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827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概述-1-药物的发现与分类.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概论,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刘 霞 13871187567,中药学概论学习目的,了解与自身健康有关的中医药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医药常识和改善生活质量。,当好家庭小医生!,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共8次课,首尾三次课没有作业,其他五次课布置作业,在下 一次上课时上交。 课程结束后,交一篇论文,结 合平时作业情况给出考试成绩。,第一章 药物的发现与分类,本章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了解药学发展历史和现状,一、药品的概念,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

2、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药品是特殊商品,使用对象:它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 使用方法:除了外观,消费者无法辨认其内在质量,许多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由患者自行选择决定。同时,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还有其本身的特性: 1种类复杂

3、性: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药品,我国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患者只有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有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允许

4、销售,否则不得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也就是说,低于规定的质量标准可能降低甚至失去药品的疗效。因此,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划分药品合格与不合格的唯一依据 。,药典,药典:是国家颁布有关药品标准的法定书籍。它收载了比较常用而有一定防治效果的药品和制剂。 世界著名的药典有:中国药典(Ch.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始于1930年出版的中华药典。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编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953、1963、1977、198

5、5、1990、1995、2000、2005、2010年版共9个版次。现阶段使用的是2010版。,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的高质量性还反映在国家推行GLP、 GCP、GMP、GSP、GAP等质量管理制度。 以此规范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 的行为,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药 品质量。,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UP: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二、药品分类,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

6、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如阿司匹林、红霉素、 维生素C等,二、药品分类,国家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是公认的医疗中的基本的药物,也是对公众健康产生最大影响的药物。基本药物不是最便宜的药品,但可以说是最好的药品,好在基本药物是经过综合考虑,能满足临床基本和必要的需求。由于疗效好,使得治疗总成本最低,即具有临床最大治疗效益的同时又兼顾保证大多数人民整体保健的最佳选择。,二、药品分类,国家基本药物:我国自1992年起结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展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工作。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为: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的发

7、展和防病治病的需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方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Rx)。 非处方药:可不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又称“柜台药”(over the counter,OT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大多属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 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例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例如抗癌药物等。 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须经医师确诊后开出处方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此外,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

8、进行广告宣传,不准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并非终身制,有的非处方药可能会被重新评价。一旦有新的证据表明它在某些方面有缺陷,它将会被取消非处方药的资格。(如龙胆泻肝丸中的木通对肾损害较大,甚至引起尿毒症) 还有一些药品,其作为非处方药使用是有一定限制的。(如芬必得引起的副作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保药品目录分为: 甲类药品:临床必要,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乙类药品:可供临床治疗选用,比甲类同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个人需支付一定比例费用),普通药:医药单位生产、管理和经营的药品。 特殊药:由国家药品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生产、

9、管理和经营的、并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的药物。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普通药与特殊药,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麻醉药品并非毒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常用的麻醉药品有海洛因、可卡因、美沙酮、阿片、可待因等。,特殊药品,广州医学院卢振和教授认为,如果把高浓度麻醉类药物制成气溶剂喷于人的脸部,人一旦吸入,完全不排除秒内被“迷魂”的可能。这也是目前媒体公开报道中,第一位承认真实存在“迷魂药”的专业人士。,特殊药品,精

10、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并依据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一旦超范围使用即可成为毒品,因此它的贮存、使用应认真管理,严禁滥用。 如临床常用的吗啡、度冷丁、强痛定等。,特殊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如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特殊药品,放射性药品: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化合物。 放射性药品含有的放射性核素能放射出射线。因此,凡在分子内或制剂内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药品都称为放射性药品。 如131碘、钴60等,特殊药品,什么是新药

11、?,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新药的定义为“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研发的步伐亦日益加快,新药品种源源不断面市。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今全球上市药品约2万种,但“针对所有影响公众健康重大疾病的基本药品”仅316种,绝大部分药品成份相似、重复用药。,新药就是好药吗?,“好药”规定了3个条件 : 1、是必须疗效确切; 2、是对人体的毒性或副作用最小; 3、是相比之下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服用方便 。 新研制的药物可能对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或者比同类药物更胜一筹。但是,新药毕竟应用时间较短,试用的病例也有限,其可能产生的某些副作用还往往未及发现,因此使用新药的风险比使用

12、老药要大。另一方面,有些新药的实际疗效也并非真比老药好。,西药和中药有何不同?,中药包括原药材、经加工炮制和切制而成的饮片、传统中成药(丸、散、膏、丹等)、新型中成药(冲剂、口服液、片剂等)等 。 如中联强效片、藿香正气液、健脾生血冲剂 西药则主要包括合成药物、提取药物、生物制剂等。 如阿莫西林胶囊、康泰克、维生素C,如何区分药品和保健食品的概念,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

