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777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投稿要求.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稿件要求,赵天恩,文章题目,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汉字),不必过于累赘 如:天山地区近三年来5012例现症病人II级以上 畸残情况及其致残原因的分析(33字) 可改为:天山地区现症病人畸残情况分析 文题不符: 题 目: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而文章:NB-UVB加口服阿维A,而且并无对照组,论著的摘要,1.不要过于冗长(一般勿超过300字) 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关键词:25个,2.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 a.与中文不相符 中文:某些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 英文:Expression of CD4, CD25 and CD8 in the

2、patients with psoriasis 正确:Detection of some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b人名 Deng Xiaoping 误:DENG Xiao-ping 王临安 Wang Linan,可能为王力南,因此应写成Wang Linan 张延安 Zhang Yanan,可能是张亚男,应写成Zhang Yanan,3.结论与结果不符或扩大化 例如:银屑病病人末稍血Th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Th1检测可作为诊断银屑病的依据。 问题:Th1细胞升高对银屑病并非特异性,文章格式,1.采用

3、1 1.1 1.1.1 三级标题 一般不要超过1.1.1,以免过于繁琐,反而使头绪纷乱 例如:1对象、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所研究的病例及对照组 1.2 材料:仪器、试剂、动物 1.3 方法,2.论著文章分为三大部分: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讨论之后不必再写“小结”。,3.论著:定量研究(如血压、细胞因子值),定性研究,如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医学上又分:调查研究即某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 临床研究即某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立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及前言 复方板兰根彻底杀灭疣病毒的研究 昆明山海棠彻底根治银屑病的研究,前言应简要说明此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及作者的评价,开展本研究的目的 (

4、2)试验设计中几项基本原则 a.随机化:在总体中同等机会被抽到为实验组或对照组,但两个样本量却往往相差很大 如果是检测病人与健康人某细胞因子时,后者样本可以是前者的30%。,b.设立对照组:两组有无可比性,即均衡性。 尤其一种治疗的新药,对照组必须是使用大家公认最有效的方法。均衡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处理因素应基本一致。 随机化和设对照的目的:控制许多偏倚对试验的影响,C.足够的样本含量:可保证实验的重复性 例如:近3年海阴县18例现症病人流行病学的分析。由于样本太小,结果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使结果失去真实性。 再如:某种药物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其样本之大小可根据统计学的公式进行估算,d.多

5、中心:尤其对某种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确定;应有3个以上具备科研条件的有资质的单位,按同一规定进行试验,而且应该用盲法,如双盲对照试验。,3.技术方法:常规方法,有创新,有改进,不可信 避免已发表很多的老方法,但可用于新病种 激光加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常规方法只须列出参考文献 新方法应详加描述。 自拟中药方:应写出其方剂组成成分,批准文号、生产者。,4.表和图 表式:三横线式,有序号,有表题 表的内容不可太多,尤其过敏原试验,过于繁琐,可读性差,应将表的内容加以总结分析,将其核心内容用简要的文字加以表述。 表内某些缩写或符号,应在表下方加“注”。 图

6、应清晰,对比度好,有序号及简要说明,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图片应简要说明其图象特点、染色方法、放大倍数。,5.术语、专用名词是否规范 如:抗原提呈抗原递呈 朗格汉细胞郎格汉斯细胞 皮质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 黑色素细胞黑素细胞 强的松泼尼松 阿齐霉素阿奇霉素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6.数据:计算是否正确,统计学方法是否得当,有的只列P值,而未写明统计学方法是t检验、方差分析,其他 7.表、图、文字重复 a.表图一般取其一即可,如果表中内容已有文字描述,可去表。 b.“结果”不能只是“见下表”,应将表的核心内容用简要文字说明,尤其复杂的表,8.讨论 a.紧紧围绕文章主题,不必涉及太多,尤其书本上已有的常识性

7、内容;勿与前言重复 b.应重点说明文中所得结果有何意义(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判定病情、预后预测等) c.本研究方法或结果还有哪些缺欠,今后弥补的设想等,d.如果是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应论述其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越性或不足之处 e.一个复方中药方剂的综合作用谈一下即可,如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等,不必每味药说一下其作用,因为中药方剂是一个整体,君臣使佐不可分离,也节省篇幅,文献综述,1.主要是近10年尤其近5年来国外文献关于某课题的研究进展。老文献的内容在十分必要时可引用,但不必再列出其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除非有新意,一般不列入,最多12篇,因为国内已发行 2.参考文献总数20条左右,以亲

8、自阅读过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为主,且忌文献引文献,3.易读性(Readability):直译的句子过长、坚涩、难理解。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其本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传播的效果在于文章的易读性。要把外文或专业性极强的语言,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4.人名书写有误:姓全写,名缩写,多于3位只写前三位,加et al.如:Lina MartinMartin L,5.杂志名应正规缩写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Br J Dermatol 6.中文杂志不要写成英文: 如:Zhonghua Pifuke Zazhi 7.不要漏项: Br J Derma

9、tol 2009;38(2):201-205.,病例报告,1.前言应短,简述一下本病例国内外报告的概况,是否是首报,或与既往已报告的病例相比又有什么新发现。 2.先病史后查体,再是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必要时免疫组化及其他检查。 3.诊断及治疗简况、预后等,4.讨论:简要说明本病在疾病分类学上的定位,重在说明诊断的依据,目前对本病的治疗现状(简要一提)。所报告病例的新发现等。讨论应紧密联系本文内容,切忌繁琐、前后重复 5.要有清晰的临床和病理(必要时其他)图片,并有序号、简要说明、病理片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病理图片应有低倍镜和高倍镜图片。 6.数据不要打印错误 如:RBC 5109/L,应该是: 51012/L 血小板10109/L,应该是: 100109/L,关于审稿问题,1.文题是否确切、新颖程度、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 2.前言与讨论有无重复,指出重复的内容。 3.对全文仔细审核后,可用铅笔或圆珠笔对不妥当的文句、错别字进行删、修、改。 4.判断稿件内容是否与作者曾发表达的文章雷同。,5.判断是否有抄袭行为,同类文章是否已表过。 6.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是否有误。 7.文章如需退修,应具体指出退修的内容。 8.刊用的栏目(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等),刊用的理由;退稿的理由。 9.综合意见一定要具体,最好打印,或用钢笔、圆珠笔书写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