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311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8.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英文题目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Video Capturing and Encoding and Transiting Module Based on Embedded Linux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学科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论文提交日期年 月 日论文答辩日期年 月 日论文评阅人 答辩委员会主席年月日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2、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重庆邮电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重庆邮电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重庆邮电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3、 月 日重庆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摘要随着人们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多媒体压缩技术以及无线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快熟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基于DM6467平台,使用TVP5158芯片实现多路视频复合采集,经过解复用后,远程调用DSP端H.264编码器完成视频流的实时编码,最后利用RTP协议封装视频数据并通过MF210无线模块实现视频的无线传输。论文最终设计实现了一种应用在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路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方案。论文首先研究了应用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的技术,包括DaVinci技术、V4L2视频采集驱动规范、H.264编码算法以及RTP流媒体实时

4、传输协议和WCDMA技术等。随后分析了模块的功能需求,并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了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总体架构。接下来论文研究了DaVinci开发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开发环境,并根据开发需求完成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主要工作包括嵌入式Linux服务器搭建、开发工作站配置、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等。在以上基础上,完成视频采集、视频编码、视频发送三个子模块具体的设计与实现。分别在视频采集子模块中,设计与实现基于V4L2采集驱动规范的多路视频的复合采集;在视频编码子模块中,设计与实现基于Codec Engine机制的H.264编码,主要工作包括H.264编码器的构建和编码应用程序的实现。在构建H.264编码器

5、过程中主要完成X.264编码算法的xDM封装、Codec Server生成、Codec Engine引擎配置等,在编码应用程序中,通过调用H.264编码器的VISA API接口,实现采集的视频数据的实时编码;在视频发送子模块中,先构建WCDMA网络的传输链路,主要工作是完成MF210驱动移植、PPP移植与PPP拨号实现,然后在应用层利用RTP(实时传输协议)封装编码后的NAUL数据,最后创建socket,将打包而成RTP数据包发送到wcdma网络中。在测试阶段,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测试,验证了课题成功完成了模块设计的预期目标。关键字: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Davinci,V4L2,H264,xDM

6、,WCDMA69重庆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 to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processor and multimedia compress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reless real-tim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develo

7、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ok. DM6467 based platform, this paper use TVP5158 chip to realize the collection of multi-channel video composite, after solution reuse, remote call DSP end of h. 264 encoder complete video streaming real-time encoding, finally using RTP protocol encapsulation video data a

8、nd realize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video by MF210 wireless module. Final design thesis implements a application in wireless real-tim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of multi-channel video acquisition coding send package.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y in wireless video monitorin

9、g system, including the DaVinci technology, V4L2 video acquisition drive standard, h. 264 encoding algorithm and RTP streaming media real-time transmission protocol and WCDMA technology, etc. Then analyzed the module function demand, an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overall archit

10、ecture of the encoding video collection is sending module. The paper studied the DaVinci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to complete embed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et up, the main work includes embedded Linux server set

11、 up, develop the workstation configuration, embedded Linux kernel transplantation, etc. On the basis of above, complete the video acquisition, video coding, video sent three child module detail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 video acquisition modul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V4L2 acqu

12、isition drive specification composite of multi-channel video acquisition; In video coding modul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Codec Engine mechanism of h. 264 coding, the main work including h. 264 enco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ding applications. In construction

13、 of h. 264 encoder mainly completed in the process of x. 264 encoding algorithm of xDM encapsulation, Codec Server generate, Codec Engine Engine configuration, etc., in coding the application by calling the h. 264 encoder VISA API interface, realize the acquisition of video data real time coding; In

14、 video send sub module, transmission lin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CDMA network first, main job is to complete MF210 drive, the PPP to transplant with the PPP dial-up, and then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using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encapsulation encoded NAUL data, finally create a socket,

15、will be packaged into RTP packets sent to the WCDMA network. During the testing period, through the whole system testing,it verify that this paper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anticipated target of the module design.Keywords: module of video Capturing and Encoding and Transmiting, Davinci, H264, xDM,

16、V4L2, WCDMA重庆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V第一章 绪论11.1 视频监控系统行业背景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31.3 论文组织架构41.4 本章小结5第二章 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总体设计62.1 模块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62.1.1 Davinci技术62.1.2 V4L2视频采集驱动接口72.1.3 H.264视频编码技术72.4.4视频传输协议与技术82.2模块架构设计92.2.1视频监控系统构架92.2.2 模块的需求分析102.2.3 模块硬件平台的选择112.2.4 模块总体架构的设计122.3 本章小结13第三章 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平

