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844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 “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施工技术规格书.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技术规格书招标文件附件一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起步工程“码头工程及后方配套工程”标段技术规格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二00六年七月62目 录第一章码头工程施工技术规格书11.1工程概况11.1.1 设计依据11.1.2 工程简介11.1.3 结构设计31.2施工技术要求41.2.1混凝土41.2.2 钢筋171.2.3 基槽挖泥191.2.4 块石基床201.2.5 沉箱安装211.2.6 土工布及回填211.2.7 抛石棱体221.2.8附属设备安装231.2.9 伸缩缝231.2.10 新老码头衔接处的处理231.2.11 旧防波堤拆除231.2

2、.12 竣工整体尺寸241.2.13沉降观测241.2.14 施工测量241.2.15 其它24第二章护岸施工技术规格书252.1范围252.2规范及标准252.3设计条件252.3.1设计水位(秀英理论最低潮位面)252.3.2设计波浪(50年一遇波浪)252.3.3建筑物高程262.3.4地质条件262.3.5地震272.3.6护岸结构型式272.4工程技术要求282.4.1般规定282.4.2工程质量要求282.4.3爆破挤淤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282.4.4典型施工292.4.5工程计量292.4.6石料292.4.7混凝土302.4.8混凝土构件预制和安装312.4.9浆砌块石挡墙3

3、22.4.10施工监测332.4.11施工测量332.5其它33第三章堆场道路及基础梁工程技术规格书343.1工程概况343.1.1设计范围343.1.2设计荷载343.1.3铺面结构设计343.2工程质量要求353.3技术标准363.4工程技术要求363.4.1联锁块面层363.4.2现浇水泥混凝土面层373.4.3轨道梁、条型箱脚基础383.4.4电缆沟、排水沟、电缆手井393.4.5附属设施基础393.4.6砼整平层403.4.7基层403.4.8垫层(底基层)403.4.9场地平整、土基压实413.4.10轨道安装413.4.11路缘石及画线423.4.12永久沉降观测的设置待后期确定

4、423.4.13其它42第四章室外照明工程技术规格书434.1概述434.2升降式高杆灯434.2.1高杆灯434.2.2灯具及光源444.2.3配线444.2.4与接地444.2.5制系统444.3路灯454.3.1灯杆454.3.2配线45第五章给排水、污水处理、消防技术规格书465.1卖方工作及工作范围465.2非供货范围465.3设计准则465.3.1设计总原则465.3.2适用的规范和标准475.3.3机械设备技术要求475.3.4表面处理和涂装505.4供水加压设施技术要求505.4.1设计参数505.4.2递交合同图纸505.4.3投标时卖方提供的图纸515.5雨水、污水泵站处理

5、设备技术要求515.5.1主要设计参数515.6给排水管道525.6.1主要技术参数525.6.2管道的接口及连接方式:535.6.3其他545.7消防器材545.7.1消防设计说明545.7.2消防器材主要参数545.7.3卖方的供货范围555.7.4递交合同图纸555.8其它要求55第六章助航标志技术规格书566.1设计范围566.2设备性能概述566.2.1灯浮标566.2.2航行警示灯566.3采用标准566.4详细的设备性能576.4.1标体颜色、灯光颜色和频率576.4.2浮标576.4.3码头警示灯586.5检验和验收596.5.1设备工厂检验和验收596.5.2施工验收59第一

6、章 码头工程施工技术规格书名称有误1.1 工程概况1.1.1 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2.02)及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的海口港二期起步工程码头区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阶段)(2006.04)。3)交通部颁布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或技术标准:(1)、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2)、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局部修订;(3)、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4)、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5)、水运工程混凝土

7、施工规范(JTJ268-96);(6)、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7)、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1.1.2 工程简介海口港二期起步工程码头工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口港秀英港区,处于琼州海峡南侧的海口湾南岸,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码头工程包括2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结构按5万吨级设计),泊位总长590m;与一期工程衔接的过渡段(结构按1万吨级设计),长196m;以及长170m的直立式南护岸。码头结构安全等级:II级。1)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位(秀英理论最低潮面)设计高水位:2.41m(高潮10%)设计低水位:0.41m(低潮90%)极端高水位:4.31m

