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044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8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三概况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位于滨环评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滨海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5月江苏省环保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字英文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环境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

2、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滨海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亚平联系人徐主任通讯地址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向阳大道303号联系电话13801414510传真/邮政编码224550建设地点滨海县道通合线(北起S328,南止正红镇陈铸村,与阜宁合利镇接壤)立项审

3、批部门滨海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滨发改审2016115号建设性质新建改造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道路规模全长20.5km,路面宽7.5m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6025.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3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2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 年2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随着滨海县规划调整以及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现有的道路已无法满足交通快速、经济、直接的要求。本项目连接了S328、规划S348等重要道路,是滨海县沿海各村镇的重要出行通道。项目的改造,将为沿线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促进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为此滨海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决定

4、投资开发县道通合线改造工程项目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可知,本项目类别属于“P公路123、公路”,其中“新建、扩建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1公里及以上的独立隧道;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主桥长度1公里及以上的独立桥梁(均不含公路维护)”的做报告书,“其他(配套设施、公路维护除外)”做报告表,“配套设施、公路维护”做登记表,本项目为二级公路改造项目,不属于应编制报告书中的项目类型,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滨海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本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

5、委托后,评价单位经过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收集,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二、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为老路改造工程,道路设计等级维持原标准,K0+000K15+720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60km/h。一般段路基宽9m,路面宽7.5m;城镇段路基宽10.5m,路面宽9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K15+720K20+416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30km/h。一般段路基宽7.5m,路面宽6.5m;城镇段路基宽8m,路面宽7m。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本项目老路沥青路面段经过多年使用,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槽、沉陷、龟裂、变形等路面病害,本项目对老路板块进行修复

6、并补强,不拓宽路面,同时改善交通组织,最终全线整治出新。本项目路线技术标准执行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的有关规定,规范规定的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见下表1-1。表1-1 规范要求的平纵面线形主要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60303平面线形3.1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15003503.2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200653.3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m125303.4平曲线最小长度m100504纵面线形4.1极限凹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10002504.2一般凹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15004004.3极限凸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14002504.4一般凸形

7、最小竖曲线半径m20004004.5最小竖曲线长度m50254.6最小坡长m1501001、路线工程(1)路线平面本项目为老路改造工程,北起S328通榆境内,途经正红、陈铸与阜宁接壤。经老路路线拟合,老路现状平面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本次平面设计中,路线平面基本沿老线走向,并局部优化。道路全长约20.5km。(2)路线纵断面纵断面设计时,根据区域内实地地形,结合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以及综合路面排水要求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合理采用相匹配的技术指标,使平纵配合力求合理,同时注意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顺适、流畅的运行空间。本项目桥梁及现状河闸不改造,仅考虑两侧接坡段,纵断面顺

8、接现有桥头边。表1-2 纵断面线形指标表变坡点个数个7备注坡度最大值%2.6/最小值%0.0/坡长最大值m540.0/最小值m100.65交叉口连接线除外竖曲线半径凸型最大值m70000/最小值m1600/凹型最大值m83000/最小值m2500/ 2、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线推荐技术标准具体如下表:表1-3 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一般段城镇段一般段城镇段2路面宽度7.5m96.573设计速度60km/h30km/h4荷载标准道路:BZZ-100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全线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表1-4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

9、目单位工程量备注一路线里程km20.5/1新建里程km0/2利用里程km20.5/二公路用地亩307.05/三拆迁平方米0/四路基土石方万立方米6填方五特殊路基处理km0/六排水及防护km20.5七沥青砼路面万平方米13.655二级公路八水泥砼路面万平方米3.549三级公路九桥涵工程/十交叉工程处2/十一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km20.416全线 3 、路基工程(1)路基标准横断面本项目为老路改造,结合项目的特点,既有路面宽度可以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二级公路一般段路基宽度9m:0.75m土路肩+7.5m行车道+0.75m土路肩;二级公路城镇段路基宽度10.5m:0.75m土路肩+9m行车道+0.7

10、5m土路肩;三级公路一般段路基宽度7.5m:0. 5m土路肩+6.5m行车道+0.5m土路肩;三级公路城镇段路基宽度8m:0.5m土路肩+7m行车道+0.5m土路肩;本次设计行车道横坡采用1.5%,土路肩横坡采用4%,边坡采用1:1.5。(2)一般路基设计路基在填筑前应视路基填土高度采用翻挖掺灰处治,碾压稳定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路基设计控制干湿类型为中湿状态。具体设计如下:行车道:原地面清表后下挖至行车道外边缘以下144cm处,并向下翻松15cm掺加5%石灰进行处治,压实度90%;其上填筑一层15cm厚5%石灰处治土,压实度均93%,之后再分层填筑80cm厚5%石灰处治土至路床顶面,压实度95