17、台143.1 DaVinci硬件开发环境143.1.1 DM6467处理器特点143.1.2 采集译码器TVP5158功能概述153.2 DaVinci软件开发环境163.2.1 xDM算法标准介绍173.2.2Codec Engine概述183.3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213.3.1 Linux服务器搭建213.3.2工作站配置233.3.3 Davinci平台初始化233.4 本章小结27第四章 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284.1视频采集模块设计实现284.1.1 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284.1.2 V4L2编程接口294.1.3视频采集模块的实现304.2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4

18、4.2.1 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344.2.2 H.264编码器的实现344.2.3视频编码模块的实现464.3视频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484.3.1视频传输模块设计484.3.2 视频传输链路实现484.3.2视频传输模块实现514.4 本章小结53第五章 系统测试555.1 测试内容和预期目标555.2 测试过程565.2.1 测试网络环境搭建565.2.2 测试步骤575.3 测试结果及分析585.4 本章小结60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1 工作总结616.2 不足和展望61致谢63参考文献64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67重庆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 视频

19、监控系统行业背景随着人们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多媒体压缩技术以及无线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快熟的发展与应用。从技术角度上研究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将视频监控系统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第二阶段的数模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DVR)。而随着多媒体传输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信息编解码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又可被划分为以数字录像设备为核心的数字化本地视频监控系统和以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数字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即第三代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近年来个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将是未来视频监控市场

20、主要的发展趋势1,视频监控应用的发展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监控应用的变迁一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使用专用的同轴线缆传输模拟的视频信号,它的系统硬件组成主要部分是摄像机、线缆、录像机和监视器等设备。随着多媒体技术编解码技术发展,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以及网络带宽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在硬件结构方式、功能实现、性能以及扩展性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化,视频在系统构成上更加灵活个性化,功能上更加丰富、全面,人机交互更加友好易于操作,系统的外围接口更加丰富且统一,便于系统的功能拓展。但是,由于视频信息流的在系统中依然是以模拟信号传输,视频监控系统的的系统构架难以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模拟视频监控系

21、统的网络结构是一种单向、单功能形式的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因此虽然系统的整体技术已发展到很成熟的技术水平,但是由于以上系统结构和网络结构的局限,模拟监控系统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瓶颈阶段,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视频监控需求。模拟监控系统的主要缺陷是:(1) 系统监控区域有限。由于模拟信号在同轴电缆传输的范围有限,导致系统通常只适合应用在范围较小的监控区域;(2) 系统的扩展能力差。对于已建立好的监控系统,由于其组网架构以及系统功能架构的局限,若要去增添设备,则需要大范围的修改系统,甚至重建系统。(3) 不能形成有效的报警联动。由于系统各部分独立运行,相互之间的协议不能发生通信,造成联动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

22、行,不便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掌控。所以,要满足对视频监控更高的要求,监控数字化是必由之路。而且数字通信的快速发展,也保障了数字化的可能性。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90年代初,微处理器技术和彩色视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出现与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利用微处理器的对数据的高速处理能力进行视频的采集和编码等处理,利用彩色视频技术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实现多画面的清晰显示,大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质量。这种基于微处理器的多媒体主控平台系统被称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产品是DVR,采用windows平台,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不同型号的视频显卡和对应的DVR软件,用户可以得到相应的

23、1、2、4路的采集视频,并可以得到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传输服务。但是由于视频编解码技术发展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滞后,有限的带宽不能支持传输数据量巨大的视频数据,监控信息大多只局限于本地系统,难以进行远程的视频监控。但是市场对视频监控的更高的需求不断的推动着视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从而也把网络视频监控推向了发展的必然。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提高、多媒体编解码技术发展、网络带宽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升、以及各种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嵌入式技术为主要平台,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正快速的登上视频监控的舞台,引发了视频监控行

24、业的技术革命,赢得了学术界、 用户的高度重视。网络视频监控的出现使得视频监控开始向道路交通、家庭、教育、企业信息化、医疗等新的运用领域渗透2。网络视频监控即IP监控,网络视频监控就是依靠有线或者无线IP网络以数字化的形式实现视频信息的远程传输。只要是网络可达的地方,无论是以有线还是无线的方式,只要有需要就可以轻松地实现视频监控和视频数据的存储。同时,网络视频监控还可以完美的和其它类型的监控系统进行结合,便于系统的兼容与扩展。尽管当前网络视频由于其成本限制,使其应用主要局限于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等大型项目中,但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经济水平提升以及对安防监控要求的提高,智能家居、家庭安防等行业应用正在

