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280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地下室顶板转换层】建设单位:成都泛悦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二月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模板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审批表序号论证专家姓名职 务工 作 单 位备注专家组意见专家组结论方案审批人(签字): 年 月 日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模板工程专项方案审批表工程名称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工程工程类别工程规模108513.86 层数及总高度7#楼:16.3M8#楼:95

2、.5M9#楼:64.7M建设单位成都泛悦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结构形式7#楼:框架8#楼:框架核心筒9#楼:框架剪力墙编制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编 制 人施工单位意见审批人: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意见签 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建设单位意见签 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 工程名称: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工程 编号:致: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现报上 南国置业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地下室顶板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套、部分),已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

3、批准。 附:专项施工方案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 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并于 月 日前报来项目监理机构:(公章)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一份。 SN:C01F00000000DF84 建龙软件打印(批准文号:川建发2002280号) 四川省建设厅监制目 录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工程概况第三节 施工计划第四节

4、施工工艺技术第五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六节 模板计算书第一节 编制依据1、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建

5、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1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2)19号17、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15)834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楼板支撑体系及标准化安全管理的通知成建委发(2014)29号 1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南国置业.泛

6、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段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昭觉寺横路与川陕路交口南侧,用地西北面为川陕路,东北面为昭觉寺横路,南面临城市规划道路。总建筑面积:108513.86 。由7#、8#、9#楼及地下室组成;其中地下室共4层,用作车库和设备用房,7#楼为3层商业用房,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6.3M;8#楼为26层商业办公用房,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为95.5M;9#楼为19层商业办公用房,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为64.7M;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成都泛悦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为中国水利

7、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孙焕峰,项目经理兰昌志。本工程7#、8#、9#楼的负一层层高为3.95米,顶板位置(0.65米1.300米)均有较大截面的转换层梁,其截面尺寸为:9501200;8001500;8001400;8001200;8001000;7501400; 7501200;7001500;7001400;7001200;7001000;4001400;4001000;400900;3001000;250800;250750;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要求,施工总荷载15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属超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8、分项工程;故负一层顶板模板作为高大模板工程,需进行计算复核及专家论证(注:高支模施工共分四个实施阶段:第一地块、第二地块、第三地块、9#楼裙楼,具体施工实施时间详后面的施工进度计划)。为确保施工质量,简化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式,所有施工集中线荷载超20KN/M的梁模板支撑均按最大梁的模板支撑方式进行,故本方案仅对本工程最大截面梁8001500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计算复核。 支模层结构情况:支模所在层-1脚手架挂密目安全网有支模层底标高(m)-5.25柱砼强度等级C45支模层顶标高(m)0.65-1.3梁板砼强度等级C35现浇板厚度(mm)180柱截面尺寸(mm)900900支模下方层结构情况支模所在

9、层-2脚手架挂密目安全网有支模层底标高(m)-8.45柱砼强度等级C45支模层顶标高(m)-5.25梁板砼强度等级C35纤维、微膨现浇板厚度(mm)220柱截面尺寸(mm)900900柱距:地下室8.1米10米;转换层5.7米11.05米;部份位置地下室梁与转换层梁有交叉重叠现象,如图所示: 地下室梁与转换梁的平面位置关系 地下室梁与转换梁的平面位置关系主要特点: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施工区模板工程需要进行支撑前的验算和专家论证。难点:工期紧,场地狭窄,梁板钢筋密,砼振捣困难。重点:确保高支模稳定,安全,无事故。钢筋砼结构质量满足规

10、范要求。二、本专项方案施工区域平面图(附后页)三、施工要求(1)在施工前,编制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专家论证后应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实施。(2)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验收,填写相关验收资料。施工单位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3)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包括混凝土浇筑方案。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布料机配合。(4)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四、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组织机

11、构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第三节 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泛悦城市广场二期一标转换层梁施工进度计划序号部位工作内容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1第一地块放线2016.4.102016.4.102支撑体系搭设2016.4.112016.4.203模板支设2016.4.122016.4.224钢筋绑扎2016.4.132016.4.245砼浇筑2016.4.252016.4.266第二地块放线2016.4.212016.4.217支撑体系搭设2016.4.222016.5.18模板支设2016.4.232016.5.39钢筋绑扎2016.4.232016.5.410砼浇筑2016.

