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3653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20120421.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G/GW 115-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试行) 2012 年 4 月 前 言 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 耐久性,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 制而成。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 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 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

2、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 京市复兴路 10 号,邮政编码:100844)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江 成、刘丙强、姚 冬、王邦胜、黎国清、肖 俊恒、田新宇、万 坚、谢永江、段剑峰、王树国、杨 桉、邹定强、张银花、蒋 金洲、王长进、周清跃、易忠来、李力、黎连修、王继军、姜子清、吴绍利、毛昆 朋、李化建、朱长华、田常海。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卢祖文、曾树谷、

3、范 俊杰、高 亮、李传勇、李振廷、吕关仁、张军政、田 斌、梁春方、刘 科、闫 红亮、许有全、张金龙。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I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 .7 第二章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9 第一节工 作 分 类 9 第二节工 作 内 容 9 第三节管 理 组 织 11 第四节工 作 计 划 11 第三章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12 第一节线路平面.12 第二节线路纵断面.14 第三节无砟道床.14 第四节钢 轨20 第五节扣 件23 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28 第七节无缝线路.32 第八节标志标识.35

4、 第四章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线路设备检查 .36 第一节一般要求.36 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36 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37 第四节钢轨检查.39 第五节量具检查.42 第五章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4 第一节一般要求.44 第二节钢轨修理.44 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49 第四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51 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55 第六节无缝线路作业.57 第六章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9 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59 第二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62 第三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65 第四节作业验收办法.65

5、 第七章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线路质量评定 .66 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66 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67 II 第八章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精密测量控制网 .74 第一节一般要求.74 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74 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77 第九章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9 附录一附录一 无砟道床伤损检查记录无砟道床伤损检查记录80 附录二附录二 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85 附录三附录三 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89 附录四附录四 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90

6、附录五附录五 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91 附录六附录六 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94 附录七附录七 伤损钢轨月报伤损钢轨月报95 附录八附录八 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96 附录九附录九 无砟道床结构损坏修复作业无砟道床结构损坏修复作业101 附录十附录十 无砟道床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无砟道床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106 附录十一附录十一 无砟道床混凝土缺损修补方法无砟道床混凝土缺损修补方法110 附录十二附录十二 轨道板锚穴封端脱落修补方法轨道板锚穴封端脱落修补方法112 附录十三附录十三 C

7、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113 附录十四附录十四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周围树脂伤损修补方法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周围树脂伤损修补方法117 附录十五附录十五 无砟道床混凝土伸缩缝、支承层裂缝伤损修补方法无砟道床混凝土伸缩缝、支承层裂缝伤损修补方法118 附录十六附录十六 CRTS型板式轨道板间连接处离缝伤损修补方法型板式轨道板间连接处离缝伤损修补方法119 附录十七附录十七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121 附录十八附录十八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125 附录十九附录

8、十九 无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无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126 附录二十附录二十 无砟轨道线路常备材料无砟轨道线路常备材料129 附录二十一附录二十一 无砟道床主要维修材料及工机具无砟道床主要维修材料及工机具130 附录二十二附录二十二 本规则用词说明本规则用词说明133 7 第一章总 则 第第 1.0.1 条条 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无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 维修技术水平,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耐久性, 特制定本规则。 第第 1.0.2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以规 定速度安全、平稳、舒适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

9、寿命。 第第 1.0.3 条条 线路维修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根据线路 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细修理,以 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第第 1.0.4 条条 线路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和属地化管理。 应本着“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高速铁路线路维 修管理机构。 第第 1.0.5 条条 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 240min。 第第 1.0.6 条条 应做好精密测量控制网(以下简称精测网)的管理,保证运营维护 测量有稳定可靠的测量基准,并利用精测资料指导线路维修

10、。 第第 1.0.7 条条 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 、道岔(含调节器) 、焊缝、无砟轨道结构 及过渡段的检查和养护维修,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 衡、稳定。 第第 1.0.8 条条 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 法,优化作业组织,提高线路检修质量。 第第 1.0.9 条条 积极推行信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 理。 第第 1.0.10 条条应按规定为线路维修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 第第 1.0.11 条条应设置作业车辆停留线,以满足线路修理作业要求。 8 第第 1.0.12 条条按新建时速 200250 公里客