25、崛起3。同时,因为智能监控所具有的及时、精确、便捷和节约资源等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张,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视频监控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必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4。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的快速发展,各国各行业对安防越来越重视,视频监控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伴随着技术日渐成熟和成本降低,以及在“平安城市”工程、世博会、奥运会等重大项目和事件的推动下,视频监控市场得以快熟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使得基于网络的数字监控逐步成为市场主导,而传统的模拟监控市场逐步萎缩。目前基于嵌入式无线流媒体技术是网络视频监控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视频监控技术。基于嵌入式无线流媒体

26、技术是嵌入式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和流媒体传输技术的结合5。在嵌入式方面,DaVinci技术融合了ARM与DSP技术,这样使得达芬奇处理器既具备ARM良好的控制功能,又有DSP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更多应用场合的需求。在传输方面,无线视频监控具有高移动性、架设灵活、管理方便和综合成本低的优点。目前WCDMA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3G网络制式,如果支持HSPA网络的话,那么理论最高上行是5.76Mbps,理论最高下行是7.2Mbps,如果是支持HSPA+网络的上网卡设备,理论最高下行则是21Mbps。这样的理论带宽足以满足无线实时流媒体的传输,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无线信道的高信噪比、高衰

27、落等复杂性和网络本身的缺陷导致无线信道容量有限,要实现清晰、实时的无线视频传输仍然存在困难。在编码方面, H.264编码技术因其低码率(高压缩比)、高质量画面、容错能力强、网络适应性强,逐渐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当前无线视频编码领域最为热门技术之一。在流媒体传输方面,RTP协议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流媒体实时传输协议,针对流媒体传输的连续性、实时性和占用带宽较大的特性,RTP协议经常配合使用UDP不可靠传输协议来传输数据。虽然视频压缩技术和无线传输带宽有了长足进步,但考虑到无线视频传输中视频数据量庞大、传输实时性要求高而无线信道的带宽有限,完成视频数据在无线信道中上的实时传输仍然是一个巨

28、大挑战。本课题设计源于本人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TD-SCDMA的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课题方案中ARM微处理器通过V4L2编码驱动接口控制 TVP5158 芯片实现视频的多路复合采集,经过解复用之后,把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 H.264 实时压缩编码,在应用层利用RTP实时传输协议封装视频数据,最后通过MF210 无线发射模块把视频数据发送到 WCDMA网络中。论文最终完成了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3 论文组织架构本论文一共分为6章,其中,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第六章是论文的工作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部

29、分。从视频监控从模拟到数字、网络的发展历史讲起,介绍了视频监控的发展,本课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是模块的总体设计。首先研究了与模块相关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模块的功能需求,并根据功能分析设计了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总体架构。第三章是搭建系统的开发平台。首先分析了DaVinci硬件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并根据开发需完成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主要工作包括嵌入式Linux服务器搭建、开发工作站配置、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等。第四章是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部分。分别设计实现了视频图像采集、视频图像编码和视频图像发送三个子模块。(1).视频采集子模块:设计实现基于V4L2采集驱动规范的视频采集

30、。(2).视频编码子模块:设计实现视频数据的H.264压缩编码。具体实现过程是:构建H264编码器,主要工作包括完成X.264编码算法的xDM封装,Codec Server生成、Codec Engine引擎配置等;最后在应用层远程调用编码器的VISA API接口实现视频编码;(3)视频发送子模块:实现视频数据的无线发送。先构建WCDMA网络的传输链路,主要工作是完成MF210驱动与PPP移植,以及ppp拨号实现,然后采用基于UDP协议的RTP流媒体实时传输协议打包视频数据,最后创建socket发送数据到wcdma网络中。第五章是对模块软件的性能的测试与验证。结合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测试,通过实

31、测图像来评定系统设计实现的完成情况。第六章 对论文进行总结及下一步研究方向。1.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当前视频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系统背景以及应用价值;最后指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及编排了本论文的组织结构。重庆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 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设计第二章 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总体设计本章首先从硬件平台、视频采集子模块、视频编码子模块、视频发送子模块方面研究了适用于本课题的DaVinci技术、V4L2视频采集驱动规范、H264编码算法以及WCDMA技术和RTP流媒体实时传输协议等。然后分析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块的功能需求,根

32、据需求分析设计了模块的整体架构。2.1 模块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2.1.1 Davinci技术达芬奇技术由达芬奇处理器、达芬奇软件、达芬奇开发工具和达芬奇技术支持组件等优化构成,其结构如图2.1所示67。图 2.1达芬奇技术结构图DaVinciTM处理器是TI公司为面向视频编解码应用而专门设计的一款数字流媒体处理器。在硬件方面,DaVinci技术集成了ARM与DSP双核处理器,它在DSP处理器运行DSP/BOIS操作系统,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速的运转速度实现对音视频的编解码以及实现图像的相关处理;在ARM处理器运行MontaVista Linux操作系统,利用其良好的控制功能,实现对外围