12、5.52016.5.611第三地块放线2016.10.262016.10.2612支撑体系搭设2016.10.272016.11.613模板支设2016.10.282016.11.814钢筋绑扎2016.10.282016.11.915砼浇筑2016.11.102016.11.11169号楼裙楼放线2016.6.182016.6.1817支撑体系搭设2016.6.192016.6.2818模板支设2016.6.202016.7.119钢筋绑扎2016.6.202016.7.220砼浇筑2016.7.32016.7.4二、材料与设备计划(1)材料规格:模板采用厚度15mm胶合板,木方规格采用40

13、90mm,35U型顶托及M12普通对拉螺栓。支撑架的立杆、水平拉杆、扫地杆等采用483.6mm钢管(因市场上大量钢管均为483.0mm钢管),设计计算按483.0mm钢管考虑。(2)材料要求:胶合板平整无缺损、扭曲变形,不受腐朽、虫蛀。钢管、扣件: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钢管表面应平直,压扁

14、、锈蚀严重及打孔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顶托:顶托:顶托应采用标准可调顶托,U型托盘(钢板厚度4mm,宽度120mm,长度100mm,高度60mm),螺杆长度600mm,螺杆直径为35mm。方木:方木截面尺寸满足40mm90mm的尺寸要求。(3)进场材料质量要求:进场胶合板质量要求: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收存、检查进场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酶斑、鼓泡;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每平米单板脱胶0.001m2;面板厚度应不小于18mm。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

15、厚不得小于3mm。钢管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弯曲、压扁、锈蚀严重及打孔的钢管不得使用。钢管必须涂防锈漆。扣件、顶托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标识,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进场的木方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多次周转出现劈裂、腐朽、扭曲的不得进场,木方的尺寸不得小于实际取值4090mm。(4)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管483.0米40000材料已落实,数量可根据现场进度运送到场2扣件十字扣件个10000接头扣件个7000旋转扣件个30003木方4090M312

16、004顶托个65005胶合板9151830张6200(5)设备供应计划:名称单位数量单面压刨台1台式平刨台2台式电锯台2手提式电钻把5力矩扳手把2三、劳动力计划: 劳务分包队伍选用具备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的模板工程劳务作业分包队伍,具体负责全部模板分项工程的制作安装、拆除作业,并督促劳务分包企业配备相应的质量、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拟投入木工工人80人,架子工20人、钢筋工45人、砼工15人、普工15人;电工3人,专职安全员3人。第四节 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安装构造要求:1、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1)及时组织模板工程安装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在模板支设标高处通拉小白线,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

17、(3)模板的立杆横纵向间距应按模板支撑设计计算进行布置,严禁随意增大立杆间距。(4)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支架支承梁模时,扣件应拧紧,且应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规定,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45N.m60 N.m。(5)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撑搭设班组专人看模,每工作班护模木工不得少于6人,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6)支撑系统搭设安全完毕,应报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人员参与专项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认真组织整改。在浇筑砼前还要对支撑系统复验,确保支撑系统处在安全、有效状态。(

18、7)模板支撑架立杆不能采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大横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遗漏。(8)模板工程安装质量控制目标: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轴线位置5mm底模上表面标高5mm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mm柱、墙、梁+4,-5mm层高垂直度小于于5m6mm大于等于5m8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9)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

19、/10003/1000。本工程梁的跨度最大为8.1m,施工时按25mm起拱。2、工艺流程: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立杆、顶托设置 设置顶托内主楞方木 架设梁底次楞方木于顶托内方木上 梁底模及侧模安装 设置板底顶托内主楞方木 架设板底次楞方木于顶托内方木上 板模板安装 梁板钢筋绑扎 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保养,达到100混凝土设计强度 拆模申请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3、立杆基础:立杆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楼板,立杆基础楼板的支撑系统不拆除,且要求在有KZL所对应位置立杆基础楼板增加立杆至抗水板面,沿KZL沿长方向间距不大于600。如图

20、所示4、楼板模板安装要求:(1)支撑体系采用4090mm木方和35U型顶托传递竖向施工荷载支撑方式。板底模板采用183091515mm胶合板,板底次楞采用4090mm木方,间距200mm,主楞采用483.0钢管,间距同立杆间距。(2)楼板模板安装构造要求: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取最大搭设高度3.95m,根据柱网尺寸,立杆横距取800,纵距取800。布料机位置立杆横距取400,纵距取400,同时布料机支撑腿位置进行立杆加固处理。梁侧边板的第一根支撑立杆距离梁底支撑立杆间距取200mm。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水平拉杆步距1.5m,扫地杆、水平

