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813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耳炎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耳炎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耳炎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耳炎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耳炎的护理.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耳炎病人的护理,解剖,耳可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及内耳。,解剖,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鼓室分为上、中、下鼓室,解剖,鼓室的六壁:分外、内、前、后、顶、底6个壁。,下壁(血管壁),外壁(鼓膜),内壁(内耳外壁),后壁乳突壁,前壁,上壁(鼓室盖),解剖,鼓室的内容:三个听骨(锤骨、砧骨、镫骨)、两条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一根神经(鼓索神经)。,鼓室的内容,解剖,鼓膜的六个标志:鼓脐、锤凸、锤纹、锤骨前襞、锤骨后襞、光锥。 鼓膜的4个象限。沿锤骨柄作一假想直线,在经鼓脐作一与其垂直直线。,右耳鼓膜,后上,前上,后下,前下,鼓膜穿孔示意图,紧张部穿孔,紧张部大穿孔,鼓膜穿孔

2、示意图,边缘性穿孔,松弛部穿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儿童好发,1,病变主要在鼓室 2,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因及发病机制】,3,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 外耳道鼓膜途径 血行感染,粘膜充血,渗出,鼓室粘膜增厚,渗出液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 鼓室压力增加,导致鼓膜局部穿孔,脓液外泄 治疗及时,粘膜可恢复正常,部分穿孔可修复。反之则迁延为慢性,【病理】,1,症状 耳痛 听力减退及耳鸣 耳漏 全身症状,【临床表现】,耳痛 鼓膜穿孔前:耳痛剧烈(耳深部跳痛或刺痛); 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 因三叉神经分支耳颞神经的外耳道支支配鼓膜,通过神经反射

3、引起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额部、颞部、顶部、牙齿或整个半侧头部的牵涉痛。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不会陈诉耳痛、耳鸣等局部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摇头、哭闹不安。,听力减退及耳鸣 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 耳痛剧烈者,耳聋常被忽略,偶伴眩晕。 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随流脓减少,如穿孔不能愈合,耳聋加重,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脓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 可有畏寒、发热、倦怠,纳差。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2,体征 耳镜检查,早期充血、肿胀 穿孔前局部出现小黄点 穿孔后有脓液涌出 坏死型者可形成

4、大穿孔,其他检查,耳部触诊 乳突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传导性聋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穿孔后渐趋正常,控制感染 通畅引流 去除病因,【处理原则】,【护理诊断与措施】,1,体温过高 及早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 2,疼痛 鼓膜穿孔前: 2%酚甘油或2%石炭酸甘油滴耳,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咽部,减轻咽鼓管口肿胀,以利引流 鼓膜切开术 鼓膜穿孔后 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 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氧氟沙星或利福平滴耳液) 脓液减少、炎症消退时,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 鼓膜修补术,3,感知障碍听力下降 炎症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修复; 长期不能愈合者,性鼓膜修补术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概述】,中耳的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特点: 耳漏、穿孔、耳聋,【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化脓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或病程迁延68周,急性坏死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质者。 毗邻部位疾病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格兰阴性菌为主。 多有混合感染。,分型:,单纯型 骨疡型 胆脂瘤型,【临床表现】,单纯型中耳炎,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 病变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充血、增厚,分泌增加,间歇性流脓; 紧张部穿孔(中央性); 传导性聋。,鼓膜穿孔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急性坏死型中耳炎

6、迁延而来 组织破坏较广,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鼓环等可坏死;肉芽形成,骨疡型中耳炎,持续性流脓,脓粘稠,有臭味,可有血丝; 紧张部边缘性或大穿孔; 传导性耳聋较重。,骨疡型,骨疡型,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 常导致严重的颅内或颅外并发症 乳突X片或颞骨CT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胆脂瘤型中耳炎,长期持续性流脓,特殊恶臭; 传导性耳聋较重,由于有假性连接,听力损失可不重,晚期可呈混合性聋; 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腐渣无定形物质,奇臭,胆脂瘤( cholesteatoma),胆脂瘤( cholesteatoma),三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

7、诊断,【护理目标】,1,根治中耳炎慢性病变。 2,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措施】,正确使用麻黄素液。 遵嘱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滴耳液。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有颅内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疑有颅内并发症者,禁用止痛、镇静类药 需手术者的术前后护理 健康指导,【治疗要点】,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控制感染,恢复听力。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病因治疗,【治疗要点】,抗生素水溶液- 脓液多时,单纯型 1. 局部药物治疗,酒精甘油制剂- 脓液少时,粉剂- 潮湿大穿孔,2. 单纯鼓膜穿孔 可自愈或干耳半年手术修复。,局部用药注意事项,1. 先清洗(3%双氧水),后用药。,2

8、. 正确的滴耳方法,3. 忌用耳毒性药物、腐蚀剂,4. 少用粉剂、有色药,5. 最好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骨疡型 1. 引流通畅者,局部用药为主。 2. 有息肉肉芽者,行清理术烧灼、摘除。 3. 手术治疗,胆脂瘤型 乳突手术 目的:1. 清除病灶 2. 干耳 3. 重建听力,【治疗要点】,【颅内、外并发症】,颅内并发症 硬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Bezold )脓肿、迷路炎、耳源性面瘫,【护理评价】,炎症消退,耳流脓停止。 听力改善或恢复。 焦虑减轻或消失。 没有并发症发生。 病人掌握本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知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