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6839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入学准备.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 小 衔 接 与 入 学 准 备 一对幼小衔接的理解 (一)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 所谓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 过渡到小学,幼小衔接是一短期过程。 这 是一大误区,幼小衔接并不是一个孤立的 过程,家长不仅应关注现在,更应关注孩 子今后成长中的各种需求。 2. 单向衔接 在不少地区,幼儿园积极地开展 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主动向小 学靠拢,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 、教学方 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 。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 特点,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 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 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从离开幼儿园, 到走进学校做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 只有两个月时间的差别,但是,却从 心理和生理上有着

2、本质的不同。幼小 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 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通过 衔接工作,老师家长可以加深对孩子 的了解,对小学教育做出更为正确的 评价。二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的 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我国幼儿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的重 视,多集中于课堂、知识,服从等方面, 而忽视儿童自身的特点(如:爱好、兴趣 等)以及儿童长期发展所需的必备素质( 如:自信、人际交往,学习潜能等),这 样的观念结构势必造成对儿童有关方面能 力的片面培养,不利于儿童的长期全面发 展。因此,应该积极地促进观念的转变, 改善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以及对以后长 期

3、发展的准备状态。 幼小衔接课程 一. 心理状态的准备 入学愿望 学习兴趣 (一).让孩子了解小学,喜欢小 学 1、参观观摩,激发入学的愿望。 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为了 激发孩子入小学的愿望,让孩子顺利 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小心理压 力,降低精神负担,我们会带孩子了 解了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 如参观小学的校园,参加少先队活动 、观看升旗仪式、看小学生上课,看 小学生做作业,和小学生交谈,与小 学生联欢,通过活动,让幼儿较好、 较全面地了解了小学、了解了小学生 学习等情况,使幼儿在思想上、情感 上作好了入学准备,激发了他们对小 学的向往之情。 2、模仿、学习,萌发当小学生 的积极情感

4、。 为了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进一步的认 识和了解,从而萌发当小学生的积极 情感,在组织参观、观摩的同时,可 以通过让孩子戴红领巾、背书包、坐 小学生的课桌椅、请小学老师为孩子 们上课等实践活动,帮助孩子真正理 解了入学求知的目的,形成了正确的 入学态度和情感。 (二)学习兴趣 从幼儿到小学生,儿童身心发展是具 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把握好了连续 性,衔接过程就不会重复停滞;衔接 过了头,则会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阶 段性。从幼儿心理来看,当幼儿不能 理解过深、过难的小学学习内容和任 务时,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而 学习不好,又会被人认为“不聪明”, 进而丧失自信心。 从幼儿的长期发展来看,目前还不能

5、证明 早期教育引进小学教学内容保证儿童在学 校长期获得成功。相反,由于在幼儿园中 已经学过了,到小学又接受重复刺激,孩 子的学习兴趣会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炒冷饭”很 难使其全神贯注地再学一遍,极易导致其 上课分心、走神、做小动作,难以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二. 社会素质的准备 行为规则意识 任务意识 人际交往能力 1. 行为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 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幼小衔接阶段 注重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充分利 用和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活动的情节 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如:通过游戏活动模仿小学生课间生 活,如设置上下课的铃声。当下课的

6、铃声响起时,幼儿则离开座位自由的 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在头脑中 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利于帮助他们 提早适应小学的活动常规,增强幼儿 的规则意识。 2. 任务意识: 4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指定任务的 能力。”让幼儿完成适当的工作,有利于提 高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值日生、小组长 等工作让幼儿尝试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等活动让孩子掌握 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了孩子的任务 意识。 同时根据幼儿园活动的内容,设计一 些亲子作业,如让孩子把一些简单的 儿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由爸爸妈妈 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回家和 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等,让 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

7、的好习惯 ,由此增强了孩子的任务意识。 3. 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 ,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 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 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 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 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 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 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 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 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 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 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 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 抢玩具,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 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 很小,但却有

8、利于创造出友好合 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 交往能力。 三. 行为习惯的准备 1. 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内容较广, 包含了生活的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 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 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等等。 怎样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 养? 结合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孩 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先是教会幼 儿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收拾文具,怎 样做值日生。 在此基础上,根据大班幼儿竞赛意识 强的特点,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 动。评一评谁整理书包时速度能得第 一,谁的书包里最整洁,谁的值日生 做得最出色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 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了 孩子独立

9、生活的能力。 2. 学习能力的准备 记忆力 思维力 想象力 注意力 观察力 经典儿童智力开发中的 注 意 力 一、经典儿童智力结构 v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 力。” v教育研究表明:幼儿与小学的衔接首要问题 是其注意力发展水平。幼儿的注意力能否集 中稳定2040分钟是幼儿入小学的关键。 二、儿童经典智力结构 v儿童智力:五大要素 v 注 意 力: v观察力: v记忆力: v思 维: v想象力: 1. 注意力的定义 注意力是人的意识对外界 事物的定向、集中 和聚焦能力。 多元智能结构中的注意力 v内省智能 v注意力+情绪控制+意志力+道德体验。 。 v注意力:多元智能最核心智能

10、的核心。 v 儿童智能的门户 v 影响儿童智能发展的第一要素 v 儿童智能开发的起点 注意力的集中性 v集中性是心理活动不仅离开一切无关事物, 而且抑制了无关活动,使选择的对象维持在 相对的时间内,保证对对象的清晰反映,即 在特定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 v当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聚精 会神”的时候,就成功做到了排除无关干扰, 那么他对课堂内容就会记忆清晰,领会深刻 ,掌握准确,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 4.注意力的分类 v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v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主动地为一定任务服务 ,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维持的注意,它是自觉的 ,并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 v无

