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3903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第5节病毒.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只有在活细胞内表现出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生物大分子。 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病毒的宿主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宿主种类和组织细胞种类。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另一方面,病毒又具有宿主特异性,即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分类: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可将之分为噬菌体、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等。,一、病毒的特点,1. 个体极小: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nm间。 2. 没有细胞结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3. 专性

2、寄生: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因此,本身不具备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开寄主细胞不具备任何生命特征。 4. 在寄主体内抵抗力强: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可能对干扰素敏感)。,微生物的大小比较,葡萄球菌 (1000nm),牛痘病毒 300250nm,A,B,C,D,E,F,G,立克次体 450nm,衣原体 390nm,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B、腺病毒 (70nm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D、乙脑病毒 ( 40nm ),E、蛋白分子 (10nm ),F、流感病毒 ( 100nm ),G、烟草花叶病毒,二、病毒的形态

3、,1. 病毒粒子的主要形态 球状:大多数动物病毒和真菌的病毒。 棒杆状:大多数植物病毒呈棒杆状。 蝌蚪状:部分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 线状:有些植物、昆虫和细菌的病毒呈线状,2. 病毒的群体形态 包含体:病毒感染寄主细胞后,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小体,称为包含体。如,有些动植物的病毒可形成包含体。 多角体病毒:昆虫病毒在进入昆虫细胞细胞质内,再集合起来,于外面包围一层蛋白质膜,成为一种多面体包含体,称为多角体病毒,又称昆虫包含体。 噬菌斑: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即为噬菌斑。其形成可用于捡出、分离、纯化噬菌体和进行噬菌体的计数。 空斑和枯斑:空斑是动物病毒在

4、宿主单层培养物上形成的一种病斑;枯斑是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一种病斑。,三、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 病毒体的结构 (1)病毒体 (virion) 核心 衣壳 衣壳由衣壳粒组成 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包膜 结构比较复杂,少数病毒的包膜表面刺突。,烟草花叶病毒结构,腺病毒结构,噬菌体,2. 病毒的对称机制 对称型式主要有三种: 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3. 病毒的化学组成 简单病毒的化学组成只含核酸和蛋白质。 复杂还含有脂质、碳水化合物、多糖(以糖脂、糖蛋白存在),以及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如胺、无机阳离(铁、钙、镁、铜、

5、铝离子等)。 (1)核酸:每一种病毒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病毒核酸储存着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增殖,以及对寄主的感染性等。 动植物病毒核酸类型:dsDNA / ssDNA / dsRNA / ss RNA。 病毒其核酸含量占1-5%不等。,四、病毒的主要类群,自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以来,已发现3600多种病毒。 1. 微生物病毒:侵染细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病毒,通常称为噬菌体,微生物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真菌、蓝绿藻中也发现有病毒的感染。 噬菌体: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噬菌体的形状:蝌蚪形、球形、丝状。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

6、头部外壳及尾部均由蛋白质组成。头部内是核酸,大多数噬菌体的核酸是双链DNA,也有的噬菌体是单链DNA或单链RNA。,2. 植物病毒:植物病毒大部分属于ssRNA病毒,其基本形态有杆状、丝状和等轴对称的近球状二十面体,一般没有包膜。但它们的专化性并不强。 植物患病毒病后,主要出现3类症状:因叶绿体被破坏或不能合成新的叶绿体,而引起花叶、黄化或红化等;植株发生矮化、丛枝或畸形等;形成枯斑或坏死等。 3. 脊椎动物病毒:在各种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着相应的病毒。 常见的如流感病、麻疹、腮腺炎、肝炎、疱疹、流行乙形脑炎、艾滋病以及狂犬病等。此外,据统计,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约有15是由于病毒的感染而诱发的

7、。如猪瘟、牛瘟、口蹄疫等。家禽中则有鸡瘟和劳斯氏肉瘤等。,4. 昆虫病毒:在病毒学领域内,昆虫病毒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昆虫病毒中,80以上是农业林中常见的鳞翅目害虫的病原体。 根据是否形成包涵体,把昆虫病毒分为包涵体病毒和非包涵体病毒。 在包涵体病毒中分为: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和杆状的病毒粒子; 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在宿主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和球状病毒离子; 颗粒体病毒(GV),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和杆状病毒粒子。,五、噬菌体的增殖,烈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在细胞内增殖,凡导致寄主细胞裂解的叫烈性噬菌体或毒性噬菌体。

8、温和噬菌体:而不使寄主细胞发生裂解,只是它们的核酸和寄主细胞发生同步复制,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1、烈性噬菌体 通常把烈性噬菌体看作是噬菌体的正常表现。如T4噬菌体是一种烈性噬菌体,T4噬菌体是双链DNA病毒,多面体壳体,有一个可收缩的尾部,尾部由中空的尾鞘和可收缩的蛋白质尾髓组成,尾端有六根尾丝。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噬菌体的装配:实际上是其已合成的各部件的装配过程。在T2噬菌体的装配过程中,约有30个不同的蛋白质和至少47个基因参与,主要步骤有:DNA分子缩合,通过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尾丝和尾部的其他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与尾部相结合,最后装上尾丝。,2、

9、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不影响细菌的正常生命活动,而是 将基因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成为寄主细胞染色体的附加体,当细菌进行分裂时,与细菌的染色体同步复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的基因中。寄主细胞内温和噬菌体的DNA称为原噬菌体。带有源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溶源菌)。这种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而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在自然界中溶源菌普遍存在,如大肠杆菌、芽孢杆菌等。常见的“E. coli K12()”就表示是一株带有噬菌体的大肠杆菌K12溶源菌株。 检验溶源菌的方法:,3.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据推测,一个直径为2mm的噬菌斑,其所含的噬菌体粒子数高达107109个,五、病毒的危害和应用 1.病毒的危害 (1)病毒引起人类及对植物的病害。 (2)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很大。 2.病毒的应用 (1)可以用来鉴定菌种,特别是宿主的鉴定和种以下型的鉴定。 (2)预防和治疗疾病。 (3)利用昆虫病毒可以防治病虫。 (4)用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