8、(50年一遇)极端低水位:-0.25m(50年一遇)乘潮水位:1.77m(历时1小时,保证率90%)(2)设计荷载 码头堆货均载: 前沿62米以内,q1=30KN/m2,前沿62米以外,q2=60KN/m2。 集装箱装卸桥:轨距30m,基距15m,共4个支腿,每腿10个轮子,轮距1.2m,最大轮压:工作状态450KN/个,非工作状态550 KN/个,两门机之间最小距离2m。 多用途门机:轨距16m,基距14m,共4个支腿,每腿8个轮子,轮距0.765m,最大轮压250KN/个。两门机之间最小距离1.5m。 流动机械荷载:集装箱牵引半挂车(载两个20集装箱或一个40集装箱)。 船舶荷载设计风速:

9、 船舶作业风力小于或等于6级, 当风力大于或等于9级(风速V=22.6m/s)时, 船舶应离开码头避风。靠船速度:50000吨级集装箱船:Vmax=0.1m/s,10000吨级集装箱船:Vmax=0.2m/s。 地震荷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划分,本工程处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2)水工建筑物标高 码头面标高: 30000吨级集装箱泊位:4.80 m 过渡段 :4.30m南护岸 :4.80m 港池底标高: 30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2.6 m 过渡段 :-10.2m南护岸 :-12.3m3)设计波浪 30000吨级码头前沿50年一遇的设计波要素:波 向H1%(m

10、)H4%(m)H13%(m)Hm(m)Tm(s)L(m)NWWNW2.11.81.40.98.1814)设计船型设计代表船型表 船舶吨级(DWT)主 尺 度 (m)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10000吨级集装箱船14722.611.28.230000吨级集装箱船24432.319.712.050000吨级集装箱船29432.321.713.05)地质条件具体参数详见地质勘察报告。1.1.3 结构设计1)30000吨级码头:主体采用重力式矩形沉箱结构,沉箱主要尺度为:底宽11m(其中包括前趾板宽1m,厚0.5m),长度19.6m,高14.8m,沉箱前壁厚0.32m,后壁厚0.32m,侧壁厚0.

11、25m,隔板厚0.2m,底板厚0.5m,纵横向分隔数为52,单个沉箱重约1300吨。码头基床为10100Kg的块石基床,需夯实,顶标高为-13.6m。基床上部采用平接方式安装矩形沉箱,沉箱顶标高1.2m,底标高-13.6m,箱格内回填砂(密实,含泥量小于5%)。沉箱顶上现浇“L”形钢筋混凝土胸墙,胸墙下部底宽5.3m,高1.2m,沉箱顶部嵌入胸墙0.2m,胸墙上部宽3.5m,高2.5m,胸墙内设置1.2x1.3m水电管沟。沉箱后设置10100kg块石减压棱体,棱体面上依次设置二片石垫层和混合倒滤层,厚度均为0.4m,倒滤层上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根据装卸工艺需要,码头面共布置3条QU80型钢轨,

12、分别距码头前沿线3m、19m和33m,第1条轨道设置在胸墙顶面,第2条轨道为轨枕道渣结构,35cm道渣厚0.8m,10100kg块石基础厚1.0m。第3条轨道采用8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2)过渡段码头:主体采用重力式矩形沉箱结构。与新建30000吨级集装箱码头衔接的过渡段长96m,其基础沉箱尺度与30000吨级集装箱码头相同。与一期万吨级码头衔接的过渡段长100m,基础沉箱直接利用拆除旧防波堤所得的矩形沉箱,沉箱主要尺度为:底宽10m(其中包括前趾板宽0.8m,厚0.45m),长度8.29m,高11.2m,沉箱前壁厚0.3m,后壁厚0.3m,侧壁厚0.25m,隔板厚0.2m,底板厚0.45m