13、等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药物、食物、毒物三者关系,通俗地讲,药物是用于生活机体防治疾病的物质;食物是生活机体生存与繁衍的能源物质;毒物是对生活机体有损害的物质。 但在某种情况下,又不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常言说的“药食同源”。 如山药、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

14、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玉米油是食用油,但也具有预防冠心病、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药物、食物、毒物三者关系,食物药物毒物 如糖盐水能使虚脱患者转危为安;但糖也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盐水过多则会加重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此时糖和盐又是有害物质。 事实上,很多药物也来自毒物,如蛇毒能溶血栓、三氧化二砷能抗癌、有机磷农药1605能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等。 临床上作为特殊药品严格控制依法使用的吗啡、度冷丁等,适量使用可起到其他药物所不能达到的镇痛、镇静作用;如癌症晚期或烧烫伤病人的剧烈疼痛。但长期超量使用会导致产生依赖,滥用会被视为毒品,会遭法律的严惩。,三

15、、药物的发现与发展,最早的药物来自天然植物、动物及矿物原料。 药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期人类为维持生存,不断的与伤痛疾病作斗争。在捕捉动物、采集植物为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些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质有减轻伤病或解除疾病的功效,便逐步有意识地应用它们来治疗伤病。我国史记纲鉴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汉代-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前后,该书收载了365种中药,它所指出的大黄导泻、麻黄治喘至今仍然行之有效。,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颁行于

16、公元659年,有世界最早药典之称。全书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通过毕生对于药物的调查,去伪存真,写成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幅,药方11000余条,对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功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记述。,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古希腊:养生方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被西方称为“医学之父” 著作养身方多记载药用植物,常用治疗方法是“以毒攻毒”,如藜芦会

17、引起呕吐腹泻,也可用来治愈上吐下泻的病人。,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古罗马:盖伦制剂 盖伦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他一生专心致力于医疗实践解剖研究,写作和各类学术活动。 他的医学著作记载有540种植物药,180种动物药,100种矿物药。 盖伦创制了被称为“盖伦制剂”的复方散剂、丸剂、酊剂、酒剂等。这些作为现代制剂依然在临床使用。,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药物的发现也逐步由机遇筛选向合理设计、由偶然向必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一、 偶然发现 本草时期的药物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偶然发现的,到了近代也有的药物是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的。例如20世纪30年

18、代发现的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是在研究偶氮染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后来成为人类系统地用于预防及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类化学合成药物,这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是近代药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抗菌药物发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药物是青霉素,青霉素是由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偶然发现的。,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二、 随机筛选 近代,人们开始采用特殊的实验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工作。随机筛选主要是从广泛的天然资源中寻找,如植物中的化学成份,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从中发现特定结构和作用特点的先导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结构改进,可能发现一系列的有治疗价值的新药。例如,当前人们常用

19、的药品其中很多是从植物成份中筛选出来的。而抗生素就是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发展起来的。,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三、 天然药物的结构改造 起初,药物都是来自天然资源。我国的中草药都是天然产的,大部分来自植物,少数来自动物或矿物。由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发展,开始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其有效成份的化学单体,以明确其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然后进行化学合成,或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以增加其有效作用而减少其毒副作用。例如青霉素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还有约2%的发生过敏反应。后来就对青霉素的结构进行改造,研制出半合成的青霉素衍生物。,(一)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古代至19世纪末:分离、利

20、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是指能成为药物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大都来自植物界。,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金鸡纳皮治疗疟疾的发现过程,传教士胡安洛佩斯从印第安人处了解了金鸡纳皮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洛佩斯用它治好了西班牙驻秘鲁总督夫人安娜辛可伯爵夫人的疟疾。后来这树皮根据总督夫人的名字被命名为辛可纳,成为欧洲著名的解热药。 1826年法国药师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奎宁。于是奎宁便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于治疗疟疾。 奎尼丁是金鸡纳树皮中又一种天然生物碱。后来奎尼丁被发现可以用于治疗心房纤维颤动。,麻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过程,麻黄是传统中药,已有5000年的临床使用的历史。李时珍说

21、因其味麻色黄,故名麻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麻黄能改善循环、发汗、止咳和退热。 1887年,日本人长井长义从麻黄草中分出了麻黄碱单体。1929年,中国陈克恢研究阐明了它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药效后,麻黄碱成为最常用的经典药物,用于治疗气喘病和预防支气管痉挛。,麻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过程,服用麻黄碱后可以明显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使运动员不知疲倦,能超水平发挥。但长期服用,会有头痛、心慌、焦虑、失眠、耳鸣、颤抖等不自反应,严重中毒时,还会因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这类药品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据美国媒体报道,自90年代以来,美国至少已有 100多人因过量服用麻黄素突发急性心肌