11、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 2005140 号)和新建时速 300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 200747 号)建成的无砟轨道线路,其相关技术参数可按原设计标准保留。 第第 1.0.13 条条本规则适用于允许速度 200350km/h 铁路 CRTS型板式、CRTS 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轨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轨道线路维修,CRTS型板式无 砟轨道线路维修可参照本规则执行。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维修办法应经铁道部 批准。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9 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第一节工 作 分 类 第第 2.1.1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分为周期检修、经常

12、保养和临时补修。 第第 2.1.2 条条 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 扣件、无砟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 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铁路局可根据线路设备状态、线路条件、运输条件和自 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调整维修周期,并报铁道部核备。 第第 2.1.3 条条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对线路设备 进行的经常性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第第 2.1.4 条条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 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 第二节工 作

13、 内 容 第第 2.2.1 条条周期检修基本内容。 一、 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二、 轨道几何尺寸和扣件扭矩静态检查。 三、 钢轨探伤。 四、 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五、 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 六、 根据刚度变化情况,成段更换弹性垫板。 七、 有计划地对无砟道床进行检查及修补。 八、 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 测和分析。 九、 对沉降量较大地段的轨道状态进行周期观测和分析。 10 十、 精测网检查、复测。 第第 2.2.2 条条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 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标区段或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

14、偏差管 理值的处所进行整修。 二、 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三、 整修焊缝。 四、 整修伤损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五、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六、 修补达到级及以上伤损的无砟道床。 七、 疏通排水。 八、 精测网维护。 九、 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十、 修理、补充和油刷标志。 十一、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 十二、 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 第第 2.2.3 条条临时补修主要内容。 一、 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二、 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 三、 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

15、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 心轨联结螺栓等。 四、 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五、 更换或整治失效无砟道床。 六、 处理线路故障。 七、 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11 第三节管 理 组 织 第第 2.3.1 条条 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和铁路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 铁路局负责受托范围内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保持线路设备状态 良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第 2.3.2 条条 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 200300km 左右为宜,线路车间 下设工区,工区间距平原地区一般为 100km 左右。站间距较小的城际铁路、山区、 高原和严寒地区车间

16、和工区管辖线路长度可适当缩短。动车段(所)应单独设置线 路车间或工区。 第第 2.3.3 条条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机械运用 检修段负责利用综合检测列车、钢轨探伤车对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测和钢轨周期性探 伤。 第第 2.3.4 条条 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工务机械段负责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 路的修理。 第第 2.3.5 条条 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应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均 衡、稳定。 第四节工 作 计 划 第第 2.4.1 条条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检查计划,报铁道 部运输局。 第第 2.4.2 条条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分月线路检查及周

17、期检修计划。 第第 2.4.3 条条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月度线路检查及维修计划。 第第 2.4.4 条条线路车间应根据工务段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线路检查及日作业计划。 12 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一节线路平面 第第 3.1.1 条条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设计允许速度(设计有 预留速度时按预留速度)进行计算并设置。 一、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 175mm。 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 1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60mm。 2过超高应不大于 70mm。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的过超高应不 大于 70mm。按 80km/h 速度检算时,

18、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 90mm。 三、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以下检算要求(V 为旅客列车进出站通过曲 线时的速度): 1当 V160km/h 时,过超高一般不大于 9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110mm。 2当 160km/hV20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90mm。 3当 200km/hV25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80mm。 4线路起终点车站或以进出站旅客列车为主的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 本条第二款要求。 5在使用困难条件时,原则上应先用足进出站列车的过超高困难条件,再使用 通过列车的欠超高困难条件;若仍不满足要求,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直至超 高设

19、置符合规定。 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 H R v Hc 2 max 8 .11 R v HH h g 2 8 . 11 式中 H实设超高(mm) ; Hc未被平衡欠超高(mm) ; 13 Hg未被平衡过超高(mm) ; vmax线路允许(预留)速度(km/h) ; vh兼顾货运的线路为货物列车最高行车速度(km/h) ,只运行客车的线 路为低速客车行车速度(km/h) 。 第第 3.1.2 条条 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 1/(10vmax),困难条件下不得大 于 1/(9vmax)。 第第 3.1.3 条条正线不应设置复曲线。 第第 3.1.4 条条区间及