13、,纵横向分隔数为22,单个沉箱重约466吨。沉箱采用对接,接缝内设置倒滤井结构,沉箱仓格内回填密实中粗砂(含泥量小于5%),沉箱顶上现浇钢筋混凝土“L”型胸墙,胸墙下部底宽4.9m,高1.4m,上部顶宽4.1m,高1.9m,胸墙内设置电缆沟。沉箱后设置10100kg块石减压棱体,棱体面上依次设置二片石垫层和混合倒滤层,厚度均为0.4m,倒滤层上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根据工艺配置情况及要求,码头面布置2条轨道,轨距为10.5m,前轨设在码头胸墙顶其中心距码头前沿线3m,后轨设轨枕道渣基础,钢轨型号为QU80。3)直立式南护岸:主体采用重力式矩形沉箱结构。沉箱主要尺度为长16.28m,底宽11m(其

14、中包括前趾板宽1m,厚0.5m),高13.8m,前壁厚0.32m,后壁厚0.32m,侧壁厚0.3m,隔板厚0.2m,底板厚0.5m,纵横向分隔数为42,沉箱单重约1080吨。基床为10100kg块石基床,需夯实,顶标高为-12.6m,基床上部沉箱以平接方式安装,沉箱仓格内回填砂(密实,含泥量小于5%)。沉箱顶上现浇“L”形钢筋混凝土胸墙,胸墙下部底顶宽5.3m,高1.2m,上部宽2m,高2.6m。墙体后方设置10100kg块石减压棱体,棱体面依次二片石垫层和混合倒滤层,厚度均为0.4m,倒滤层上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1.2 施工技术要求1.2.1混凝土1)原材料(1)水泥所有构件的水泥应采用等级

15、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质量除应符合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外,还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2)细骨料A、骨料应由坚硬、密实、耐久、无覆盖物的岩粒组成,且粒径小于5mm杂质含量应满足下表要求:项 目有抗冻性要求总含泥量(以重量百分比计)3.0其中泥块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0.5云母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10m2.5L/10002宽度沉箱宽度10m25沉箱宽度10m2.5L/10003高度104顶面两对角线305顶面平整度106外壁竖向倾斜2H/10007外壁平整度108外壁侧向弯曲矢高2L/1000

16、9隔墙厚度1010预埋件、预留孔位置20b 本技术规格书没有指明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验收标准应按JTJ242-87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7)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除按以下要求执行外,同时还须满足上述第2.1.5节的要求。(1)材料要求a. 粗骨料粒径,碎石应小于1/3,砾石应小于1/2.5最小导管内径,且不超过1/4横截面尺寸和钢筋间距的3/4。卵石最大粒径应小于导管最小内径的40%。b. 砂的细度模数为2.42.9,0.315毫米的筛余量占总重的百分比不小于85%。(2)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a 坍落度应根据泵送高度、距离和气侯确定。泵送高度低于30米,坍落度可在1

17、00至140毫米之间。b 最小水泥用量应据管径、距离、坍落度和气侯条件确定,不小于340kg/m3。c 砂率应据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搅拌物的和易性综合分析确定,应在38%至44%之间。(3)混凝土搅拌、泵送和浇筑应按以下规定执行:a 混凝土的可泵性,应用压力泌水试验并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控制,10秒时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超过40%。b 掺用泵送剂时可采用先掺与后掺配合使用的方法:在搅拌机处先加部分泵送剂,到浇筑地点搅拌罐口处再加部分泵送剂,经搅拌出罐。c 泵送管安装后,应用适当方法如高压水将管内污物清洗干净。d 浇筑前应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但此砂浆不能用于混凝土浇筑。e 混凝土应连续泵送,若中断,应使泵

18、经常转动防止导管堵塞。在常温下,若间歇时间超过45分钟,应将管中混凝土排出并洗净。f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应为15秒至30秒。g 坍落度试验和空气截流试验取样需在进料口和出料口进行。(4)泵送设备 铝制管及设备不允许用于泵送及浇筑。8)施工缺陷修补(1)总则 影响混凝土结构功能的施工缺陷,须会同设计代表研究确定修补方案,并须用不收缩、粘结强度高、稳定性好及颜色与原混凝土相近的材料修复。缺陷修复方法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完成修复后应即刻掩盖以防日晒雨淋。如用水泥类材料修复还需养护。(2)表面缺陷修复应按以下规定执行:a 严重影响表观的小孔及沙凹须用钢刷或高压水清理干净,且用水泥浆或水泥砂灌浆

