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721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5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ppt(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食道癌中医,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癌肉瘤等。但在实际诊治中,凡发生于食管胃粘膜交界部的癌如属鳞癌则归入食管癌,如属腺癌则归入贲门癌。中国食管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洲的波多黎各,还有新加坡、智利。罗马尼亚死亡率最低。传统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藉黄帝内经,以后医家也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证”,“年高者有之”。西方医藉记载最早在公元2世纪。1745年食管恶性梗阻病人的症状被详细做了描述。传统医学对食管癌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气功、药膳等疗法。这些方法,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在缓解症状,

2、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食管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之为“噎膈”“反胃”、“关格”“征积”等,蒙医学称之为“食管纳里病”。,食道癌中医(一),食管癌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渊远流长,自公元前2世纪成书的黄帝内经首次记载本病之后,历代医家从不同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补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体系。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都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忧思郁怒,情志不遂,七情郁结;或嗜酒无度,恣食辛香燥热等物,损伤脾胃,造成气滞食凝,积聚成块;或高年衰老,正气志虚,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正中景岳全书噎膈所言:“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

3、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清朝医家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时指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其病理机制,不下以下五个方面: (1)气滞:情志失调,忧思郁怒,或饱食不节、寒热不适,引起气机郁滞,气不布津,津液聚而为痰、痰气交阻食管而成。 (2)血瘀: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引起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湿不化,痰凝交结,积聚而成。 (3)痰凝:情志郁怒,饮信不节,损伤脾胃,水湿不化,聚湿为痰,或嗜酒无度,喜好肥甘,酿成痰浊,痰凝信管,结成肿块。 (4)热毒:酒色过度,七情所伤,误服辛燥药,俱令津血亏虚,相火渐炽,日久成毒、灼伤食管而成。 (5)正虚:先天禀赋不足,或气务伟,高年

4、衰老,阴阳不和,水火失调,正不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食道癌中医(二),食管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进食不顺或困难,一般为经常性,但时轻时重。至病发侵及食管全周时,则常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甚至滴水不入。 (2)咽下疼痛,进食后出现咽下困难的同时,可有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在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为明显,片刻后自行缓解。 (3)食管反流多出现在晚期。 (4)消瘦、脱水、恶液质、声哑及食管癌穿孔引起的并发症均为晚期症状。 2.实验窒检查 (1)x线食管钡餐捡查:食管粘膜紊乱、断裂,局部管腔狭窄或充盈缺损,食管管壁僵直,蠕动消失,或见软组织阴影。 (2)食管脱落细胞学捡查:咽下困难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阳性率可达90%以上。 (3)食管镜捡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食管镜检查总是放在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之后仍不能定性或定位的时候方才进行。 (4)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总之,凡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如果实验室检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明确诊断。,食道癌中医(三),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