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426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卡片.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特别有用 可以用,作用: 1)按照重要顺序显现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 2)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作图顺序: 1)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统计数据 3)按照降序整理数据 4)画出纵横坐标 5)制图 6)确定改进项目,质量工具之一:排列图,将质量改进项目从重要到次要的顺序排列的一种图表。又叫帕累托图,基本点在于抓住“关键的少数”。,排列图案例,识别质量改进的主要项目:输出端漏油,质量工具之二: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又称石川图、鱼刺图。主要用于: 1、分析因果原因; 2、表达因果关系; 3、通

2、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1)制作因果图,必须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一般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进行分析,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 2)因果图只适应于单一目标的分析 3)因果关系层次分明,最高层原因应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4)对分析出的末梢原因都要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加以确认;,注意事项,因果图案例,工具之三:直方图,频数直方图,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矩形宽度表示数据的范围,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出现的次数。,主要作用:1)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2)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3)确定质量改进的地方;,作

3、图步骤: 1、收集数据,一般在50以上,不少于30个; 2、求极差R=Xmax_-Xmin 3、确定分组的组距和组数;组数K一般在620;组距h=R/K 4、确定各组界限,第一组的上下界限值=Xminh/2;以此类推 5、制作频数分布表 6、画直方图,常见的典型直方图,标准型,锯齿型:分组过多或测量方法有问题、读错测量数据,偏峰型:不良的加工习惯“轴大孔小”,或单项公差(如形位公差),陡壁型:经过全检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经常出现此种形状。,平顶型: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种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会出现这种形状,双峰型:两种不同的平均值混在一起,常会出现这种形式,孤岛型:夹杂了其

4、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部分的少量数据。,工具之四:调查表,用来系统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特点:按照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分析。常与排列图、分层法配合使用。 常用的调查表: 1)不合品项目调查表: 废品登记表、零件问题表、设备故障登记表等 2)缺陷位置调查表:漏油部位登记表、质量外观缺陷登记表 3)质量分布调查表 4)矩阵调查表,调查表案例:,缺陷位置调查表,生产线故障信息调查表,工具之五:分层法,按照一定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关于某一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规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和意见

5、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常用的分层标志 人员:年龄、性别 机器:类型、新旧程度、不同夹具、不同生产线 料:产地、批号、生产厂 方法: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 测量: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 时间:不同班次 环境 :温度、湿度、清洁度,分层法常与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散布图和调查表使用。,工具之六:散布图,研究成对出现如(x,y),每对为一个点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作用:对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事项,判断两个事项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或有多少相关性,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强正相关、强负相关、弱正相关、弱负相关、不相关、曲线相关,强正相关,弱相关

6、,强负相关,曲线相关,不相关,计数值控制图:pn、p、c 、u,计量性控制图:x-R图 x-s图 x-Rs图 Me-R图,工具之七:控制图,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原理,一、控制图的结构,UCL为上控制限;CL为中心控制限,LCL为下控制限 控制限不等于上下规格限,二、控制图的原理,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基于质量波动理论与作为判断准则的小概率原理。 1、质量波动理论 产品质量客观上存在波动。影响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结为5M1E。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小来分,又可分为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两类。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

7、影响微小,从技术上难以去除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消除,例如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等。异因则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车刀磨损。 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 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一旦发生异常波动,就应该尽快找出原因。,2、小概率原理 小概率,二、控制图的原理,控制图的种类,按控制图的作用和应用阶段分 1、分析用控制图 2、控制用控制图,控制图的种类,分析用控制图 一道工序开始应用控制图时,几乎总不会恰巧处于稳态,也总是存在异因,如果就以这种非稳态状态下来建立控制图,控制图限界之间的间隔一定较宽,用这样的控制图来控制未来,肯定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一开始,总需要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这就是分析用控制图的阶段。,分析用控制图,常见的异常判定准则,1个点子落在控制限以外,连续9点在中心限的一侧,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连续14个点子上下交替,连续15个点子 在中心线附近,波动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