11、%,分层厚度20cm。(3)路基防护设计一般路段防护:路堤边坡采用植草防护。沿河段:超宽填筑结合植草防护。 4、路面结构根据路面计算结果和沿线材料料源,结合该地区相关道路成功设计经验,推荐路面结构方案如下:(1)沥青砼老路面冷再生补强加铺上面层: 4cm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5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基 层: 20cm 水泥稳定碎石(2)处治后沥青砼老路面加铺罩面上面层: 4cm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5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3)处治后水泥砼老路面加铺罩面(K8+670K9+300)一般路段:上面层: 4cm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合

12、料下面层: 5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4)水泥砼路面挖除重建(K15+720K20+416)面层: 20cm 水泥混凝土 基 层: 18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4%水泥+8%石灰)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行车安全畅通的重要设施,本次设计原则为:安全、舒适、经济和美观,并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布设。全线标志牌包括指路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等。道路一般段设置中心单黄线为黄色实线时,线宽15cm;实线长4m,间距6m,实虚比例为23,标线所用涂料采用热熔型。因本道路等级不高,交通量较小,在交叉口处设置停车让行

13、标志。里程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里程碑柱体为白色,采用黑字,设在道路左侧,每隔1km设一块。百米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百米桩柱体为白色,采用黑字,设在道路左侧,设置于各里程碑之间,每100m设一块。道口标柱设置于主线各机耕路口及厂区居民出入口,提醒主线行驶车辆提高警觉,防范被交叉路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其它未尽事宜,敬请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6、交通量预测根据同类型项目类比,通合线车流量情况见下表。表1-5 交通量预测结果(pcu/d)公路名称201720222027通合线241028943231本项目运营后的大型、中型、小型车流量的比例及昼夜车流量比例均参照评

14、价区域内相同等级道路给出。昼夜车流比取值为4:1。车辆车型比例见下表。表1-6 道路运营后大、中、小车车型比道路名称大车中车小车通合线0.10.20.7将表1-5中的车流量折算成预测年份的昼、夜,大型、中型、小型车流量,具体见下表。表1-7 分车型及昼夜的交通量预测结果(pcu/d)道路名称运行期时间交通量大车中车小车合计通合线2017年昼间19338613501929夜间48963374812022年昼间23246316212316夜间571164055782027年昼间25951718092585夜间651294526467、产业政策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

15、013修订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3、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关于修改部分修改条目的通知,本项目不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建设项目。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苏政办发2015118号)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淘汰类,符合能耗限额标准。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8、生态规划相符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将江苏省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洪水调蓄区

16、、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太湖重要保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等15种类型。滨海县生态红线区域名录见表1-8。表1-8 滨海县生态红线区域名录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区域范围与二级管控区距离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包含两部分,1北一实验区(滨海县)范围:北界为海水-3米等深线,西界为响水-滨海分界线(从D2.1至5#),南界从控制点5#至控制点6#,至控制点7#,再沿线至控制点JB4#,东界为控制点JB4#至11#,沿线至9#,沿海堤至 JB6#,再直线至JB5#,再沿线控制点D4#。2北二实验区(滨海县

17、)范围:北界以废黄河出海口及其延长线(从JB7#至12#)为界,东界以海水-3米等深线为界,南界为滨海射阳分界线(从D5.1至13.2#),西界以废黄河出海口从控制点JB7#沿海堤公路中心线至JB8#48km淮河入海水道(滨海县)洪水调蓄区洪水调蓄东至淮河入海水道入海口,西至跃进河与阜宁县交界处,北至淮河入海水道北堤脚外50米,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堤外50米30m通榆河(滨海县)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滨海县境内通榆河水域及其两岸纵深各100米的陆域范围,通榆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由于疏港航道工程,其中1500米通榆河东侧为二级管控区滨海县境内通榆河水域及其两岸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除一级

18、管控区以外的区域2.9km响坎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取水口位于东坎镇杨陆村(E1194818,N34134)。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水域和两岸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二级管控区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延500米的水域和两岸纵深各2000米的陆域范围11.5km通榆河(滨海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取水口位于农业产业园区育才村,通榆桥向南100米(E11948,N335837)。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水域和两岸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另含位于二级保护区内的滨海县

