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7991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环评报告.doc(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造项目目 录1前言11.1任务由来11.2项目特点11.3主要环境问题21.4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22总则32.1编制依据32.1.1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32.1.2地方环保法规52.1.3技术规范62.1.4项目有关文件、资料6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72.2.1评价因子72.2.2评价标准72.3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112.3.1评价工作等级112.3.2评价工作重点142.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142.4.1评价范围142.4.2保护目标152.5评价技术路线16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83.

2、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83.1.1地理位置183.1.2自然环境概况183.2社会环境213.2.1行政区划及人口213.2.2经济发展概况213.2.3社会发展概况223.3宝应经济开发区现状及规划回顾223.3.1宝应经济开发区开发历程223.3.2宝应经济开发区现总体规划概述233.3.3宝应经济开发区开发现状及实施情况253.3.4宝应经济开发区跟踪评价介绍264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固体制剂、原料药、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搬迁改造GMP项目建设历程275项目工程分析285.1项目概况285.2产品方案及建设内容285.2.1产品方案285.2.2项目组成295.2.2.2排水

3、315.2.2.3供电315.2.2.4蒸汽325.2.2.5纯水制备325.3占地概要及厂区平面布置355.4项目工程分析365.4.1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消耗情况365.4.2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415.4.3物料平衡和水平衡465.5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495.5.1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495.5.2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525.5.3噪声525.5.4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535.6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54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56.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556.1.1大气环境556.1.2地表水环境576.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636.3区域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646.3.1区域大气污染源调查

4、646.3.2区域大气污染源评价656.4区域工业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676.4.1区域水污染源调查676.4.2水污染源评价687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717.1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717.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17.1.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757.1.3卫生防护距离757.1.4小结777.2水环境影响分析777.3声环境影响预测787.3.1噪声源强787.3.2噪声传播预测模式797.3.3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80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27.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837.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37.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838社会影响分析848.1评价目的848.2评价内容848.2.1人口

5、影响分析848.2.2自然景观影响分析848.2.3人文景观、文物古迹848.2.4社会经济影响分析858.2.5人群健康影响分析858.3小结869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879.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879.1.1大气污染物及治理方法879.1.2控制无组织排放措施分析889.1.3废气治理措施结论899.2废水防治措施评述899.2.1废水预处理装置899.2.2废水预处理控制及效果909.2.3废水进园区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909.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929.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评述929.4.1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可行性939.4.2危险固废处置的可行性939.5地下水及土壤防

6、治措施939.6“三同时”验收一览表9410 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分析9710.1总量控制因子9710.2本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量9710.3总量平衡方案97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811.1 环境管理9811.1.1环境管理机构9811.1.2环境管理内容9811.2环境监测计划9911.2.1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9911.2.2 环境监测计划9911.3 项目竣工验收建议100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0312.1经济效益分析10312.2社会效益分析10312.3环保效益分析10312.4环保投资分析10313清洁生产10513.1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0513.1.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10

7、513.1.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10513.1.3污染物产生指标10613.1.4废物回收利用指标10613.1.5产品指标10713.1.6环境管理要求10713.2清洁生产结论与建议10814环境风险评价10914.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10914.2评价工作等级10914.2.1物质危险性判定11014.2.2评价工作等级11114.2.3评价范围11214.3环境风险识别11214.3.1物质风险识别11214.3.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11214.4源项分析11314.4.1潜在事故11314.4.2最大可信事故类型及概率11414.4.3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11414.5事故风险分析1

8、1514.6环境风险管理及减缓措施11514.7事故应急措施12014.8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方案12114.8.1组织体系及其职责分工12114.8.2预案启动程序和分级响应12214.8.3应急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12314.8.4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12414.8.5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12614.9小结与建议12714.9.1小结12714.9.2建议12715产业政策与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12815.1选址于与区域总体规划的相符性12815.2选址于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12915.3环境可行性分析12915.3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3015.4小结13116公众参与1

9、3216.1公众参与的目的13216.2公众参与调查的原则13216.3公众参与的形式1331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13617.1 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符性13617.2采用了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13617.3 清洁生产13717.4 环境现状及影响13717.5 公众意见普遍支持13817.6污染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13817.7 环境风险可接受13817.8 总结论13917.9建议139附件清单:附件1. 环评委托书;附件2. 备案;附件3. 原项目环评批复意见;附件4. 宝应经济开发区环评批复;附件5. 用水许可文件;附件6. 用地许可文件;附件7. 废水接管协

10、议;附件8. 危废处置协议;危废处置单位资质证明;821 前言1.1 任务由来 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中宝)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现代中型综合性制药企业,隶属上海黄河资产管理责任有限公司。2004年,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将其原位于宝应县城内的厂区搬迁至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经济开发区内,在开发区内新建大、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及原料GMP生产线及其公用设施,主要生产固体制剂、原料药、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剂型药品,扬州中宝在2005年6月委托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固体制剂、原料药、大容量

