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7370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 31/T 489 - 2010)宣 贯 讲 义汪 维 恒 2 0 1 2 年 2月现行公路路面养护技术标准2009年10月30日交通运输部2009年第 45 号 公 告 公 布 公 路 养 护 技 术 规 范 (JTG H10-2009 ) ,自2010年1月1日起 施 行 , 原 公 路 养 护 技 术 规 范 ( JTJ 073-96)同时废止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是 综合性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检查、 评价及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绿化、附属设

2、 施等所有公路设施的养护技术;其中,第4、5、6 章是关于公路路面养护的。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 布的同时,未废止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 JTJ 073.1-2001)和公路沥青路面养 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JTJ 073.1 -2001)的 第4章“水泥混凝土 路面病害类型和分级”、第5章“水泥混凝 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以及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的第 4 章“路况调查与评价”已为公路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JTG H20-2007);其余章节 内容目前继续有效

3、。本市公路路面养护以往主要依据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0 )和公路水 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0 ) 的规定。由于交通部公路技术标准是在充分考虑了 我国各地气候、环境和经济的差异,结合各地养护 工程实际的需要编制而成的;而上海公路的经济能 力和技术手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养护的技术 指标高于交通部的技术标准,因此,2002年在交通 部养护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编制了上海的市政行业 技术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程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程。随着近年来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各类新的养 护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公 路

4、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发布施行 之后,原有的路面评定标准和路面损坏分类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同时,根据“本市市政道路设施迎世 博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和“本市迎世博加强市容环 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上海公 路行业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在原上海市政 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标准的最新要求,结 合上海公路的特点,制定适用于上海地区公路养护 实际状况的公路路面养护地方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 范(DB 31/T 489- 2010)根据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公路 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5、)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 -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等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结合本市公路路面养护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管 理要求首次编写。上海市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 范(DB 31/T 489- 2010)共分为前言和12 章、40节、1个附录,全面覆盖现行行业标 准的相关内容,且在部分方面提高了要求; 本市公路路面养护实践以该市标为主。 原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标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程(SZ-21-2002)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程 (SZ-302002)自然废止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路路面的养护内容

6、和 质量标准、损坏类型与分级标准、维护保 养、常见损坏维修、大中修和改建工程、 再生利用等。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各级公路路面的养 护管理和养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3 术语和定义3.1 路面养护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为保持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小修保养、 中修、大修、改建及专项工程等工作。 3.3 路面损坏 pavement distress 路面发生的各种破损、变形和其他缺陷的统称。 3.4 普通公路 highway 高速公路之外的各等级公路的统称。3.5 罩面 non-structural overlay 为恢复被磨耗的面层,

7、同时解决路面的轻度损 坏、改善路面抗滑能力和平整度,在原有路面上加 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面层。 3.6 补强 structural overlay 为恢复、提高路面的强度,满足使用性能的要 求,在路面原结构层上直接加铺新的路面结构层。 3.7 翻修 reconstruction 将原路面损坏的结构层翻除,按要求重新铺筑 路面结构层。4 总则4.1 基本要求 公路路面养护应贯彻 “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方针,应加强路况日常巡视,随时掌 握路面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经 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安排养 护工程,使路面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公路路面养护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建立

8、、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检查验收制度。4.2 技术方针路面养护作业应采用机械化养护,提高 养护工程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积极推广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路 面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 靠性;应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路况 数据,应用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准确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预估路况发展趋势、提出养 护对策;所采用的路用材料应按规定取得生 产许可、符合再生利用的性能要求。4.3 交通与环境保护 路面养护作业应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安 全操作规程,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 全意识,尽量避免完全封闭交通;应重视资 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积极推广应用再生利用技术。5 养护工程

9、内容和质量标准5.1 养护工程内容 5.1.1 养护工程分类 路面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复杂程 度、规模大小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 大修工程、改建工程和专项工程。 其中,小修保养分为小修工程和维护 保养二项内容 。5.1.2 5.1.5 分别给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 改建工程的定义;表1表4给出了各类养护工程 内容;注意其中定量划分的规定。 5.1.6 专项工程 5.1.6.1 专项工程是因遭受自然灾害、 路面严重损 坏而需要申请专款修复受损路段的工程,以及由 于交通安全及各类重大政治、经济活动需要对路 面进行专项整治的工程。 5.1.6.2 专项工程的施工及质量标准, 根据其复

