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325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示.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 (广东卷)分析及启示 宝安区教育局教研室(518101) 左香华 27789724(办) ,一、200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二、试题特点,三.对2005年高考化试卷的总体评价,一、2004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启示,二.试题特点 1.题量增加,难度增大,2005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总题数为27题,其中19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2道无机题、2道有机题和2道计算题组成了2005年的高考化学试卷,比2004年增加了1题其题型基本稳定,分值分配合理。,()送分题分数减少 ()第卷简答成分增加 ()陌生题题量增加 ()试题的综合性增强 (5)

2、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六年高考化学试卷难度系数统计表(广东卷),不考难题,照样有较好的区分度 韩家勋语。,2、凸显能力,注重表达 考查主干型知识,能力要求高。,第卷中有处出现“操作是”题20()、题21()的字样,要求学生回答真正的实验操作;有3处要求学生回答“原因及验证方法”题20();有2处出现“理由是”题21()、题22(4)的字样,要求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进行文字表达。,3.支持课改,体现创新 高考支持课改这是不争的事实。整份高考试题,“研究性学习小组”(题20、题26)的出现频率就有2次,而这2道试题均能体现科学探究精神。,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现代化学学科的高考试题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真实地反映和模拟现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社会、科技、生活(STS)三者之间的互动,它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联系实际,运用化学视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感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5.强化实验,突出特色 2005年化学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化学实验中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实验操作,重点考察,()实验安全,得以关注,6.高考热点,常考常新 化学奥赛题移植、改造而来,颇具新意 。 题.,7.运用图像,考查能力,“化学反应原理”与“数”和“

4、形”的有机统一 。,()正确识图,例题(02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解析】本题别出心裁,将KOH和Ca(OH)2混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事实上,在通入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先后发生了以下三个离子反应,即: CO2+2OH =CO32 +H2O Ca2+ +CO32 =CaCO3 CaCO3+CO2+ H2O = Ca(HCO3)2 ,反应一旦开始,即连续发生反应,且沉淀量逐渐增多;当Ca2+反应完时,生成的沉淀量最大,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的OH与之发生反应,但沉淀量不变(图

5、形上出现平行于v轴的线段);OH 反应完毕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即发生反应,沉淀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故答案为(D)。,(2)科学析图,(05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23),(3)合理用图,例题.向100mL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2S溶液,先生成淡黄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为浅淡绿色,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黑色沉淀。,(1)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图是沉淀质量与所加Na2S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试根据上图计算该FeCl3溶液和Na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图中m和V的值。,【解析】 (1)2Fe3+ +S2 = 2Fe2+ +S; Fe2+ + S2=FeS (2)由图知:n(S) =

6、3.2g/32g mol1=0.1mol 2Fe3+ + S2 = 2Fe2+ + S 0.2mol 0.1mol 0.2mol 0.1mol c(Na2S) =0.1mol/0.2L =0.5mol/L c(FeCl3) = 0.2mol/0.1L =2mol/L m =0.2mol 88g/mol +3.2g =20.8g (V200)103L0.5mol/L =0.2mol V =0.6L=600mL,(4)细心作图,例题.已知Fe2O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Fe2O3 +CO 2FeO +CO2 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2O3 、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1)

7、上述固体混合物中,mFemO不可能是 (选填a、b、c,多选扣分) (a)219 ( b)217.5 (c)216 (2)若mFemO =218,计算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 (3)设Fe2O3被CO还原的百分率为A%,则A%和混合物中mFe:mO的关系式为(用含mFe、mO的代数式表示)。 A% = 请在右图中画出A%和mFe/mO的关系的图形。,(4)如果Fe2O3 和C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 Fe2O3 + CO 2Fe3O4 +CO2 Fe3O4 + CO 3FeO + CO2 试分析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及相应的mFe:mO(令mFe:mO=21:a,写出a的取值范围

8、)。将结果填入下表。,三.对2005年高考化试卷的总体评价,1.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到考查学生的“双基”。 .试题着力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较大的难度。,陌生度较大,大部分试题面孔较新,都是好题,但拼在一起,则显得难度过稍大 。,第22题考查利用钛铁矿制取二氧化钛并非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启示 .加强概括总结,培养归纳能力,2.立足“三基”教学,培养解题能力,3 .强调过程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例(200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第21题).通常人们

9、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化学键 键能/kJmol1 SiO SiCl 360 HH 436 HCl 431 SiSi 176 SiC 347,工业上用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2H2(g) Si(s)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_kJ/mol,+236 kJ/mol,1mol硅可形成多少摩尔共价键?是乘以、乘以,还是?,.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表达能力,5 .吸纳课改精华,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具有的两性: 新颖性、 恰当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