33、设备的控制,如设备的初始化、远程调用DSP算法库等;在软件方面,TI为视频软件开发商提供了标准化编码器接口,增强了编码器的移植性,简化了二次开发的难度,同时TI还提供了集成处理器、软件、工具等支持,简化了设计与开发进程,加速了产品开发与创新速度。2.1.2 V4L2视频采集驱动接口V4L2是Linux平台下视频采集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一套规范。它为Linux中视频设备访问提供了通用接口,在Linux系统中,V4L2驱动的Video设备节点路径通常/dev/video/中的videoX。V4L2是一个两层驱动结构:上层是videodev模块,当videodev初始化后,它把自己注册为一个主设备号为

34、81的字符设备,同时注册自己的字符驱动成员函数;下层是V4L2驱动程序,它实际上是videodev的客户端,videodev通过V4L2驱动程序的成员函数来调用V4L2驱动程序8。它使用分层的方法给驱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清晰的模型和一致的接口,方便驱动程序的开发。在应用程序实现视频采集的过程中,通常用到的两个V4L2系统调用是ioctl()和mmap(),其中 ioctl()系统调用负责控制设备的I/O通道,mmap()系统调用使得进程之间通过映射同一个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2.1.3 H.264视频编码技术随着近年来嵌入式流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这使得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可视电话,以及视频直播等得

35、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网络带宽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带宽较窄的无线传输环境中,在因而我们需要在尽可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视频信息中的冗余量,从而缓解无线网络带宽,这也是视频压缩的目标。因此,视频编码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H.264 标准9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诞生。H.264标准是由ITU-T和ISO/IEC联合开发的,它定位于覆盖整个视频应用领域,包括:传输DVD和数码相机的高清晰度的视频应用、传输电视广播标的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视频的应用、传输Internet上的视频流的应用以及传输低码率的无线视频应用等。H.264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两层:VCL层(视频编码层)和NAL层(网络提取层

36、)。VCL层主要目标是尽量的独立于各种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高效的编解码。VCL主要完成对块、宏块、片等语法级别的定义和核心压缩引擎,压缩单元主要完成运动补偿、变换编码、熵编码等。NAL层主要目标是根据不同的网络情况,对VCL层的数据进行打包与发送。H.264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质量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具有适用性强、压缩率高、图像质量好等特点。在相同的重构图像质量下,H.264与H.263 和MPEG4 标准相比,能节约 50%的码率。H.264标准还引进了面向 IP 包的编码机制,有利于网络中的分组传输,支持网络中视频的流媒体传输。具有很强的抗误码特性,可适应丢包率高、干扰严重的无线信道中的视频传

37、输10 11。2.4.4视频传输协议与技术 1.RTP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是针对Internet上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的一个协议,它描述了程序管理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的方式,作为RFC1889被IETF发布。RTP数据包由RTP首部(RTP Header)和RTP负载(RTP Payload)两部分组成。RTP协议是用来传输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它提供端到端的实时数据传输服务。RTP数据通常配合UDP协议使用,利用UDP的多路复用及校验和服务共同完成实时数据传输功能, UDP建立在IP协议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而向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

38、传输服务,适合传输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业务。2PPP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的链路层封装协议。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据包。协议的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为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共通的解决方案。在 20 世纪 80年代末,串行线互联网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因传输性能问题阻碍了互联网的发展,于是人们开发了 PPP 协议来解决远程互联网连接的问题12。PPP不仅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

39、路,同时克服了SLIP只能静态分配IP的缺陷,PPP 协议满足了动态分配 IP 地址的需要,而且PPP协议通过NCPs对多种网络层协议提供支持。因此,PPP 协议在接入网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PPP 协议主要由下面四个部分组成:封装:一种封装多协议数据报(IP数据报)的方法,实现了在同一链路上传输不同网络协议的复用技术。数据包的最大长度由具体网络的MTU决定。链路控制协议(LinkControl Protocol,LCP):用于建立、配置、测试和管理数据链路连接。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ControlProtocol,NCP):协商该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格式与类型,建立、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40、。口令认证协议(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AP)和质询握手认证协议(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CHAP):为PPP连接提供用户认证功能,可以确保PPP连接的安全性。PPP连接的建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LCP连接协商阶段,主要完成对基本的通讯方式进行选择,第二阶段:CHAP密码认证阶段,主要完成客户端的权限认证,第三阶段:NCP网络协商阶段,主要完成对上层网络层协议的配置。经过以上三个阶段,一条PPP通信链路便建立起来了。3. WCDMA技术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