10、杂 程度、规模大小,按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改建 工程的标准执行。5.2 养护工程标准 养护工程标准分为养护规定值和养护质 量标准两方面。 注意:养护规定值是关于“损坏到什么 程度要修”的规定,而养护质量标准是关于 “修到什么程度”的规定,这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概念。5.2.1 养护规定值5.2.1.1 公路路面的各项技术状况指标应符合养 护规定值的要求。 表5表7分别给出了公路沥 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头引道的养护规 定值。 5.2.1.2 当公路路面的各项技术状况指标因使用 过程中的自然衰减 或遭受外力破坏 而不符合 养护规定值时,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以达 到规定的要求。“养护规定值”

11、的概念源于 公路养护质量检 查评定标准(JTJ 075-1994), 意指相关养护指 标允许范围的底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JTJ 073.1-2001)和 公路沥青路面养 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 的第 3.2 节 “养 护质量标准” 是同样的意思, 但易与验收质量标 准相混淆;本规范将各项路面评价指标的允许范围 的下限统一定义为“养护规定值”,实质上是本市 公路养护质量的最低要求;当任何一项评价指标达 不到养护规定值的要求时,不论何种原因,均应采 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技术状 况评定规程,已将“养护规定值”的概念

12、扩展到 全部路况评价指标;其中,各项路面养护规定值与 本规范基本一致,但根据本次“国检”的相关结果, 对路面平整度的养护规定值作了部分调整: 一级公路规定IRI3.5 调整到IRI2.8 ; 干线二级公路规定IRI5.0 调整到IRI3.5 , 非干线二级公路规定IRI5.0 不变。 注意:干线公路主要是指国道、省道,其他干 线可参照执行;在实际使用中应执行最新标准。普通干线公路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 江苏 1.2976, 山东 1.3491, 辽宁 1.5493; 全国平均值 2.2393; 上海平均值 2.3392 上海普通干线公路的 IRI 平均值略高于全 国平均值,这反映上海普通

13、干线公路平整度水 平位居全国中等偏后 。高速公路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 山西 1.0230 , 陕西 1.1327, 江苏 1.1384 ; 全国平均值 1.4266 ; 上海平均值 2.1365 上海高速公路的IRI平均值远高于全国平 均值, 这反映上海高速公路平整度水平在全国 范围内落后 。需要说明的是IRI和DR总平均值与得分 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IRI 和 DR 得分除了 IRI 和 DR平均值之外,和 IRI值、 DR值的 分布均匀性有密切关系;但是IRI和DR得分 和平均值的总趋势肯定是一致的 。 从全 国的总 体情况 来看 , 路面平 整度 IRI的得分较为接近,而路面破

14、损率DR的得 分相对分散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养护规定值是各项技术状 况指标衰退的底线,亦即判定公路路面应进行维修 的尺度,是养护工程必要性的主要技术依据,当任 何一项评价指标达不到养护规定值的要求时,不论 何种原因,均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但养护工程 的目标不仅仅是恢复规定值的要求,而应在可能的 条件下,留有一定的余地。 达不到养护规定值要求时一定要修,但并不意 味着符合养护规定值要求的一定不能修。当若干项 评价指标衰减至接近养护规定值,在条件许可时适 当提前实施养护工程是合理的。5.2.2 小修工程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各类小修工程应按本规范 第911章有关规定实施,并应达到表8 表9规定的

15、质量标准。 关于路面小修工程的质量标准是新提 出的规定;修编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 类似的规定,注意应采用最新的标准。5.2.3 中修工程与大修工程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大、中修工程应按JTG F30、JTG F40、JTG F10、JTJ 034-2000 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实施,并应达到表10 表14规定的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大修工程与中修工程可制订高于表 10表14规定的质量标准,但不宜高于JTG F80/1 所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 表10 表14规定的验收质量标准与公路大 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Z-24-2006)相比, 平整度要求提高了,其余规