22、梗塞而 猝死。美国巴尔的摩市一名青年橄榄球运动员 贝希勒在运动场猝死,事后验尸官在死者的血液 里检出有大量麻黄素药物残留,这成为当时最引 人注目的滥用麻黄素引起猝死的案例。,()19世纪末:药物合成的兴起 化学治疗药物的发现是在有机化学的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合成奎宁而导致染料的发明,因为天然产物奎宁价格昂贵,英国有机化学家柏琴决定动手去解决奎宁的合成问题。 他以苯胺进行试验,结果得到一种黑色粘液,有些紫色闪光,当他加入酒精后就成为美丽的紫色,柏琴立即意识到,他发现了一种染料物质。这种染料叫做苯胺紫也叫马尾紫,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染料。 因为染

23、科一向是人们所喜欢的东两,但是价格很昂贵。柏琴所合成的苯胺紫立即风行于世界。因此也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梅毒的治疗,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许多病菌相继被发现。保罗.艾立希想也许染料能杀死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细胞。 当时有一种叫阿托益的含砷药品,阿托益在试管内对鞭毛虫无作用而在被治疗的动物体内对鞭毛虫有作用。 艾立希将阿托益改变结构,减少阿托益的毒性。他们做了大量的化合物,终于发现编号为第606的化合物最有效,这就是著名的胂凡纳明(德国商品叫撒尔弗散)。,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化学治疗药物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要算是磺胺药物,它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学的新纪元。 直到1935年人类对细菌

24、性疾病,除血清外没有良药可用,各种防腐消毒剂仅仅是在体外有效。在磺胺药物发现以后,许多曾经使医生束手无策的细菌性传染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有了特效药,死亡率大大降低。,磺胺药物的发现,1932年法本公司的海希和克拉拉由于研究偶氮染料的抗菌效力而最后合成了百浪多息,由他们的同事杜马进行药理研究。 杜马观察到百浪多息对链球菌感染的小白鼠有效。有一天他女儿生病,医生说这是葡萄球菌的强烈感染,恐怕治不好甚至有死亡的危险,杜马于是给女儿服用了百浪多息而且病就好了。其医疗效果引起医学界很大的振奋。 百浪多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磺胺药物,在历史上被称为是第一种“神药”。,磺胺药物的基本结构确定后,各国的研究

25、工作者都在尽快地去合成毒性低而疗效好的药物,在短短的五年左右就合成了一系列磺胺药,如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胍等。 杜马由于发现了磺胺类药物而获得1939年的诺贝尔奖。,阿司匹林的发现,在历史上,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药物。当阿司匹林首先出现时被誉为“奇妙的药物”,一直到今天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 阿司匹林的发现是由人类长期服用柳树皮的研究得来。两千多年前希腊医学之父一希波克拉底建议咀嚼柳树皮治疗分娩时疼痛和产后热。在罗马,普利尼用柳树皮治疗坐骨神经痛。美洲印第安人曾用柳树皮制的茶来退烧。非洲的霍屯督人制成同类饮料医治风湿痛。,2300多年前,

26、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腊生理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已发现,水杨柳树的叶和皮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但弄不清它的有效成份。 1827年,英国科学家拉罗克斯首先发现柳树含有一种叫水杨甙的物质。 1853年,德国化学家杰尔赫首次合成水杨酸盐类的前身-纯水杨酸。它具有退热止痛作用,但毒性大,对胃有强烈的刺激。,阿司匹林的发展史,1897年,另一位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解除父亲的风湿病之苦,将纯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这即是沿用至今的阿斯匹林。它保持了纯水杨酸的退热止痛作用,毒性和副作用却大为降低。 1899年,德国化学家拜尔创立了以工业方法制造阿斯匹林的工艺,大量生产阿斯匹林,畅销全球。 至今,阿斯匹林仍是一种使用

27、广泛、疗效肯定的药物。,阿司匹林的发展史,阿司匹林是退热的标准治疗药物,阿司匹林最大优点是经常服用而无严重副作用。它的主要缺点是刺激胃壁导致少量出血,因此现在常常制成肠溶制剂,使其在胃内不吸收。 阿司匹林还能阻止一种强效凝血物质-凝血质(也是由过氧化物产生的)的形成。l979年美国正式承认阿司匹林可预防由于血液凝块而造成的一些疾病,包括中风以及脑血管和视网膜的局部缺血性发作,许多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都是出于血管内的血凝块造成的。,()20世纪4060年代 生物化学巨大发展:在体内活性物质基础上研制了一系列激素、维生素及其类似物。 ()20世纪70年代 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 生物药学时