20、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 3.1.4 的规定,曲线地段 可不加宽。正线与既有铁路或客货共线铁路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 5.3m。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 表 3.1.4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300250200 最小线间距(m)5.04.84.64.4 第第 3.1.5 条条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 物线线形。 第第 3.1.6 条条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 件下不应小于 0.8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6vmax。 第第 3.1.7 条条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0.6vmax, 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21、 0.5vmax。 第第 3.1.8 条条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 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5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33m;无列车同时通过两侧 线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25m。 第第 3.1.9 条条 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欠超高或超 高顺坡率需采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欠超高困难条件。 第第 3.1.10 条条曲线直缓(缓直)点、缓圆(圆缓)点处应设标识,现场曲线始 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实设超高均应与设计文件保持一致。 14 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第第 3.2.1 条条区间正线最大坡度

22、不宜大于 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 30。 第第 3.2.2 条条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表 3.2.2 规定。一般条件的最小坡 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 最小坡段长度 表 3.2.2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一般条件(m)200012001200800 困难条件(m)900900900600 第第 3.2.3 条条坡段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 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 小竖曲线半径按表 3.2.31 选用,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 30000m,最小竖曲线长 度不得小于 25m。 最小竖曲线半径

23、 表 3.2.31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50002000015000 二、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 三、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应符合表 3.2.32 规定。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表 3.2.32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m)6000450030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500020000 四、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置。 15 第三节无砟道床 第第 3.3.1

24、 条条无砟道床分为 CRTS型板式、CRTS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轨 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道床等。 第第 3.3.2 条条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形挡台及 其周围填充树脂等部分组成。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50mm,不应小于 40mm。减振型板式轨 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40mm,不应小于 35mm。 三、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 应小于 30mm。 四、 凸形挡台分为圆形和半圆形,半径为 260mm,其周围填充树脂厚度为 40

25、mm,不应小于 30mm。 五、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不允许开裂,普通混凝土框架板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 大于 0.2mm。 六、 底座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路基和隧道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 缝宽度为 20mm,状态应良好。 七、 排水通道,特别是框架式轨道板内排水、底座内预埋横向排水管道,应保 持通畅。 第第 3.3.3 条条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 成。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 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

26、组成。桥台后路基设置锚固结构(包 括摩擦板、土工布、端刺)及过渡板。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长大桥区段底座 板设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16 三、 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 成。曲线超高一般在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设置。 四、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轨道板底部和支承层或底座板密贴,厚度为 30mm,不应小于 20mm,不宜大于 40mm。 五、 轨道板除预裂缝处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有裂缝。 六、 轨道板间接缝处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2mm,接缝现浇混凝土与轨道板间 离缝不得大于 0.3mm。 七、 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

27、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3mm,侧向 挡块与底座板不得粘连。 八、 路基和隧道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九、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 第第 3.3.4 条条双块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一 般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曲线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或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 、凹槽(或凸台)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或底座沿线路纵向分块 设置,间隔缝为 100mm。道床板与底座(或保护层)间设置隔离层,底座凹槽(凸 台)侧立面粘贴弹性垫层。曲线超高在底座或道

28、床板上设置。 三、 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为纵向连续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四、 双块式轨枕不得有裂缝,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五、 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应有竖向贯通裂缝,支承层与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层间 应密贴,不得有离缝。 六、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3.3.5 条条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17 一、 路基和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桁架式预应力岔枕、道床板、底座或支承层等 部分组成。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桁架式预应力岔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及凹槽周 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 三、 岔

29、枕不应出现裂缝,道床板混凝土裂缝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四、 底座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2mm,底座或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五、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3.3.6 条条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底座(自密实混凝土层)及找平层等部分组 成。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 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三、 道岔板(或预设裂缝处)混凝土裂缝宽度应小于 0.2mm,扣件周围不得有 裂缝。 四、 路基地段底座、桥梁地段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道岔板底部密贴。