19、通榆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延500米的水域和两岸纵深各2000米的陆域范围14km射阳河(滨海县)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滨海县境内射阳河水域中心线至北岸纵深500米陆域范围1.1km废黄河中山河(滨海县)洪水调蓄区洪水调蓄滨海县境内废黄河中山河两岸堤脚外侧50米范围13.5km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生态红线区域为项目北侧的淮河入海水道(滨海县)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距离为30m,本项目建设区域与滨海县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无相交区域,不会导致滨海县内生态红线区域服务功能下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

20、9、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道路的服务水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且其满足产业政策相关要求,与滨海县总体规划定位相符合,因此,本项目符合规划要求。10、环保投资本项目为道路改造项目,环保投资为135万元,占投资(6025.5万元)的2.24。本项目环保投资与设施概算一览表见表1-9。表1-9 环保投资与设施表项目阶段污染源名称环保设施投资(万元)施工期废气扬尘洒水管、围挡30沥青烟废水施工废水沉淀池、隔油池10固废生活垃圾垃圾桶5运营期废气汽车尾气绿化带50废水路面径流雨水排水系统30固废散落垃圾垃圾桶10共计135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道路改

21、造工程项目,原有环境问题主要为因道路损坏汽车经过时相对噪音较大,灰尘较多,碰到雨天路面积水较多等问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对上述问题予以缓解和改善。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滨海县地处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东北端,黄海西岸。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南北分属沿海农业区和徐淮农业区。位于东经11937至12020、北纬3343至3423之间。东临黄海,南襟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县毗邻,西南与阜宁县相连,西与涟水县接壤,北依废黄河、中山河,与响水县相望。滨海县交通区位优越,东濒黄海,204国道与通榆河穿境而过。20

22、4国道的改造,沿海高速公路从县城的东侧通过,226省道的改造,加上疏港路、沿海公路的实施,使得滨海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本项目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内,北起宋公堤,南至北干渠,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2、 地形、地貌滨海县城区地势平坦、地貌简单。属苏北平原的一部分,处于扇形冲积地中部,河塘水面较多,东西向有中北八滩渠、南北向有响坎河、张家河。总体来说,滨海城市地区的地貌分布是以杭州湾为界,分为两大单元:北部以堆积平原为特点,南部以山地丘陵和阶梯式阶地为主体。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废黄河老堆向南,地势逐渐倾斜。高程一般再海拔5m以上,最高处达11m,低处在苏北灌溉总渠两岸和射阳河以北地

23、区,一般海拔0.6-1.0m,最低处仅有0.5m。 3、气象特征滨海县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为北亚热带向南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为温润的季风气候,季风盛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 本地区的异常天气,如寒潮、夏秋旱、梅雨、台风、龙卷风等时有出现。据2014滨海统计年鉴,其主要气象特征见下表。表2-1 滨海县主要气象特征表序号项目统计项目特征值1气温年平均温度()13.9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13.82风速年平均风速3.5最大风速20.73气压年平均气压1

24、.013105年最低日平均气压/4空气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最高相对湿度835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985.1最高降雨量1485.66雨天年平均雨天数101.47风向全年主导风向ESE全年次主导风向SE冬季主导风向N夏季主导风向ESE4、地表水滨海县域河流属于淮河流域水系,从滨海县的现有水资源看,其主要水系分属五大水系,包括:射阳河水系、排水渠水系、八滩河水系、废黄河水系、翻身河水系。五大水系中主要的河流包括: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中山河、淮河入海水道、八滩渠、废黄河、射阳河等。(1)通榆河通榆河是苏北南水北调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是苏北沿海地区的一条骨干河流。通榆河滨海段,河床结构稳定,水质条件

25、良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通榆河流域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镇将通榆河作为饮用水源,不少取水口就建在该河上。现通榆河的水质总体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处于三类水,部分河段可达到二类水。(2)苏北灌溉总渠苏北灌溉总渠是利用淮河水资源,发展淮河下游地区灌溉,增辟洪泽湖排洪入海出路的综合利用大型水利工程。苏北灌溉总渠1951年开挖,源自高浪涧进水闸,引洪泽湖水,经淮阴、滨海、阜宁、滨海等县,于提扁担巷注入黄海。全长168 km。最大流量1020 m3/s,保证流量800 m3/s(1975年7月19日测);最大泄洪量为1132 m3/s(1971年9月3日测),历年平均径流量为277 m3/s。苏北灌溉总