16、定基本一致;但应注意 的是 SZ-24-2006 标准正在升级修编中。5.2.4 改建工程质量标准公 路 路 面 改 建 工 程 应 按 JTG F30 、 JTG F40、JTG F10、JTJ 034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实施,并应达到JTG F80/1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注意:本市现行公路路面新改建工程的验 收质量标准除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之外,还有公路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08-119 -2005 )。6 路面损坏类型与分级指标6.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 4大类、 12小类、 23项。其中,裂缝类损坏包

17、括龟裂、块状裂缝、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小类;松散类损坏包括坑 槽、松散等小类;变形类损坏包括沉陷、车辙、 波浪拥包等小类;其他类损坏包括泛油、翻浆、 修补 等小类。 表15给出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 与分级指标。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与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的规定基本一致,局部 调整如下: 对沥青路面损坏的分类采用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 JTJ 073.2-2001) 中将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裂 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等四 大类的分类法,主要 是考虑到同一大类损坏的维修方法类似。 增加了 “翻浆”,但这里“翻浆” 的定义不同于

18、传统 的冻融翻浆,是指路面基层或路基在水作用下产生浆液、 冒出路表,并逐渐发展产生路面的不均匀起伏或龟裂、坑 槽等损坏,这是本市公路沥青路面较为常见的损坏。 调整了 “修补” 的定义 (不包括高速公路整车道修 补且长度大于50m 或普通公路整车道修补且长度大于20m 的修补面积)。6.2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分为3大类、11小 类、20项。其中,断裂类损坏包括裂缝、板角断裂、 破碎板等小类;接缝类损坏包括错台、唧泥、 边角 剥落、 接缝料损坏、 拱起 等小类;表层类损坏包 括坑洞、露骨(包括层状剥落)等小类。 表16 给出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

19、、 定义与分级指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的 规定一致。 对水泥混凝土损坏的分类采用了公路水泥混 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1) 中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分为断裂类、接缝类、表层 类 等三大类的分类法,主要是考虑到同一大类损坏 的维修方法类似。 注意: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 技术状况评定规程对路面损坏的分类及定义作了 一定的修正;实际使用中应采用最新标准。7 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调查与评价7.1 检测、调查的内容与单元7.1.1 检测、调查内容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损 坏状

20、况、路面行驶质量、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 能、路面结构强度以及桥头引道的不均匀沉降等 内容;末一项内容是新增的,其余未变。 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调查包括 路面破损状况、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抗滑性能等 内容;检测与调查内容均未变。7.1.2 检测、调查单元“以1000m 路段为基本检测或调查单元”以 及“对路面进行自动化快速检测时,每个检测方 向应至少检测一条主要行车道”的规定与公路 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一致; 规 定有中央分隔带或四车道(含非机动车道) 及以 上 双向分道行驶的路段按上、 下行方向划为 不 同的检查路段,比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JTG H20

21、-2007 )规定的“二、三、四级公路可 不分上、 下行”要求提高了。7.2 检测、调查的方法与频率7.2.1 7.2.5分别规定路面损坏状况、行 驶质量、车辙深度、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的检 测与调查的方法与频率。 检测方法:提倡多功能自动检测。 检测与调查频率:按公路技术等级和行政 等级分别规定了各项路面评价指标的最低检测 频率,比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的相关要求 细化、并部分提高。7.2.6 桥头引道不均匀沉降检测“高速公路应定期进行桥头引道相对高程测量, 根据相对高程测量结果 计算桥头引道沉降纵坡差” 是根据本市公路的实际情况补充的内容,所有高速 公路均应根据沉

22、降速率来确定检测频率;普通公路 可参照执行。 注意:桥头引道相对高程测量 应按规定设置固 定的测点;根据不同测点的测量结果所计算桥头引 道沉降纵坡差是不同的;应根据桥头引道相对高程 测量的历史数据确定沉降速率,根据最新测量数据 确定沉降程度。7.2.7 路况检测与调查数据管理7.2.7.1 路况检测与调查所采集的路面技术状况数 据是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之一。 7.2.7.2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对路况检查数据进行抽查校核。 7.2.7.3 各类路况技术状况检查数据,应输入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 以上给出了路况检测与调查数据管理的基本 要求 ,具体应遵守行业的相关规定。7