30、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30mm,不应小于 20mm,不宜大于 40mm。 五、 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3mm,侧向挡块不得有裂缝。 六、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岔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3.3.7 条条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分为、级。对级伤损应做好记录,对 级伤损应列入维修计划并适时进行修补,对级伤损应及时修补。 一、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1。 二、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2。 三、 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3。 四、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

31、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4。 五、 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5。 18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1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裂 缝宽 度(mm)0.10.20.3 预 应 力 轨 道 板 锚穴封端 离 缝 宽 度(mm)0.20.51.0 普通轨道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凸形挡台裂 缝宽 度(mm)0.20.30.5 底 座裂 缝宽 度(mm)0.20.30.5 掉块、缺损或 封端脱落应适 时修补 底座伸缩缝离 缝宽 度(mm)1.02.03.0 路基、隧道地 段 宽 度(

32、mm)1.01.52.0 横向深度 (mm) 205050100100 离 缝 对角长度 (mm) 2030305050 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缺损或 剥落应适时修 补 离 缝宽 度(mm)1.02.03.0凸形挡台周 围填充树脂裂 缝宽 度(mm)0.20.51.0 缺损应适时修 补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2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轨 道 板裂 缝宽 度(mm)0.10.20.3 预裂缝处的裂缝除 外,掉块或缺损应 适时修补 裂 缝宽 度(mm)0.20.30.5 板间接缝 离 缝宽

33、度(mm)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宽 度(mm)0.20.51.0 底 座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侧向挡块裂 缝宽 度(mm)0.20.30.5 掉块或缺损应适时 修补 挤 塑 板离 缝宽 度(mm)0.20.51.0 19 宽 度(mm)0.51.01.5 深 度(mm)205050100100 离 缝 对角长度 (mm) 2030305050 水泥乳化沥 青砂浆充填 层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缺损或剥落 应适时修补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3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双块式轨枕

34、裂 缝 宽 度 (mm) 0.10.20.3 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道 床 板 轨枕界面 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 宽 度 (mm) 0.20.51.0 底 座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掉块、缺损应 适时修补,挡 肩失效应及时 修补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4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岔 枕裂 缝宽 度(mm)0.10.20.3 裂 缝宽 度(mm)0.20.30.5 道 床 板岔枕界面 裂 缝 宽 度(mm)0.20.30.5 底 座裂 缝宽 度(m

35、m)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或缺损 应适时修补 底座伸缩缝离 缝宽 度(mm)1.02.03.0 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5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20 道 岔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掉块或缺损应适 时修补 裂 缝宽 度(mm)0.20.30.5 底 座 离 缝宽 度(mm)0.20.30.5 找 平 层裂 缝宽 度(mm)0.20.30.5 路基地段。掉块 或缺损应适时修 补 底 座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侧向挡块裂 缝宽 度(mm)0.20.3

36、0.5 宽 度(mm)0.51.01.5 深 度(mm)205050100100离 缝 对角长度(mm)2030305050 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挤 塑 板离 缝宽 度(mm)0.20.51.0 桥梁地段。掉块、 缺损或剥落应适 时修补 第四节钢 轨 第第 3.4.1 条条 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 60kg/m、100m 定尺、强度等级为 880MPa 热轧钢轨,兼顾货运的应采用强度等级为 980MPa 热轧钢轨。 第第 3.4.2 条条钢轨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规定。钢轨几何尺寸、 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缺陷深度允许偏差分别见

37、表 3.4.21、表 3.4.22 和表 3.4.23。 钢轨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表 3.4.21 项 目允 许 偏 差(mm) 钢轨高度0.6 轨头宽度0.5 轨冠饱满度+0.6,0.3 轨底宽度1.0 轨腰厚度+1.0,0.5 轨底边缘厚度+0.75,0.5 21 接头夹板安装面斜度0.50 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0.6,0.5 轨底凹陷0.3 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向)0.6 断面不对称1.2 长度(环境温度 20C 时)100m 30 螺栓孔直径0.7 螺栓孔位置0.7 钢轨平直度和扭曲允许偏差 表 3.4.22 部 位项 目允 许 偏 差 垂直(向上) 01m:0.3 mm /1m 02