26、渠将滨海水系,切分为南北两部分。根据2002年-2004年滨海县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苏北灌溉总渠的水质,在冬季达到二类水标准,其他季节达到三类水标准。(3)中山河中山河属于废黄河水系,是滨海县与响水县界河。根据2002年2004年滨海县地表水监测结果表,中山河的水质,部分河段达到二类水标准,部分河段达到三类水标准。但随着地方工业的发展,中山河水质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滨海化工园区的建设,对中山河水质有较大影响。(4)废黄河废黄河系1194年黄河侵泗夺淮,1855年复又北徙留下的故道。流经该区域的河段起于淮安杨庄,流经淮安市的清河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及阜宁、滨海、响水三县,至响水县套子口入海

27、,全长170.069 km。废黄河沿线有滨海新闸、废黄河地涵、连通高速公路桥、204国道桥、童营桥、羊寨桥、北沙桥、大有桥等跨河建筑物,27座穿堤涵闸和12座穿堤排灌站。废黄河地涵、废黄河南船闸、响水船闸、大套一、二站及与之相配套的9座涵闸同时形成连接废黄河、总渠、通榆河的重要枢纽通榆河枢纽。(5)八滩渠北八滩渠1964年以来最高潮位3.32 m,最低潮位0.07 m,是八滩河水系中的一条干河,流量为178 m3/s,平均流速为0.6 m/s,平均水深2.53 m。(6)淮河入海道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工程全长163.5 k

28、m,河道宽750 m,深约4.5 m。总投资41.17亿元,贯穿江苏省淮安市的清浦区、淮安区和盐城市的阜宁、滨海2县,并分别在淮安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5、地下水滨海系平原水文地质区,近地表的第四地层属松散沉积层,孔隙多,导水性良好,有利于地下水贮存。地下水经历了淡水形成、海侵咸化、淡化等不同阶段,又受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所以它的形成是复杂的。含水层分:一、潜水层,即全新统含水层系咸水,不能饮用和灌溉,无开采价值;二、承压水层,又分两个水系层:(1)中、上更新统含水层系统,第一含水层上淡下咸,顶板埋深80-120 m;第二含水层淡水,顶板埋深为150-200 m,单

29、井出水量日600-900 t,水质良好,矿化度每升1-2克,适宜人、畜饮用。(2)下更新统含水层系统第三含水层咸水;第四含水淡水。水系均属感潮河网,以自排为主,内河水受海潮水位影响较大。地下水埋深随地形变化而变化,由于地面坡度小,地下水径流缓慢。潜水动态主要受降雨、蒸发以及河沟水补给影响,为入渗补给渗流蒸发型。地下水中的盐类组成与海水成分一致,均以氯化物为主。地下水潜水历年平均埋深0.65 m,最大埋深1.18 m,最小埋深0.21 m。由于近地表沉积物中以粘土、亚粘土成分居多,透水系数较小,平均为4.4105cm/s。因此,以雨水和河水渗透为补给源的上层潜水涌水量不大,而且大多为咸水。埋深于

30、120 m以下的第二承压水为淡水,水量较大,可作淡水水源,但开采时应予限量,并防止咸水混入。6、生态滨海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水产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虾、蚌、蟹等71种,林木主要有水杉、意杨、刺槐、银杏、柳树、桃李、梨、杞柳等100余种,草本植物有200余种,中药材100余种,农作物主要有稻、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200余种,另有党参、太子参、白术、何首乌、半夏等100余种中药材植物。野生动物资源120多种。动物资源丰富,人工养殖畜禽有黄牛、马、长毛兔、鸭、鹅等多种,有鱼类等水产品71种,有鸟类120多种。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保护规划,滨海县内红线区域名称分别为: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

31、护区(滨海县)、淮河入海水道(滨海县)洪水调蓄区、通榆河(滨海县)清水通道维护区、响坎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通榆河(滨海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射阳河(滨海县)清水通道维护区、废黄河中山河(滨海县)洪水调蓄区。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生态红线区域为项目北侧的淮河入海水道(滨海县)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距离为30m,本项目建设区域与滨海县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无相交区域,不会导致滨海县内生态红线区域服务功能下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滨海县行政区划设五汛、蔡桥、正红、通榆、天场、东坎、八巨、八滩、陈涛、滨海港、滨淮、界牌12

32、个镇和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江苏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盐城滨海港经济区3个园区。下辖261个村,3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农村社区居委会18个、城镇社区居委会17个。境内驻有省属国营滨淮农场、淮海农场(部分)以及市属新滩盐场。1. 经济结构2014全年滨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5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45亿元,增长15.1%;完成工业投资166.7亿元、工业增加值139.9亿元,增长20.4%、12.9%;实现自营出口3.2亿美元,增长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营出口增幅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等3项指标增幅全市前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

