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840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_第9章_炒法(1).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炒 法,一、 历史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嚣盐令黄”的记载。 集韵中有“熬” 金匮玉函经中提出了炒制。 二、含义,三、分类 清炒法: 炒黄牛蒡子 炒焦山楂 炒炭干姜 加辅料炒: 麸炒枳壳 米炒党参 土炒山药 砂炒鸡内金 蛤粉炒阿胶 滑石粉炒刺猬皮 四、目的,五、操作方法 分为手工炒和机器炒。 1手工操作 优点: 设备简单,适合小量生产。 锅位和作用 斜锅便于炒制、便于出药 平锅适合少量药材炒制、一锅多用 操作程序 烧锅 投药 翻炒 出锅 摊开放凉,2机器炒制 (1)平锅式炒药机 适用于种子类药材的炒制 (2)滚筒式炒药机 不适合易粘的药物。 (3)电脑程控炒药机。 受热均匀、生产效率高。,

2、六、注意事项: 1火侯适宜。 武火多用于炒炭、砂炒 文火多用于炒黄 中火多用于炒焦、蛤粉炒等 2 受热均匀。 大小分开炒、勤翻动。,第一节 清炒法,一、含义 二、分类 炒黄、炒焦和炒炭 三、目的 1增强疗效。如王不留行、焦麦芽等。 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等。 3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等。 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荆芥等。 5保证疗效,利于贮存。如槐米等。,四、注意事项 1炒黄防焦化 炒焦防炭化 炒炭防灰化 2大小分档,火力适宜。 3炒前锅要预热。 4 炒制均匀,出锅迅速。,A炒黄 (包括炒爆) (一)定义 (二)工艺 药物锅内(用文火或中火)不断翻动至所需程度,取出放冷。 (三)标准

3、黄而不焦 (1)药物断面呈黄色 (2)颜色加深 (3)发泡鼓起 (4)爆裂 (5)逸出固有气味,(四)注意事项: 防焦化。一般用文火,但有些用中火,如苍耳子、水红花子、王不留行等。 (五)适宜药物 适用于果实种子类药材 (赤芍、槐花、九香虫、海螵蛸),(六)现代研究 1“逢子必炒”的科学道理 种子类药物一般富含油质,种皮质坚致密(坚硬的种皮保护种子免遭外力破坏,油质提供种子萌发的养分)。因此外界的水分不易浸润和渗透。经加热炒制,种子受热,表层组织细胞失水,干燥收缩,内部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汽化,产生膨胀压,使药材膨胀鼓起。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皮层组织即破裂,表现为种皮出现裂隙或爆花。药材外皮产生

4、裂隙,内聚力降低,便于粉碎;裂隙亦有利于水分的渗入和有效成分的溶出。,2“破酶保苷”的原理 苷类是一类具有苷元和糖缩合(失水)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含苷类药物往往在其不同细胞中还含有相应的分解酶。酶是一类多肽类活性物质,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会迅速将相应的苷水解,生成苷元(或次级苷)和糖。切制成饮片后破坏了药物的细胞壁,饮片在贮藏、煎煮过程中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溶媒令苷与相应的分解酶接触,发生分解反应,从而使苷类的含量下降,影响疗效。酶为一类多肽类物质,受热会变性失活,故而加热破坏酶的活性,有利于含苷类药物的保存。,白芥 白芥子,芥 子 【处方用名】 白芥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5、 唐代有蒸熟捣(千金);微熬(外台)。宋至明、清基本沿用前法。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经。 【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炮制方法】 1.芥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芥子 文火 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辣气。,【炮制作用】 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 如控涎丹、白芥子散 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之性,温中散寒,温肺豁痰利气 如三子养亲汤 缓和辛温之性,免伤阴耗气。 利于粉碎和煎出,利于成分的煎出。 杀酶保苷,保留有效成分。 适合临床不同需要。,【炮制研究】 芥子主要含有硫苷化合物。 (芥子酶的分解) 白芥子苷 白芥子

