,39,接上页,4.注意凝聚(tenacity)。这是一种通过迷信或习惯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各种迷信代表了一种好像实事早就在那里。习惯或者说是长久性原则。习惯使得我们继续相信某些已经相信的东西。“你不可能给一条老狗教会新诡计。”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暴露原则。我们越加接触某种东西,那种东西就变得越加熟知,而我们也就越喜欢它。实际上就是我们

26、所说的习惯成自然。接触得多,即受到的刺激多,刺激多阈限变高,即变得麻木或顺应。,2019/2/24,40,接上页,政治家特别有心使用这一原则。当竞选时,一个政治家会把他或她的名子张贴在城镇的各个角落,对公众暴露,但是先不涉及竞选的话题。这种反复的暴露使得投票者对这位政治家会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且相信他或她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注意凝聚(tenacity)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但是有两个问题削弱了它的价值。知识只是通过暴露原则是不精确的。每个人都听说过:“你不可能给一条老狗教会新诡计。”而实际上老狗同样能学会某些东西。它们可以有较多的抵触,但是还是能学。比如Freud心理分析理论实际上已经成为每个

27、学生必修的心理课程。当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超我或本我的概念。,2019/2/24,41,接上页,5.科学方法。虽然科学方法也用推理和直觉来寻找真理,但是它依赖客观的评价是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最大区别。科学实验是科学的核心。科学研究的方法非常的直截了当。凭借某种手段,从现有的理论进行推理,科学家就依此形成了有关某些现实特征的假设。他或她可设计一种实验来客观地验证这个假设。这些由实验而获得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分析,而这个假设可以得到支持、也可以被否定。在这一方法论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管科学家是否相信这个假设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是真是假,这个实验会为客观地评价这个假设提供基础。由实验而获取的数据可以得到与

28、现实相符的结论。,2019/2/24,42,接上页,因此,科学研究方法论就是要保证对真理的推断必须与这种现象的客观事实相符。这种方法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实验者能持有各种不正确的预感,并且这些数据将验证他们。这些预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修正并再次测试。这种方法论虽然有时费时费力,但是具有自我纠正的特点,从长远讲,获取真理的可能性更高。,2019/2/24,43,四、科学是什么?,科学表示探询的逻辑性,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然后获取知识体系。科学的目标就是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说到“认识” ,老百姓和科学家都在做,但是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例好,大部分人根本不理解内部的燃烧引擎。有些人只是满足于知道用钥匙开点

29、火开关,同时踩一下油门(the accelerator),而有一些人一直要探求其他更深的知识。科学工作者决不满足于浮浅的要求,而是要深入地检验一种现象。只有当一种现象被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了,然后还要可以从预测,在大部分情况下要能控制。这才是科学工作者所谓的“认识”。科学具有以下几种功能:,2019/2/24,44,接上页,1.描述性 需要对某种现象进行准确地描述,确定存在的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比如,皮亚杰(Piaget)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就是从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深入的观察。又比如,我们不能解释分离性焦虑的存在(当妈妈走开时,婴儿的哭泣和寻找)。科学知识最典型的是从描述开始。,2019/2/24,

30、45,接上页,2.解释性 主要是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存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科学家在解释某个现象时非常谨慎(cautious)和保守,因为很多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新的证据有必要取代原有的解释,随着研究过程的推进,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解释现象的原因,也正是这样,科学工作者才有能力预测和尽可能控制所发生的事情。,2019/2/24,46,接上页,3.预测性 在真正发生之前就能预测某一事件。预测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的。预测是一种能力,比如一个教师早早就知道读个硕士学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很重要而且也行动了,后来等自己年龄大了也不后悔而且还尝到了甜头。这时,他就很自豪地说“自己有远见。”科学研究

31、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2019/2/24,47,接上页,4.控制性 要对决定现象的各种条件进行控制。这里所说的“控制”是认识一种现象的先决条件或原因。当认识到了这个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就能得到控制并且产生所期望的现象。心理学家就是通过直接控制一些变量来间接影响行为。比如有一个假设:挫折导致攻击行为,假如知道这个假设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控制可以通过让一个人受挫折或不受挫折来控制他的攻击行为。“控制”是指控制一种现象产生的条件,而不是现象本身。在实验心理学中,“控制”是指消除或停止外源变量的影响。别外,“控制”还指决定某一行为的先决条件,这里有三层意思:第一是通过比较检查或验证,第二