33、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5%;企业设备抵扣增值税增幅25.6%,全市第一,电力新装和增容量位居全市前列。农业效益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增高效农业10万亩,建成千亩设施农业基地10个,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9个;推广联耕联种22万亩,新增家庭农场166个、专业合作社115家;新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15个。服务业发展扩量提速。完成服务业投资91.07亿元,同比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亿元,增长13%;大润发超市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建成开业;新开发商品房80万平方米;修订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苏北民俗文化街等旅游项目

34、加快建设,完成旅游直接收入3.2亿元。2. 社会生活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超3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创业深入推进,新增私营企业2033家、个体工商户8782户,带动就业8555人,新增劳动力转移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扶贫开发扎实开展,推行精准扶贫“三单”制度,实施个体经营项目1.2万个、互助合作项目42个、片区开发项目46个,完成投入4.35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6亿元;化解村级债务2300万元,新增新“八有”达标村21个、脱贫5.2万人,累计脱贫率达76.3%。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

35、支配收入分别达22432元、12524元,同比增长9.2%、11.8%。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兴办民生实事20件,实施民生工程73项。初步建立社会救助政府托底体系;全面推进“五险同征”,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推行农村居民大病商业保险,新农合补偿、农村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赔付实现“一站式”结算;组织2.8万名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建成保障性住房2228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小康创建通过省综合验收。3. 教育文化滨海县2014年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列盐城市第二。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

36、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实现了阶段目标。县中等专业学校成功创建省四星级学校。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根据滨海县环境监测站2014年大气监测结果,各项评价因子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降尘:据滨海县环境监测站2014全年对滨海县境内降尘量分析,滨海县境内年均值为5.8 t/(km2月),比上年下降了0.4 t/(km2月)。(3)酸雨:经滨海县环境监测站2014年全年有效采集降水分析,在滨海县境内全县未发生酸雨现象。2、水环境质量现状滨海县地表水

37、2014年例行监测有省市控制断面10个和县控断面3个,分布于通榆河、响坎河、中山河、灌溉总渠、入海水道、张家河、北八滩渠、中八滩渠和篆河,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达标率状况良好,比上年有显著改善。在所有河流中张家河水质最差,张家河执行IV类水标准,年监测均值接近IV类水标准限值,单次监测中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都有超标,超标原因主要为:河水流流动缓慢,水体交换较弱,河道内污染物容易滞留;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污染的河道尚未能恢复自净功能,也是导致水质指标超标因素。据滨海县环境监测站近期监测结果:淮河入海水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要求。3、噪声环境质量

38、现状根据滨海县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对滨海县的例行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项目区声环境现状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综上所述,该项目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路段通合线(北起S328,南止正红镇陈铸村,与阜宁合利镇接壤),项目两侧为沿线居民和农田(居民与本项目的最近距离为10米),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3-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方位最近距离(m)规模(人)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干东村西27050户

39、/180人GB3095-2012中二类标准新八家村东1030户/100人三埝村东、西2560户/200人蒯圩村西10050户/180人李庄西35050户/180人东风村西1030户/100人杨赵村西5020户/70人渠北村西5520户/70人小陈庄西1030户/100人严庄西15050户/180人季圩村东8015户/50人后湾村东1030户/100人南场村东15050户/180人李桥村东5015户/50人大众村东1030户/100人闸南村北1530户/100人新港村南1530户/100人地表水淮河入海水道北80中型GB3838-2002中类标准通榆河西1100中型声环境新八家村东1030户/1

40、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三埝村东、西2560户/200人东风村西1030户/100人小陈庄西1030户/100人后湾村东1030户/100人大众村东1030户/100人闸南村北1530户/100人新港村南1530户/100人蒯圩村西10050户/18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杨赵村西5020户/70人渠北村西5520户/70人严庄西15050户/180人季圩村东8015户/50人南场村东15050户/180人李桥村东5015户/50人生态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生态红线区域为项目北侧的淮河入海水道(滨海县)洪水调蓄区二级管控区,距离为30m。保证评价

41、区内生态环境质量,不致因工程建设而趋于恶化,有效保护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避免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危害,加强施工过程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设施的管理监督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建设地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地区。SO2、NO2、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ug/m3污染因子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X年平均5024小时平均1001小时平均25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

42、均3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2、地表水环境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标准,SS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的三级标准。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污染物类标准(mg/L)pH值69高锰酸盐指数6BOD54氨氮1.0总磷0.2溶解氧5COD20SS30 3、声环境 本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 类区,道路设计等级为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43、将相邻区域为2类声功能区的交通干线边界线外距离为35m5m的区域划分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本项目二级公路段道路红线两侧355米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详见下表。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a类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排放标准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见下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应以国标准为宜,见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