21、拉杆每跨每步纵横设置。具体详见设计计算书。5、梁模板安装要求:(1)支撑体系采用4090mm木方和35U型顶托传递竖向施工荷载支撑方式。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3091515mm胶合板,截面尺寸800mm1500mm地下室顶板梁梁底次楞采用4090mm木方,根数为5根,主楞采用483.0钢管,间距同立杆间距。(2)梁模板安装构造要求:地下室顶板梁(两侧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80mm):搭设高度3.95m,梁底共设置3根承重立杆,立杆横距为0.4m,纵距(沿跨度方向)为0.4m。具体详见设计计算书。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水平拉杆步距1.5m,扫地杆、

22、水平拉杆每跨每步纵横设置。为及时拆除侧模,各模板之间的关系为:顶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具体详见设计计算书。6、U型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顶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7、剪刀撑等杆件设置要求:(1)满堂模板支架立杆,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6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剪刀撑,其宽度设置为46m,现场每道剪刀撑按5跨立杆间距设置。地下室设置布料机部位,模板支撑架应增设双倍立杆及竖向连续剪刀撑进行局部加固。(2)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水平方向的夹

23、角宜在4560,现场控制在50。(3)剪刀撑应采用搭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主要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拉杆或立杆上。8、其它杆件设置要求:(1)立杆接长严禁搭接,且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3)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

24、跨内,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跨距的1/3。(4)立杆与水平拉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遗漏。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Nm之间。(5)在模板支架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竖向间距3m(2步架高)与建筑结构柱设置一个固结点。9、本工程后浇带根据平面图所示位置设置,后浇带区域模板支撑架按两侧一个轴线范围内独立搭设模板支撑架。搭设后的后浇带模板支撑架应与地下室整体模板支撑架临时拉结,待后浇带周边混凝土强度达拆模条件时,拆除后浇带周边模板支撑架,后浇带模板支撑架单独作为一个支撑架保留。(二)模板工程质量控制:1、质

25、量控制程序:模板支设完移交下一工序必须严格进行“三检制”,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员检验,再依次报现场监理、甲方进行核定,并附预检记录表格、模板安装检验批表格和报验单,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本方案质量、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整改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对涉及到高大模板的部分还应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专项报验、检查、验收。2、质量控制注意点:(1)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2)砼吊斗不得冲击顶模,造成模板几何尺寸不准。(3)所有接缝处加粘海绵条(包括柱墙根部、梁柱交接处等容易漏浆部

26、位),顶板为硬拼缝。为保证外墙观感质量。(4)柱、墙模下部加垫软塑料管或海绵条,以防漏浆。(5)混凝土浇筑应控制好混凝土浇捣速度和顺序。(三)模板折除要求:(1)、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有关要求,并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2)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遵守自上而下的原则。(3)当折除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的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4)已拆除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根据施工计划每层施工时间

27、为16天左右,施工时留置拆模试块,在试块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拆模作业。(5)模板底模及支撑系统立杆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底模拆除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6)后浇带模板支撑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并单独搭设,在按规定时间浇灌混凝土后,必须待砼试达到100%后方可拆除。(7)已拆除的模板、抗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是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第五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组织管理1、组织管理措施:(1)项目部成立现场安

28、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有关施工管理的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机管员及劳务作业队长或施工班组长担任成员。(2)现场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对有关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责令其分部分项工程停工整改。(3)公司与项目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每月组织管理责任评审、考核工作。(4)严格执行公司、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应分解到各岗位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作业队,模板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由分管模板的施工员负责,劳务作业队应具体落实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

29、作业工人的遵章守纪。(5)项目部应做好模板、支撑系统安装后的安全检查和定期巡检工作,公司安全、技术部门也应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项目部应抓好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整改的“三定一落实”工作。(6)坚持召开每周安全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布置本周的工作安排。(7)公司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部门必须做好现场模板工程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和跟踪监管工作,在模板工程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组织对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自检和验收。2、组织管理机构框图(后页):二、安全技术管理: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管理人员和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对施工详图进行说明,并做好书面交底签字手续

30、。2、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检查立杆地基、钢管、扣件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未经监理单位同意不得搭设。3、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应在施工员指导和专职安全员监督下实施,施工人员应加强过程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施工日记。搭设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施工专项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底座、立杆应准确定位。4、支撑体系搭设过程和完毕后,施工单位应采用扭力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监理单位应实施旁站监理。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适当加大受力较大部位的抽检数量。5、施工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检查和验收程序,应对照有关标准、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架体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验收

31、意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到场参与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钢筋安装工序。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单位应组织复验,未经复验合格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书面同意,不得浇筑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集中堆载。6、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要求,并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7、承担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拆除的分包单位应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发包企业。劳务分包单位应服从施工部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对搭设质量及其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8、做好夜间施工照明准备工作,电动工具的施工负责人在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向有关作业人员