6、油 (助消化、祛痰),萝卜 莱菔子,莱菔子(炒香、炒响) 【处方用名】 萝卜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宋代有微炒、炒黄(圣惠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平。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炮制方法】 1莱菔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 炒莱菔子 文火 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炮制作用】 生升熟降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炒莱菔子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保和丸),降气化痰(三子养亲汤)。 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涌吐痰涎太过) 利于粉碎和煎出,提高药物疗效。,酸枣 生枣仁、炒枣

7、仁,酸枣仁 【处方用名】 酸枣仁、炒酸枣仁。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酸枣仁的炮制初见于雷公炮炙论。宋代有微炒、炒香熟(圣惠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功效】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炮制方法】 1酸枣仁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酸枣仁 文火 炒至鼓起,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 不宜久炒油枯失效 【质量要求】 含杂质(核壳等)不得过5%。,【炮制作用】 生品养心安神 如酸枣仁汤 炒酸枣仁养心敛汗安神作用更强 如养心汤 使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生品 炒品 炒黑品 提取物 16.2 17.4

8、13.8 安神作用增强,【炮制研究】 传统运用:生品催醒;炒制催眠 现代研究:生熟同治 生、炒作用并不相反,都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 生用性平,宜入清剂中,长于养心安神益肝肾;炒后性偏温补,宜入温剂中,长于养心敛汗。 炒枯则失效,薏苡 薏苡、薏苡仁,薏苡仁 【处方用名】 苡仁、苡米 【来源】 干燥成熟种仁。 【历史沿革】 雷公炮炙论载糯米炒和盐汤煮,至宋代有微炒黄(圣惠方) 炒法一直沿用至今。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炮制方法】 1薏苡仁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薏苡仁 中火 炒至表面黄色,略鼓起,表面有突起。 3麸炒薏苡仁 锅预热

9、,撒入麦麸即刻烟起,再投入薏苡仁,中火,拌炒至黄色,微鼓起。 每100kg薏苡仁,用麦麸15kg。,【炮制作用】 生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 炒或麸炒薏苡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脾止泻 如参苓白术散(药典)。,苍耳 苍耳子、炒苍耳子,苍耳子 【来源】 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历史沿革】 苍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肺经。有毒。 【功效】散风湿 通鼻窍,【炮制方法】 1苍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苍耳子 中火 炒至焦黄色,刺焦。,【炮制作用】 生品消风止痒力强 炒后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0、 降低毒性 易于去刺,【炮制研究】 使苍耳子毒性蛋白变性,毒性下降 刺去除后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提高疗效。 质量要求:水分5%,水浸出物8%,脂肪油12%。,裂叶牵牛 圆叶牵牛 白丑 黑丑,牵牛子(炒响) 【处方用名】 黑丑、白丑、二丑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雷公炮炙论记载了酒蒸法 现在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泻水通便,消炎涤饮,杀虫攻积,【炮制方法】 1牵牛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牵牛子 文火 炒至膨胀鼓起,有爆裂声,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炮制作用】 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 如舟车丸、牵牛散

11、。 炒牵牛子以消食导滞见长。 如一捻金 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使质地疏松,易碎,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适合临床不同需要,扩大药用范围。,【炮制研究】 牵牛子中含有牵牛子苷及生物碱等成分。 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加蠕动,泻下 炒后,牵牛子素含量下降,泻下,麦蓝菜 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王不留行 【处方用名】 王不留、留行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汉代有烧灰存性,勿令灰过。至明代出现炒制(外科正宗)。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炮制方法】 1王不留行 去净杂质,洗净,干燥。 2炒王不留行 中火预热 迅速拌炒至大部分爆花,【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消痈肿 如王不留行散 炒王不留行质地松泡,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如加穿山甲、路路通组成的通乳汤。 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扩大用药范围,【炮制研究】 炒制程度 水提取物 生品 7.11 不爆花 8.58 刚爆花 11.56 完全爆花 14.39 爆花率 60 70 80 90 100 有效成分浸出率 11.69 12.36 13.11 13.80 14.39 注意事项: 1药材需干燥 2试温炒(炒焦或炒成僵子) 3量不宜多 4勤搅拌,炒好后迅速出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