41、SM核心网,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是一个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它是从CDMA(码分多址)演变来的,在官方上被认为是IMT-2000的直接扩展。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 Release 7等版本。其中R99/R4可以提供384kbps上行最高传输速度和下行2Mbps最高速度,在随后的R5(HSDPA)和R6(HSUPA)分别强化了R99/R4版本的下行与上行最大速度,分别达到5.76kbps和7.2bps,R5与R6合称为WCDMA的HSPA版本。在R7版本中下行最大速度又被提升到 21Mbps/28Mbps

42、/42Mbps,甚至56Mbps/84Mbps。后续还有R8的HSOPA和FDD-LTE等后续演进技术,可以看出WCDMA在不断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运营主要有三种制式的3G标准,主要有联通的WCDMA、移动的TD-SCDMA以及电信的CDMA2000。与另外两种3G标准相比,WCDMA具有网络建设最为广泛、技术成熟度高、漫游地域最广、终端设备支持最多和拥有用户最多的优势,所以本文选择WCDMA制式作为视频监控系统中无线传输所用的制式标准。2.2模块架构设计2.2.1视频监控系统构架本课题基于嵌入式Linux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根源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基于TD-SCDM

43、A的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项目中,为了方便系统设计、分工和开发实现,系统中采用模块化的思想指导设计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从功能角度上可划分为三个模块:监控前端(PU)、中心服务平台、监控客户端(CU)。PU端可划分为三个部分:视频服务器外设设备(摄像头、云台、各类传感器等)、DVS(数字视频服务器)和无线接入设备。PU端是系统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端,实现告警信息、内容分析数据采集处理,以及音视信息的采集、编码、发送以及本地存储,具有视频数据和控制信令的双向传送功能。中心服务平台从功能上分为流媒体服务器和信令管理服务器,它是系统中心管理服务器。其中媒体服务器主要功能是采用流式协议将DVS发过来

44、的视频信息转发给监控客户端,信令服务器实现信令流的控制,主要负责客户端控制信令的收发和解析; CU端是系统的客户应用端,主要完成音视频信息以及警告信息对监控用户的呈现,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高权限用户还可以通过CU实现对系统的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等。监控系统功能框架图如2.2所示:图2.2视频监控系统功能框图本课题完成的功能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PU端的DVS(数字视频服务器)功能实现的主要部分,主要实现多路实时视频采集、视频编码、视频发送。2.2.2 模块的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本模块基于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该模块完成的内容是视频监控系统中DVS(数字视频服务器)功能重要的一部分。在本模块中,视频

45、传输信道为联通经营的WCDMA的3G制式,信道实际带宽窄、误码率高。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无线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中实时视频庞大的数据量大、对实时性的高要求和目前的无线网络传输负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设计实现了一种应用在无线传输环境下、基于DaVinci技术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多路实时视频采集、编码、发送方案。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1)在视频采集方面:实现视频的采集,且可以支持对视频多种属性的控制,如视频分辨率、制式、亮度色度等。(2)在视频编码方面:实现高速编码、高压缩比的编码算法,使得系统可以应用于带宽较小的无线网络。(3)在视频发送方面:实现视频的无线实时传输。 2、性能指标各种功能的具体性

46、能指标如下:(1)视频采集模块:基于TVP5158芯片,采用V4L2采集驱动接口完成视频采集。(2)视频编码模块:DSP上实现X.264算法编码,通过Codec Engine机制远程调用编码器,实现视频数据实时编码;(3)视频发送模块:采用基于UDP协议的RTP实时传输协议封装视频数据,并利用MF210无线模块实现视频的WCDMA无线传输。2.2.3 模块硬件平台的选择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硬件开发平台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开发难度的难易以及开发周期的长短。基于2.1.1节叙述DaVinci技术的优点,本模块中应用的DVS(数字视频服务器)采用合众达公司专为数字视频处理推出的基于DaVinci技术的SEED-DVS6467嵌入式开发平台,它是以TI公司的TMS320DM6467(简称DM6467)作为核心处理器,在其外围集成了2片译码器TVP5158。其硬件框图如图2.3所示。图2.3 SEED-DVS6467系统硬件功能框图本课题中ARM端控制采集译码器TVP5158完成视频采集,远程调用DSP端H.264编码器完成实时视频编码,最后利用RTP协议封装视频数据,并通过MF210无线模块实现视频数据的WCDMA传输。在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