28、期: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或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制成的制品,如菌苗、疫苗、抗毒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等。,从药物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例如,自1935年磺胺药问世以来,由于对传染性疾病的优异疗效,激发了人们研究发现新药的巨大热情,到了1940年青毒素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的一个时期,药物发展进入了抗菌素新时代,药物向高效、特效的目标前进,各种新药纷纷登场,这一时期药物的特效作用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对药物的神奇作用带上幻想色彩,而把药物看作是万能的。,可是进入60年代之后不久,发生了西德反应停事件,在西欧产生了数千例畸形胎儿的重大悲剧,震动了世界,随之引

29、起了世界各国对药物研究和监督的重视,此时人们如从梦中惊醒,认识到药物并非万能,而且具有多种毒副作用。特别是存在着一时不易被察觉的潜在性危险,开始真正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反应停事件,1959年,西德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伦兹博士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反应停是妊娠的母亲为治疗阻止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反应停事件,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开发, 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沙立度胺推出之始,科学家们说它能在妇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因此,此药又被叫作“反应

30、停”。,反应停事件,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反应停事件,海豹肢畸形,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老话:凡药都有三分毒。切忌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的随意滥服。 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专家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多种研究和观察,人们对药物的认识进一步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致癌研究,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从中也发现了不少有致癌作用的药物。,后来又不

31、断发现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使人们开始重视药物具有两重性,疗效与毒性均不应忽视。,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当今社会上滥用药物、药疗事故以至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都与对药物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尤其是药物万能的错误观念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贻害无穷的,所以应当慎用药物。,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及其一定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作用于人体之后,会对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如果药物的影响与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影响针锋相对,就可以减弱或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产生疗效。,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途径和机制是繁多而复杂的,如补充体内需要而缺乏的物质,改变体内

32、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及其速度,增加或减少体内某种物质的产生或排泄,增强或抑制某种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驱除或消灭致病生物,对抗炎症、组织的变性或坏死,增加或减少某种细胞,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的药物具有一种作用,有的药物则具有几种作用,还有几种或许多药物共同具有某一种作用。如果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与致病因素引起的影响相一致,则可加重疾病。若药物作用对身体的影响与原有疾病不相关,则药物的作用会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引起机体新的疾病。,当我们运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时,可能只用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就与疾病无关,从而引起不利的影响。如当胃肠痉挛而出现剧烈绞痛时,用阿托品可有解痉作用而取得良

33、好的止痛效果,但是阿托品又可引起心跳加快,而出现心慌、颜面潮红,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口干舌燥,还会使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如果用量过多,也可引起肠蠕动过慢而出现便秘,甚至不完全性肠梗阻。,阿斯匹林是最常用的解热止痛药,这类药可引起肝损伤,发病较急,但损伤程度较轻,一旦停药,即可恢复。在用药后天至数周发生,长期大剂量用药有2070 发生肝损伤,如果已存在肝炎或肝功能异常,再用阿斯匹林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般复杂而多变,这大概就是“一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条真理在起作用。用药治病,既能获得疗效,也将承受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这就是药物的两重性,世界上只有疗效而无任何副作用的药

34、物是难得找见的。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不可能单独存在,而在很多情况下是副作用比治疗作用还多,影响面还大。,五、药物与人类的关系,1、调节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某一器官的功能过分增强或减弱,就可引起其他器官功能失调,出现病态,就需要用药物加以调节,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种调节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或使功能活动增强-兴奋作用,如助消化药,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欲增强;或使功能活动减-抑制作用,如安眠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抑制扩散,导致睡眠。镇痛药能减弱人体的疼痛感觉。止咳药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等。,2、杀灭微生物和寄生虫:许多药物对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蛔虫、钩虫、血吸虫等)的繁殖和生长,能起杀灭和抑制作用,如常用的青霉素、驱蛔灵、灭滴灵等。,3、补充人体必需的物质:人体由于营养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如铁、维生素、激素、电解质等)缺乏时,可用相应地药物进行补充。,4、促进或抑制酶的活性:细胞内进行的种种复杂的化学变化,包括组织成分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等都需要酶的参与。当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或促进时就可明显地影响生理生化功能。药物可以通过对酶活性的影响而发挥治疗作用。如胰岛素可以促进己糖激酶的活性,从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所以可用来治疗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