32、是把现有条件保持为一种常态,第三是指导某一特定行为的变化方向。,2019/2/24,48,五、科学理论是什么?,应用科学的方法去客观地观察最为重要的是积累最值得信赖的实事。当然,积累一大堆实事不足于回答所有教研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科学家已经发现,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工资收入较低的人会生气和沮丧。一个老师如果感到他的工资与他所干得工作正适合,那么他就倾向于努力工作。如果这样的实事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地积累,研究人员有必要再对这些实事进行整合、总结,以便对某种行为做出更加充分的解释。在科学研究中,这就是理论所发挥的作用。理论并不完全是通过总结、整合现有的数据而形成的。,2019/2/24,49,接上页,

33、一个好的理论需要通过提出新的假设然后进行实证研究。因此,一个理论必须有能力指导,同时还能总结已有的研究结果。理论起源于实证观察,一旦理论形成了,就一定要指导下一步的研究。这种研究结果又反馈和决定这一理论的有用性。如果这个理论的预测通过科学方法得到肯定,那么这个理论在解释一种特定的现象时就会非常有用。如果这个理论被科学的方法否定了,那么就说明这个理论不准确,要么再进行修订,要么就废弃不用。在科学领域,理论归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归纳是科学领域的一项有价值的活动,因为它整合和总结了实事,然后让我们对某一特定的现象给予充分的解释。,2019/2/24,50,五、人的特点是什么?,没有证据表明,黑豹

34、(panther)会对鹿死时的剧痛而产生复杂的心理斗争,也没有证据表明,母鹿从白杨树上(aspen)撕下树叶时,它为树叶的颤抖而产生复杂的心理斗争,但人是有灵魂的,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本质的区别。当人要回忆、或形成一种信念、或得到道义上的认可,他会白天晚上睡不觉,反复思考。,2019/2/24,51,接上页,1.人刚出生时是最脆弱的。我们出生时,没有其他形式的生命所具备的带有遗传烙印的行为。森林里的幼小动物在没有成年动物的帮助下可以生存;而人就不行。我们在幼小的时候要活下来,在几年之内必须由他人操心、照顾和关爱。多大程度上为人提供所需要的爱、照顾成为个体终身调适的关键阶段。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最

35、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调适” Surya Nath Prasad(1990)认为,生命就是一个调适的连续过程,通过调适满足我们自己的各种需求并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当每个人能高效处理他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说,他调适良好;当他遇到太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表现出焦虑、效率低下、不幸福等,我们可以说,他适应不良。,2019/2/24,52,接上页,2.人类是具有最大生长和发展潜能的物种。人的大脑可以增至原有的三倍而且在能力上增长更快。这种脑力,加上超过任何物种的脑能量给了我们无限发展的可能。人的潜能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体而且也取决于环境和在认可和开发潜能方面的帮助。 3.人还有最

36、高层次的交流技能。这种技能使得我们向他人详尽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思想;作为教师可以向他人教语言;也能使我们记录、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人利用语言和动作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双重能力是人际间交流和产生爱的基础,这就形成了人类最主要的刺激。与他们发生联系的能力成为一种幸福、适应良好的生活核心。,2019/2/24,53,接上页,4.人种间具有比其他物种更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而且拉大了社会发展潜能的距离、促成了社会文明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为心理咨询师对开展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5.人控制环境也受制于环境。如果离开了一个人所生存的环境,他的行为就不可能被完全认识,因此,对人的研究

37、来讲,环境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2019/2/24,54,接上页,6.人是唯一可以操控时间流(time stream)的物种。我们可以回忆过去发生的事,现在能采取行为,并且规划未来。这就给了我们积累过去的成功经验、回避过去的错误、预测未来、和规划开发我们潜能的能力。 7.人有理性和顿悟的能力。这两个因素使得我们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并进行变革。按计划实现个体变革的潜能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调适的重要领域。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理性地行动也是成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2/24,55,六、科学研究的功能,你是否思考过怎样认识真理?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发现有关这个世界、我们自己和其他真理东西就成了一项重