11、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搬迁改造GM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获得了环评批复(苏环管2005179号)。后因市场需要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的颁布,项目的产品种类、规模有较大调整,因此扬州中宝决定终止该项目,利用项目已建厂房进行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宝应县经信委备案文件(备案号321023150497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单位于2015年9月委托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地进行了现场踏勘,

12、调查并收集了有关该项目的资料,并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项目特点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及检验中心、实验室GMP技术改造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经济开发区内,本项目总投资4820万元,拟生产玻瓶大容量注射剂1500万瓶、玻璃安瓿小容量注射剂2亿支、塑料安瓿小容量注射剂6000万支,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为甘露醇、氯化钠等原辅料和纯水,原料中不涉及“三致”毒理化学物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3 主要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主要为原料称量过程产生的少量粉尘经

13、称量罩+配套高效过滤器过滤后,车间内排放。(2)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预处理后接至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废水水量小,水质简单,废水接管对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不会产生冲击。根据调查,污水处理厂尚有接管余量,可满足本项目废水接管水量要求。(3)噪声污染防治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泵类、空压机和冷却塔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和隔声、减振等措施后,可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敏感点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企业产生的固废均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置。各种固体废物有效处

14、置和利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不会造成影响,亦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的。1.4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宝应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宝应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及用地规划,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污染物在采取本环评要求的治理措施后,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在落实相关防治措施后,处于可接受水平。公众对项目无反对意见。总量指标可落实。企业通过评价,落实环评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可行。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

15、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实施);(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起实施);(10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2004年8月28日起实施);(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起实施);(1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13)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14)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5)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1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7)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

17、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年10月);(19) 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 );(2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2010年9月);(21)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环发2005130号);(22)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实施);(24) 环境保护部下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目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73

18、号);(25)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2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7)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40号);(28)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9)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30)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31)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32)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33)

19、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05114号);(34)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142号);(35)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36)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37)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09150号);(38) 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2013年11月);(39) 加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1398号);(40)

20、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14197号)。(41)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237号);(42)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2.1.2地方环保法规(1)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年38号令);(2)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3)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2011年3月8日发布;(4)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苏政发200692号;(5)关

21、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 200698 号);(6)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7)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苏北地区产业优化的意见(苏环委 200719 号);(8)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苏政办 发200756 号);(9)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 号);(10)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11)江苏省生态红线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12)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

22、规20124号)(13)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苏环办2011173号);(14)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15)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3113号);(16)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2.1.3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23、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9)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内容标准化编制规定(试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2.1.4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江苏省宝应县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

24、告书,2006年;(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评价因子根据对企业的现场调查及筛选,本次评价确定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的评价因子见表2.2-1。表2.2-1 评价因子评价要素本次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SO2、NO2、PM10、氨气TSP地表水pH、氨氮、COD、BOD、CO、石油类、总磷COD、氨氮、SSCOD、氨氮地下水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噪声厂界和设备噪声的连续等效A声级厂界和设备噪声的连续等效A声级土壤pH、铅、锌、铜、镉、汞、铬、砷、镍固体废物工业固废、危

25、险固废、生活垃圾的发生量、综合利用及处置状况2.2.2评价标准2.2.2.1大气环境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地SO2、NO2、PM10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具体标准值见表2.2-2。表2.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4小时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1小时平均0.20PM10年

26、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NH3一次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排放标准颗粒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具体排放标准详见表2.2-3。表2.2-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2.2.2地表水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宝射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7372002)类标准。具体见表2.2-4。表2.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无量纲)项目pHCOD氨氮溶解氧BOD总磷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类69301.

27、5360.30.510(2)接管和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水接管入宝应县仙荷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主要指标见表2.2-5。表2.2-5 污水接管排放标准(单位:mg/L、pH值无量纲)序号项目接管标准尾水排放标准1pH69692COD400*503SS200104氨氮505(8)5石油类2016总磷30.5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噪声评价标准2.2.2.3噪声评价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经济开发区内,厂界噪声现状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28、类标准;企业周边的居民区属于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具体见表2.2-6。表2.2-6 噪声评价标准标准昼间 dB(A)夜间 dB(A)周围居民点2类6050项目所在地3类6555(2)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周围居住区执行2类标准,见表2.2-7。表2.2-7 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类 别昼 间夜 间26050365552.2.2.4地下水评价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2-8。表2.2-8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29、)单位:mg/L标准pH高锰酸盐指数(mg/L)氨氮(mg/L)氯化物(mg/L)III类6.5-8.530.2250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mg/L)总大肠菌群(个/L)硫酸盐(mg/L)200.023.02502.2.2.5固体废物储存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储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标准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的储存应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标准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要求。2.2.2.6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土壤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具体见表2.2-9。表2.2-9 土壤评价标准

