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446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青岛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课程设置调整,1、课程设置 2012级本科生将原来的3个学年,6个学期,调整为2个学年,4个学期,共36学时,计2个学分。 2012级专科生将原来的2个学年,4个学期,调整为1.5学年,3个学期,共24学时,计1.5学分。 2、学业成绩 按照结业考试60%、平日成绩30%、考勤10%的比例最终核算该课程的学业成绩。 每学期的学习总结(收获体会),作为平日成绩。,第六专题 老师布置,本学期课程内容,第一专题 “中国梦”引领伟大复兴; 第二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第三专题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四专题 网络安全; 第五专题 世界经济走势及对我国

2、的影响; 第六专题 周边形势与中国外交新动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青岛农业大学 2013-2014(一),形势与政策之,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三,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定义:城镇化,或称城市化(Urban 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衡量标准:人口变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 经济变化,即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 社会变化,即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其中,前两个因素是衡量城镇化的基础,后一因素则是衡量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主要衡量指

3、标,1城市人均GDP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人均一般预算内可支配收入 4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比重 7人均财政教育支出 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 1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党的 十六大,具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十七届 五中全会,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党的 十八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率:52.57% 城市:665个 镇:3

4、400多个,日韩:40年,美德:80年,英国:120年,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以1%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造了一个上海市(2096万人)。,1%的城镇化增长率,1000万人入城,1200亿居民消费,10万亿替代出口,66万亿新增投资需求,37.15%,城镇化将成为中国 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国城镇化将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城镇化贡献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和效率是英国用了1 20年,美国德国用了80多年,日、韩用了40多年达到的水平。我国的城镇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人口城镇化不彻底,(二),(三),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

5、(四),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五),百姓对城镇化提出新要求,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一)人口城镇化不彻底,近3亿农民工和城 镇间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态势并存,(亿亩),(亿人),(二)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年),人地关系紧张,近3.86万平方千米开发区荒芜闲置,城乡粗放用地情况普遍,中国按亿美元产值的标准煤(万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三)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后备耕地分布 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资源约束日趋加剧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重视表面建设 热衷新城建设和高档地产开发 城市基础设施

6、建设偏向富人,资源浪费严重,(四)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金融风险凸显,既要面对大量农村人口转移的客观事实,又需要满足城镇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五)百姓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快速、集中、粗放”的方式迅速完成“量”的积累,这种积累带来许多“城市病”。 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城镇化构成了诸多约束和挑战,也决定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尊重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人的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

7、城镇化,(二),(三),建设智能化城镇,(四),“绿色”城镇化内涵丰富,(五),建“低碳”城镇任重道远,建设集约型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 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尊重国情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超过50%,(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摩擦事件时有发生 “二元人口”间的社会矛盾显化,日本 6 1 法国 5 1 中国 1.5 1,我国工业用地太多 城市人居或环境空间偏少,(二)建设集约型城镇,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采

8、取有力措施打击囤地等土地浪费行为,(三)建设智能化城镇,(四)“绿色”城镇化内涵丰富,生态绿色 出行绿色 建筑绿色,我国建筑多数不够环保,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我国建筑耗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一条牛仔裤的一生,60升油,3480升水,大量废水、重金属污染,发展低碳,密切关系百姓的日常生活,(五)建“低碳”城镇任重道远,“低碳”和“绿色”,“低碳”和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标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中的“绿色” 在内涵上有交叉,但中央把它们分开讲是有政策指引的。根据理解, ”绿色”应侧重在环保,如环境优美和减少污染,而”低碳”侧重于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要节能。,推进新型城镇化

9、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三、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一),(二),(一)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着转型压力,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但推进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中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3.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系 4.处理好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 5.处理好城镇发展占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6.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差异化的关系 7.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1、处理好政府

10、与市场的关系,2、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3、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系,节能减排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4、处理好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逐步消除行政级别对 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中小城市城镇自主权有限,5、处理好城镇发展占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6、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差异化的关系,7、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当前亟须加快的改革有:户籍制度改革、用地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行政区划管理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 。,1.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要加快用地制度改革步伐 3.要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 4.要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改革 5.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1、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加快用地制度改革步伐,同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制度改革,3、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既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又发挥民间资本的主体作用,4、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改革,促进不同层级间城市的平等竞争 调动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活力,5、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逐步缩小进城农民工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