38、要的活动。比如说,你是教地理的,你就需要发现某个区域地理方面真实的东西。这个区域是山还是平原,是农业还是工业区。如果我们对研究人感兴趣,我们需要知道有关人的最真实的东西。人类是怎样思维的?当一种感觉或运动产生时,机体本身会发生什么?当我生气时,是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基本的生理模式出现?那么这个模式是什么?在生活中,我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当老师吗?动物是否真的也思维?,2019/2/24,56,接上页,一、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观察性研究和真实的实验研究。统计技术对这两类研究都很重要。 1观察性研究。这类研究中,研究者没有主动控制的变量。主要有自然主义的观察,系数估计和相关研究。用自然

39、主义观察法,其主要目的是对研究的情景进行准确的描述。调查、公众民意测验、中小学心理健康基线调研等都属于这一类。,2019/2/24,57,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ation,2019/2/24,58,接上页,2019/2/24,59,接上页,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重点关注二个或多个变量是否有某种关系。比如心理咨询(辅导)室的功能发挥是否与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水平相关,又比如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否与平时的学业成绩相关。 2真实的实验。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设法要找到一种变量的变化是否可以引起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被控制的,研究的对象则是对另外一个变量的影响效果。最简单的

40、实验研究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2019/2/24,60,接上页,2019/2/24,61,接上页,2. 研究可发挥什么作用? 提供证据,验证直觉 以事实作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 有利于对说服别人提供新的见解和知识 引导有益的实践 使教师-研究者更自信 对其它研究提供帮助,2019/2/24,62,接上页,3.科学研究中的统计术语 群体(population)。群体是调查者感兴趣研究的完整的一套个体、对象,或分数。群体是一个庞大的个体群,在实验中被试则是从其中选取。由此可见,群体并不一定指人群而是所在需要研究的对象。 样本。样本是群体的子集。在一项实验中,为了经济省事的原因,研究者通常选取

41、一小部分被试而不是全部研究对象。这一小部分群体就是样本。,2019/2/24,63,接上页,变量。变量是在不同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条件上具有不同特点或性质的某些事件、对象、或人。身高、重量、反应时、及药物剂量都可以是变量。一个变量应该有相对照的常数(constant),这个常数的值在不同的时间不会发生改变。 自变量。自变量是在试验中由研究者系统控制的变量。在很多实验中,研究者总想确定,一个变量,在这里比如为变量A,对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的影响效果。为此,研究者控制变量A的水平,并且测量对其它变量的影响效果。变量A则称为自变量,因为变量A的水平是由实验者或独立于其他变量变化的控制或影响。,2019/2

42、/24,64,接上页,因变量。在一项实验中,因变量是研究者是测量自变量的影响效果。 数据。在对被试进行测量时的结果称为数据。通常数据是由测量自变量或其他被试的特点如年龄、性别、被试数等等。刚开始测量所得的数据又称为原始数据。 统计。统计是对样本的量化特征中样本数据的运算。,2019/2/24,65,接上页,4.随机抽样。理想状态下,应该对研究的群体(population)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如果这样做,成本会非常大。因此,需要对群体进行抽样。抽样是应用了概率理论。抽样的数据为样本,样本必须是群体的代表。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适应于群体。 对于样本数据的统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描述性统计,一类是推断性

43、统计。比如我们要对农村学校的教师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例证.doc)这就是典型的描述性统计。,2019/2/24,66,接上页,推断性统计并不仅仅关注描述性数据,而是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群体。当然,这部分统计比描述性统计复杂得多。它涉及到概率和各种推断测试,如方差分析。比如甘肃省至2006年全省小学和初中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65%和95.09%。而这里的百分比就是对甘肃省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水平群体的推断。因此,描述性统计是对已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推断性统计则是利用已有数据对群体进地的推断。,2019/2/24,67,接上页,5测度 所谓统计就是要处理数据,而数据又是测量的结果,我

44、们需要花时间来说说测度的问题。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因为采集数据使用的测度类型决定了由哪一种统计推论测试来分析数据。从理论上讲,一个测度应该有以下一到两个属性:数量级(magnitude)、邻近之间相等的间隔、和绝对的零点。通常有四种测度:名义的(nominal scales)、顺序的(ordinal)、等距的(interval)、和比率的(ratio)。它们具有的数学属性是不同的。,2019/2/24,68,接上页,名义测度(nominal scales)。是最低一级的测度而且常用于具有质性的变量而非量化的。质性的变量有运动鞋的牌子、水果种类、音乐类型、每月的节日(days of the mont