23、.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7.3.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依据公路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的相关规定,图 1 明确了检测内容、检测指标和评价指标三层关系, 并体现了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与评定指标、不 参与PQI的评定。 注意:区分检测指标和评价指标,前者是检测 结果,后者是评价计算结果;参与检查单元评价计 算的IRI和RD取平均值,SFC 和 l0 取代表值。7.3.2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路面损坏状况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 各检查路段PCI按式1式2计算,值域为0100。 PCI的评价计算公式与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 准( JTG

24、H20-2007 )是一致的;但对高速公路 PCI的评价计算参数 a0 和a1 进行了修正,对应于高 速公路沥青路面PCI的养护规定值80,亦即保持良 等水平,路面破损率DR由2%降到1%,提高了要求; 对普通公路的PCI的评价计算参数a0和a1 未作修正。普通干线公路的综合破损率DR平均值 江苏 0.0320% , 北京 0.0795% , 山东 0.1119% ; 全国平均值 0.7974% ; 上海平均值 0.1357% 上海普通干线公路的 DR 平均值远低于全 国平均值,比全国前三位略高,可以认为上海 普通干线公路PCI水平位居全国前五 。高速公路的综合破损率DR平均值 江苏 0.02

25、05%, 山东 0.0891%, 重庆 0.0964%; 全国平均值 0.3124%; 上海平均值 0.1236% 上海高速公路的DR平均值远低于全国平 均值,比全国前三位略高, 可以认为上海高速 公路PCI水平位居全国前五 。7.3.3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行驶质量用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 各检查路段的RQI 按式3 计算。其中, 国际平整度 指数IRI 取相应检查路段中所有 IRI 检测值的算术 平均值。 RQI的评价计算公式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 准( JTG H20-2007 ) 是一致的;但对高速公路 的评价计算参数a0 和a1 进行了修正,对应于高速公 路RQI等于9

26、0,亦即优等水平,IRI由2.23降到2.0; 而对应于高速公路RQI 的养护规定值80,亦即保持 良等水平,由3.48降到2.50 ;提高了要求。需要说明的是,JTG H20-2007定义RQI的值域为0 100并不严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二、三、四级公路 对应IRI为0时的RQI为97.466和98.184;本规范修正后的 高速公路对应IRI为0时的RQI为99.568,更接近100。 对“条件不具备的三、四级公路,路面平整度可采 用三米直尺人工检测”的评定标准,明确仅适用于乡道 和村道中长度小于500m的路线的同时,给出了三米直尺 人工检测路面平整度的新评定计算公式和对应关系表。 注意

27、: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规程对本市一级公路和干线二级公路RQI的 评价计算参数a0 和a1 作了进一步修正;实际使用应采用 最新标准。7.3.47.3.7中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 滑性能指数SR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和路面使 用性能指数PQI 的评价计算均按公路技术状况评 定标准( JTG H20-2007 )的规定,未作改变。 7.3.27.3.7各项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计算公式均 明确仅适用于各检查路段,以区别于评定路线。 注意:各检查路段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 评价 按式9计算,该计算式适用于 PQI 未缺项的情况。 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技术

28、状况评 定规程给出了PQI的缺项计算公式;实际使用中 应采用最新标准。7.3.8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明确了对所有检查路段的计算评定顺序,即先 按7.3.27.3.7的规定进行各检查路段的计算评定, 再进行PQI的计算评定。 对评定路线的PQI及各分项指标明确为所有检 查路段相应指标的里程加权平均值。这主要考虑到 对于短路线按检查路段算术平均的结果偏差太大。7.3.9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等级路面使用性能的各项评价指标根据其指标值分 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这与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是一致的。7.4 养护维修对策7.4.1 确定路面养护维修对策的原则 明确“路

29、面养护维修对策应根据公路等级、交 通量以及PCI、RQI、RDI、SRI、PSSI等分项评价 指标确定,路面综合评价指标 PQI 仅用于对路面质 量的总体评价”,并突出了养护规定值的概念, 即“当路面的各分项评价指标都符合养护规定值时, 应对路面进行正常保养和预防性养护,以使路面保 持良好技术状态”,“当路面各分项评价指标中的 某一项衰减到养护规定值以下水平时,应采取相应 的维修措施,以使路面恢复到良好技术状态”。7.4.1.5 明确在制订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时,可参照 7.4.2、7.4.3决策树的相关规定;对路面改建工程 和大、中修工程还应按规定进行项目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方案研究。 注意:对于