11、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发 生的注意。它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引起无意注意 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及人自身的状态,知 识和经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注意的稳定性 v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 持在注意对象上。对象的新颖性、 多变性,对象给予刺激的强度和持 续时间,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 个体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等等, 都是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4)、注意的转移 v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迅速 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或活动,指向 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先后对象 或活动的新异程度,吸引程度,以 及个体对对象或活动的认识和兴趣 等等,都会影响注意转移的迅速程 度和难易程

12、度。 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v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 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 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 特征的一组综合症,是颇常见的儿 童行为问题。 7. 注意力缺损 v这类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强度弱、维持时间短暂、 稳定性差。完成某项任务除需主动注意外,尚需有 相应的注意强度和时间,如10-12岁学生应能保持 30分钟以上的专心听课时间。注意力缺失(ADHD )儿童则难以做到,他们专注时间短,很难维持注 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 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爱虎头蛇尾,不能很好地完 成老师或家长交给的任务。这类儿童做自已感兴趣 的事情会相应延长注意力,但从

13、事一项活动时容易 分心,很容易被外界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 力转向无关事物。 冲动控制能力差 v孩子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缺乏耐心、烦躁不安、不能等待 ,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常常是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就 抢着回答,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往往是这类儿童的突出 特点;考试中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核对,常常丢掉一些 题目未做或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甚至试卷的背面还 未翻过来看就交卷,导致考试成绩不好;平常行为鲁莽,行 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 结果;遇到不愉快的事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自已的不快 ,而总是发脾气,走极端,甚至出现对抗行为;当他们有要 求时,必须立即

14、得到满足,不能等待;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 ,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 活动过多 v活动过多的儿童明显地比别的儿童多:动作杂乱无 章并不停地变换花样,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 他们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呆在家中,走路时不是“ 走”而是“跑”,行走时不是走在路中间,而是在路旁 跳来跳去,或是绕着障碍物行走;过马路时不怕危 险,快速地奔跑;到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也不安静 ,总是让大人为他绷着一根弦,担心他们的安危; 下课后,他们也不会安静地呆在教室,而是与别的 同学在操场走廊上你追我赶,大声喧哗。 小动作过多 v多动症儿童的小动作也明显过多。如坐着时不安静 ,有如“陀螺”一样不断

15、地转动,好像有针刺在屁股 上不舒服而扭来扭去。上课和做作业时双手也停不 下来,总是玩东西,把书页的边卷来卷去,用手撩 拨同桌,弄出噪音。有的儿童手中没有东西玩就咬 手指和指甲,咬铅笔。做作业过程中总是离开坐位 ,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又去上厕所,或者这里摸 一摸,那里动一下。还有一部分儿童主要表现为小 动作的增多,在外跑跑跳跳的大范围活动增多却并 不明显。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患儿,只有长期与儿 童接触的老师和家长才能发现他们的多动。 语言过多 v多动儿童往往也会表现出语言的增多:平常 好争吵,爱插嘴,很难静下来倾听别人的谈 话;在课堂上喜欢同旁边的同学说话,回答 问题时经常会在老师的问题还未说完就

16、抢着 回答,以致回答错误;有的孩子好出风头, 经常在课堂上弄出一些噪声或说出一些引起 别人好笑的话而吸引别人的注意,搞得全教 室哄堂大笑。 四、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v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 v 23岁为1012分钟 v 56岁为1215分钟 v 710岁为20分钟 v 1012岁为25分钟 v 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v孩子年龄越小,专注的时间越短。由于小孩子大脑发育不完 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因而自制能力差 ,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 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五. 注 意 力 训 练 1. 幼儿注意力能提升吗? v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17、作为智力核心的注意 力是能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提升的。 v幼儿注意力训练能改变人脑对事物的集中与 聚焦能力。 v注意力训练应该是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幼 儿进入小学,首先要解决幼儿的注意力问题 。 2.注意力测验与评价 现在我们对您的孩子做注意力小测验,看看 您孩子的注意力现状。也好根据孩子的注意 力现状更好地进行注意力训练,还可以在训 练之后进行前后对照,看看孩子的注意力提 高了多少。 (1)、舒尔特方格测验 v先来进行一个舒尔特方格测验:以最快的速 度从1数到25,同时要用指向数字。 22 21113 14 20212 16 15 4317 11 25 518724 10 1962389 评

18、价 标 准 v把三个方格的成绩加起来除以三就是平均成绩了, 对比一下: v40秒以上:反应不够快,需要加强训练喔。 v30-40秒:反应较快,但是还要训练继续进步喔。 v20-29秒:反应很快,稍做训练就能达标了。 v10-19秒:反应极快,不需要进行反应速度的训练 了,进行其它注意力项目训练吧。 v10秒以内:世界先进水平,根本不需要进行反应速 度的训练了。 (2)、找断点 v我们再来做一个找断点的测验吧。用眼睛跟 踪每一条线,找到每条线的断点,把断点数 加起来。 v总共 67个断点 v1分钟以内:极高 2分钟以内:很好 v3分钟左右:正常 3分钟以上:稍差 3. 注意力训练教材 v由教育心理学家组织幼儿教师和美工编制的 儿童注意力训练,22课,每课14页。 v儿童心理:色彩,图形,趣味,赞扬 v家 庭 用:亲自互动 v幼儿园用:辅助教材 注意力训练的目标 v儿童注意力训练的伟大目标是全面提升儿童 的内省智能。 v内省智能是儿童最大的智慧,最高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