45、h)、民族、宗教爱好、学校类型、心理咨询证书的类别(原劳动部的心理咨询从业证书、团中央的心理辅导员证、卫生部的咨询证书)等。这种测量是以类划分的。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你可以推测在全省有持不同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你需要知道有多少教师拿到了“劳动部的”,有多少拿到了“团中央的”。如果我们要比较哪种证书在教师群体中最多,这就需要名义测度。不同类型的证书只是不同的名子,而它们之间没有数量级关系,也即不能比较哪个层次高、哪个层次低。,2019/2/24,69,接上页,测度变量最基本的性质是等价(equivalence)。这是什么意思呢?特定类别的所有成员从类别变量的角度看是相等的。比如你把持团中

46、央心理辅导员证的教师设定为一类,那么所有拿到该证的教师都是雇平等的。这是从“证书”的角度来说的,此时暂不考虑该“证书”内部不同的等级。而如果在“证书”内部又有了不同的级别如劳动部的分一级、二级和三级,我们则可以用其他测度来测定。比如在兰州市有20个教师持劳动部“证书”,而有10个教师持团中央“证书”。“20”和“10”之间就没有数量级关系。但是,我们可以从数量上比较持哪种“证书”的教师多。因此,名义测度没有数学属性中的数量级、邻近之间相等的间隔、和绝对的零点的性质。它只是对事物的一种分类,而各类之间是互相排斥的(exclusive)。,2019/2/24,70,接上页,顺序测度(ordinal

47、 scales)。它代表了较高一点的测度水平,但是只具有相对较低的数量级性质的水平。在顺序测度中,我们可以根据“多”、“少”、或其他所要测量的变量进行排序。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尽管这种测度允许使用“好于”“相当于”“少于”等来进行比较,并不是说在这个测度上相邻单位间有数量级差异,即不能说“好”和“良好” “良好”与“差”之间的差异度是一样的。因此,顺序测度的相邻单位之间没有相等的间距(equal intervals)。,2019/2/24,71,接上页,比如平庸的老师讲,好教师解释,优秀教师演示,伟大的教师启迪。(The mediocre teacher tells. The good teac

48、her explains. The superior teacher demonstrates. 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又比如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随数字变大,学历水平越高,它既有类别测度又存在量的关系,所以比名义测度级别高。,2019/2/24,72,接上页,等距测度(interval scales)。等距测度代表了比顺序变量更高的测度,它有数量级的性质,而且相邻单位间具有相等的间距,但是它没有绝对的零点。等距测度具有顺序测度的性质。所谓“相邻单位间相等”是在测度上相邻间被测量的数量相等。比如,温度35和36之间差1,36和37之间也差1,

49、这两个“1”具有相等的数量级。也就是说,等距测度的各成员(the numbers on the scale)间是连续变化的过程。 比如年龄、教龄等。,2019/2/24,73,接上页,比率测度(ratio scale)。比率测度是最高的测度水平,它当然有等距测度的性质,同时,还有绝对零点的性质。如果没有绝对零点的性质,用测度的读数计算比率就不合理了。正就是有了绝对零点的性质,才使得比率成为可能。 以上四种变量中,类别测度是基础,是定量分析的前提,用得较多,如农民工子女和非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等。,2019/2/24,74,接上页,心理学中的很多测度常常好像看成了间距测度,而且并没有构建起清晰的“每个测度相邻单位间具有相等的间距。”IQ的测量、情绪变量如焦虑、抑郁,人格变量如自我效能、内向、外向和霸道、成就变量、态度变量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请看附件)。如果不是比例测度,你就不能说IQ得分160的人的智商比IQ为80的人高两倍。间距测度中,如果要建立相邻测度间具有相等的间距(equal intervals)是非常困难的。,2019/2/24,75,接上页,6连续变量和不连续变量。变量是某个事物的特征或性质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赋值。比如性别可以是一变量,它的赋值是男和女。我们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