30、决策树是“参照”,而不能“生 搬硬套”;应根据路况检测历史资料分析各项路 况技术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根据路况检 测最新数据找出影响维修路段当前路况的主要原 因,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项目的必要性研究;进 而根据现状实际路况和施工条件,结合必要的专 项检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7.4.1.5 进行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研究的 主要步骤。其中: a)是基础资料调查要求,明确按管养里 程桩确定养护维修工程范围,调查相关路段的 原设计主要技术指标、竣(交)工验收时的主 要质量指标以及历次改建工程和大、中修工程 的情况。 b)明确养护维修工程目标和主要设计指 标、设计使用年限。注意养护维修工程的设

31、计 使用年限与新改建工程设计年限不是一回事。c)路况调研分析部分, 这是大中修工程设计 的基础,也是大中修工程设计与新改建工程设计的 主要区别;应根据路况检测历史资料分析各项路况 技术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结合路况检测最 新数据找出影响维修路段当前路况的主要原因。 d)进行交通流量历史数据分析,按JTG D502006 第3章 和JTG D40-2002附录A的相关规定,分 别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设计使用年限 内的车道累计当量轴次;并按 JTG D50-2006 第8、 9章和JTG D40-2011第3章、附录B的相关规定,进 行路面结构强度验算。e) 在综合调研及数据分析的基

32、础上,提出维 修对象的各项路况技术指标的设计控制值。注意: 设计控制值应高于养护规定值,应充分考虑维修工 程的设计使用年限。 f) 针对不同路况,按本规范第10、11、12章 相关规定,提出可供比选的路基、路面维修方案设 计组合;比选内容应包括技术方案比较、技术经济 指标分析和实施可行性分析。这部分是维修工程设 计的核心。 对强度不满足使用要求的,应进行全面补强或 针对性局部补强后,再进行面层处治。g)在路面面层处治之前,应按第9章规定对各 类路面损坏给予适当处治。 h) 明确主要工程材料质量要求和相关施工工 艺要求。注意:这部分内容大多是有现行规范依据 的,引用时务必切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33、i) 明确各维修方案的质量验收标准、 主要验 收指标和投资估算。注意区分验收标准和主要验收 指标(比标准提高要求的关键性指标)。 这些都是迎世博三年整治行动中成功的经验, 也是当前提高本市公路管理水平所必须的。7.4.2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中决策树 与老规范有很大的改变,一是分 5个层次,即路面评价 5个 分项指标;二是简化,各项指标按养护规定值分两 档, 符合养护规定值时 进行正常保养和预防性养 护, 不符合养护规定值时采取大中修措施; 三是 按JTG H20-2007的相关原则,将原来“以路面强度 为第一级指标”改为“以路面破损状况和路面平整 度为第一、二级指标”,亦即按路面状况和平整度

34、来判定是否应进行 大、中修,按路面强度来确定路 面大、中修方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材料 和厚度按公 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 和 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 相关要求给出了一般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中、下面层厚度不小于相应材料适宜厚度的下限,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中、下面层厚度不小于相应 材料的压实最小厚度。 关于沥青路面的预养护,在这里大大简化了, 一是因为有专门的规范,二是因为第 9 章各条中有 相关的内容。7.4.3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对策中决策树彻底改变了,形式上与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决策 树一致,判别指标分为 3个层次,

35、PCI 作为第 一级指标;增加了“白加黑”和“白改黑” 的 内容,并以断板率为 PCI的辅助判定指标(注 意“断板”和“破碎板”是不同的概念,断板 率一般高于破碎板率)。 强调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采取各项养护维修 对策的同时,均应全面灌缝。8 路面维护保养8.1 一般规定 8.1.1 明确公路路面应进行经常性、周期性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并应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 制度、技术检测系统和完整的信息网络。 8.1.2 明确对路面养护工程所用材料的要求。 8.1.3 明确对路面养护工程所用机具设备的配置 和维修保养要求。8.2 路况巡查 8.2.1 路况巡查的基本要求,对路况巡查目的、 巡查程序、巡查记录作了