32、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的模板工艺必须经过试验,并培训操作人员。9、模板工程高处作业高度2m和2m以上时,要依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安全和操作架子。10、高处作业架子上、平台一般不宜堆放模板材料,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放平稳,不能堆放过高,不用时不要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11、五级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12、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地区或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得超过24V。13、支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14、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在拆柱、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应有起重工配合;拆除

33、顶板模板前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应用钢管、安全网封闭,并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已拆模板起吊前认真检查螺栓是否拆完,是否有拌、勾、挂地方,并清理模板上杂物,仔细检查吊钩是否有开焊、脱扣现象。15、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全数进行检查,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专人看模,在梁、柱边及跨中设置变形监控点,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出现变形应立即停止上部作业,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恢复。16、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按钮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米,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

34、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用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并接用漏电保护器,电刨转动轴、皮带必须具备防护罩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三、监测监控:1、班组日常应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应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35、。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3、在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4、监测措施为了监测砼浇筑过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变化情况及是否异常,砼浇筑前先在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梁底一直吊到立杆基础上部,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跟踪监测,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5、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观测

36、主要内容是支撑及模板体系的变形及位移情况,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报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复工。监测内容:浇筑过程中专人观察支撑体系的变形;观测模板的变形及位移情况。监测方法:目测;拉尺;经纬仪及水平仪检查。6、详细监测方法及方案:现场采用钢尺、线锤、水准仪和经纬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支架体系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由于本工程的模板支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间距较密,且框架梁在建筑物内部,采用的观测设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采用

37、了线锤+钢尺的形式来测量其沉降值、位移偏量;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测量时将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内。(1)、观测点布置:本工程高支模的观测点分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布置主要设置在主框架梁,其中每条主框架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次框架梁每隔一条在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2)、观测方法:将观测基准点引测至已一个约50cm 高的角钢上,并将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测量时,用钢尺测量线锤、焊接钢筋的标高,并在角钢上作原始标记,具体如下图所示: (3)、测量时间:模板的沉降测量由专人专职负责。在开始浇筑前测量一次,记录此值并以此值为初始值;在浇筑时,每隔30min 测量一次,并与初始值相对比,得出沉

38、降、位移量;浇筑完成后,每隔1h 观测一次;模板的沉降测量到浇筑完成后12h 后结束。(4)、监测预警值:立柱监测沉降量预警值为8mm,立柱垂直偏差在15mm以内(5)、注意事项:对焊接钢筋、线锤、标示角钢做好保护,并挂好警示牌,防止人为破坏。当沉降量超出预警值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来处理。7、仪器设备配置名称规格数量精度电子经纬仪DT202C1全站仪一台RXT23212” ,最大允许误差20”自动安平水准仪2千米往返3mm红外线水准仪1激光垂直仪DZJ21h/40000对讲机3检测板手2四、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一)混凝土施工基本要求:1、应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

39、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2、混凝土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施工管理人员、试验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特别是钢筋较密区域,配合比应做调整(2040石子调整为1020石子),起到技术预控的作用。3、对混凝土小票记录的交底包括:必须记录混凝土的出站时刻、到场时刻、开始浇筑时刻、浇筑完毕时刻,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筑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4、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每浇筑10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一次,不足10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40、,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模板尺寸和预埋件等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严密情况;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检查钢筋的垫块是否垫好;办完隐蔽、预检手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木模板洒水湿润。6、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运送混凝土,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罐车的台数、发车间隔时间,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连续浇筑。 7、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应妥当,并能满足浇筑速度要求。8、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混凝土施工阶段施工

41、员负责联系一周天气情况并转发给有关劳务作业队,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二)混凝土施工浇筑要求:1、确定混凝土施工施工顺序及浇筑方法:施工顺序:浇筑顺序由跨中向两端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浇筑方法:拟投入1台汽车泵+1台拖式泵结合人工振捣同步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对称浇筑,避免对支撑架体产生水平动向荷载。在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监护,特别应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2、混凝土浇筑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3、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4、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混凝土梁的施工应

42、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5、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遇有梁柱节点或钢筋较密时,振捣棒移动间距约为20cm,同时用30振捣棒振捣。6、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1个小时,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建立交接班制度,下一班人员没接班,上一班人员不能离开岗位。7、浇筑混凝土时应指派木工、钢筋工负责人员进行值班,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好。8、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9、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等位置混凝土的浇筑,钢筋过于密集难于下棒时,可采用小直径30mm振捣棒;暗梁密集处振捣棒不易振捣,可采用插入附加钢管,振捣棒在钢管内振捣。10、梁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不得大于400mm,由于主构架梁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下冷缝。11、砼梁不留垂直施工缝,若因施工条件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