19、抹平,再进行覆盖养护。b 蜂窝、孔洞或其它局部缺陷,松软的部分先用钢丝刷或高压水冲刷干净,稍干后,再用不收缩且强度高于原混凝土的混凝土修补。修补前应在结合面涂一层环氧树脂粘结剂以增强两种混凝土的粘结力。蜂窝、孔洞或其它局部缺陷,如体积小,可用环氧砂浆修复。大面积缺陷则用喷射水泥或砂浆修补。c 如果铲除混凝土后钢筋外露,在钢筋内表面与原混凝土之间应至少留有2毫米净空以保证外露钢筋被同种材料包裹。修补方法同以上点所述。(3)裂缝修补按以下要求执行:a 裂缝原因和性质调查后应立即提交修补建议,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b 随温度变化的裂缝要在低温季节裂缝宽度较大时修补。c 宽度大于或等于0.2毫米的深缝或

20、贯穿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砂浆灌浆修补;大于0.5毫米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修补。灌浆宜采用封闭裂缝表面后间隔安设灌浆咀,压力灌浆的方法进行。d 宽不到0.2毫米且不再发展的裂缝,清扫后用环氧树脂浆液涂刷若干遍密封裂缝,或沿缝凿出U型槽再灌环氧树脂浆液或胶泥封闭,如需要的话再贴玻璃纤维布。9)其它若遇到本技术规格书未说明的细节或要求,应按交通部颁布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1.2.2 钢筋1)材料(1)承包商应按批准的施工图购买钢筋。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钢筋的名称、符号和相应要求如下表:名 称力学和工艺性能检验执行的规范强度标准值(MPa)弹性模量(MPa)热轧级钢GB2

21、28GB232GB50292352.1x105热轧级钢3352.0x105(2)有钢筋的材料试验证书须提交承包商供业主存档。材料在运输、存储加工和 铺设过程中应具有可追溯性。2)钢筋加工(1)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和油迹。漆污和铁锈应 在使用前要清除干净。带有粒状或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弯钩或弯折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已批准的施工图。弯钩与弯折应符合以下规 定:a. 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时,其弯曲内径D应不小于2.5倍钢筋直径d。 级钢筋末端需制作90或135弯折时,级钢筋弯曲直径D不宜少于4倍 钢筋直径d。b. 级钢筋平直部分不宜小于3倍钢筋直径,级

22、钢筋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c. 弯起钢筋弯折点处弯曲直径D,级钢筋不宜小于10倍钢筋直径,级钢 筋不宜小于12倍钢筋直径。d. 箍筋的弯钩可制成90或135,弯钩的弯曲直径D应大于受力主筋直径,并 且不小于2.5倍箍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3)容许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不得超出下表规定的容许值:项 目允许偏差(mm)纵向钢筋净长+5-15弯起位置 203)搭接(1)焊接a 焊接前,承包商须提交焊接工艺和焊工资格证报业主批准。b 热扎钢筋对接,除非另经业主批准,应使用闪光对焊方法,焊前就焊接条件进行可焊性试验。如采用搭接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焊缝长度

23、不小于5d。焊缝高度不小于0.25d,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测试应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进行。c 同个构件中纵向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长为35d以内且不短于500mm的钢 筋区段不允许有两个接头,并且在此区段内,钢筋接头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 面面积的百分数应遵循以下原则:1.非预应力筋在受拉区不超过50%;2.受压区不限制。d 焊接部位应在焊接前将涂层清除干净。焊接后打磨平滑,清洁后补涂涂层。(2)钢筋的绑扎接头采用绑扎接头时,受力钢筋在同一截面内的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数,受压区不得大于50%,受拉区不得超过25%。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小于30mm。绑轧钢筋应采用专用的包胶铅丝。(3)钢筋铺设a 应放置保护层垫块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时,其强度不小于混凝土本体的强度。b 钢筋骨架绑扎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钢筋骨架应有稳定性,并保证钢筋没有位移或应力产生。2.箍筋须与主筋垂直。3.箍筋弯钩的搭接点应沿轴线交错布置。4.钢筋骨架绑扎,在绑扎接头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受拉钢筋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受压钢筋则不大于10d且不大于2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