36、明确规定。 8.2.2 明确了路况巡查的内容、频率和方法。 路况巡查是养护工作的基础。日常巡查以 车行为主,但不能完全替代步行检查,有些情 况在车行检查是看不到的;本规范对定期巡查 中步行检查的要求偏低了,应结合路况评价采 样进行一定频率的全覆盖的路况步行检查。8.3 路面清扫保洁 路面清扫保洁分为日常清扫和特殊清扫, 8.3.1和 8.3.2分别明确日常清扫和特殊清扫的作 业规程,基本上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规范( JTJ 073.2 -2001)第5.2节相关规定。 路面清扫保洁是本市公路养护中很重要的 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干线公路的路面清扫保洁 要求越来越高,作业规程与 10年前的规定

37、没多 大变化,关键是执行的问题。8.4 沥青路面维护保养 8.4.1 季节性预防养护 春季:处治坑槽、松散,雨季前封填裂缝; 夏季:处治车辙、拥包、波浪、泛油; 秋季:修复台、汛造成的各类路面损坏 ; 冬季:封填各类裂缝,作好除雪防滑工作。 8.4.2 路面损坏处治 应按第9章规定进行。8.5 水泥混凝土路面维护保养 8.5.1 路面接缝保养 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接缝应进行经常性 保养,即使清理、灌注、铲平,定期更换, 以保持接缝的完好,防止渗水损坏路面。 8.5.2 夏季养护 重点是缩缝和胀缝 。 8.5.3 明确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应按第9章规 定进行处治。8.6 排水设施维护保养 8.6.1

38、 日常维护保养 及时清理、疏通急流槽、跌水、渗沟、横向排水 管、边沟、集水井和桥面泄水孔等,清除路肩和边沟 高草,保持路面排水系统畅通。对局部损坏应及时修 复;功能性损坏及时安排大中修。 8.6.2 雨季检查及维护 雨季前,进行全面检查,清理、疏通,修复损坏部 位,处理水毁隐患,清除路肩和边坡高草,确保雨季 排水畅通;封填裂缝,减轻路面渗水。 雨季中,应经常检查路面排水情况,破损应立即修 复或采取临时修补措施。 雨季后,进行全面检查,全面修复水毁部位。8.7 路肩边坡维护保养8.7.1 路肩及路缘带 应及时清理、整平、硬化、修复损坏、调整路 肩横坡,路肩应略低于路面,路肩横坡应比路面大 11.

39、5%,植草路肩横坡应比路面大1.52%。 宜结合GBM工程,排砌路缘石、硬化路肩;可 在路肩上种植或保留草皮,草高应不超过150mm。 8.7.2 边坡及挡土墙 应定期清理护坡和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并保持挡土墙的泄水孔畅通 ;及时修复损坏。8.8 人行道维护保养 8.8.1 基本要求 明确了人行道的种类包括水泥混凝土预制 块人行道、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和沥青类人行道 等;其中,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和沥青类人行道 的维护保养与同类路面相同。 8.8.2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人行道的维护保养 这是本市公路人行道的主要型式,明确了 常见损坏类型、日常养护要求以及维修的相关 规定。8.9 路面除雪和防冻 8

40、.9.1 工作计划及准备 本市冬季下雪不多,重点应作好计划及准备, 本节结合2008年初本市除雪实践编制;应特别注意 桥面、坡道、弯道、匝道、收费广场等重点区段 。 8.9.2 防冻及防滑 明确防冻防滑的实际、重点部位,主要措施是 撒布盐或其他融雪剂以降低结冰点,撒布砂或盐砂 混合料等防滑材料;应控制好撒布量。 8.9.3 除雪作业 除雪作业机械为主,应不分昼夜快速进行。9 常见路面损坏的维修9.1 一般规定本节针对所有路面损坏维修,包括沥青路面和 水泥混凝土路面。 9.1.1 基本要求 9.1.1.1 对路面出现的各类损坏,应依据巡视和检测 资料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针对损坏的产生原因, 并