38、m:0.4 mm /2m 垂直(向下)0.2 mm /2m轨端 02m 部位 水平(左右) 01m:0.4 mm /1m 02m:0.6 mm /2m 垂 直0.3 mm /2m 距轨端 13m 部位 水 平0.6 mm /2m 垂 直0.3 mm /3m 和 0.2 mm /1m 轨 身 水 平0.5 mm /2m 上弯曲和下弯曲10 mm 侧弯曲弯曲半径 R1500m钢轨全长 扭 曲轨端 1m 内0.45 mm 钢轨表面缺陷深度允许偏差 表 3.4.23 表面缺陷类别允 许 偏 差 热轧状态下刮伤、轧痕、纵向线纹、折叠、氧化 皮压入轧痕深度(mm) 轨头踏面0.35mm; 其他部位0.50

39、mm。 22 冷态下形成的纵、横向划痕、碰伤深度(mm) 轨头踏面和轨底下表面0.30mm; 其他部位0.50mm。 表面缺陷修磨(最大允许修磨深度和修磨处数) 踏面 0.35mm,其他部位 0.5mm。 每 10m 可修磨一处。 第第 3.4.3 条条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技术标准。 一、 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 60kg/m 钢轨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规定。 二、 60D40、60AT 钢轨应符合客运专线 60AT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三、 轧制特种断面翼轨应符合轧制特种断面翼轨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四、 道岔护轨应符合33kg/m 护轨用槽型钢 (TB

40、/T 3110)规定。 五、 道岔、调节器用钢轨应采用与区间钢轨同材质的热轧钢轨或符合相应技术 条件要求的热处理钢轨。 六、 胶接绝缘接头用钢轨的轨型、钢种应与相邻钢轨相同。 第第 3.4.4 条条钢轨(含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伤损形式、分类与评判 标准。 一、 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波形 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 二、 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1.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见表 3.4.41、表 3.4.42 和表 3.4.43。 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 表 3.4.41 伤 损 程 度 伤 损 项 目 轻 伤重 伤 备

41、 注 钢轨头部磨耗 磨耗量超过表 3.4.42 所列限 度之一者 磨耗量超过表 3.4.43 所列限度 之一者 200250km/h:深度大于 0.5mm 200250km/h:深度大于 1mm 轨顶面擦伤 250(不含)350km/h:深度250(不含)350km/h:深度大 23 大于 0.35mm于 0.5mm 剥离掉块有 波形磨耗谷深 0.2mm 焊接接头低塌0.2mm 1mm0.8mm 轨顶面擦伤深度大于 0.5mm深度大于 0.35mm 直尺、深度 尺测量 硬 弯0.3mm0.2mm 焊缝(接头)轨顶面低塌 或马鞍型磨耗 0.3mm0.2mm 1m 直尺测 量矢度 波形磨耗 钢轨表

42、面有周期性波磨 且平均谷深超过 0.04mm(车载检测)或最 大谷深达到 0.08mm(手工检测) , 波长不大于 300mm 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 且平均谷深超过 0.04mm(车载检测)或最大 谷深达到 0.08mm(手工 检测) ,波长不大于 300mm 测试精度 0.01mm 及 以上,且测 试长度不小 于采样窗长 度 表面局部微细疲劳裂纹 (鱼鳞纹) 肉眼可见肉眼可见目 视 尖轨扭转、硬弯、尖轨磨 耗、心轨磨耗造成光带异 常并影响行车稳定性时 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且车体横向、垂向加速 度三级偏差 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且 车体横向、垂向加速度三 级偏差 人工及综合 检测列车 二

43、、 钢轨重伤处理 发现钢轨重伤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1 对钢轨核伤和焊缝重伤可加固处理,并在适宜温度及时进行永久处理;在实 施永久处理前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发展时,应按照钢轨折断及时进行紧急处理、 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 2 对裂纹和可能引起轨头揭盖的重伤,应按照钢轨折断进行紧急处理、临时处 理或永久处理。 3 对其他重伤可采取修理或焊复方法处理,处理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限 速措施。 三、 钢轨折断处理 发现钢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 永久处理。 47 1.紧急处理 当断缝不大于 30mm 时,可在断缝处上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拧紧 断缝前后各