30、 单位:mg/kg监测项目二级土壤pH7.5镉0.300.300.60汞0.300.51.0砷水田302520旱地403025铜水田等50100100果园150200200铅250300350铬水田250300350旱地150200250锌200250300镍405060注:pH值无量纲2.3评价工作等级、评价重点2.3.1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关规定,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废水量和受纳水体水域规模和水质要求确定。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生产、生活废水共计50.44t/d,经过厂内预处理后,接管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尾水排放至宝射河。故本次环

31、评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仅对水环境影响作现状评价和接管可行性分析。(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的工程分析结果,选取TSP计算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以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Pi的定义为: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小时平均取样时间二级标准的质量浓度限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见表2.3-1。计算得出粉尘的最大占标率Pma

32、x均小于10%,因此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序号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1一级Pmax80%,且D10%5km2二级其它3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聚厂界最近距离表2.3-2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表序号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下风向最大浓度(ug/m3)最大占标率Pmax值(%)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m)评价等级无组织废气源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无组织废气粉尘0.0331052三级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组织废气粉尘0.01740111三级(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厂址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域,项目建设后周边环境

33、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3dB(A),受噪声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中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原辅材料毒性、燃烧爆炸性、重大危险源分析以及当地环境敏感性,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评价工作级别,确定该项目的评价等级为二级,其评价范围为以生产装置区为中心周边3公里范围。(5)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属于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I类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选取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34、、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确定地下水评价等级与范围,各单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见下表2.3-3表2.3-7。表2.3-3 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强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且分布连续、稳定中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弱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的条件注:表中“岩(土)层”系指建设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包气带岩(土)的渗透系数指包气带岩土饱水时的渗透系数表2.3-4 建设项

35、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分级项目场地所处位置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易潜水含水层且包气带岩性(如粗砂、砾石等)渗透系数强的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的地区;不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稀释、自净的地区中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密切的地区不易以上情形之外的其它地区表2.3-5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水

36、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它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表:1、表中“环境敏感地区”系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2、如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含水系统)处于补给区或径流区与排泄区的边界时,则敏感程度上调一级。表2.3-6污水排放量分级分级污水排放总量(m3/d)大10000中100010000小1000表2.3-7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污染物类型污水水质指标复杂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中等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

37、6污染物类型=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简单污染物类型=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工程勘测报告及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各指标评价结果见表2.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表6中I类项目的分级标准,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表2.3-8 项目单指标评价等级表评价指标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评价结果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密切的地区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1000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分级结果中中不敏感小中等评价等级:三级2.

38、3.2评价工作重点评价工作重点: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总量控制分析、选址可行性分析、风险应急预案。2.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4.1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结合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4-1。表2.4-1 评价范围表项目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大气以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区域范围地表水污水排口上游1.0km至下游5.0km范围地下水以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中心20km2范围噪声建设项目厂界200m内环境风险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的3km范围2.4.2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项目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学校

39、、医院,及居住区等,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2.4-2及图2.4-1。表2.4-2 拟建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序号环境保护对象规模(人)方位最近距离(km)环境功能大气环境(风险)1金湾小区148西北0.58二类2姚庄113南0.583刁庄89东北0.584费庄128东0.835府前花园别墅区136南0.836陈庄(北)213北0.857朱庄213东北0.928宝应县政府213南0.929冷庄128南0.9210蔡家圩127北1.2111小陆庄164北1.2312开发区金湾小区一期226西北1.2613金源国际164南1.2614蔡家圩132东北1.2815金湾村284西北1.29

40、16茗园天府127南1.2917马荡87北1.318张庄94东1.3219大邰家圩127南1.3220小邰家圩164南1.3221范舍128东北1.3522曙光花园125南1.3523兴港社区213东南1.3724刘庄136东1.3725三界村115东北1.3726湾子头128西南1.3827刘庄173东北1.428大陆小区148西南1.4329怡景苑93西南1.4930王庄沟口94西南1.5131大陆村128西南1.5632费庄173东1.633朱庄128东北1.6134小潘庄173西1.6335塞兴庄128西1.6536陈庄135西北1.6737张庄164东1.6838大陆庄148西南1.

41、6939翔宇花园235西南1.6940蒋庄184北1.741尚东理想城2210南0.1442茗园天府1430东南0.16地表水 环境1宝射河中型南1.65IV类2慧政河小型南0.01类3东阳河东0.01类地下水 环境1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地下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类噪声1尚东理想城2210南0.142类标准2茗园天府1430东南0.162.5评价技术路线本次环评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2.6-1。图2.6-1 评价技术路线3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3.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711943,北纬33023327之间。宝应夹于江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宝应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