41、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 维修季节、气候条件等实 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进行处治。 这是对所有路面损坏维修的原则要求 。9.1 一般规定9.1.1 基本要求9.1.1.2 修补面积应大于损坏的实际面积,修补范 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损坏 面积范围以外100mm150mm;修补应平整密实, 边缘应整齐。 这是对路面损坏修补形状和面积的规定。 关于规则修补,老规范中有“圆洞方补、斜洞 正补” 的说法,两者意思是一样的;适当扩大修 补面积是为避免修补边缘短期内形成新的损坏。9.1 一般规定9.1.1 基本要求9.1.1.3 路面相邻连续损坏群应进行连续修补;路 面损坏修补的纵

42、向间隔,高速公路应不小于5m, 一级、二级公路应不小于3m。 9.1.1.4 高速公路超过车道宽度1/3的路面损坏及一 级、二级公路超过车道宽度1/2 的路面损坏,应整 车道修补。 9.1.1.5 同一车道、 同一横断面有2处及以上损坏 的,应整车道修补。9.1.1 基本要求9.1.1.39.1.1.5 对修补范围作了明确规定,提 出了“路面相邻连续损坏群”的概念,明确了连续 修补、整车道修补的规定;其中,对高速公路的要 求按上海公路整治暂行规范相关规定,对一级、 二级公路的要求按上海公路整治暂行规范的对 普通国省道的相关规定,应该说使用范围扩大了; 这些规定都是本市公路在 “迎世博三年整治”

43、 和 迎 “十一五国检” 中的成功经验。 所谓“连续损坏群”是指路面上相邻、且间隔 小于损坏本身同向尺寸的若干各路面。9.1 一般规定 9.1.1 基本要求9.1.1.6 在进行路面损坏维修时,应按 JTG H30 的规定设置安全作业区,做好安全生产和 文明施工工作。 注意:现行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为2004版,此规范正在修订中。9.1 一般规定9.1.2 修复时限 是对 “可能直接危及正常交通和行车安全的 严重路面损坏” 修复时限的原则规定,对各级公 路的具体修复时限根据相关管理规章规定;同时明 确了“当现场不具备按规定修复的条件时 ” 应立 即采取临时填补和过渡措施,但事

44、后仍应尽快按规 定进行修复 。 9.1.3 材料与设备 是对路面损坏的修补材料和设备原则要求,强 调了提高维修作业的机械化水平。9.2 沥青路面损坏的维修9.2.1 裂缝类损坏的维修 9.2.2 松散类损坏的维修 9.2.3 变形类损坏的维修 9.2.4 其他类损坏的维修 本节主要参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第6章相关规定。公路技术状 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对沥青路面损坏的 分类有了新的规定、且不分大类, 考虑到同类型路 面损坏的修复工艺相类似, 故本章仍将沥青路面损 坏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9.2 沥青路面损坏的维修对沥青路面各

45、类损坏维修的适用条件、技术要 点、主要工序和工艺环节、材料要求,参照公路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第6章 相关规定,并结合近年来本市公路路面养护实践, 进行了归纳、调整和补充,对部分操作性工艺细节 作了适当的删节;对未列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 准(JTG H20-2007)的其他沥青路面损坏也给出 了维修的一般规定。9.2.1 裂缝类损坏的维修将裂缝类损坏的维修方法归纳为 直接灌缝法、 贴缝法和切缝灌缝法, 并对适用范围和主要工 序分别作了明确规定。 其中,对切缝灌缝法的内 容进行了调整,规定 “对高速公路缝宽大于3mm 或普通公路缝宽大于 5mm 的严重裂缝,宜采用

46、切 缝灌缝法进行维修”;贴缝法是新增的内容。9.2.5 桥头引道不均匀沉降处理是新增的内容,主要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养 护技术规程 (SZ-21-2002 ) 的相关规定, 是 本市多年来桥头沉降处理实践的总结。9.3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维修9.3.1 断裂类损坏的维修 9.3.2 接缝类损坏的维修 9.3.3 表层类损坏的维修 本节主要参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JTJ 073.1-2001)第 7 章的相关规定。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分类有新的规定、且不分 大类,考虑到同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修复工 艺相类似, 故本章仍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分为 断裂类、接缝类和表层类 。9.3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维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类损坏维修的适用条件、 技术要点、主要工序和工艺环节、材料要求,参照 公 路 水 泥 混 凝 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