44、50m 范围内的扣件,并派专人看守,按不超过 45km/h 速度放行列车,且 邻线限速不超过 160km/h。 紧急处理后,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 26 m), 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2.临时处理 当钢轨折损严重、断缝超过 30mm 或紧急处理后不能及时进行永久处理时,应 切除伤损部分,在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 6 m 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安装接头 夹板,用 10.9 级螺栓拧紧,拧紧短轨前后各 50 m 范围内的扣件,按不超过 160km/h 速度放行列车。 临时处理前,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 26

45、m), 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3.永久处理 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处所,宜于当日天窗内采用原位焊复或插入短轨焊复处理。 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作业轨温宜低于实际锁定轨温 020。当采用插入短轨焊复时,短轨长度不得小于 20m。 钢轨焊接应按照钢轨焊接 (TB/T1632)执行,并满足下列要求: (1) 焊接宜采用具有拉伸、保压功能的焊接设备。 (2) 焊接作业轨温应不低于 5,且应避免大风和雨雪等不良天气。必须在不 良天气进行焊轨作业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使环境温度高于 5;推凸后应采用石 棉或其他材料覆盖直至轨温降至 300以下。 (

46、3) 钢轨焊接后应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查。 (4)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测量原标记间距离,计算焊接作业范围内锁定轨温。 四、 发现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进行处 48 理。 五、 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复紧两端各 50 m 线路的扣件,限速不超过 160km/h,并及时进行永久处理。绝缘失效时,应立即于当日天窗时间更换,进行永 久处理。 第第 5.2.2 条条 钢轨打磨作业。 一、 钢轨(包括正线、道岔和调节器)打磨分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 磨。钢轨预打磨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按通过总重和钢轨 运用状态确定,原则上每 3050Mt 通过总重

47、打磨一次,最长不宜超过 2 年。道岔钢 轨打磨周期应与正线钢轨打磨周期相同。当钢轨出现波磨、鱼鳞裂纹等伤损时,应 及时进行修理性打磨。 二、 可采用钢轨打磨列车、道岔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打磨或铣磨钢轨。钢轨焊 接接头可采用小型钢轨打磨机进行打磨,严禁使用手砂轮打磨。 三、 钢轨预防性打磨廓形宜根据钢轨表面状态、轮轨接触情况综合设计。未进 行打磨廓形设计时,可根据线路运行动车组类型,参考钢轨预打磨廓形对钢轨进行 打磨。 四、 钢轨修理性打磨方案应根据波磨、鱼鳞裂纹等表面伤损程度,比照本条第 三款规定确定,打磨后应保证伤损得到消除。 五、 钢轨打磨质量技术要求: 1.打磨廓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模

48、板或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进行打磨 廓形检查和验收。钢轨打磨作业后应满足表 5.2.2-1 和表 5.2.2-2 的要求。 钢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表表5.2.2-1 项目验收标准(mm)测量方法说明 钢轨母材轨头内侧工作面 +0.2 0 “+”表示凹进 钢轨母材轨顶面或马鞍型磨耗 +0.2 0 “+”表示凸出 焊缝顶面 +0.2 1 m 直尺测量矢度 “+”表示凸出 49 0 焊缝内侧工作面 +0.2 0 “+”表示凹进 钢轨波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波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表表5.2.2-2 项目验收标准测量方法说明 波长波长 (mm) 103030100 100 300 3001000 采样窗长 度(mm) 60060010005000 谷深平均 值(mm) 0.020.020.030.15 测试精度0.01mm及以上, 且测试长度不小于采样 窗长度 打磨作业完成后8 天内或在打磨后通 过总重30万吨之前 测量 允许超限允许超限 百分率百分率 (%) 5 %5 %5 %5 % 连续测量打磨波磨钢轨 长度100m(车载检测)或 30m(手工检测) 2.应使用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检测粗糙度,在 10mm 范围内同一个钢轨打磨面 上,沿与钢轨打磨痕迹垂直方向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至少连续测量 6 个点,打磨 面粗糙度不大于 10m。 3.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